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安家》:老严夫妇无家可归,这或许是他们最好的结局

最近热播的《安家》引发了一个又一个社会问题的探讨,剧中,老严夫妇花了320万全款给儿子买了房子,却被扫地出门,最后两位老人推着三轮车无家可归,看到这段剧情,你有没有为老严夫妇感到痛心疾首?有没有为他们的儿子儿媳如此对待他们而愤愤不平?这段剧情戳中了很多中老年父母的痛点。

《安家》:老严夫妇无家可归,这或许是他们最好的结局

然而,换个 角度思考一下,此时的老严夫妇被儿子儿媳扫地出门并非是一件坏事,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分析:

01

老严夫妇在上海开着一个包子店,他们都是老实人,没想过要大富大贵的日子,只求一家人能在上海扎根,靠着卖包子这个手艺,在上海营生

卖包子这一行,挣的也都是辛苦钱,老严夫妇奋斗了十多年,可以说是省吃俭用,自己租住在几平米的小破屋,好不容易攒了300多万。

老严夫妇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全款为儿子买了房,在得知儿媳怀孕之后,便在房产证上加上了儿媳的名字。

买完房之后,老严让严婶以后就全心全意在家带孙子,在他们心里,做包子确实太辛苦了,之前为了攒钱,他们几乎是全年无休的状态。现在房子买下来了,心里的大石头也终于落下了,其实这是一种心理暗示。

常年无休的状态使得老严夫妇太渴望停下来安享晚年了,老严夫妇在这种心可以理暗示的引导下,本能的以为儿子和儿媳也接受他们的想法。

在这整个过程中,老严和儿子军军从未有过沟通交流。

尽管大家对儿子军军的做法很是气愤,心痛老严夫妇忙碌了一辈子的积蓄,自己买的房子自己却不能住。同时,这也让老严夫妇早一点清醒认识到“养儿并不能防老”的残酷现实。

《安家》:老严夫妇无家可归,这或许是他们最好的结局

02

在网友纷纷应援下,假如,老严夫妇没有被扫地出门,而是如愿以偿的和儿子儿媳住在一起,过起了含饴弄孙的晚年生活,可是这样的日子真的会好过吗?


从老严夫妇自身、儿子以及儿媳对待老严夫妇的态度可以预见:即使住在一起,他们的晚年生活也不会好过到哪里去。

  • 老严夫妇:老严夫妇是典型的中国型父母,养儿防老的观念非常深厚,对儿孙付出了100%的爱,这种爱毫无保留。甚至在被扫地出门的时候,还担心儿子为难,叮嘱儿子不要操心他们。

这是典型的中国家长和儿女想处的模式:为了孩子,默默付出,无私奉献。辛辛苦苦一辈子都是为了孩子,就像老严说的:“咱辛辛苦苦一辈子,不就是为了儿女做贡献嘛”。

倘若他们真的如网友所愿,和儿子儿媳住在一起,势必会有很多的摩擦和矛盾,到了彼时,儿子肯定是靠不住的,老两口也只能终日忍受儿媳的刁难和脸色,到了那时,再搬出来重操旧业以卖包子营生可能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安家》:老严夫妇无家可归,这或许是他们最好的结局


  • 儿子和儿媳:正是因为对儿女的过度付出,军军和儿媳才觉得这是理所当然,不知感恩不说,自身更是得不到成长。

从剧中,虽然儿子军军的戏份和台词并不多,但是不难发现他对父母的辛苦劳动和全心全意的付出视而不见,只知道索取不知道感恩。

父母全款买房,自己一分钱不掏,还要求加上女朋友的名字。如果说父母是富甲一方的土豪,那这些也都不是问题,关键是父母原本就是老实人,忙碌了大半辈子,挣的都是辛苦钱,全款买房,作为成年人,却欣然接受,这是老严夫妇溺爱的结果,更是军军不成熟的表现。

儿媳倩倩更是吃相难看,买房之前各种哄,并说自己怀孕来让老严他们在房产证上加她的名字,事后老严夫妇去的时候,连招呼都不打直接“砰”的关上门,前后对比,足已可见倩倩不是个会疼惜公婆的好女人。

