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如何讓班主任看重自己的孩子?

爾等終究是妃


作為班主任老師應該公平的對待每一個孩子,但在實際的工作中,由於種種情況,班主任會適度的偏愛一部分孩子,那麼那些孩子更容易得到老師的偏愛呢?結合自己做班主任的經驗談談自己的看法。

家長方面:

家長對班主任的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班主任對孩子的態度。

如果家長尊重老師,一是在出現問題時及時和老師進行溝通,而不是抱怨,甚至無理取鬧;二是在孩子面前處處維護班主任老師的形象,而不是瞧不起或詆譭老師;三是積極支持班主任老師的工作,能夠為班集體儘自己所能,而不是對班主任工作挑三揀四;四是瑣碎小事儘量不要麻煩老師。由於班主任老師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作為明智的家長儘量不會去打擾老師,孩子自己能解決的家長不要插手,孩子能和老師溝通的家長不要代勞。如果家長做的夠好,你的孩子也會得到老師更好的看重與關愛。

舉個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例子:孩子是班級第一,本應該得到老師的喜歡,可就是因為家長的原因,所有任課老師都不喜歡這個孩子。孩子忘記帶水杯,讓老師借用一下;下雨沒帶雨傘,讓老師借用一下;如果家長不言語,老師還想著不能讓孩子渴著、淋著,可接到電話後,是你會怎樣?預習課文孩子不會,打電話訓斥老師不講;孩子沒完成作業,老師批評教育,家長說孩子是來學習的,不是來叫你批評的。漸漸的老師瞭解家長後,沒有老師再願意多去管一下這個孩子。一年以後成績下滑至中游水平。

孩子方面:

孩子的表現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老師對你的態度。

如果孩子能做到以下幾點一定會受老師喜歡:

1、做老師的小助手,這是老師最喜歡的孩子。因為它能幫助班主任管理班級,架起學生和老師之間的橋樑。

2、上課認真聽講,能夠按時完成作業。

3、遵守班級紀律,不調皮搗蛋,不惹是生非。

4、能夠為班集體爭取榮譽,為班集體服務。

5、能夠團結同學,和全班同學和睦相處,積極幫助有需要幫助的同學(在學習或者生活方面)。

要想讓老師看重自己的孩子,關鍵在家長和孩子怎麼做。俗語說“人心換人心。”家長尊重老師,孩子愛戴老師,那老師能不看重孩子嗎?

辰心聽雨


班主任老師最看重什麼樣的孩子?

很多人都會說是成績好的,各方面表現不錯的等等,這個話是沒錯,但這種各方面突出的孩子畢竟是少數。

全班幾十個孩子,怎麼讓老師有印象,會特別關注?

朋友才給我講了他兒子上一年級的事,讓我對老師看重什麼樣的孩子,又有了新的認識。


朋友的兒子上小學一年級的第一天,就象上幼兒園的小朋友一樣,在班上大哭,老師們都從來沒碰到過這種學生,當媽的也非常焦慮。


過後的幾天,班主任老師主動到校門口來接她兒子,小朋友也開始慢慢轉變,從大哭不上課,到堅持上課,再到學習跟上,最後各科老師都覺得他兒子進步很大,很優秀。


這當中,老師的付出,家長的努力很關鍵,孩子在這種助力下,進步很快,學校家長也表揚他,形成良形循環,孩子就更優秀。

當然,我不是鼓勵小朋友進學校都哭一場,我覺得最重要是,孩子得有自己的特點,老師才會重視。


成績好各方面突出就不好了,天然自帶光環,老師看重。調皮的孩子,老師也會重視,時刻看著別鬧事。中間的孩子,不好不壞的,沒啥特點的,反正也不壞事,老師真的關注會少些。

所以,家長還是得想辦法,讓班主任看到自己孩子的特點、特長,才會有關注。


這部分努力是需要家長去做的,並不是說要送多少禮,現在的老師很多都不在乎的。如果班上需要幫忙,家長可以積極參與一下,比如我朋友,班上有什麼活動需要做點什麼,每次都很熱心幫忙,老師也很感謝她。

歡迎關注“麻麻的小生活”,每天為您分享育兒路上的小生活。感謝大家的閱讀,關於今天的話題,您還有什麼看法嗎?歡迎您在評論區留言。

麻麻的小生活


如何讓班主任看重自己的孩子?

