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請問水稻什麼時候防治病蟲害?

用戶3760030060502


很高興為你解答,那我就來說一說水稻鑽心蟲防治時間。

一、水稻二化螟

多發生在距稻田池埂一米處,觀察莖稈在水面上十釐米左右位置,葉鞘有不規則變黃現象,重者伴有褐色條紋,這時扒開葉鞘會在裡面發現二化螟幼蟲,此時便是防治的最佳時期。

二、水稻三化螟

最佳防治時間要由蟲情和苗情兩方面確定,防治枯心苗時以蟲情為主,即卵塊孵化高峰期施藥防治,在百分之五十的卵塊底部變黑的第二天即為孵化高峰期,是防治枯心苗的最佳時期;防治白穗要以苗情為主,即在防治適期內,看水稻生育期,達到破口抽穗期,是防治白穗的最佳時期。由於各種農藥的作用速度不同,生物農藥要適當提前施用。

總結,水稻鑽心蟲是水稻病蟲害中最為常見、危害最大的一類害蟲,幼蟲可以分散蛀入水稻莖內,造成枯心,嚴重威脅水稻產量,給農民帶來慘重損失。對此廣大農民朋友應當切實把握水稻鑽心蟲的病症做好及時的防治,好了,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農人浩哥


水稻什麼時候防治病蟲害?其實水稻從浸種催芽起就要開始防治病害,以及到水稻收割前十多天左右才停止用農藥。所謂防治病害,要突出一個“防”字,以防為主,不然等到病害發生時候再用藥,那就有減產的損失,農藥的使用量也要增加,資金的投入也會多,得不償失!所以水稻的病蟲害的防治一般選在還沒發生或者才開始發生輕微的病蟲害的時候打藥。

浸種催芽的時候,就要在水裡放強氯精一類的殺菌消毒的農藥,以防秧苗的時候出現惡苗,苗瘟等病害。播種後秧苗十公分高左右打藥一次,用菊酯類藥效快的殺蟲藥混合帶有三環唑成分殺病菌的藥打下去,以及到移栽的時候打一次。

秧苗移栽到大田後一個星期或者十天左右,看實際病蟲害情況,在病蟲害萌芽狀態時候打一次農藥,一般移栽後第一次打藥,用藥量不大,長勢不是很茂盛,施藥方便,藥液容易噴進去。移栽後第一次打藥,主要是預防二化螟,三化螟,也就是農民通俗的說法叫鑽心蟲,卷葉蟲。用藥的品種很多,一般用菊酯類速效的農藥搭配阿維菌素一類的農藥。

禾苗分櫱期茂盛的時候打一次藥,以及水稻孕穗期打一次藥,還是預防鑽心蟲,卷葉蟲為主,搭配一些殺病菌的農藥,比如井岡黴素,三環唑等來預防紋枯病,白葉枯病,細菌性條斑病,胡麻葉斑病,稻瘟病等。根據病蟲情況,適當搭配一些殺稻飛蝨的農藥,比如噻嗪酮一類性質的農藥。記得加大用藥量,和用水量,做到噴到稻株下部,均勻。保持水稻田水深三四釐米。

齊穗期打一次藥,不發生意外病情的話,基本都是最後一次用藥。以預防稻飛蝨,稻瘟病為主,根據病蟲情況可以搭配一些其他殺病菌的農藥,還可以用一些穀粒飽滿的農藥。至於選用農藥的品種,可以根據自己用藥效果經驗或者聽從植保部門,農技站,農藥店老闆的推薦用藥。記得一個品種農藥,不要經常長期用下去,容易使害蟲產生抗藥性,根據植保部門農技站推薦更換效果好的農藥。

根據實際病蟲害情況,可以增減打藥次數,或者聽從植保部門農技站發佈的病蟲害情報規定的時間打藥,以達到最好的效果。還要根據當地自然位置和土壤土質問題,病蟲害情況不同,適當加大用藥,比如山區或者山區邊緣的以山泉水灌溉的稻田,以及稻田土壤土質成分不同,日光照射時間不同,病蟲害輕重也不同,比如山邊的稻田容易得稻瘟病,也很難根治,嚴重的甚至顆粒無收。

說的不對的地方請大家留言指正!





