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我理解的“心即理”

“臆想”和现实的区别

举个例子,天气非常热的下午,一个捡破烂的老太太,扛着很多空的矿泉水瓶子,大汗直流,有个路人看到很同情,递给她一瓶矿泉水,想的是给她解解渴。老太太接过水,直接倒掉后扔到了捡破烂的袋子里,心里想的是,这人真是浪费,水都没开就要扔掉。再比如说坐公交车,有人想要下车了,站在车门口,到站没停车就开始骂人,指责司机你不知道我要下车啊,不然我站在车门口干嘛啊?司机想的是你没说你要下车啊。争执就来了。客观事实能论证,但是动机没法论证出来。如果想当然的把推测别人的动机当做客观事实,分歧就产生了。

现象、知识、观念、常识

从大脑的角度,思维信息有四部分:

一是现象,诸如昼夜交替、春暖秋凉等,这些自然现象,地球人都能明白知道。

二是知识,诸如地球围着太阳转、牛顿三定律等,可以通过认真学习得到。

三是观念,观念是大量而独特的经验积淀,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观点,很多人把和自己观点不同的人称之为傻逼,争吵源于观念的差异。比如说这个天气有人穿羽绒服、有人穿裙子,四目对视,不约而同一声傻逼。

四是常识,常识是观念的基础,对常识的认知和解释方式导致观念的差异。

很多人所谓的直觉,其实就是他对社会常识的认知。说一个人无知,通常是指对社会常识的匮乏。具体指对人性认识不到位,对社会真相看不清楚,把臆想当真相。在信息泛滥的时代,哗众取宠成为主流,播报的都是人咬狗的事情,久而久之,人咬狗似乎就成了常识。心智不够的人往往会迷失其中,把人咬狗当成真相。

心即理的核心观点

心即理讲的是我们内心和世界的交互关系。岩中花树是一个比较经典的案例,先生说山间岩石旁的花开的很美,在山中自开自落,当我们没有看到它的时候,花和我们的心同归于寂,当我们看到它的时候,心里面顿时明了起来。这个案例并没有否定事物的客观存在,只是阐明了事物和心之间关系的两种存在形式:寂的状态、显的状态。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1974年3月发掘的,在此之前不能说它不存在,人家躺在地下两千多年了,只是发掘后才被世人所了解。

心即理说的是万事万物只有我们主观介入了后,才对我们的生活有意义。“关心”这个词也是这个意思,和我们无关的事情我们总是“心不在焉”的,任何事情只有进入了我们心体,和我们产生交互关系后,对于我们才有意义。“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我们如何可能理解、认可一个事物,按照先生的理解,事物是可以存在于我们心外的,但是只有事物进入我们的心体,才对我们有意义。

人这辈子是要不断的和人、和事情打交道的,就是儒家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很多人对所谓君臣比较反感,现代可以理解为上下级的关系,所谓的忠恕之道说的是我们尽心尽力的做事情并以此推己及人,而不是所谓的愚忠;夫妻有别不是说性别,说的是分工不同而已;长幼有序是最基本的礼节,没大没小的人估计不怎么受欢迎;朋友之间讲求信用,讲求相互尊重。

我国十几亿人,但是和自己频繁交往的也就十几个人,先把这十几个人的关系处理明白,其他关系自然就顺了。“求之不得,反求诸己”,遇到问题不怨天尤人,心里多想想别人,多做自我批评,可以避免很多鸡飞狗跳的事。(大道至简,朴实而精辟,非常接地气)

通过不断地打交道,把自己和外面的人、外面的事、外面的世界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我们的实践能力越是强大,我们的精神世界越是广阔;我们精神世界越是广阔,也就要求我们的实践能力越是强大。古代的县长称之为“知县”,知道县里面的运行情况、知道老百姓的疾苦,并且采取正确的行动减少民间疾苦,为百姓分忧,才是合格的知县,才有可能成为“知州”。

“一花一世界”,每个人看世界的观点是不一样的,同样的一棵树,在木匠的眼里就是做家具的好材料,在烧烤店老板的眼里那就是烤肉的材料。一千个观众心里面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因为成长环境、接触的事物不同,世界观也是不一样的。个体不同,个体眼中的世界和心中的理就不同。因此就形成了你的理、我的理。看世界的角度,单从文义上理解为“你看世界的角度、我看世界的角度”。 讲到了看世界的角度,我来讲下看美女的角度,美女大家都喜欢看,从前面看五官精致、颜值高,从侧面看凹凸有致、曲线玲珑,从后面看身材很好、背影迷人,从下面看警察叔叔就要找你谈话了。

心即理的实际意义

心即理引导我们内求,内求是指向内心,外求指的是到事事物物中去寻找道理。 “学无涯,而生有涯”,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用有限的精力去应对无限的外部世界,本来就不是明智之举。比如说做饭,我们是先去做好饭然后再去研究放多少水、放多少米,煮多长时间。比如说孝顺父母,是先想去孝顺,然后再去研究具体操作的细节,比如说冬天冷了买个空调,夏天热了买个西瓜,而不是在父母的身上求孝道,很多人在父母去世后都在说,当初应该多陪陪父母,多带他们去看看世界,也证明了孝心原本就藏于内心的。

心不但能感知物体,同时也能感知更为复杂的人和社会。人的行为并不是以客观现实为基础的,而是以我们对客观现实的认知为基础的。换句话说,这个世界是人们知觉到的世界,重要的不是这个世界是怎样的,而是自己感知的世界是怎样的。或者说我们的“知”是怎样的,我们的世界就是怎样的。也就是我们自己的世界是能够通过“知”而改变的。“理”是客观世界的道、规则、秩序,它是不会随着主观世界的改变而改变的。正如朱子所讲,万事万物皆有定理。

心把宇宙万物知觉(映射)到了自己的内心,因而我们的内心也就是宇宙万物,人在赤子状态,心对宇宙万物的知觉(映射)是准确的,但随着躯体的生长,人的知觉受困于躯体的需要,就不再准确了。若要恢复赤子般知觉,就要格除躯壳欲望对知觉的影响,回归本心。因此要穷理,只要格除自己心上所攀附的私欲,天理就自然呈现出来了,而不必去事事物物上求。

明白了心即理,也就明白了我们看世界的角度,角度不同、应对的方式不同、得到的也不同,结果自然也不一样。明白了心即理,可以重塑我们的世界观,形成独立的人格,拥有独立的灵魂。

我理解的“心即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