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 內蒙古各地區名字的由來,快來看看吧

呼和浩特——蒙古語意為“青色的城”。公元十六世紀,蒙古封建主阿勒坦汗率領土默特部駐牧呼和浩特地區。1581年,阿勒坦汗與夫人三娘子,大興土木建城,並用青磚修起城牆,把房屋等圍起來,遠遠望去,一片青色,所以叫“青城”。1945年歸化城與綏遠城合稱歸綏市。1954年恢復蒙古語原名—呼和浩特。


包頭——蒙古語“包克圖”的諧音,意為“有鹿的地方”,所以又有鹿城之稱。

內蒙古各地區名字的由來,快來看看吧


托克托——蒙古語脫脫轉化而來,脫脫為明時西土默特部阿勒坦汗義子名。托克托縣隸屬於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
土默特——蒙古語“萬”的意思,旗名源於蒙古族部落名。土默特左右兩旗在呼包兩地。

和林格爾——蒙古語、意為二十間房子,因清初新設驛站有二十戶人家而得名。歷史上的北魏曾建都於此。首府呼和浩特所轄旗縣之一。


烏蘭浩特——蒙古語意為紅色的城市,內蒙古自治區成立前,它的原名叫王爺廟。1947年5月1日,中國第一個名字自治區在王爺廟成立了,它是內蒙古自治區最早的首府,同年12月,將王爺廟正式更名為烏蘭浩特更。


呼倫貝爾——蒙古語“呼倫貝爾”得名於呼倫湖和貝爾湖。現已更名為呼倫貝爾市。

興安盟——興安是滿語,意為丘陵。"興安盟"這一地名來源於興安嶺。



昭烏達盟——“昭”這裡當“百”講,“烏達”是“柳樹”的意思。“昭烏達”就是“百柳草原”的意思,即是柳樹長得非常茂密的地方,當年有“柳海”之稱。清代內札薩克共11旗於昭烏達會盟,故稱昭烏達盟。也是赤峰市的前身。


哲理木盟——“哲里木”是蒙古語音譯,意思是“馬鞍肚帶”,成吉思汗時代這裡專門生產和供應馬鞍肚帶,故得名哲理木。也是通遼市的前身。

阿拉善盟——由“阿拉喜”諧音而來,蒙古語“阿拉善”是屠宰的意思。


烏蘭察布盟——“烏蘭”蒙古語是“紅色”的意思;“察布”這裡當“崖口”講,烏蘭察布就是“紅色崖口”的意思。清代,這一帶的札薩克每年在“紅色崖口”會盟,故稱烏蘭察布盟。(現已更名為烏蘭察布市)


錫林郭勒盟——“錫林”蒙語是“高原上的平野”,“郭勒”是“河流”的意思,“錫林郭勒”就是“高原上的河流”的意思,即錫林郭勒河。清代扎薩克每年在此會盟,故稱錫林郭勒盟。

伊克昭盟——“伊克”蒙語是“大”的意思,“昭”是“廟”的意思,“伊克昭”就是“大廟”的意思。因有成吉思汗陵而聞名。清初鄂爾多斯各旗的札薩克第一次會盟於鄂爾多斯左翼後旗(即今達拉特旗)的大廟王愛昭,故而得名伊克昭盟。2001年4月30日,伊克昭盟經國務院批准正式撤盟設市,改名為鄂爾多斯市。

內蒙古各地區名字的由來,快來看看吧


鄂爾多斯——一說是蒙古語斡爾朵(宮帳的意思)的複數演變而來,即眾多的宮殿;二說,鄂爾多斯高原位於黃河南邊,由烏日多斯演變而來。
準格爾——(蒙語,漢意為“左翼”)旗地處內蒙古西南部、鄂爾多斯市東部,黃河沿北、東、南流經197公里,隔河與山西、陝西毗鄰,有“雞鳴三省”之稱。

巴彥淖爾盟——“巴彥”是蒙古語譯音,為富饒的意思,“淖爾”是湖泊的意思,“巴彥”和“淖爾”合起來是富饒的湖泊。(現已更名為巴彥淖爾市)

烏梁素海——烏梁素,是蒙古語烏力亞素的轉音;海即湖泊;烏梁素海,蒙古語意為楊樹湖《內蒙古資源大辭典》載:烏梁素蒙古語意為生長紅柳的地方。據《水經注》記載,烏梁素海原為黃河北支故道。烏梁素海位於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境內。

