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攝影心得:愛恨兼具的24-70鏡頭使用感受

引言:

無論是尼康還是佳能,24-70,是讓很多人又愛又恨的鏡頭。這也是一支曾經被無限追捧的鏡頭,一度成為很多全畫幅攝影發燒友的標準配置。坦白的說,這鏡頭給我的印象是黑白分明,褒貶皆有,今天大概聊聊一點我的心得和體會,僅供參考。

此外,35,85,50定焦鏡頭以前都已經談過了,在公眾微信菜單裡可以找到。歷史教程都在菜單裡,我陸續也會上傳一些歷史視頻資料。其實大家問的常見攝影問題,都在菜單裡可以好到。


攝影心得:愛恨兼具的24-70鏡頭使用感受


我在2008年和D700一起收入尼康的24-70,到2013年8月賣掉,共計使用5年,中間還被盜過一次,後來又買來,所以,我總共買過兩次24-70。


優點:

1,使用場合寬容度高,是這隻鏡頭的最大用途。其實攝影日常拍攝,從24-85焦段才是使用率最高的焦段範圍,大部分都被這隻鏡頭所涵蓋,所以,你帶這隻鏡頭出去,基本可以應付日常大部分拍攝,而不是換鏡頭。 特別是如果拍攝一些活動現場,配合ISO,基本不開閃光燈,就可以應付很多活動現場。比如,會議,會展,婚禮等。從拍攝方便度來說,它無可匹敵,但從拍攝效果,以及表達來說,我個人認為它未必那麼好。


攝影心得:愛恨兼具的24-70鏡頭使用感受

尼康24-70拍攝,茶卡鹽湖


2,恆定2.8光圈,也是它的優點之一。在50以上的焦段使用2.8光圈配合暗光或者柔和的光線時,會有一定的氛圍感。


非優點,非缺點:

之所以說非優點,非缺點,原因是這些因素都是因人而異的,我只能站在自己的主觀立場談談個人看法,給有需要的朋友做一個參考,具體自己衡量。


攝影心得:愛恨兼具的24-70鏡頭使用感受


人像拍攝:

我看到公園裡有很多影友拿著24-70,拍人像,從角度選取來說,確實方便,擰來擰去就可以可以拍到不同感覺的人像。 但在廣角端的氛圍感,的確是這個鏡頭的傷痛。我說的氛圍感,不僅僅是焦外虛化,這裡包含焦外的柔和,油潤,過度漸變等複雜的視覺感受,所以簡稱氛圍感。 從人像拍攝來說,縱然不追求過度虛化,但人和背景的輕微適度柔和的層次感,卻總是好看的,從這個立場來說,用24-70拍人像,難度挺大。


攝影心得:愛恨兼具的24-70鏡頭使用感受


據說現在很多上海的婚禮攝影師,都已經使用全程使用35 1.4 ,24 1.4,50 1.4這樣的鏡頭,不開閃光,只利用高ISO拍攝婚禮,大概也是為了追求氛圍感。 這點我個人還是贊同的,所以我個人並不喜歡使用閃光燈拍攝,無論人像還是物品,更喜歡利用自然光。


對燈光的使用日後有機會再談,但可以分享一句話:再明亮的燈光,來比不過自然光來的均勻和舒服。


風景拍攝:

24-70,拍攝風景來說,確實比人像佔據不少優勢,如果你不覺得它很重,從24端,到70端,都是風光攝影的利器。有人可能覺得24端不夠開闊,說實話,從我個人經驗來說,開闊地帶,有時你會覺得35mm端都很廣,24 ,20,16,這樣的焦段只有在少數極端情況才會按幾張。


攝影心得:愛恨兼具的24-70鏡頭使用感受


帶24-70拍風景,還有一個優勢,濾鏡方便,從24-70端都使用一個濾鏡支架,接環,就解決所有問題,還是很方便的。我現在幾個定焦,來回換濾鏡都要耽誤很多時間。畫質來說,拍陰天下的風景,收到5.6都是放心可以用的,使用三腳架,就可以收到更小。


人文抓拍:

人文抓拍來說,最大的問題不是畫質,不是光圈,不是其他,而是如何儘可能避免打攪被拍攝者,才能抓拍下最自然本來的表情。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顯然,24-70並不是最適合的鏡頭。


首先,他太大,實在太大,加上遮光罩,一舉起來,就顯得過分專業和張揚。儘管很多人因此喜歡他,但對抓拍來說,會嚇到拍攝對象,讓拍攝對象過分緊張,帶有戒心。


攝影心得:愛恨兼具的24-70鏡頭使用感受


其次,它太重,接近1公斤的重量,加上1公斤的機身,實在太重。對抓拍來說,能靈活舉起相機是王道。我大部分好的人文作品都是 50mm 這個鏡頭拍攝,24-70曾經帶著它走了一次河西走廊,不是它不夠好,而是它是在太重。 出去旅行,必須要帶70-200,除此之外,我寧願再帶2個輕便的定焦。一個24-70的鏡頭重量,基本是3個輕便定焦重量。


最後,2.8光圈對於我習慣了1.4光圈的感受來說,確實顯得那麼一點雞肋。 小不算小,大又不夠大,需要時,氛圍感出不來。


攝影心得:愛恨兼具的24-70鏡頭使用感受


總結:

2013年8月,我終於賣掉了這隻鏡頭,原因是,我早已遠離了活動攝影。所以,幾乎很難用到這隻鏡頭。這隻鏡頭,號稱三大元之一,被很多人認為的牛頭,使用陪伴了五年,大概以上的感受,僅供參考。


最近五年,我只出售過這一隻鏡頭,雖然它畫質優秀,等等,但對我使用範圍來說,確實雞肋,只能用它換了35 1.4鏡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