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農村建房怎樣把地基做牢固?

快樂鄉情


農村自建房怎麼把地基做牢固?事實上這是一個比較難回答的問題,沒有必要的前提條件所以還真的不知道從何說起,但是這又是很多在農村自建房的人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在這裡我還是從大致的幾個方面,跟大家簡單的分享一下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吧。



在農村自建房中,經常聽到大家說板面或者牆體開裂漏水,這種情況通常的原因就是因為基礎不均勻的沉降導致的,也就是問題所說的基礎不夠牢固。個人覺得要想避免基礎不均勻沉降,還得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著手。

1,農村自建房根據不同的地基條件選擇最合適的基礎形式。

現在的農村自建房基礎都是採用鋼筋混凝土的基礎形式,如果按照構造形式來區分的話,一起分為四種,獨立基礎、條形基礎、筏板基礎和樁基礎。在自建房的時候,只有根據不同的地基條件,選擇最合適的基礎形式,才能確保有基礎足夠的承載能力。


1,獨立基礎或者牆下條形基礎。在地基條件比較好的環境中,持力層深度在3米左右,而且農村自建房的樓層不高的條件下,可以考慮獨立基礎或者牆下條形基礎。這兩種基礎都屬於淺基礎,工程量相對來說比較少,適合大多數農村自建房基礎。

2,筏板基礎和樁基礎。在地基條件非常不穩定,持力層比較深,或者地基承載力不均勻的地基條件中,可以選擇筏板基礎或者樁基礎。在農村自建房中樁基礎比筏板基礎的採用率要高很多,因為同條件下的樁基礎成本相對比較低。


2,農村自建房的基礎必須確保有足夠的深度。

1,基礎的最低埋深。一般來說基礎的最低埋深不能低於50公分,事實上這麼淺的埋深真的後患無窮。見過很多推山建房的例子,因為地基條件非常好,所以基礎埋深都是在不到1米的深度,但是經過長期的雨淋水浸,照樣會出現基礎不正常沉降,所以個人建議基礎埋深最低1米以上。

2,基礎在持力層的埋深。這點是農村自建房基礎施工的通病,很多人都認為只要挖到持力層就夠了,事實上剛剛挖到持力層是完全不夠的,天然地基淺基礎進入持力層必須達到30公分以上,樁基礎進入持力層必須有1.5~2倍樁直徑的深度,才能確保有足夠承載能力。


3,農村自建房基礎施工的容易出現的幾個現象。

1,基坑有水施工。這是農村自建房基礎施工中最常見的問題,也是施工中最容易忽視的問題。有很多人都是半坑水直接混凝土倒下去,這樣不但會造成混凝土離析,造成混凝土大量蜂窩,而且會嚴重降低混凝土標號,這種做法根本沒辦法保證基礎的質量。

處理方法。在農村自建房的基礎施工過程中,基坑有水進入的情況下,一定要進行降水處理,具體方法就是在基礎的外圍挖一個或者幾個更深的坑,用於收集並集中用電泵排水,方便基坑施工。


2,鋼筋搭接。這同樣是農村自建房的基礎施工中,最容易出現問題的一個點。很多農村自建房的施工過程中,對於基礎梁的搭接非常隨意,跟樓層的承重梁搭接完全一樣,事實上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同樣會影響基礎的承載力。

正確做法。基礎梁的鋼筋因為受力不同,所以搭接的位置也跟其他梁完全不同。正確的基礎梁鋼筋搭接,上部鋼筋搭接位置在支座的1/4處,下部鋼筋的搭接在跨中1/3處,而且同一個搭接區的搭接數量不能超過一半。


總結,怎麼樣才能把農村自建房的基礎做的更加牢固,這個問題確實太寬泛,涉及的因素有很多,在這裡只是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最常用的和最常見的幾個點,儘可能的能夠讓大家對這個問題有個大致的瞭解,也希望能夠幫到大家。(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