烏海——由烏達、海勃灣、海南三區組成,取字頭縮拼而成。因盛產煤,有“塞上煤城”的稱號。

庫倫——系蒙古語,意為庭院。庫倫是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下轄的一個旗。

扎賚特——系蒙古語,為古代蒙古族部落的名稱。據《滿洲地名考》:“扎賚”為窪地之意。扎賚特旗是隸屬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的一個旗。

根河——是蒙古語“葛根高勒”的諧音,意為“清澈透明的河”。巴彥根河市位於大興安嶺北段西坡,呼倫貝爾市北部,前身為額爾古納左旗。


科爾沁——歷史上科爾沁是成吉思汗之弟哈薩爾的領地。蒙古語中,科爾沁的意思是“造弓箭者”之意。科爾沁有四旗分部在興安盟、通遼市兩地。

內蒙古各地區名字的由來,快來看看吧

額爾古納——蒙古語,意思為彎彎曲曲的河流,又意額爾古納是蒙古語,意為“呈遞”、“奉獻”。額爾古納市位於呼倫貝爾市。


赤峰——蒙古語叫烏蘭哈達,是紅色山峰的意思。赤峰是中華文化發源地之一,境內有紅山文化遺址。


敖漢——蒙古語、為長子、老大之意。敖漢旗位於赤峰市。

巴林——蒙語意為軍寨之意。巴林左右兩旗位於赤峰市。


阿巴嘎——由一個古老的部落演變而來,“阿巴嘎”系蒙古語,漢語“叔叔”的意思。因部落首領是成吉思汗弟別力古臺後裔,故將其所率部落稱為“阿巴嘎”部,並延用至今。阿巴嘎旗是內蒙古錫林郭勒盟下轄的一個旗。

烏珠穆沁——蒙古語意為葡萄山之人,清初為蒙古族烏珠穆沁部落牧地。烏珠穆沁東西兩旗位於錫林郭勒盟。


鄂溫克——是鄂溫克族的民族自稱,其意思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們”。鄂溫克自治旗位於呼倫貝爾市。

鄂倫春——鄂倫春語,山嶺上的人們或使用馴鹿的人們之意。元朝時,鄂倫春人被稱為“林木中百姓”和“北山野人”,鄂倫春自治旗位於呼倫貝爾市。
莫力達瓦——達達斡爾語,意思是隻有騎馬才能翻越的山嶺。是內蒙古呼倫貝爾市下轄自治旗,是全區三個少數民族自治旗之一。


巴彥浩特——蒙古語譯音,意為“富饒的城”。巴彥浩特鎮為阿拉善盟為盟行署、旗政府駐地。


多倫——縣名源於蒙古語“多倫諾爾”意為“七個湖”,因有七水泊而得名。行政建制始於清代。多倫縣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東南部。


二連浩特——是蒙語的漢譯音,“二連”原名“額仁”,以附近額仁淖爾(湖)命名,系“額仁”的轉音。“浩特”意為“城市”,二連浩特”意為斑斕的城市。位於錫林郭勒盟。


翁牛特——最初為蒙古部落名稱。蒙古語為神聖之意。翁牛特旗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


海拉爾——因海拉爾河而得名,蒙古語是野韭菜的意思。史籍中稱為“哈訥裡河”“海喇兒河”“海蘭兒河”等不同譯音。海拉爾區是隸屬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的一個市轄區。


滿洲里——滿洲里一帶地方原稱為“布魯金寶拉格”、蒙古語的意思是“泉水旺盛的地方”。 1901年因東清鐵路的修建而得名,俄語為“滿洲里亞”,音譯成漢語變成了“滿洲里”。位於呼倫貝爾市西北部。


阿魯科爾沁——阿魯科爾沁旗為蒙古語,阿魯是山北之意,科爾沁意為弓箭手。阿魯科爾沁旗位於赤峰市。


喀喇沁——是蒙古部落之名,蒙古語意思是“重要的人”或“偉大的人”,也有守衛者之意。喀喇沁旗位於赤峰市。


克什克騰——蒙語譯為“親兵衛隊”。克什克騰旗位於赤峰市。

阿拉坦額莫勒——蒙古語“金鞍子”的意思。為呼倫貝爾市新巴爾虎右旗駐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