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教育部門曾明確要求,小學三年級以下不得佈置家庭作業,有些家長卻要求老師佈置,你怎麼看?

程俊談教育


這個問題幾年前在我們學校就已經出現了,可是執行不到一個學期就取消了。不佈置作業,家長的意見更大。剛剛開始,部分同事只是建議做什麼作業,發展到後面,同事分分直在群裡佈置作業。這個要求不了了之。



01,一二三年級,剛剛進入學校,不佈置作業根本就改變不了孩子的狀態。

一年級剛剛進入校園,從幼兒園的狀態進入小學,從一個散漫的狀態進入。不佈置作業基本上就改變不了孩子。現在很多家庭都是421的模式。回家簡直就是小霸王。學校老師還能壓住,不佈置作業。回家就是玩,父母佈置的都不願意做,那怎麼去開發孩子的智慧思維,還怎麼去學習知識。單純靠老師上課的時間遠遠不夠。更何況,很多孩子連上課的學習都不能把握好。再不佈置作業,老師不知道孩子學習情況,更加難以教會孩子學習了。


02,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分工。

一個孩子的教育有三部分組成。最先接觸的是家庭教育,然後才是學校教育,第3個就是社會教育。佈置作業只是一個手段。家長可以從作業的過程中開發孩子的思維,培養能力,鍛鍊學習品質。如果不佈置作業,家長怎麼能發現孩子的思維情況呢,要怎麼去培養孩子的能力,鍛鍊孩子的品質,這些才是孩子以後讀在社會上獨立的最重要的品質。而這些都不是在學校可以學得的,而是在家庭教育中慢慢地培養出來的。作業就是一個很好的鍛鍊的機會。如果不佈置作業,家裡的大人又管不住孩子,那麼孩子的能力從哪裡來呢?


我們學校曾經響應過這樣的不佈置作業的措施。孩子是很輕鬆了,老師也輕鬆了,父母也輕鬆了。可是一到考試的時候,成績那是一塌糊塗的。家裡的父母捉的緊的話,教育得緊,那孩子的成績還是可以的。可是有很多家長並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輔導孩子和教育孩子,放任式的管理,那麼這些孩子學習成績都是非常差的。最終受害的還是我們的孩子。後來有很多家長就特別多的意見。這個措施實行不到半年導致了就變成了一紙空文。

我個人覺得做作業還是非常有必要的。起碼給老師一個瞭解孩子的情況路徑,促進孩子努力學習。最終受益的是孩子自己。


正壹富華老師


我家孩子現在讀三年級,從一年級就開始有家庭作業了,記得讀幼兒園(公立幼兒園)大班時,會有少量的家庭作業,但沒過多久就不留了,老師說教育部門有要求,不能給孩子留家庭作業。

但是上小學後,一直有家庭作業,我認為不給一二年級的孩子佈置家庭作業是不現實的,孩子在學校學習了一天,怎麼把這些知識鞏固下來,家庭作業是一個很重要的途徑,尤其是一年級的孩子,從幼兒園過度到小學,很多孩子還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都不知道作業是何物,不知道小學與幼兒園有什麼區別,根本不知道學習,給孩子留家庭作業,還能讓孩子有意識地去學習。

不給一二年級的孩子留家庭作業,是不是一二年級的孩子就不用考試了呢?當然不是,現在的孩子在學校學習的時間本來就比過去短,老師沒有那麼多時間在課堂上讓孩子寫作業,光靠上課聽,不動筆寫,怎麼能記住呢?

另外,一二年級不留家庭作業,到了三年級再留家庭作業,孩子就能適應得了嗎?希望有關部門能提出切實可行的辦法來減輕孩子的學習負擔,一方面通過考試要成績,另一方面又不準給孩子留家庭作業,這不是矛盾嗎?孩子不是天才,也不是個個都能主動學習,這個辦法根本行不通。


沛澤媽讀心理


小學三年級以下的學生,究竟應不應該留家庭作業呢?

