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掛首飾上的小標籤你看得懂嗎?少一個字賠三倍

千禧一說起“標籤”,想必人人都見過!


摸不出衣服的質地,是真絲、純棉還,是人造纖維?看看掛在上面的標籤;搞不清楚食物裡都有啥成分?瞅瞅包裝袋上的標籤,添加劑、防腐劑、食用色素……


這些信息,一目瞭然!


掛首飾上的小標籤你看得懂嗎?少一個字賠三倍


珠寶首飾也不例外,它們掛著的一張張小小的標籤,看似簡單,作用不比附帶的權威鑑定證書小,只要你看得懂它們,能避免誤入許多坑。


掛首飾上的小標籤你看得懂嗎?少一個字賠三倍


珠寶首飾的

小標籤上會有啥


在市場上,五花八門的珠寶首飾那麼多,掛在上面的小標籤們更是精彩。


掛首飾上的小標籤你看得懂嗎?少一個字賠三倍


哪種才是真正合格、規範的?官方發佈的GB/T31912-2015《飾品 標識》,規定了飾品標識的術語、基本原則、標註內容及要求。


《飾品 標識》適用於國內銷售的貴金屬飾品、珠寶玉石飾品和仿真飾品。飾品的標識包括印記、標籤和其他標識物。


下面單獨說說標籤,應該具備的內容:


1、標籤上的名稱


只能包括純度、材料、寶石名稱和首飾品種這4種信息。如果有配件,就是那些小零件,那相關的信息也要在標籤的其他位置上寫明。


掛首飾上的小標籤你看得懂嗎?少一個字賠三倍


2、 標籤上的質量


以質量作為結算依據的珠寶首飾,即按克、克拉賣的,應在標籤上標註質量。


500克以下的貴金屬,還要保留小數點後二位,質量允許差在±0.01克。2000克以下的,小數點後一位,允差±0.1克。


掛首飾上的小標籤你看得懂嗎?少一個字賠三倍


另外,主鑽大於0.10ct的鑽石質量,應與首飾上的印記一致~(首飾上的金屬標記)。在這一點上還要建議大家,貴金屬也是把標籤信息和飾品印對照起來看才更靠譜。


掛首飾上的小標籤你看得懂嗎?少一個字賠三倍


如果首飾材料、鑲嵌的寶玉石很小,比如質量小於0.50克的,或者由於造型、工藝等過於複雜導致難打印的,

那都可以從左往右按質量、生產企業、純度、材料的順序來逐一免除。


不過,免除的內容還得在標籤中寫明少了啥。


掛首飾上的小標籤你看得懂嗎?少一個字賠三倍


3、標籤上的產品標準編號


一件合格的珠寶首飾應對應相關的標準,比如國家標準(GB)、行業標準(QB)、地方標準(DB)或經過備案的企業標準編號。


掛首飾上的小標籤你看得懂嗎?少一個字賠三倍


4、 標籤上的生產企業名稱及地址


生產企業或銷售企業依法登記註冊的名稱及地址,會顯示在標籤背面。在標籤上還可以使用註冊的商標或簡稱。


掛首飾上的小標籤你看得懂嗎?少一個字賠三倍


5、標籤上的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明


一定要有合格證書、合格標籤、合格印章等。也可是第三方具備認證認可資質的檢驗機構,出具的檢驗標籤、鑑定證書、檢驗報告等。


掛首飾上的小標籤你看得懂嗎?少一個字賠三倍


6、標籤上的中文警示說明


貼心商家會在標籤上寫明注意事項。


掛首飾上的小標籤你看得懂嗎?少一個字賠三倍




怎麼判斷珠寶首飾

標籤是否合格


“合格的標籤,既是商家對商品質量的一種明示擔保承諾,也是消費者識別商品、購買商品,以及事後維權的重要依據。”


掛首飾上的小標籤你看得懂嗎?少一個字賠三倍


1、細節判斷


如何判斷它是否合格?寶迷可以從一些細節上窺見真相。比如在標籤上的寶玉石名稱,應該是直接使用對應的基本名稱或礦物名稱。


仿寶玉石則應該明確標出,是仿、合成、人造等表示自己非天然的字樣!使用易混淆或含混不清的名稱,或名稱省字、漏字、多字,都不被允許。


掛首飾上的小標籤你看得懂嗎?少一個字賠三倍


比如,之前就有商家把合成水晶在標籤上標註為“奧地利水晶”,結果被消費者告上法庭,受罰三倍賠償!