村野輝哥


水稻生長過程中主要的病害有:惡苗病、條紋葉枯病、紋枯病、稻瘟病、稻曲病、青枯病、赤枯病、白葉病等。

蟲害:稻飛蝨、稻螟蟲、稻縱卷葉蟲等等。

下圖從前往後數依次是紋枯病、白葉病、稻瘟病、稻曲病,稻縱卷什螟。下面我依次說說怎樣防治,何時防治?

1,稻瘟病主要危害稻葉和稻穗,所以我們把稻瘟病分為葉稻瘟病和穗稻瘟病。

葉稻瘟病是田間葉子出現病斑時用20%三環唑可溼性粉劑100克兌水50公斤;30%潔苗乳油25毫升兌水45公斤,50%硫磺唑畝用200~250毫升兌水50公斤噴霧。連噴兩次,間隔5~7天為宜。

穗稻瘟病,防治最佳時期在破口期,用75%三環唑可溼性粉劑100克兌水50公斤,40%富士一號乳油兌水50公斤噴施。連噴三次,間隔5~7天。為了抵制病害的抗藥性,二種藥應交替進行。

2,白葉病,因主要由細菌感染為主,可用農用鏈黴素2袋兌水45公斤噴施霧。

3,水稻紋枯病,發病在分櫱期,用75%稻曲紋枯靈可溼性粉劑40克兌水45公斤,30%潔苗乳油20毫升兌水50公斤噴霧。

4,稻曲病,抓緊在孕穗期和抽穗期防治,每畝用井岡黴素2包+15%粉鏽寧100克兌水50公斤噴霧。30%潔苗乳油25毫升兌水45公斤噴霧。

蟲害:

稻飛蝨,棲息在水稻根基部,吸食計液,使水稻變黃,影響產量。25%滅殺威每畝100克兌水50公斤,20%蚜蟎靈乳油畝用量100毫升兌水50公斤噴霧。

稻螟蟲,危害後造成枯心或白穗。畝用50%螟怕可溼性粉劑80克兌水50公斤,25%喹硫磷150亳升兌水50公斤噴霧。

稻縱卷葉螟畝用25%殺蟲雙150克兌水45公斤噴霧阿維菌素防治效果也很好。







末代農民


水稻,在南方農村人的眼中,那可以精神支柱,大米飯可以南方人頓頓少不了的。說到水稻的種植,病蟲害的防治,隨便問一個農民,都可以說出幾種來。但是,具體的配藥和防治時間還是農技部門通知,做好提前預防工作。


說到病蟲害什麼時候防治?南方一般都是種兩季(也有種一季的),具體的時間都統一不了的,只能按照水稻的生長週期來去安排防治工作。南方各地農藥產品生產廠家不不一樣,所以用藥也不一樣。

首先就要從種子說起。買回來的種子要用50%多菌靈、50%強氯精、40%福爾馬林等消毒產品都可以。水稻的病蟲害很多,有很多都是由種子攜帶的,像稻瘟病、惡苗病、白葉枯病、胡麻斑病等等,都是可以通過種子攜帶的。



秧苗期的預防。稻穀秧苗很多的病蟲害都是種子所攜帶的,但是也要做好預防管理。像稻瘟病、水稻立枯病、青枯病等等。也有後天滋生的蟲害,像螟蟲、薊馬、芽蟲等等。


稻瘟病的預防和治療:40%硫環唑,每畝15g,兌水50~60kg,用噴霧器噴灑,噴灑兩次,間隔時間為7天左右。也可以用75%三環唑,60~80g,兌水60kg噴灑。

水稻穀青枯病和立枯病:15%立枯淨,每畝100g,兌水50~60kg,噴灑兩次,間隔時間7天。也可以用多菌靈,2kg兌水60kg噴灑。


螟蟲、薊馬、芽蟲這些個病蟲害,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40%氯蟲.噻蟲嗪水散粒劑,或者用75%三環唑對秧苗進行葉面噴霧防治。