作為一名資深中學教師,也當過幾屆班主任,同時又是一名家長,孩子也還算出色,劍客老師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理論上來說,班主任應該對全班孩子一視同仁,但實際上就像一個家庭中,家長也很難做到對兩個孩子一碗水端平,總會因為各種原因而有所側重或是偏袒,被孩子們認為是偏心眼兒。

比較起來,非獨生子女家庭裡還只有兩個或三個孩子,而一個班級動輒數十個孩子,所以,班主任實際上必然會對錶現突出的孩子格外關注。

這裡所說的表現突出,分兩類:一是特別好,班主任會很看重;一是特別不好,班主任會緊盯嚴防。這也是抓主要矛盾的一種工作方法,站中間看兩頭,往往忽視了所站的位置的中間的孩子。用好聽點的話說,中間的孩子令人放心,但反過來理解,他們比較普通,不易被察覺。既不會被看輕,卻也不會被看重。

通過以上分析,劍客老師認為,這個問題其實問的不是怎麼辦而是怎麼樣。什麼意思?就是隻要搞清楚了班主任看重的是怎麼樣的學生,就會自然知道怎麼辦才能給班主任留下好印象。

1,學生要是好學生

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是最好的,但許多學生根本做不到。至少要在德和智兩個方面齊頭並進,品行好、學習成績好,這樣的學生更受老師器重。這裡的品行既包括內在的思想道德,也包括外在的行為習慣。試問:誰不喜歡彬彬有禮、聰明好學的孩子?難道還會喜歡自私自利、懶惰不學的孩子?

2,家長要是好家長

這個道理是顯而易見的。家長合格,家庭教育才能顯現正確的作用。在良好家風家教中成長的孩子,受家長的言傳身教,耳濡目染之下也養成了好的習慣和品行。

此外,好家長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能積極配合班主任,共同幫助孩子成長。好家長是班主任的親密合作夥伴和得力助手,既不會當甩手掌櫃,更不可能拖孩子後腿。

3,老師要是好老師

所謂好老師,就是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紮實學識和仁愛之心。這既是普遍要求,實際上也是很高標準。需要老師們努力去做到的。

老師如果不合格,則很難看重應該看重的孩子,比如說有些老師只看重學習成績好的孩子,少數老師甚至只從家長來看孩子,家長有權勢、有經濟實力或者捨得送禮,總之能帶來利益的,孩子會格外受到照顧。這種班主任是教育的破壞者,不能從正常方式贏得他們對孩子的重視。

總之,讓孩子成為好學生,讓自己成為合格家長,就掌握了主動權,抓住了重點。這是正道,其他的歪門邪道不要搞。

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劍客談教育


要班主任看重自己的孩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有的人為了孩子對老師好話想盡,家長在老師面前就是一個學生,老師說什麼,聽什麼,頻頻點頭老師說得對,管得好。家庭條件好的,在大眾面前與一般家長同老師溝通又不一樣,採取單線與老師聯繫,不時送上一份禮物,購物卡,以示老師關照。有的託朋友,找關係,希望與老師搭上線,關照自己的子女。還有的千方百計討要老師的電話號碼和微信,以便好聯繫。這些做法不能怪家長,誰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學習不好。也不能怪老師太貪,只怪有這種現象,其實吧,老師心裡有本孩子的成績帳,哪些孩子學習好,哪些孩子有上進的希望,哪些孩子不是讀書的料,老師一目瞭然。如果你的孩子學習好,有上進的希望,老師也願意與你溝通,你送點禮物,只要不違犯大的原則,老師也會收下,假如你的孩子在校學習不好,紀律性差,你作為做家長的,在老師面前你得替你子女受罰,你也得另看三分,至於用討好送禮的辦法去巴結老師,奉勸不要勞費,老師也是人,他們心裡非常清楚什麼樣的禮物可以收,什麼樣的禮物不可以收。說到最後,我們還是把心思用在管教孩子身上,只要你孩子學習成就好,那怕你不參加家長會,老師也會原諒你。?


知秋144466680


讓老師看重你的孩子我覺得孩子一定是品質好、樂於助人、正直善良有人格魅力的孩子。當然學習好又品質好的老師肯定重視,那種品學兼優的孩子畢竟是少數。

我們家孩子目前學習在班裡是中游,但是我覺得老師還挺重視他,主要原因我分析有三點:

第一、我經常跟老師溝通,瞭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對老師的要求作出積極的回應。在家給孩子也要樹立老師的正面形象,讓孩子喜愛老師。

第二、孩子積極參加班集體活動。比如我兒子會踢足球和拉小提琴。在足球隊校長杯中有不錯的表現,還有國慶節學校組織的活動中需要一名小提琴手在全校合唱環節拉《我和我的祖國》,他也出色完成,給老師留下深刻印象。

