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教師在事業單位中屬於什麼崗位?

琴陶


中小學校在體制內屬於事業單位,中小學教師當然也是事業人員了。事業單位分為綜合管理類和專業技術類,中小學校屬於專業技術類事業單位。事業單位按崗位,又分了管理崗位、專業技術類崗位、工勤崗位。在綜合管理類事業單位中,管理崗位設置不超過50%;而在專業技術類事業單位中,專業技術崗位設置不低於70%,管理類崗位不超過15%。

中小學教師使用的是專門設置的事業編制類型,即“教育專項編制”,這類編制專門用於中小學校教師,即使是職中、幼兒園教師都不能使用。將來的改革中,幼兒園教師將被納入這類編制使用,也就在今年即將落實。這類編制最大的好處就體現其保障作用上,其他的編制是保持2012年的底數只減不增,而教育專項編制是按學生數的不同,按照固定的“師生比”,參照“班師比”,基本上三年就要調整一次。現在又把教育專項編制下放到教育主管部門管理和使用,可以最大限度地根據當地基礎教育發展需要,以及學校實際情況,合理配備教師數量。

中小學教師實行職稱工資制度,教師根據職稱不同,工資有較大差別。職稱評聘分開,聘用了才能享受相應職稱的工資待遇。職稱評聘向基層和一線傾斜,有嚴格的名額比例限制。鄉村教師在一線工作的,可以根據教齡直接晉升中高級職稱,不受比例限制。中小學校的管理崗位中,允許存在不超過三分之一的管理人員實行“雙肩挑”制度,在管理崗位拿職稱工資。但同樣為了限制高級職稱向管理人員集中,也規定了管理人員必須承擔一定數量的一線教學任務,才有資格評職稱。

目前,在各地,“縣管校聘”制度不斷擴大實施範圍,將來會成為中小學校管理的主要模式,賦予校長更大的權利,也更大程度地調動中小學教師的主觀能動性,不斷學習提高,不斷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保證自己的崗位和工資水平不降低,不再像過去一樣靠老資歷吃飯。北京也在試行“職稱退出機制”,如果評聘了高級職稱,因為身體或者能力、工作績效不適合當前職稱要求,也會被取消當前職稱待遇,改變“職稱終身制”,提高職稱含金量和競爭力,這一措施也將在適當的時機在全國內推廣,進一步增強專業技術人員的競爭力。


職言管語


教師在事業單位中屬於專業技術崗位。

事業單位的崗位分為管理崗、專業技術崗和工勤技能崗位。

1.人事部規定,事業單位崗位分為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和工勤技能崗位三種類別。專業技術崗位指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具有相應專業技術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崗位,這一崗位的設置要符合專業技術工作的規律和特點,適應發展社會公益事業與提高專業水平的。

2.教師法第二十五條之規定: 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應當不低於或者高於國家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並逐步提高。建立正常晉級增薪制度,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3.教師法第三十五條之規定: 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中的管理人員,實行教育職員制度。 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中的教學輔助人員和其他專業技術人員,實行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度。 所以教師屬於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


日月星辰8877


教師屬於專業技術崗位

管理崗位和專業技術崗位的區別,主要在事業單位中存在。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身份有三種崗位:專業技術人員(簡稱“專技”)、管理人員(簡稱“管理”或“職員”)和工勤人員(簡稱“工勤”)。 專業技術人員主要從事專業技術類的工作,如教師、醫生、會計師、經濟師、農藝師等。 管理人員主要從事管理類工作(類似於機關公務員),對專業技術無要求。如辦公室工作人員,人事管理人員,物資管理人員等。 工勤人員主要從事後勤服務工作,如打字員、駕駛員、炊事員等。工勤服務社會化是必然趨勢,所以工勤人員招聘極少。

專技人員與管理人員的區別在於:

一、招聘考試科目不同。XX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專技類崗位的考試科目為《綜合基礎知識》、學科專業知識(如數學、醫藥學、計算機等);管理類崗位的考試科目為《綜合基礎知識》、《管理基礎知識》。《綜合》、《管理》教材只能選擇“XX省人事局編寫”的教材。

二、工資標準不同。專技人員拿職稱工資,最低的是技術員級(即專技13級),然後是助理級(專技11-12級),本科生工作五年後即可晉升中級(專技8-10級),中級後再過五年可晉升副高級(即副教授級、專技5-7級),特別優秀的可晉升至正高級(即教授級、專技2-4級)。管理人員拿職務級別工資,管理職務分1至10級,10級職員工資最低。專業技術人員只要自己努力,職稱評上去了,工資就高了,副高級基本相當於處級公務員的工資喲。基層事業單位的專技人員只要努力就可晉升到副高級。但管理人員的職級是與單位的級別掛鉤的,對於鄉鎮農業服務中心的管理人員來說,要晉升個8級職員都累,工資僅僅相當於助理級專業技術人員的工資。一句話,單從工資看,專技人員肯定優於管理人員。

三、政治前途不同。專技人員從事專業技術工作,技術性強,挪窩兒也就相對困難一些。而管理人員的工作說白了是萬精油,什麼都要曉得點兒,但都不需要精,而且任何人都做得來,所以管理人員換崗位、換單位就容易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