稻穀的分櫱期時期的病蟲害預防:水稻到了這一階段是最關鍵,是水稻進入反青的主要時期。這個階段最主要防治的就是蛀心蟲(三化螟、二化螟)和稻飛蝨、紋枯病、卷葉螟等病症。紋枯病就用井岡黴素或三唑酮可以預防,螟蟲和稻飛蝨可以用甲胺磷和殺螟松乳油去防治。

稻到了抽穗期的預防和管理:水稻到了抽穗期,也是病蟲害的高發期,像稻瘟病、紋枯病、稻曲病,三代二化螟、四代稻縱卷葉螟、稻飛蝨的危害期,重點是防治稻縱卷葉螟和二化螟,這時期也要注意稻飛蝨的預防。

用藥早維鹽(或阿維菌素)和四氯蟲酰胺防治卷葉螟和二化螟。稻飛蝨可以用吡芽酮,防治稻曲病可以用肟菌.戊唑醇或者田老大。


水稻的後期病蟲害管理:水稻到了中後期,也是到了決定性的時刻,也是爭取水稻高產的關鍵時刻,防治病蟲害也是最為關鍵。穗頸稻瘟病、稻曲病、稻包蟲、紋枯病、卷葉螟和稻飛蝨。

穗頸稻瘟病可以用三環唑、富士一號、稻瘟靈來進行防治。稻曲病和紋枯病用肟菌.戊唑醇和田老大,穗頸稻瘟病也可以用它來防治,同時這個種藥有增產的效果。稻飛蝨用75%噻蟲嗪,吡蟲啉來防治。


我是常德農村小趙,所講述的都是個人意見,哪位老師要是有不同的見解,歡迎一起探討!


常德農村小趙


水稻病蟲害的防治應重視一個防“字”,水稻一生中尤以“二化螟,三化螟”對水稻的危害最大,防治的好否,對增產起決定性作用。

1.帶藥移栽,大面積移栽時,應提前1——3天對秧母田施用藥物防治。

2.大面積防治:各地區應依據當地植保部門的蟲情,病情預報時間點,提前1——2天施用藥物,目的是使幼蟲剛蜉化就被藥死,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徐世雲4


\r

預防方法:農戶要增施有機肥,實行測土配方施肥,實行淺水勤灌,適時適度烤田。一季稻7月初前不用或少用化學農藥,營造稻田天敵繁衍有利條件。 \r

藥劑防治方法:當分櫱期百叢低齡若蟲1000頭(褐飛蝨佔60%以上)-1500頭(白背飛蝨佔60%以上),孕穗期(大肚期)至齊穗期百叢低齡若蟲1500頭(褐飛蝨佔60%以上)-2000頭(白背飛蝨佔60%以上);齊穗期以後百叢低齡若蟲2000頭時,農戶可以選用吡蚜酮、噻嗪酮、乙蟲腈、毒死蜱、敵敵畏等進行防治。對於蟲態複雜的田塊,宜選擇兩種對路藥劑混用。在用藥時要用足藥量、對足水量(每畝60公斤)、噴準部位(稻株中、下部)、保持水層(3釐米左右水層5天),無水田塊加大用水量或用敵敵畏燻蒸。


科科姐姐1


1.水稻三化螟的防治(1)水稻三化螟又名鑽心蟲,屬鱗翅目螟蛾科。為我國南方稻區的主要害蟲。

危害苗期、分櫱期水稻,造成枯心苗;危害孕穗期水稻,造成枯穗;危害破口抽穗期水稻,造成白穗。

(2)防治措施①農業措施:重點在冬季消滅越冬幼蟲,在開春化蛹盛期,灌水淹沒稻根3天,殺死稻茬內越冬蟲蛹,燈光誘殺成蟲。

②藥劑防治:選用2%天達阿維菌素3000倍液,或25%滅幼脲1500倍液,或50%殺螟松乳油每畝75毫升,或18%殺蟲雙水劑每畝150~200毫升,或20%三唑磷乳油每畝用100毫升,加水50~60千克噴霧。也可用5%殺蟲雙顆粒劑,每畝用 1~1.5千克,拌細土20~25千克撒施。

