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潘天壽|對於畫中的一簇花,一簇葉,也都應有賓主

畫梧桐葉用雙勾填色,要畫得乾淨,使其具有清朗滴翠之感。

花與葉,可用不同的色感去畫,不可用類似色去畫。

齊白石畫桃花,紅色用得濃豔,但能得古趣,是從不一般的用色法入手而取得出奇的效果。

潘天壽|對於畫中的一簇花,一簇葉,也都應有賓主

齊白石《桃園牧牛》133.5×33.5cm

用色不可太漂亮,即使不俗,也會使人感到不穩固,好像桃李雖豔,卻有旦夕飄零之憂。渾厚沉著的色彩,才有健康堅勁之感,雖枯而不萎敗。

一幅畫的主體部分設色單純簡潔,那麼客體部分就不能用刺目或複雜的色彩,否則會喧賓奪主。

對於軒豁的佈局,雖然能獲得畫面開闊的感覺,但容易畫散。為了避免散,應該隱隱裡有個中心起著向心力或統帥的作用。

無論從整體到局部,在每個層次與段落上都要有主次的含義。對於畫中的一簇花,一簇葉,也都應有賓主。

潘天壽|對於畫中的一簇花,一簇葉,也都應有賓主

潘天壽《紅荷》132.5×44cm

對於花枝的結頂要注意,需含有臨風搖曳之態,這就要求佈置結頂時,注意到它所處環境的空曠程度。結頂的梗子與其花葉的方向和角度,必須有順逆的衝突變化,梢頭與梢頭相遇,要若即若離為好。

畫枝幹,若將枝幹的頭腳都超出在畫幅外,所謂出頭,出腳,只截取中間一段,那是很難畫好的。

潘天壽|對於畫中的一簇花,一簇葉,也都應有賓主

潘天壽《記寫雁蕩山花》150.8x395.6cm 1962年作

構思作畫時,應考慮到主體在畫面上應占多少地位,才能撐得住,站得牢。……(《記寫雁蕩山花》一畫)把石頭幾乎佈滿了全局,將山花與青蛙雜草等組織起來,成為明顯的主體,雖其所佔面積不大,而意則已夠了。當然那塊石頭的設色必須淡一點,才能作主體山花的襯托作用。

金冬心畫梅,發枝如一般山野雜樹,多細枝繁花,從王冕那裡轉過來而曲折過之,花朵清秀娟麗,別具一格。於此可見畫無定式,能者為之各具千秋。

黃賓虹先生渲染山水時,左淡則右濃,上濃則下淡,反之亦然,所以顯得靈動而有節奏感,此中雖是濃淡,實關構圖大局。

潘天壽|對於畫中的一簇花,一簇葉,也都應有賓主

黃賓虹《蜀遊山水》151×82cm 1948年作

畫石頭最怕把它圍欄死,應該讓石頭線條有轉折而能連貫,以便求得氣勢上的承接。石頭紋理用皴易見骨,用染易得層次。凡花鳥畫中的石頭,用筆尚簡。石頭在花鳥畫中是一個很重要的配角,既能對主體起到支持作用,又能在某種情況下起到穩定的作用。

凡構圖上有交叉之處,或筆觸上有交叉之處,均需注意空靈,不可塞死或打結。

轉自:中國畫家雜誌社,致謝!

我們尊重原創,《藝術929》所推內容和圖片僅供大家共同分享學習。若涉及版權問題, 敬請原作者告知,聯繫小編刪除!致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