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為什麼感覺現在輔導小學生功課崩潰的家長那麼多?

AA小張1


作為一名一線老師就來聊一聊自己的看法。其實我們不妨換一種角度來想一想,任何時候呢,輔導孩子功課崩潰的家長都沒有減少,並不是說現在變多了!

以前也有,但是為什麼我們不清楚呢?那是因為缺少一種傳播方式,那是因為那個時候網絡還沒有興起。

現如今的我們,網絡上只要一秒鐘的時間全世界就能知道你所發生的事情。所以說呢,當其他人看到你輔導作業崩潰的時候,會通過網絡進行二次,數次傳播。

其他人看到也會紛紛在下面發表自己的內心真實想法,這種情況,會進行二次發酵,在發酵的過程中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哪怕沒有這樣過這種情況的人加入。

於是呢,形成了一個循環發酵模式,最終的弄得好像所有孩子的家庭作業,我們家長都輔導不了似的,好像一提到家庭作業,家裡馬上就要雞飛狗跳似的。

出現這樣情況的家長,為何會崩潰呢?我們也不妨再來說一說。一來呢,可能是因為家長的方法不正確,在教授的過程中,講解的過程中儘管進行了多遍的嘗試,但是呢,孩子依然是沒有真正的理解。

另外一個原因呢,很可能就是孩子對這個知識真的沒有完全掌握,儘管你一而再再而三的複述講解,但是孩子真的沒有明白這個時候怎樣才能寫對寫對寫不對。當然還有另外一種情況,那就是孩子比較排斥學習,你在講解過程中,它看似坐在那裡,但是心已經不知道飛到哪裡去了。

所以儘管你講多少遍,他依然是聽不進的,因為她的心內心世界已經到了外面,已經到了宇宙太空之中。


說文寫作


1兒子一年級的時候老師佈置的拼音讓他熟讀,剛學拼音一個星期吧那時候,他都不會怎麼教也記不住,最後崩潰哭了,我就給老師發去視頻,告訴老師情況,老師超溫柔的告訴他慢慢讀,讀會幾個算幾個,明天老師帶你讀。就那一次,以後的拼音沒操心過。

2你永遠不知道一個負責孩子作業母親的心情。前段時間我去姐姐家玩,每天晚上我都看姐姐的歇斯底里,我姐夫平靜地“看戰爭”,我等著平常溫柔而淑女般姐姐樣子。我侄女猶豫不定,在我姐姐的吼聲中使1比1等於2都要想半天。然而,當不指導家庭作業時,也是一個幸福的家庭,有一個慈愛的母親和孝順的女兒。感覺姐姐每天都在淑女和潑婦的模式中自由轉換!今天的話題:媽媽教她的孩子做作業是怎樣的心情?

3從一開始,數學培訓就不能急了。幫助孩子找到數學興趣和自信。三年級之前的低年級並不是一個大問題。我記得當我在一年級的時候,期末數學考試42分,題目聽不懂,回家後,父母什麼也沒說,只是鼓勵。當我在第三年級的時候,我得到了92的分數。老師說我擅長數學。從那以後,我沒有犯任何錯誤。很多大學仍然得了滿分。給孩子更多的自信和引導,永遠說是自己的孩子。

4兒子寫作業雖然有點慢,但是都完成了!每天晚上作業寫完發照片給我檢查一直在堅持,六年級了!成績一直不錯!可是小姨妹家的孩子也是六年級,成績特別不好!每天都把孩子送過來讓兒子教她!天啊!頭都疼了!特笨什麼都不會,沒有辦法讓她去輔導班,還是不行!唉!沒有辦法

5我是一個大一學生,總感覺現在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尤其是小學階段,對家長的要求有些過分了,不是每個孩子的父母都有能力輔導作業的。從我很小的時候開始,晚上就經常有樓上樓下的鄰居領著孩子來我家問我爸問題,後來搬家了,新的鄰居仍然有來問的,這時候我接棒我爸。記得十年前,沒這麼多需要家長協助完成的啊?