2.水稻二化螟的防治(1)水稻二化螟又名蛀稈蟲、蛀心蟲。屬鱗翅目螟蛾科,分佈廣泛,為我國南北各稻區的主要害蟲之一。危害同三化螟。

(2)防治措施 參照水稻三化螟防治方法。

3.稻縱卷葉螟的防治(1)稻縱卷葉螟又名卷葉蟲、刮青蟲,屬鱗翅目螟蛾科,是一種遷飛性害蟲,分佈廣泛,我國各稻區均有發生。初孵幼蟲取食心葉,出現針頭狀小點,隨蟲齡增大,吐絲綴稻葉兩邊葉緣,縱卷葉片成圓筒狀蟲苞,幼蟲藏身其內啃食葉肉,留下表皮呈白色條斑。為水稻主要害蟲,還危害麥子、玉米、穀子、甘薯等作物及草。

(2)防治措施①農業措施:選用抗蟲高產良種,合理施肥,適時烤曬田,降低田間溼度,防止稻株前期猛發嫩綠,後期貪青晚熟,可減輕受害程度。

②藥劑防治:每畝用50%殺螟松乳油50毫升,或90%晶體敵百蟲100克,加水50千克噴霧,或用18%殺蟲雙水劑150毫升,加Bt乳劑150~200毫升,加水50千克噴霧,或應用2%阿維菌素3000倍液,或天達滅幼脲1500倍液,防治效果良好。

4.稻弄蝶的防治(1)稻弄蝶又名稻苞蟲,常見的有直紋稻弄蝶、隱紋稻弄蝶和曲紋稻弄蝶,屬鱗翅目弄蝶科,是水稻的重要害蟲。稻弄蝶分佈廣泛,我國各稻區均有發生。幼蟲綴合數片葉成苞,並蠶食葉片。

(2)防治措施①農業措施:施足底肥,早施追肥,增施磷鉀肥,使秧苗生長健壯,可避免或減少成蟲產卵。

②人工防治:在幼蟲老熟或化蛹期用掃帚梳掃蟲苞,梳落蟲蛹或人工摘除蟲苞。

③藥劑防治:用殺螟桿菌2%天達阿維菌素3000倍液,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1500倍液噴霧,加洗衣粉25克提高附著力,或Bt乳劑100毫升加18%殺蟲雙水劑100毫升,加水50千克噴霧,或用50


兒科醫生雷思程


要根據實際田的情況進行防治;直播水稻一般要三次防治;苗期防寄馬;四五十天就防治螟蟲稻溫病稻飛蝨;八九十天就要防治稻曲病和飛蝨;移扦田一般施好一次出稼藥;移扦三十天後治螟蟲飛蝨稻溫病;六十天後防治螟蟲飛蝨稻曲病;


雷體槐


播種期:播種前精選種子,進行種子消毒,是防治稻瘟病,惡苗病等病害的最重要措施。同時要合理搭配茬口,實行輪作,既可防病又兼治害蟲。

1,曬,選種子:稻種先經日曬,然後用風選,泥水選或鹽水選等方法,清楚病,秕穀。

2,種子消毒:一般可用1%石灰水浸種,是防治水稻稻瘟病,惡苗病,胡麻斑病和白葉枯病等的重要措施。

3,“芽好一半秧”,搞好早稻催芽工作,是防止爛秧的重要措施,催芽用的稻草要經過消毒處理後才可使用。

秧田期:“秧好一半稻”,所以要培育壯秧,貧下中農用“狠治秧田,注意大田,秧田得病,大田要命”等生動語言概括了秧田防治病蟲害的重要性。

早稻秧田要加強水漿管理等農業措施,以防止爛秧為重點,同時狠治稻飛蝨和稻葉蟬,消滅病毒病的傳毒媒介,並注意苗瘟的防治,單季晚稻和後季稻秧田以防治苗葉瘟和稻薊馬為主,兼治胡麻斑病,稻飛蝨和盜葉蟬等,藥劑可選用稻瘟靈和春雷黴素於樂斯本混合噴撒。拔秧前根據病蟲情況,噴藥防治,防止將病蟲帶入大田。結合拔稗,拔除惡苗病,病毒病的病株,採除稻螟卵塊。扎秧用的稻草必須用水煮沸滅菌,然後使用。

