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你心中最大氣磅礴的詩詞是什麼?

拆二代他媳婦


一般來說,宋詞可以分成豪放派和婉約派兩種風格。當然,這是很粗放的分法。因為在詞中,每個詞人都有自己的風格。比如蘇東坡的超曠,辛棄疾的豪蕩等。但他們的詞中都帶有一種豪壯的氣概,讀來讓人須膽皆張,胸中升騰起一種豪放之氣。好玩的國學選幾首平日不是太常見的豪放詞,雖不常見,但也是風雲豪蕩大氣磅礴之詞。

1.李白的《結襪子》

燕南壯士吳門豪,築中置鉛魚隱刀。感君恩重許君命,太山一擲輕鴻毛。

南高漸離和吳國的專諸,一個在築中暗藏鉛塊伏擊秦始皇,一個將匕首暗藏在魚腹中刺殺吳王僚。

他們都是為報君恩以命相許,生命應該像“泰山”那樣重,而不能像“鴻毛”那樣輕。

李白本身就是個劍客,身上有俠客的精神。他喜歡史記中的刺客與俠士。據說這首詞是他讀《刺客列傳》後寫下的讀後感。

前兩句寫古代最有名的兩位刺客的事蹟,雖千載以後,仍然感奮人心,那是因為他們身上的那種英雄氣概。“燕南壯士”指高漸離;“吳門豪”指專諸。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士皆瞋目,怒髮衝冠,則發生在易水送別之時,易水在燕之南界,因此稱“燕南”。諸刺殺吳王僚在吳王宮中,所以稱“吳門”。李白竟然能夠用兩個方位詞,巧妙地引出兩個俠士的事蹟,可見他遣詞造句的功力。

第三句讚揚了這兩名刺客的豪壯義氣:為了報答知遇之恩,而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末句用司馬遷的話,說明為知己而死,死得其所,他們死的像泰山一樣重,一樣有價值有意義。

2.朱敦儒的《鷓鴣天·西都作》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與疏狂。曾批給雨支風券,累上留雲借月章。

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

我是天宮裡掌管山水的郎官,天帝教我這樣的狂放不羈。曾多次批過支配風雨的手令,也多次上奏留住彩雲,借走月亮。

我自由自在,吟詩萬首不為過,喝酒千杯不會醉,王侯將相,我何曾放在眼裡?就算是在華麗的天宮裡做官,我也懶得去,只想插枝梅花,醉倒在花都洛陽城中。

朱敦儒生命前期的詞,非常瀟灑,非常豪放,而不像是後期的詞,因為國破家亡而表現出沉痛的風格。這首詞是他辭官不做回家時候寫的,表現出自己傲視王侯而寧願隱居鄉野的理想。

他說自己是山水之間的朗官,專門負責天地間最美好的風物,所以他才不要什麼功名利祿,才不要那些官位,他只要在山水之間自由徜徉就好。而且他這種放蕩不羈的性格,連天帝都很欣賞。最牛的是,他說他曾經曾多次批過支配風雨的手令,也多次上奏留住彩雲,借走月亮。

“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這句寫得最有氣勢。本來人們追逐的官位,在朱敦儒看來,不值一錢。這裡面有孟子的傲視王侯的氣概。“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他只想縱詩飲酒,與山水為伴,隱逸歸老。

3.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

宋代:李清照

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彷彿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水天相接,晨霧濛濛籠雲濤。銀河轉動,像無數的船隻在舞動風帆。夢魂彷彿迴天庭,聽見天帝在對我說話。他熱情而又有誠意的問我要到哪裡去?


我回報天帝路途還很漫長,現在已是黃昏卻還未到達。即使我學詩能寫出驚人的句子,又有什麼用呢?長空九萬里,大鵬沖天飛正高。風啊!千萬別停息,將我這一葉輕舟,直送往蓬萊三仙島。


女詞人中,能寫出如此豪放的作品,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蹟。這也反映了李清照雖然是清麗的女子,但是她的內心,卻洋溢著火一樣的豪情壯志。

這是一首遊仙詞,大概是李清照做了一個豪放的夢。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一開頭劈空而來就是一幅豪壯曠闊的場面。

“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九萬里長空大鵬鳥正展翅高飛,風啊!千萬別停息,快快將這一葉輕舟直接送往蓬萊三島。這是化用了莊子的句子。自己夢想像大鵬一樣,展翅翱翔。如此豪邁的夢境,如此豪邁的境界,對於一個婉約派的女詞人來說,確實難得。

4.滿江紅·小住京華

秋瑾

小住京華,早又是中秋佳節。為籬下黃花開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殘終破楚,八年風味徒思浙。苦將儂,強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算平生肝膽,因人常熱。俗子胸襟誰識我?英雄末路當磨折。莽紅塵,何處覓知音?青衫溼!

我在京城小住時日,轉眼間就又到了中秋佳節。籬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開,秋色明淨,就像剛剛擦洗過一般。四面的歌聲漸歇,我也終如漢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籠,如今一個人思量著在浙江時那八年的生活況味。他們苦苦地想讓我做一個貴婦人,其實,我是多麼的不屑啊!

今生我雖然不能身為男子,加入他們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還要剛烈。想想平日,我的一顆心,常為別人而熱。那些俗人,心胸狹窄,怎麼能懂我呢?英雄在無路可走的時候,難免要經受磨難挫折。在這莽莽紅塵之中,哪裡才能覓到知音呢?眼淚打溼了我的衣襟。

鑑湖女俠秋瑾,其實與南宋的女詞人朱淑真一樣,都是嫁給了庸俗不堪的丈夫。但是朱淑真的性格比較軟弱,最終由於自殺。而秋瑾則完全不同,她不僅勇敢地擺脫了家庭的束縛,還勇敢地像男人一樣,投身革命,最終英勇就義,成為革命先烈。這首詞就是她的男兒自道:她雖然是個女子,但是心中有男兒一樣的烈火雄心,“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甚至比男兒還要威武雄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