6我孩子一年級,有次寫作業,有一個題,每個字都認識,組成一句話也理解意思,然後我填錯了,我給她讀了一遍,解釋一遍,然後又錯了,在解釋一遍問理解了嗎?答知道了,然後填又錯了,我真懷疑她是故意的,就說她,然後再自己讀一遍再添又錯了,我氣的不理她了,她哭了一會好了,自己也填對了,我真想不通她到底是不是故意的。

7孩子九點多剛回家還在吃飯,老師打電話來說每天各科回家作業基本沒做,問題是老公每天跟我說孩子作業都檢查過做完了,(小學階段都我管的,感覺自己都得焦慮症了,去進行了心理輔導後,初一就讓老公管了)沒想到是這樣的,我真是要崩潰了


兔寶影視劇場


我感覺還是網絡的發達,讓老師變換了佈置作業的形式!就拿我自己說吧,我是80後,以前有早讀,天不亮就自己起床去學校,然後7點左右吧好像是,再回家吃早飯,然後回去上課!中午回家吃飯,下午回家,老師給佈置作業,寫寫當天學習的難點,然後預習明天的課程,要麼就是老師給抄黑板上題,自己抄完回家做,很快做完,然後滿村裡跑,到飯點媽媽開口一喊,就各回各家!現在的作業哪!?不用我重複!天天家長看手機,告訴孩子,然後發到手機,要麼就是各種複習冊子,老師一句做幾頁,很少的感覺,做起來可就多了,一做做到10點都正常!最可恨的是,有的還是急轉彎,家長都轉轉,轉出來了,又不知如何開口給孩子講解,你越講,他越不明白!家長就乾著急,一會就烈火如歌了!以前我們的作業,家長根本不管,不問,哪裡有專門做那看我們寫作業?現在哪?不是網絡發達人人會互相傾訴的問題,而是,真的快把家長逼瘋的問題!以前沒有網絡互訴衷腸,天天見面也沒聊過為作業折磨的死去活來!追根究底,就是現在的教育模式,網絡運用模式,有點扭曲!現在哪個老師還精心出試卷?還精心看錯題?沒了,一切,都是家長的責任,等著明天來學校吧!因為你家孩子作業不會!你沒教好!去!


拜嬋辭



以前也答過類似的題目,我再說說吧,記憶深刻,因為我基本上都是天天在崩潰。


1.全職在家媽媽

孩子上小學一年級剛開始的時候,我在家呆了幾個月,剛開始滿懷熱氣說小學階段給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以後就省心了。

我自認為咱還唸了點書,這個小事一樁,結果不到10天,就把我整崩潰了(我這人也有些脾氣急)


剛開始上學,不會寫字,不知道要抄作業記錄,連作業是什麼都不知道。

終於各種問的作業知道了,在我看來10min能做完的作業,硬生生搞個2小時。剛開始和聲細語,一會會就暴風驟雨了。

一點不誇張,寫一個字能用2min,感覺不是寫字,是在描字,這還是好好寫了;要不就一走神,這個字寫錯了,還得再來2min;

數學,剛剛給教了10遍7+8,好不容易記住了,結果我就轉頭喝杯水,回來看8+7就依然是錯的,你說要不要氣吐血。


我小時候一年級的情況一點也不記得了,但是面對孩子這些,雖然一次次的告訴自己要有耐心,孩子還小,不要著急,慢慢來,誰長大了不會寫字,不會算數啊。

這是沒有親自輔導,安慰自己,等你真看孩子在寫作業,看著時間一分一秒過,眼瞅著要睡覺晚了,小傢伙還是他那不緊不慢的節奏,天天如此,不著急都不是親媽啊。


2.職場媽媽

後來我實在覺得這樣天天跟孩子呆一起,對誰都不好,索性還是上班了,當然缺錢也是實在話。


(1)場景1 有不會的題,孩子再一念題就會

上班忙了,沒時間管,能少生會氣,但是你回家問問孩子,作業寫完了沒?

“媽媽,我這個不會,你幫我看看”

“XX,好,等我看看”

“XX,你先把這個題念念,告訴我什麼意思”

孩子念題中,...........