孩子今年上初中了,晚上在孩子的班級交流群裡幾個家長在聊著孩子們的學習,一個家長說他的孩子每天晚上作業要寫到十點才能完成,不知別家的孩子要寫到幾點?有的家長說也差不多要寫到十點。一個學生家長則抱怨說,我家孩子每天要寫到十一點甚至更晚。孩子到沒有不會的,也不貪玩,就是因為孩子小學時基本不留家庭作業,導致孩子到了初中一下寫好幾門作業很不適應。這個話題,引來了許多家長的參與,有的家長覺得雖然小學時作業很少,但孩子到了初中並沒有表現的不適應。但有的家長則覺得小學家庭作業很少,甚至三年級之前都不留作業,對孩子今後的學習是不利的。

2018年教育部發文:嚴控書面作業總量,小學一二年級不佈置書面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家庭作業不超過60分鐘,等等一系列對學生減負的規定。此通知經官方一公佈,就得到了廣大學生家長的關注,同時也有不同的呼聲。

1有的家長質疑,小學三年級之前只有不寫作業才是減負嗎?減負的同時孩子們也許失去的更多。

一二年級剛剛開始規範的文化知識學習,是培養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階段。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從幼兒園剛剛過度到小學,要讓他知道,他的社會角色是學生了,要從一開始讓孩子養成寫家庭作業的習慣,不然從三年級開始再培養孩子寫家庭作業的習慣會很困難,因為孩子已經習慣了不寫家庭作業。此外一二年級要從拼音,認寫漢字,數字的書寫等開始學習,雖然這些知識是最最基礎的,看似簡單,但卻是最關鍵的,基礎打不牢就會給孩子今後的學習帶來影響。然而夯實基礎的關鍵就是多寫,多練,這樣才會加深記憶,孩子才熟能生巧。因此一二年級必須留家庭作業。

2.有的家長則認為一二年級的孩子要以玩為主,沒有必要留作業。

玩是每個孩子的天性,沒有必要給孩子過早的夾上學習的枷鎖。如果一二年級就讓孩子寫家庭作業的話,孩子很容易對學習產生厭煩,進而產生厭學,並不利於孩子今後的學習。其次,中國孩子的近視發病率比例很高,並朝著低齡化發展,一二年級的孩子因為剛剛開始上學,書寫姿勢會不標準,很容易患上近視。再次,一二年級的孩子學習內容並不是很多,在課堂上就可以完成學習任務,沒有必要再佈置家庭作業。

以上是家長們對一二年級不佈置家庭作業的兩種態度,然而我覺得在這個問題上,也不是一概而論的,最好的教育是因材施教,無論是家長還是學校在保障孩子身心健康的同時,也要衡量利弊,針對不同類型的孩子,選擇不同的作業方式和作業量。以確保孩子開心健康的同時,為孩子今後的學習打下紮實的基礎。


陪寶寶寫日記


小孩子,下課開心玩,上課認真聽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了。叫佈置家庭作業的家長只是絕少數幾個吧?因為佈置作業也是家長做,小孩子看不懂題目呀!我兒子剛上一年級,老婆在家還能帶一下,有的孩子是爺爺奶奶帶,就有麻煩了!關鍵是孩子就是孩子,好奇心和開心玩是最大特點,你一放學就壓迫他們去做什麼作業,只會適得其反。當然,老師可以叮囑家長幫助在家給孩子複習,這個很重要,老師第二天上課的複習時間就不會多花時間了!(一般這個家長會自主做到的,總會問問今天學了什麼吧?)。教育管理部門(教育部)也不要永遠都是和稀泥,要有一套科學的現代教育主見,。小學學英語要堅決杜絕,中文拼音都讀不會,就變成英文讀法了,到底要怎麼讀?“a”,上節課教讀“啊”,下節課就讀“ei”,搞什麼飛機呀?英文真的是每個中國人必須會的語言嗎?我看不如化學和物理實用,日常都要碰到都要用的!小學生就不能太累,多玩,多活動,多帶著遊玩和增加好奇心是最重要的!


