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 農村俗語“大年三十不睡覺,正月初一忌鞭炮”啥意思?

農村俗語“大年三十不睡覺,正月初一忌鞭炮”啥意思?從古至今,廣大人民群眾對春節都非常重視,因為這個農曆新年,才是真正地辭舊迎新時刻。而公曆的“元旦”,上了年紀的農民一般都不在意,因此只有在農曆臘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這段時間,農村才會出現歡天喜地的節氣氣氛,當然隨之而來的這些天也規定了很多習俗。

農村俗語“大年三十不睡覺,正月初一忌鞭炮”啥意思?

比如農村俗語“大年三十不睡覺”,就是告訴孩子們,在除夕之夜要為老人守歲。特別是家裡有七十歲以上年齡的長輩,子孫後代更不能睡覺,可以聚在一起打撲克,當然,不管幹什麼都要熬到正月初一天明。大家說這樣做可以讓老人身體健康,壽命更長。

農村俗語“大年三十不睡覺,正月初一忌鞭炮”啥意思?

雖然守歲這個說法沒有科學道理,但是這個作為晚輩的一個美好願望,還是值得孩子們驕傲的。因為讓老人看到子孫滿堂,一起都在為他們守歲,心裡會開心,想當然就更願意多活幾年了。孩子們聚在一起也不容易,可以多聊聊天,或者共同玩樂器,也更會促進彼此之間的感情。

農村俗語“大年三十不睡覺,正月初一忌鞭炮”啥意思?

農村俗語“大年三十不睡覺”,下面還有半句俗語,就是“正月初一忌鞭炮”,這個習俗又是為什麼呢?原來是農民很迷信,都說正月初一這天文財神,會分身到各家各戶,為他們送去聰明和智慧。而文財神最怕聲響,因此家家戶戶為了子孫後代能夠出現才子佳人,都不會燃放煙花爆竹。

在舊社會的時候,人們為了增加過年時節日的氣氛,一些有錢的大戶人家,會讓那些單身長工,拿著鞭炮但野外去燃放。這個習俗經年累月代代相傳,並且形成了俗語,因此才有了老話“光棍放炮,財主聽響”之說。

農村俗語“大年三十不睡覺,正月初一忌鞭炮”啥意思?

所以這句農村俗語:“大年三十不睡覺,正月初一忌鞭炮”,其中“大年三十不睡覺”就是告訴大家在年三十晚上不要睡覺,要為自己的老人守歲。畢竟農村一直保留著“百善孝為先”這個傳統美德,雖然科技進步了,隨之大家也破除了迷信,但是很多人家依然保留著這個守歲的傳統習慣,也許是晚輩心裡為了讓老人能夠健康長壽,就把這個習俗,當作一個美好願望一直在傳承。

農村俗語“大年三十不睡覺,正月初一忌鞭炮”啥意思?

而後半句農村俗語“正月初一忌鞭炮”,現在農村很少有人聽了,都是想啥時候燃放煙花爆竹就去燃放,有時候一些人半夜三更打麻將回到家裡,心情好也會放禮炮,震耳欲聾的聲音能把半個村子人從夢裡驚醒。

再加上正月初一是迎文財神,即使還有些迷信的農民也不會在意他,因為家裡後代有沒有文人不重要,只要有錢就好。所以只有在迎接武財神的時候,才會積極響應,因為傳說中的武財神是送金銀財寶的,“武財神常光顧,乞丐也變富”,就是說的這個道理。

農村俗語“大年三十不睡覺,正月初一忌鞭炮”啥意思?

這句農村俗語“大年三十不睡覺,正月初一忌鞭炮”,簡單講就是大年三十,要為自己的老人守歲,正月初一要去給孩子迎文財神。其實這些俗語沒有科學道理可言,都是一些人的美好願望而已。當然一些農民不這樣做了,大年三十的時候該睡覺還是睡覺,正月初一喜歡燃放鞭炮就使勁地燃放,現在沒有人說閒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