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洗茶之後,才能飲用的白茶,到底有多髒?


洗茶之後,才能飲用的白茶,到底有多髒?

《1》

最近公司新來一個妹子,很活潑,對於茶葉也很好奇。

尤其,作為從前比較少喝茶的人,妹子在喝茶時遇到的種種疑問,時常讓人覺得耳目一新。

她遇到的問題,就是很多還沒有涉足白茶,但是對白茶已經有些好奇的茶友,之後可能會遇到的種種問題。

故而最近喝茶,總是帶著妹子,她無意蹦出的一句話,就可以寫為一篇文章,為茶友們答疑解惑。

移動的素材庫,珍貴程度堪比大熊貓,是最近的寵臣沒錯了。

有一次,見她自己去茶水間泡茶。

洗茶之後,才能飲用的白茶,到底有多髒?

正抓了一大把放進玻璃杯裡,趕忙出聲提醒:少放一些。

小姑娘愣了一下,放下了手中大部分的茶葉,只投了一點到杯子裡面。

後來,無意間聽見她和同事聊天:姐姐誒,我們家的茶葉是不是特別貴?每次泡茶只能放一點點?

真是又好氣,又好笑,我哪裡有這麼小氣?

玻璃杯沖泡,200毫升的水,放1-1.5克的茶葉就足夠了,放上十幾二十克的量,不是要被苦死了?

還有一次,見妹子把第一沖泡茶水倒掉,2019清明白牡丹的頭一泡,滿滿的氨基酸哎,可惜了。

問她,為什麼要倒掉?

小姑娘又一愣,說:第一衝不是洗茶嗎?在家裡泡茶的時候,也會把第一沖茶水倒掉,因為給客人喝第一沖茶是不禮貌的。

那沖泡白茶的時候,需不需要洗茶?

今天一起來說說洗茶的那些事。

洗茶之後,才能飲用的白茶,到底有多髒?

《2》

什麼是洗茶?

洗茶在《中國茶葉大辭典》當中的解釋是:洗茶既洗去了散茶表面的雜質,且可誘發茶香、茶味。

在實際的操作當中,是將水注入之後,等待十秒左右將茶水倒出,以達到洗茶的作用。

不得不提到的是,在浸泡的過程當中,茶葉中內質的析出並非停滯,同樣的會析出到所謂的“洗茶水”當中。

在丟棄洗茶水的時候,被一併拋棄。

對於品質高,營養價值豐厚,滋味醇美的茶葉來說,顯然十分可惜。

尤其一些白毫較多的白茶,在沖泡的時候,前三衝當中的白毫最為豐厚,第一衝更是白毫落入湯水的高峰期。

洗茶之後,才能飲用的白茶,到底有多髒?

比如,在沖泡2019荒野銀針的時候,公道杯裡的白毫數量之多,就像是下了一場紛紛揚揚的鵝毛大雪。

澄澈的湯水裡,未見雜質,唯有無數的白毫懸浮其間。

這時,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相信茶葉中有雜質。還是相信親眼所見,湯水中清晰可見的白毫?

不喝頭沖茶,當真是暴殄天物。

再說,延長茶葉出水時間的洗茶方式,真的能夠將茶給洗乾淨嗎?

就拿生活中,最常見的事例來舉例。

飯店裡的青菜,若是不一片一片的掰開來洗,直接放在洗菜盆裡浸泡十秒鐘將水倒掉,能稱得上已經洗乾淨了嗎?

當然不行。

若是被消費者拍下來,說不定還要因為飯店衛生問題而上社會新聞。

所以,單純的浸泡,顯然不能起到洗滌作用,唯有內質不斷流失。

洗茶之後,才能飲用的白茶,到底有多髒?

《3》

為什麼有些茶友執著於洗茶?

首先,當然是覺得茶葉從生長到沖泡的過程中,沒有經過任何的洗滌,是髒的,不乾淨的。

可要是真的登上太姥山,在鮮有人跡的茶園裡,看見過太姥山藍天下秀美的茶園。

清透藍與鮮嫩綠的完美搭配,便再也不會糾結。

整日坐在鋼筋水泥造就的森林裡,很難想象太姥高山的山川靈秀。

站在茶園裡,四面八方刮過來的風,都帶著竹林、松樹、野花、野草的氣息,一絲一毫現代工業品的氣味也無。

好似置身於,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山水景色裡,想要把全身心都揉進空氣裡。

這樣山水,孕育出來的茶葉,生活環境可比置身城市裡的我們要好多了。

其次,執著於洗茶,還有可能是因為之前在喝茶時,於茶湯裡看見或過類似灰塵的顆粒物。

於是在之後的飲茶過程中,心存芥蒂。

不過,真正的好茶,並沒有與灰塵直面的機會。

洗茶之後,才能飲用的白茶,到底有多髒?