“哦,媽媽,我知道了”

經常這樣,你說能不氣人嗎?


(2)場景2 有作業忘記了

“XX,我看有家長在群裡說還有一個作業,你寫了沒啊?”

“啊?我不知道啊,老師沒說,我可能上廁所去了老師佈置的。”

“那你趕緊補吧,下次一定把作業問清楚了啊”

“好的,沒問題。”

下次依舊因為什麼原因,該忘的作業還是忘。


自從上班後,本來時間就緊張,這回來一來二去,時間就到小10點鐘了,小學階段,作業都弄到10點鐘,心情能好到哪裡去?


這只是生活中的小場景,為什麼家長會崩潰,跟現在放學早有關係,孩子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會讓家長這麼費心。

當然說這話不是說怪罪學校,學校也是按規定辦事情,老師現在也不容易,打不得罵不得,只能什麼都和家長反饋,讓家長督促,畢竟老師也是為了孩子好。


空中的燕兒



志和13


不要說家長了,我一個小學老師輔導部分學生的功課都氣的頭暈。就比如我昨天輔導幾個學生的作業?一道數學題開始答案錯了,我問他你讀題了沒有,他說:沒有。我告訴他數學一定要讀題才能知道題目的要求。他說:知道了,就回去了。再來的時候,他在本上原來錯題的旁邊又訂正了一個一模一樣的錯的答案。我又問他:你讀題了嗎?還是告訴我:沒有。然後我看著他讀題列算式,我說你回座位去算得數。再來的時候得數是錯的,我問他:你算了嗎?孩子說:沒有。我當時腦袋就忽悠一下,頭暈了兩個多小時,氣得我都快進醫院了。現在這種孩子很多,依懶性特別強,自己的腦袋根本就不想用,而且特別的理直氣壯,家長來了也就一句輕飄飄的“寶貝你不能這樣哦”就完事了。


馬洪薇


總結以下幾點:

1,現在大多數家長都是奉行,不輸在起跑線上的教育理念。無形當中,家長內心就有攀比,就有壓力,從而不能心態平穩的輔導,孩子稍微不順心,稍微解題,或者理解沒跟上就會衍生出內心崩潰的心態。

2,現在的小孩壓力大,各種輔導班,課外班,興趣班,放學以後還要做各種作業,高強度下,思維也會變得遲鈍機械化,讓大人輔導崩潰。

3,以前80,90年代的小孩做作業都是靠自覺,在鄉下瘋玩,大人從來不輔導,現在的小孩,每天都要輔導,即使很乖的小孩,天天做一件事,大人難免會有崩潰的時候。

4,現在老師也逼的緊,大人想對小孩放鬆都不行,一天不輔導,反而會挨老師的訓。

5,社會大環境因素,現在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信息化技術帶來的大眾浮躁的心裡。

6,最後就是現在的題真的越來越難,很多題大人都難解。對小孩要求也越來越高。


天上掉下個橙妹妹


為什麼現在,輔導小學生的作業,特別容易讓家長髮火。


最現實的回答就是:中學的作業,家長已經輔導不了了。當家長也不會的時候,如何衝著孩子發火?

小學生的作業,就是初中畢業的家長也可以輔導的了,因為會,便感覺簡單,簡單的作業孩子做錯了,家長就會發火。

其實這是家長把自己的感覺,帶入到了孩子身上,用30+的年齡和知識體系,對7、8歲剛剛開始接觸作業的孩子,如果不懂得換位思考,有同理心,就會特別容易發火。

舉個例子,當我們不會開車的時候去學開車,是不是剛開始也什麼都不懂,連油門和剎車都搞不明白,但是當我們學會之後,在看剛剛學開車的人,是不是也會覺得開車很簡單啊。

說回給孩子輔導作業,家長髮火只會起反作用,對孩子的進步沒有任何幫助。

正確的做法是:

