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為什麼西貝敢為員工花錢?

西貝莜麵村,不知道你去吃過嗎?

小編第一次吃的時候,排了好久的隊,雖然菜價有點兒貴,但味道還不錯,它是少有的能和海底撈相當的餐飲品牌。

海底撈勝出靠的是超預期的服務,那麼西貝又是靠什麼呢?

一、如何對付叛逆期的員工?


在《西貝的服務員為什麼總愛笑》書中,有一個故事講怎麼對付調皮叛逆的職場年輕人。

為什麼西貝敢為員工花錢?

西貝有一位叫許文濤的傳菜員,他經常傳著菜就把人傳丟了,不是躲進庫房玩手機,就是串到隔壁找小老鄉聊天。

一般的店長面對這樣的員工可能就會直接扣錢,雖然這樣的制度開始是有效果的,但是長期下來就會造成年輕員工更嚴重的叛逆,甚至會造成店鋪的損失。

其實這種調皮叛逆的小店員,都是比較機靈而且有聰明勁的,他非常清楚什麼時候跑不會犯大錯。

為什麼西貝敢為員工花錢?

所以面對這樣的員工,西貝店鋪的店長張衝選擇用引導的方式去帶領他,比如店長每次發現小店員不見了,就用那種挺幽默的“通緝令”先去提醒他,還給他特意安排了一位認真負責的部長師傅,每天給他扣動作,還讓他去參加訓導師的考核,半年後便成為了儲備店長。

這就是,只看優點,不看缺點。

但是現實與故事卻不一樣,看優點固然沒錯,還要看這個人的優點是不是真的對門店有好處,而他的缺點,也必須是能通過引導和培養去改變的。


二、西貝人一年學習費用1個億


很多公司都是老闆學完自己給幹部講,為什麼?

一來省錢,二來形成落差——咱倆要水平差不多了,我還怎麼領導你?但時間一長老闆和下屬的差距越來越大,而且老闆的意圖,下屬如果接不住會很麻煩。


為什麼西貝敢為員工花錢?

但西貝創始人賈國龍認為,集體學習比老闆一個人學習重要。

他們的做法是拉幹部一起上課。

“課要把員工鎮住才行”,賈國龍說。“上的全是大路貨的課,員工怎麼會有興趣聽,學習一定要高配,比如一級員工通常學一天300元的課,你給他報3000元一天的,他怎麼能不學呢?”


為什麼西貝敢為員工花錢?

西貝就是用這些反人性的套路,一路成長壯大,最終長成今天的樣子。賈國龍深諳管理的藝術:既要“亂中求治”,又要“治中求亂”,就是讓公司在穩定與不穩定、平衡與不平衡間交替進行,這樣公司才能保持活力。

西貝的勝出不是靠菜品,也不是靠賈國龍出眾的管理才幹,而是靠西貝培養出來的成千上萬的人才,有了好的人才,餐飲做得好只是順其自然的結果。


三、選址不好的店怎麼獲得客流?


西貝有一家店的選址並不理想,在一個老商場裡,而且距離扶梯二百來米,路途還七拐八拐的。一開業就是虧損的跑腿店,怎麼辦?

為什麼西貝敢為員工花錢?

西貝的店長髮現,這個老商場的物業是老北京。老北京人有個明顯特徵,就是好面兒,你在我這要是沒足夠的面子,那你這事還真不一定能辦成。

所以店長就去跟物業建立深化關係了。這個關係不是說送點禮,請客吃幾頓飯的事,而是大廈物業群裡只要有什麼事,店長一定會第一時間響應,甚至來檢查的時候,主動提整改建議。

這一來二去,給足了物業的面子,那物業也開始回饋給店鋪了,地下停車場、扶梯和電梯等人流主要經過的路上,都貼上了西貝的LOGO路標。

為什麼西貝敢為員工花錢?

但是有的人看路標還是找不到怎麼辦,即使你問路,但是別人家的店員也不一定就知道西貝在哪兒。

於是西貝的店長又給了所有店鋪的導購西貝的餐券,只要是拿了導購的餐券來吃飯的,都可以拿到西貝的返傭,當然這種事得私下聊。一旦被發現了,那肯定就發不了餐券了。

如果發不了餐券,其實還可以沒事就給鄰居們送點店裡的小吃。

這一招看起來很簡單,但最重要的還是真誠,你是真心的想要和鄰居們,和物業好好相處。很多人在做類似事情的時候,功利性會非常的明顯,即使收了你送的好處,也不會幫你。

為什麼西貝敢為員工花錢?