大田期:大田期要抓好以下各項工作。

1,搶耕搶灌,大田整地灌水後立即撈取浮渣,清除浮渣中紋枯病和菌核病的菌核以及越冬螟蟲等,根據品種特性和土質等條件合理密植,稻株返青後加強病蟲害的檢查,及時拔除病毒病稻株,補上健株。在螟蛾盛發期階段發動群眾及時採除卵塊,結合早期耘田,及時拔除惡苗病病株,剷除田邊,溝邊雜草。

2,加強水漿管理。開好大田四周的“走馬溝”,採用淺水勤灌,乾乾溼溼,適時適當擱田,使稻株青秀老健,增強抵抗力,對控制稻瘟病,紋枯病,菌核病,白葉枯病,赤枯病等都有良好的效果,如果赤枯病發生,應立即排水落幹,結合中耕耘稻,促進通氣。為控制菌核病和穗頸瘟的發生與發展,後期須經常灌“跑馬水”,保持田面溼潤,不要過早脫水。

3,合理施肥。“施足基肥,早施追肥”。根據“少吃多餐”的原則追肥,注意有機肥與化肥以及氮,磷,鉀的配合作用,避免因肥水管理不當,造成徒長,貪青倒伏而誘發病蟲害。以及翻耕綠肥田。酸性土壤可適當施草木灰或石灰。

4,在貫徹農業管理措施的基礎上,加強病蟲害的預測預報工作,並採用藥劑直接保護。藥劑防治必須實行“經濟,安全,有效”的原則。

5月,早稻移栽返青後要防治稻飛蝨(灰飛蝨)和黑尾葉蟬,保證秧苗及時分櫱,避免稻病毒病擴散蔓延,在分櫱期大力開展稻螟的預測預報,下旬做好防治第一代三化螟枯心的準備工作和防治第一代大螟對早栽早稻的危害。

6月,稻螟以防治第一代三化螟和二化螟為主,以單季晚稻為主的地區,早稻和早播單季晚稻秧田要狠治一代三化螟,蟲口基數低的提倡人工採卵塊和“捉枯心團”,確定對象田重點用藥的辦法。二化螟要狠治第一代,遲熟早稻要特別加強防治,治螟可與防治稻瘟病和紋枯病相結合。急性型稻瘟病必須及早抓緊狠治,將它消滅在初發階段。

7月:早稻以防紋枯病和第二代三化螟為主,6月下旬7月初是紋枯病擴展蔓延時期,應及時適當擱田和用藥,控制其發展。雙季稻為主的地區,要狠治二代三化螟,全部單季晚稻和生長嫩綠的後季稻秧田以及正在破口抽穗的遲熟早稻田要進行防治。7月中旬是白背飛蝨發生為害時期,可與防治三化螟結合。早熟粳稻,上中旬要防止穗頸瘟突發為害,單季從6月下旬至本月上旬注意防治葉稻瘟和稻薊馬。7月底晚熟早稻和單季晚稻都應防止稻縱卷葉螟和稻苞蟲突發為害。本月下旬到8月上旬是單季晚稻及後季稻防治紋枯病的關鍵時期。

8月:7月底至本月上旬早稻陸續收割。收割後立即用藥噴灑田埂雜草和鄰近單季晚稻和後季稻田的邊行稻株,消滅稻飛蝨和稻葉蟬,防止其為害。月初要抓緊防治單季晚稻和後季稻的紋枯病,兼治菌核病,上旬是三代稻縱卷葉螟為害時期,應提高警惕及時防治。月底要注意後季稻上三代三化螟枯心的防治,兼治稻飛蝨,稻葉蟬等。