儿媳的妈妈明明看到了老严夫妇打包小包提着行李,却说:“刚在还在说呢,哪天请你们过来做客,说曹操曹操就到了。”俨然一副女主人对待客人的态度,要知道这个房子他们一分钱也没出,却做了鸠占鹊巢的勾当。

《安家》:老严夫妇无家可归,这或许是他们最好的结局

如果说儿媳和儿媳的妈妈对待老严夫妇的态度可气,那么儿子的冷漠态度则是一把冰冷的利刃深深刺进了父母的心。

倘若老严夫妇排除万难,和儿子儿媳住在一起,从儿子的不出成熟和不担当,儿媳的不待见和刁可以预见老严夫妇的晚年一定不是舒心顺畅的。

假如把养育子女作为一项投资的话,老严的这项投资无疑是赔本的买卖,好在出现了及时止损的机会。老严夫妇被扫地出门,也让老两口开始更多的为自己打算,不再指望养儿防老。儿子军军没有了父母的依仗,才能有更多的机会得到锤炼,在锤炼的过程中或许能反思父母的不容易。

与其为当下老严夫妇无家可归而愤愤不平,不如换个角度想,或许这才是他们一筹莫展的生活迎来转机的机会,这或许就是他们最好的结果。

03

这两天,papi酱产子的消息被顶上了热搜,她是这样官方报喜的:"大家好,我卸货了,母子平安。啊,我可真是了不起!",在这股清奇的报喜方式背后,我看到了漂亮的女人,总是把自己排在第一位的,这也完全符合她的人设。

《安家》:老严夫妇无家可归,这或许是他们最好的结局

papi酱曾经在《我家那闺女》说过,独立女性人生最重要排行榜排序是:1、自己 2、配偶 3、孩子 4、父母。这一言论出来之后,很多网友并不买单。

在我们固定的思维里,觉得应该是将子女或者父母排在前面,因为子女和父母是和我们最亲密的人,也是最需要我们照顾的人。很多人认为把自己排在第一位,是一种自私的表现,但真相真的是在这样的吗?

曾经看到一句话,世间上最难得事情是什么,世界上最难的事情是感同身受。

我们已经习惯接受,父母对子女无条件的溺爱变成了子女眼里的习以为常,妻子对丈夫无底线的爱就变成了刻意讨好,无法得到丈夫的尊重和善待。

正如陈奕迅的《红玫瑰》中所唱的那样: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却有恃无恐。

吃饭要吃七分饱,做人也要给自己留一定的余地,不要一味的付出,100分的投入,最终完全丧失了自己。

其实,这个世界上,最该疼爱的人便是自己。

《安家》:老严夫妇无家可归,这或许是他们最好的结局

04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纪伯伦《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安家》里面的老严,把儿女看成了自己生命的共同体,所以才会掏空家底为儿子全款买房,才会没有和儿子儿媳商量,就把自己的房子退租,推着三轮车直奔儿子家来,虽然这样的情节赚取了大把观众的眼泪,但其实,是老严从没有将自己从这段亲子关系中剥离出来。

太在意对方就会失去自我的保护。在买房的时候,徐文昌建议老严先付个首付,让儿子军军自己还房贷,自己则留一部分钱投资或者养老。如果当初老严听从了徐文昌的建议,多为自己和老伴考虑,或许就没有后来低声下气、被扫地出门的这一幕。

值得庆幸的是,此时如果老严能从中醒悟,明白多为自己考虑的话,结局或许不会太差。

在这个世界上,不管是父目、还是情侣、抑或是夫妻,可以在对方身上倾注爱,但是爱要有度。

在爱的过程中不要迷失自己,爱自己更多一点,不是自私的表现。多爱自己,反而是维持关系的一种更持久、更安全、更健康的方式。

《安家》:老严夫妇无家可归,这或许是他们最好的结局

写在最后:

有人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生活总会给你想要的答案。

不管是对老严夫妇的遭遇痛心疾首、还是对老严的儿子不知感恩而愤愤不平,又或者是对房产中介的抨击,总之,在一切还来得及改变的时候发生了最坏的事情,那么这就不是最坏的结果,一切都是生活最好的安排。

当你身处逆境,感到诸事不顺,爱情、工作、事业、理想都成泡影,心生绝望之念,不妨换个角度看待这些问题,或许你能从中窥得一份逆境中的安然和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