紅臉光公669


現在的家長們太難伺候了,我家小孩上寫字課時就是這樣,下課了老師佈置了三個字的作業,有家長就找老師說:‘你們這樣不行,佈置的太少了,這麼少怎麼能練字’,老師很為難的跟家長說:‘就這三個字還有的家長嫌作業多,不讓佈置,我也沒辦法啊,要不這樣,我給您家孩子多佈置一點’,然後就單獨給這個孩子多佈置了一些作業。這個寫字班一共只有4個孩子,家長們都這麼多要求,想想放到一個班50個孩子,這作業佈置還是不佈置,佈置多還是少,怎麼佈置,都是問題。老師不光要教書育人,還要和家長們斡旋對弈,真的太難了。


時光Time7


大家都不允許佈置作業後,照樣還會有班級成績好,有的班級成績差。整個班級成績好壞只在作業上盯著,那不有點太拙了嗎?重要的是跟上課老師的教學方法有著非常重要的關係!上課時老師講課能不能生動活潑、一環接一環,使學生各個越聽越有樂趣、越高興,這才是主要的關鍵要成績的重要一環!我親身體驗過,上初中一年時我的數學老師就是上述那種,我們班數學成績全學年組第一!而且我們放學根本沒有多少作業!都是當堂課消化明白了!而到了初中二年級下學期換老師了,這個老師可好講一堂課就跟老牛拉車似的!這種情況下,好的學生聽的枯燥無味、半懂不懂!差的學生呢開始溜號、搞小動作了,整個一堂課下來,鬆鬆垮垮、枯燥無味!因此說老師講課的教學方法非常非常重要!課堂風氣必須帶動起來!老師講課講的好不好全看課後背課的功夫怎樣了!所以也不能只朝學生作業和家長身上硬要成績!!


YJ吉祥如意


不給孩子留家庭作業現實嗎?我覺得不現實,本來孩子在校時間就不多,能夠學習的時間也不多,不留家庭作業,孩子怎麼把知識學的更牢?我家孩子三年級,作業每天平均一個小時就寫完了。我班老師不允許家長批改家庭作業,只要求家長督促孩子把作業寫完,第二天她來批改,這樣她就知道孩子哪裡的知識沒掌握,她會再重點講解。我很慶幸孩子遇到了這樣的好老師。


淡泊名利22


我們孩子上幼兒園大班呢,私立的,每天都是很多作業啊,一篇拼音一篇數字,一篇漢字,每天寫作業就得兩個多小時,所以我只讓孩子每種作業最多寫兩行,做作業時,我主要就是要求他把課上學的會讀會認就行,不要求孩子會寫,我覺得這麼多作業,對於一個剛剛五歲孩子來說,太多了,也太早了!跟老師溝通幾次後,老師也不再要求孩子必須完成所有作業了!這會培養的是孩子興趣!!!


優優73243351


我家小孩幼兒園裡就開始佈置家庭作業,有一次我去接小孩時發現幼兒老師在要求同學們背課文,誰不會背就不許回家,有好多家長在等,有的孩子被嚇得拼命哭。我當時火氣很大,雖然沒有跟老師吵,但我和有的家長聊天時,直截了當的說這樣做是不對的。


詩領頭羊


對於一名有思想覺悟的合格的人民教師來說,究竟該聽教育行政部門的,還是該聽家長的,這個選擇應該十分清楚,不存在任何含糊:

當然應按教育行政部門的規定和要求去做!

既然教育行政部門已有明確規定,不得給小學三年級以下學生布置家庭作業,自然有更具全局和長遠意義的考量,任何老師個人或家長無論理解與否,都必須服從、遵守和執行。這不僅體現了教師的教育理念問題,也涉及教師的思想覺悟和職業道德問題。

對於家長的訴求,老師雖然不可能不尊重,但也不可能毫無原則地予以滿足,特別是在家長訴求與職業要求相矛盾時,應無條件遵守職業要求。

因為我們教師是為整個教育服務的,而不應被個別家長的訴求所左右。

現實中,不少老師為照顧個別家長的感情和訴求,做出了一些有違教育法規和禁令的事,最終還遭到家長的舉報和投訴,並受到處罰。

如:聽信了家長"孩子不聽話,給我打罵"的一面之辭而體罰學生;受家長再三請求而進行有償補課等等。最後老師受到處分,家長卻落個一身清白!

以本題中冒違規風險而滿足家長"佈置作業"的行為,我想,個別老師之所以會幹出這種傻事,除了礙於家長的盛情以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恐怕也有出於自身在成績、榮譽、經濟等方面的私利目的。

我是頭條號“三味聊教育",力求用時代的眼光、理智的頭腦、友善的言語,與您一起聊教育那些事。感謝您的閱讀、點贊和關注,並期待與您共同探討本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