以下這些也通通不合格:


不寫中文註釋


足金、鍍金、鉑金、鑽石等,標籤上這些白紙黑字的中文,能讓我們明明白白地看到飾品到底是啥材質。


而一些商家或有意,或無意地只寫英文簡寫,顯然有誤導消費者的嫌疑,比如只有AU990、G999等,都是不標準的寫法。


掛首飾上的小標籤你看得懂嗎?少一個字賠三倍


款式概念不清


以戒指來說,標籤可以打“手飾”或“戒指”,至於“指圈”、“女戒”、“男戒”、“情侶戒”等細分類型,


掛首飾上的小標籤你看得懂嗎?少一個字賠三倍


雖然聽上去好像更細緻了,但是依舊都是不合格的說法。在標籤上,正確的款式名稱應該參照下圖:


掛首飾上的小標籤你看得懂嗎?少一個字賠三倍


名稱前後多餘


在首飾名稱前後不得有其他內容,比如“白色18K金”、“精緻足金項鍊”等寫法都是不被允許的。如果有,那隻能說明標籤不標準,有抬價嫌疑。


掛首飾上的小標籤你看得懂嗎?少一個字賠三倍


2、識破套路


第一招:隱藏真相


一般來說大家看珠寶首飾標籤上的名稱,就能明白它的材質。不過,有些店家為了把劣質的假貨賣出去,只好偷偷隱藏了關鍵的信息。


掛首飾上的小標籤你看得懂嗎?少一個字賠三倍


比如上面這張標籤,讓人以為是翡翠,其實真假誰知道?對於天然的、未經優化處理過的翡翠,商家通常標的都是“翡翠A貨”。只標“翡翠”的,往往其中的貓膩很多,搞不好就是B貨、C貨、B+C貨等非天然了。


掛首飾上的小標籤你看得懂嗎?少一個字賠三倍


第二招:有意誇大


典型案例就是黃金的標籤了,官方此前已經調整了貴金屬及其合金的純度範圍。


純度最高的也只能叫“足”,像黃金、白銀、鉑金等,就是足金、足銀、足鉑之類的。標籤上要是再寫,千足X、萬足X都不規範~


有些首飾的印記也這麼大,更不對了~


掛首飾上的小標籤你看得懂嗎?少一個字賠三倍

掛首飾上的小標籤你看得懂嗎?少一個字賠三倍


第三招:模糊概念


標籤上的名稱顯示的是,雪花棉翡翠共生體。這是個啥?專家吐槽,不就是水沫玉嘛!說那麼高大上,擺明了要騙錢咯!


還是那句話標籤上的珠寶首飾名稱,一定要科學!商家不要自創好聽的名字,然後故意把低檔的當高檔的賣了!


掛首飾上的小標籤你看得懂嗎?少一個字賠三倍


還有標籤上的“18k gp”,比18k多了兩個字母,又是什麼操作?其實“gp”是鍍金的意思,比18k便宜太多!類似的包金會寫成“kf”、鍛壓金會寫成“gf/kgf”等,都不是好貨。可見,字母雖小,但看走眼可是大麻煩!


掛首飾上的小標籤你看得懂嗎?少一個字賠三倍


第四招:重量不對


不論是買金還是打金時,有些商家給出的重量和標籤上寫的會不相符。


擔心當中有貓膩的寶迷,可以自己在某寶上,買一個精度教準的珠寶秤,在現場復秤。與標籤信息進行核對後,將問題在購買憑證上寫明,等待售後處理。


掛首飾上的小標籤你看得懂嗎?少一個字賠三倍


總之,標準的珠寶首飾標籤,肯定是合格首飾的重要依據之一。不過,真假問題還是得靠權威鑑定!完全信賴標籤,也容易讓人上當!



千禧私語:

下回再買珠寶首飾,別忘了先看看標籤;買完後也別扔掉它,保留下來方便維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