好似宮牆外的平民百姓,是絕無可能見到後宮裡那些美豔絕倫的嬪妃。

採摘之後,白茶茶青直接被攤晾在乾淨的水篩上,而水篩離地面70公分,若非刻意往茶葉上揚一把沙土,白茶茶青絕不至於和塵土接觸。

乾燥之後,白茶就直接裝進由鋁袋、塑料袋、瓦楞紙箱層層組成的“三層包裝”裡裝箱陳化。

最後,誠如新來的那位妹子所說,有過將第一沖茶水倒給客人是不禮貌的說法。

茶葉若是不潔淨,第一衝時,必須用洗茶的方式進行洗滌,這時候將所謂的“洗茶水”倒給客人,當然不禮貌。

可要是好茶,第一沖茶湯並非是髒的,不乾淨的。

而是豐厚內質滋味鮮爽的茶湯,這時倒給客人飲用,是一片心意,難得赤誠,兩者間的含義不同。

想通了這點,也就沒有什麼不尊重的說法了。

洗茶之後,才能飲用的白茶,到底有多髒?

《4》

白茶為什麼不洗茶?

品質好的白茶,不需要洗茶。

茶為什麼要洗?一定是沾染上了不好的東西,直接飲用在心理上過不去,這才需要洗一洗。

也就是說,不乾淨,或者是覺得它不乾淨的茶,才需要洗。

在招待客人的時候,沖泡不乾淨的,需要洗茶之後才能夠正常飲用的茶葉,對於客人來說也並非是真正的尊重。

就好像,在客人來之前,就應該掃灑庭除,用整潔的屋子,明亮的窗戶等待客人的光臨。

而非在客人到達之後,再開始打掃衛生,以為這是尊重。

重視客人正確的做法是,選擇乾淨的,不需要洗茶的好茶用以招待。

白茶表面那麼多的“白灰”,難道不需要洗一洗嗎?

好白茶自然不必洗,且那看似為白灰的東西,實際上是白茶的白毫。

一來是白茶的樹種,本身鮮葉上就會有大量白毫長出。

二來是茶樹鮮嫩的芽葉上,原本就有大量的白毫,像是其它茶樹,在嫩葉上也會有白毫。

洗茶之後,才能飲用的白茶,到底有多髒?

只是白茶在製作的過程中,沒有經過揉捻,將其中絕大多數的白毫都保留。

白毫中的主要組成物質是氨基酸。

氨基酸是好東西,有不少的保健品的配方表當中,都能見到它的身影。

不過,白茶當中的氨基酸,為茶湯做出的基本貢獻是為湯水滋味呈現一部分的鮮爽感。

並且,白茶當中含有的氨基酸具有舒緩神經的作用,可以安神。

品質好的白茶當中,不論是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都含有大量的白毫,好白茶將頭一沖茶湯直接倒掉,都是十分可惜的。

除了沖泡,還有不少茶友在煮茶的時候,會詢問是否需要洗茶。

煮好白茶同樣不用。

品質好的白茶,在良好的儲存之下,不會與外界產生過密接觸,在密封的情況下,陳化期間更多是兩耳不聽窗外事兒,一心只願累內質。

在煮茶的時候,長時間的高溫煮茶對於品質高的老白茶來說,不過是能夠將內裡深層的營養物質激發出來罷了,並不會產生什麼損傷。

洗茶之後,才能飲用的白茶,到底有多髒?

《5》

在喝茶前,依舊糾結於要不要洗茶的茶友,不妨試試從源頭上解決問題。

好似治水一般,只堵不通,只能解決短時間,最表面的問題。

唯有疏通,從源頭上解決問題,才是獲得長治久安的方式。

如何解決喝乾淨的茶和保留茶葉營養物質的問題呢?

洗茶與否,只能擇其一。

選擇好茶,才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根本方式。

不如將糾結的時間,用來選擇好茶。

好茶不必洗,需要洗的茶,不必喝。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cunguchen201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