02.06 奶奶又來蹭飯,7歲孫子的話讓老人暗自流淚,不被待見是有原因的

自古以來婆媳矛盾就是一個世紀難題,很多家庭裡都會有這種困擾,導致一些婆婆和兒媳在相處之前就心有餘悸,還沒見著就開始擔心矛盾的發生。


但現實生活中婆婆和兒媳的確總是會因為各種各樣的事情發生矛盾,也可能是由於兩代人觀念的不同,導致出現了分歧。婆婆愛念叨兒媳的不是,反過來兒媳也容易記恨在心,甚至還會將這種仇恨強加在孩子身上,讓孩子對奶奶產生反感。

奶奶又來蹭飯,7歲孫子的話讓老人暗自流淚,不被待見是有原因的

鄧女士自從嫁進丈夫家門之後,和婆婆的關係一直不太友好,即使自己在坐月子期間婆婆也沒有來照顧過自己。雖然婆婆心地也不是特別壞,只是身子骨比較柔弱,所以她覺得自己沒有那個能力去照顧兒媳。


但是鄧女士就因為這件事更加厭恨婆婆,前幾日婆婆又來到兒媳婦家吃飯,因為老人家身體不大好,也比較愛犯懶,所以兒子和兒媳買的新房子就成了她的常來之地。


當婆婆剛想坐下來吃飯時,就聽到了7歲的小孫子說了一句:"奶奶,你怎麼總是來我家蹭飯啊?",孫子的這句話讓老人再也無法忍受,瞬間流下了眼淚。

奶奶又來蹭飯,7歲孫子的話讓老人暗自流淚,不被待見是有原因的

而孩子會說出這種話正是受到了媽媽的影響,因為鄧女士經常跟孩子訴苦,抱怨孩子的奶奶對她多不好,硬是把婆婆說成一個蹭吃蹭喝的人,而這一切竟是為了報當初的月子仇。


鄧女士的做法無疑是讓孩子受到了負面的影響,月子仇真的讓人無法忘記嗎?然後就要因此記恨婆婆一輩子?我覺得這對任何一方來說都是有害無益的。


雖然鄧女士的行為有錯,但如果從同為女性的角度去看待這個問題的話,我們還是不難理解她的這種行為的。畢竟兒媳婦為了這個家也付出了很多,為丈夫生兒育女忍受難以想象的分娩之痛,而婆婆在自己坐月子期間居然連一點表示都沒有。不求每天端茶送水的,但至少買點東西來慰問一下也不為過吧!


所以說婆媳關係不好絕對不是一方的責任,兩個人都應該找找自身的原因。那麼婆媳矛盾究竟會給整個家庭帶來哪些不利影響呢?


1、讓男人處於兩難的境地


男人們雖然在面對事情時會比較理性,但是在家庭的婆媳矛盾面前他可能也會措手不及,不知道該站在哪方。一邊是生他養他的父母,一邊又是跟他同甘共苦的妻子,幫哪邊說話都不太合適,就會陷入兩難的處境。

奶奶又來蹭飯,7歲孫子的話讓老人暗自流淚,不被待見是有原因的

所以我覺得作為兒媳的不要老是跟婆婆計較,作為婆婆的也不要經常刁難兒媳,多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否則把關係鬧僵了對家裡的每個人來說都沒有好處。


2、影響孩子的心理


有些媽媽仗著孩子是自己親生的,就把憤怒發洩到孩子身上,把婆婆說的一無是處,然後就會影響孩子對待奶奶的態度。當孩子還小的時候他們可能分不清誰對誰錯,一般也會站在媽媽這邊。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認知能力會越來越強,他們就會主動去評判一件事情的的對錯。長大之後他們可能會對自己的媽媽產生反感,憎恨大人之間的是是非非,在家庭矛盾中長大的孩子,他們的性格一般比較孤僻偏激,因為長期感受不到親情的溫暖,他們的生活並不快樂。

奶奶又來蹭飯,7歲孫子的話讓老人暗自流淚,不被待見是有原因的

3、導致家庭破裂


有些女人會將月子期間的婆媳矛盾一直延續下去,使家庭關係陷入一個緊張的狀態。一旦婆媳關係不好,夫妻之間也有可能會經常吵架,兒媳在丈夫面前拿婆婆說事,而男人們為了維護自己的母親也會加以反駁,然後就演化出了夫妻矛盾。

奶奶又來蹭飯,7歲孫子的話讓老人暗自流淚,不被待見是有原因的

所以婆媳矛盾不只是兩個人的事,而是直接關乎到整個家庭的命運,如果婆媳矛盾處理不好,夫妻兩人的感情也會受到傷害,一個家庭裡如果每天聽到的都是爭吵和謾罵聲,那麼這個家庭遲早會四分五裂。


我覺得人都是有兩面性的,你對我好我就對你好,你對我不好也別想我對你有多好。婆媳之間的相處也是這樣,如果兒媳將自己的婆婆當成"媽媽"來對待,那麼婆婆自然也會像對待自己的親生女兒一樣去對待兒媳婦。

奶奶又來蹭飯,7歲孫子的話讓老人暗自流淚,不被待見是有原因的

一個家庭要想溫馨和諧,一定要讓婆婆和兒媳和睦相處,否則的話這個家可能一日不得安寧。作為兒媳婦的心裡面可能會有一股氣,但是為了這個家和孩子,我們晚輩的應該要學會尊重長輩才是,反過來作為長輩的婆婆也應該要學會愛護自己的兒媳,這才是正確的相處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