9月:9月上旬根據單季晚稻生育期,結合蟲情分期分批防治三代三化螟白穗,同時兼治稻飛蝨,稻葉蟬,稻苞蟲等。9月上,中旬為中稻稻褐飛蝨發生為害時期,應加強普查,及時防治。本月和下月初非別在單季晚稻和後季稻田結合拔稗草剪去白穗,降低越冬螟蟲基數,減輕來年的螟害,本月下旬10月初水稻將近成熟,豐收在望,為了確保秋熟豐產應狠抓穗頸瘟的防治,同時嚴防稻飛蝨突發為害,貫徹治早,治小,治了的方針。一旦出現為害,必須“發揚勇敢戰鬥,不怕犧牲,不怕疲勞和連續作戰的作風”。進行殲滅,真正做到“管到稻頭黃,戰到谷進倉”!


腿法芬芳張大仙


播種期:播種前精選種子,進行種子消毒,是防治稻瘟病,惡苗病等病害的最重要措施。同時要合理搭配茬口,實行輪作,既可防病又兼治害蟲。

1,曬,選種子:稻種先經日曬,然後用風選,泥水選或鹽水選等方法,清楚病,秕穀。

2,種子消毒:一般可用1%石灰水浸種,是防治水稻稻瘟病,惡苗病,胡麻斑病和白葉枯病等的重要措施。

3,“芽好一半秧”,搞好早稻催芽工作,是防止爛秧的重要措施,催芽用的稻草要經過消毒處理後才可使用。

秧田期:“秧好一半稻”,所以要培育壯秧,貧下中農用“狠治秧田,注意大田,秧田得病,大田要命”等生動語言概括了秧田防治病蟲害的重要性。

早稻秧田要加強水漿管理等農業措施,以防止爛秧為重點,同時狠治稻飛蝨和稻葉蟬,消滅病毒病的傳毒媒介,並注意苗瘟的防治,單季晚稻和後季稻秧田以防治苗葉瘟和稻薊馬為主,兼治胡麻斑病,稻飛蝨和盜葉蟬等,藥劑可選用稻瘟靈和春雷黴素於樂斯本混合噴撒。拔秧前根據病蟲情況,噴藥防治,防止將病蟲帶入大田。結合拔稗,拔除惡苗病,病毒病的病株,採除稻螟卵塊。扎秧用的稻草必須用水煮沸滅菌,然後使用。

大田期:大田期要抓好以下各項工作。

1,搶耕搶灌,大田整地灌水後立即撈取浮渣,清除浮渣中紋枯病和菌核病的菌核以及越冬螟蟲等,根據品種特性和土質等條件合理密植,稻株返青後加強病蟲害的檢查,及時拔除病毒病稻株,補上健株。在螟蛾盛發期階段發動群眾及時採除卵塊,結合早期耘田,及時拔除惡苗病病株,剷除田邊,溝邊雜草。

2,加強水漿管理。開好大田四周的“走馬溝”,採用淺水勤灌,乾乾溼溼,適時適當擱田,使稻株青秀老健,增強抵抗力,對控制稻瘟病,紋枯病,菌核病,白葉枯病,赤枯病等都有良好的效果,如果赤枯病發生,應立即排水落幹,結合中耕耘稻,促進通氣。為控制菌核病和穗頸瘟的發生與發展,後期須經常灌“跑馬水”,保持田面溼潤,不要過早脫水。

3,合理施肥。“施足基肥,早施追肥”。根據“少吃多餐”的原則追肥,注意有機肥與化肥以及氮,磷,鉀的配合作用,避免因肥水管理不當,造成徒長,貪青倒伏而誘發病蟲害。以及翻耕綠肥田。酸性土壤可適當施草木灰或石灰。

4,在貫徹農業管理措施的基礎上,加強病蟲害的預測預報工作,並採用藥劑直接保護。藥劑防治必須實行“經濟,安全,有效”的原則。

5月,早稻移栽返青後要防治稻飛蝨(灰飛蝨)和黑尾葉蟬,保證秧苗及時分櫱,避免稻病毒病擴散蔓延,在分櫱期大力開展稻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