1,作業開始之前先把喝水,吃東西,上廁所等事情做完,從開始作業的那一刻的一門作業完成,不允許中途離開。

2,作業記時。把每一次的作業都當成一個考試,家長預估時間,到點就交作業。

3,家長檢查作業,錯了先讓孩子去改,改不對的家長在給輔導。

4,規則制定了就要堅持,嚴格執行一個月,孩子的作業基本就不用超心發火了。

5,孩子做的時候家長不要在旁邊盯著,到時間收作業就可以了。

希望這個方法可以對大家有用。


我是小楊,喜歡用文字記錄身邊故事,歡迎點擊關注。


小楊養娃


今天在外面碰見了一個家長,急匆匆地問我"你在家是怎樣輔導孩子學習的?馬上期中考試了,我天天都督促孩子和她爸爸要重視考試,天天在家做試卷,孩子這兩天都睡不著覺了,怎麼辦?"

我一時也無法回答她,因為媽媽太關注孩子的考試成績了,還沒開始考,媽媽的焦慮就撲面而來,孩子能不受影響嗎?

孩子的成績成了全家人的緊箍咒,如果媽媽不能重新植入新的信念,任何的方法都只會起到相反得作用。

我一般不太管她的學習,但是考試前會和她一起總結一下,回顧整理一下。

對於分數我並無執念,所以考試前也相對比較輕鬆。

下面是我家孩子考試前複習的一些方法:

一:整理錯題本:以往的單元測,同步錯題,整理完後針對經常錯的題型,一般會再去選做做8-10道同類型題目。

二:學會做試卷:在規定時間內練習做試卷的速度,書寫的整潔度,一般考試前會做幾張的卷子,數量不會多,但是要模擬考試的時間。看看各部分用了多久,特別是語文,作文的時間練習很關鍵。

三:薄弱點集中突破:已經掌握或者擅長得就不要在複習時浪費時間,比如彤美女的語文字詞一般比較牢靠,這些基本上不復習。

四:全家人不要太關注考試:讓孩子對於考試有正確的認知,考試是階段性考察對於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的一盒過程,不代表孩子有沒有努力和聰明不聰明。讓孩子覺得考試也是一種很好玩的遊戲。

五:不要改變孩子作息和飲食:不要因為考試就讓孩子晚睡或者吃的太好,有些家長迷信補品,給孩子增加補品吃的太好,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等。

孩子的考試不過是她學習路上的一個測驗而已,不要把過多的壓力轉移到孩子身上,無論她考的好不好,都是她要去經歷的過程。

孩子自己想要考的好和父母想要讓她考的好是完全不同的狀態。所以考試前,做淡定得父母,考試後做安靜的父母。


盈盈美語


現在的小學生功課輔導,著實讓許多家長感到近乎無語和崩潰。其原因為是因為這幾點:

1 小學生的自覺性差,動性大。剛剛坐下來開始做功課,一會兒熱了渴了,一會兒上廁所等現象常常發生。令家長頭疼,崩潰。

2 小學生的功課抄寫硬記硬背的偏多,而小孩子又不能全神貫注的投入。孩子的不專心不認真,功課耗時長,效率低讓家長崩潰。

3小學生思維空間小,腦子轉彎慢。容易讓家長耐不下心,家長在兩三次解釋後,孩子仍尚未明白,家長容易動怒崩潰。

4小學生的功課,家長有時候用一些超出孩子所學範圍的方式予以輔導講解,孩子沒學過,聽不懂。這讓孩子覺得委屈,家長覺的崩潰。

……

鑑於小學生功課的輔導,建議家長採用下列幾點嘗試:

一 家長在輔導小學生功課前,自已先對照孩子的課本、作業進行學習,做到心中有數。切莫認為小學生的簡單。

二學習和功課是個十分嚴肅和嚴謹的工作。家長在孩子做功課前,就嚴格要求孩子把其它準備工作提前做好,確保功課其間不受其它事情的影響。

三輔導小學生功課,要求孩子聽讀寫結合起來。不僅僅做好當天的功課,在時間允許情況下複習以前學過內容,並預習未學知識。

四小學生功課輔導要細心耐心。為了孩子,陪伴輔導很重要,家校結合會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