對店鋪的員工也是這樣,就像平常我們在生活中會看到很多店鋪裡的員工都是其樂融融的,因為一個門店和一個產品公司是不一樣的,尤其像餐飲門店,很多會提供宿舍,大家朝夕相處,如果無法讓員工真正的用積極的心態去工作,那整個店鋪其實都會受某一個心情不好的員工的影響。

很多店長會通過苦肉計來打動員工,這是最土的辦法,但是的確有效,為了員工吃苦,是比較容易感動員工的。

但其實,更聰明的領導會把自己當做一個教練,而不是警察。

比如你制定了規章制度之後,看見有員工沒做到,第一時間訓斥是最糟糕的做法,因為這樣員工會有怨氣,還會影響在場的顧客。你可以讓這個員工自己拍一張自己違規的照片,然後發到工作群裡,讓他自己說一下正確標準是什麼,他是怎麼做的,原因是什麼,之後該怎麼改善。這樣一來,所有人對他都不會有指責,而是鼓勵。而且你整個店鋪,甚至整個企業的文化氛圍就會不一樣。


四、為員工賦能

西貝為員工設定目標很像遊戲裡的闖關模式,具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努力一把就能達成,而且一個比一個難。正因如此,員工可以快速獲得自信心,長期保持工作熱情,迅速掌握工作技能。

西貝為員工賦能的方式非常人性化。西貝鼓勵員工在錯誤中成長,因為賈國龍認為人在錯誤中學得最多,成長得最快。曾經有一個店長在沒拿到營業執照的情況下,按不住性子,提前幾天開了業,為此相關部門開了一百萬元罰款單,西貝則二話不說按時交罰款,不責怪那位經理,反而鼓勵他吸取教訓。

西貝的賦能還體現在獎金的分發上。首先,賈國龍堅持以高於市場價的薪酬招人,其次他鼓勵不定期,以各種目的發放獎金。這種方式很像幼兒園裡的小紅花,給各種“優秀”都發獎金,比如賣十份新品、微笑一百次等。

為什麼西貝敢為員工花錢?

賈老闆對員工十分慷慨,別的老闆為員工報300元一天的培訓的時候,他則報3000元一天的培訓,讓員工切實接受到質量最好的培訓。

為了激勵員工的同時,統一服務模式,提高經營利潤,賈國龍實行了創業合夥制和西貝賽場制。在創業合夥制的安排下,一線員工可以一步步晉升為支部經理(年收入幾十萬元)、分部經理(年收入千萬元)。

所謂賽場制 ,顧名思義,員工之間要有競賽,比學趕幫超,賈國龍希望通過各種比賽把獎金分下去。

“西貝的價值觀裡邊有一個‘不爭第一我們幹什麼’ ,其實就是一種競賽文化。我要往下分,分給誰呢?比如三個人比賽,我就分給第一名,那第二名第三名也得想方設法做得更好,我覺得這個其實才是關鍵,就是不能平均分配,如果平均分配了,這個就成了大鍋飯。”

所謂創業分部:大多數餐飲企業把地域作為依據,將部門劃分為西南區、華北區等經營單位。

但是西貝不一樣,西貝下屬的十三個創業分部,是以每個分部的總經理為核心創建,甚至分部的名稱也以他們的名字命名。西貝的每一個創業團隊都是西貝的合夥人,擁有分紅權。

西貝創業分部的另一個獨特之處在於,它打破了傳統企業按照地域劃分的方法,在同一區域甚至可以有兩個創業分部同時開展業務。

為什麼西貝敢為員工花錢?

西貝莜麵村副總裁楚學友曾經說,“A老總在上海負責一個創業分部,只要符合條件,B老總也可以申請一個創業分部到上海去開拓市場,從而形成了與A的競爭。但總部會協調A和B門店選址,以確保A和B之間是良性競爭,而非門對門的’骨肉相殘’”。

與此同時,為了鼓勵內部競爭,西貝總部會對創業分部每年發放“經營牌照”,通過利潤、顧客評價等指標的考核進行“全國大排名”。

西貝總部會收回那些排名靠後團隊的經營牌照,以重新發放給新成立的創業分部,以此來把控門店擴張的速度和品質。這也就是西貝內部所謂的“賽場制”。

通過一年的實踐,這種“創業分部+賽場制”的西貝式“合夥人計劃”曾經創下某個創業團隊從虧損986萬元到易地再創業盈利一千萬的傳奇故事。

西貝賽場制鼓勵的是過程,比的是客戶滿意度和門店的標準化管理。由一線員工組成的裁判團不定期訪問旗下的門店,一一點評服務細節,幫門店解決問題,或者推廣成功經驗。

西貝還會定期更換裁判團,讓更多員工當上裁判。由於員工既是裁判,又是運動員,不僅親自參與規則的制定,還非常熟悉遊戲規則,因此西貝員工的工作效率非常高,公司的業績也非常亮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