第三、是我一直不知道的,最近跟老師溝通的時候老師告訴我的。有一次老師買了牛奶和蘋果,讓我兒子幫忙搬到車上去,兒子二話沒說就搬那個比蘋果重的多的牛奶,老師說他挺感動的,本來是想讓他拿那個輕的蘋果,但是兒子卻能主動幫老師拿那個重的牛奶,後來我問他為什麼要拿重的東西,兒子說就想多幫老師分擔一些,從這件小事中老師說很喜歡他身上的男孩子氣,雖然是一件小事,但老師一直記著,也是給她留下很好的印象。

現在孩子在教育都太重視成績了,作為學生好成績固然重要,但是做人的優良品質才是最長久的,正直豁達樂觀寬容的孩子更容易得到老師的重視。


大寶和二妞的窩


學習好、品德好的學生,哪個老師都喜歡。班主任和學生接觸的多,瞭解學生也比較全面。孩子成績不好,勞動好,班主任老師會看見;孩子勞動不好,紀律好,班主任老師也會看見。也就是說,班主任大多是不唯成績論的老師。如何讓班主任更看重自己的孩子呢?家長應該這樣做:

1、配合班主任老師的工作,做靠譜的家長。

有的家長不把老師佈置的任務放在心上,比如安全教育專題作業。不及時督促孩子完成,總是班級最後幾個完成,影響班級進度或完成率。有些盡心的家長則是每次都及時完成,配合老師的工作。

2、體諒班主任老師的難處,做貼心的家長。

班主任老師是學校最基層的老師,也是最繁忙的老師。面對的是幾十個學生和背後的幾十個家長。看起來“威風凜凜”,其實也有不少說不出的難處。

兩個孩子鬧矛盾,有一個強勢的家長不依不饒,這個工作就不好做。那我們是不是可以做一個貼心的家長?孩子在學校出問題,第一時間聯繫班主任老師,不擅自找對方家長處理。不僅僅照顧孩子的情緒,還要顧及老師這個協調人在中間做的難,儘量聽從老師的調解將大事化小。

3、不護孩子的短處,做明智的家長。

孩子在學校犯了錯誤,堅決支持老師對孩子的處罰。

4、盡力幫助孩子,做負責任的家長。

幫助孩子穿戴整潔,讓孩子清清爽爽受大家喜愛;幫助孩子做好每次作業,養成學習的好習慣;幫助孩子調節在學校的不開心,減少孩子的煩惱。


春風綠夢田


這個說起來有點自私。但是人的本性如此。愛子心切。

我們先來看看受到班主任青睞的孩子有什麼變化:

1:班主任經常關注的孩子,會因為老師喜歡而變得自信。

2:因為班主任喜歡,所以有一些稀缺資源會給孩子。比如當班長,比如學校挑選演講者,比如去電視臺接受採訪等。這些活動會讓孩子多開視野,多接受歷練從而比一比的孩子會優秀許多。

3:因為班主任喜歡,孩子在學校的學習過程中,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會有一個健康成長的環境。對於孩子的人格培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那麼怎麼樣讓班主任看重自己的孩子呢?

非常簡單,就是送,送,送。通過送禮品或者送卡來聯絡感情。當然這個需要一點技巧。不能引起老師的反感……

再就是教育孩子懂禮貌,愛學習,有問題就找班主任做一個讓老師喜歡的好學生。

不過為了公平,還是不主張這樣做,作為家長自己要把孩子教育好就比什麼都好。這是最關鍵的。





喜歡飛的鴨子


    社會上有一種不良觀點,說要讓班主任看重,即照顧自己孩子,就是請客吃飯送禮。這種方法對極少數師德有問題的老師是有效的,並不能針對所有老師。話說回來,現在國家嚴抓師德師風,老師收禮是有風險的。

    按理說,老師應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不能存在偏見。但是實際教學中,老師難免會對某些學生有點偏愛,這也是人之常情。那麼,如何讓班主任喜歡自己的孩子?

     作為擔任多年的班主任,我有自己的標準。首先,家長要配合學校工作。如學校有些教學活動,需要家長參與,家長應主動配合。還有,班主任在工作中,難免有點失誤。這時家長要選擇適當方式與班主任溝通,不要鼓動其它家長,找班主任“算帳”,使矛盾擴大化。

     最後一點,我也認為是最關鍵一點。要讓班主任看重,要讓孩子在校表現優秀,這裡的優秀,不是單純的是考試拿高分。作為老師,也是班主任,有的學生成績雖優秀,考試拿年級第一,能給我在校爭面子。如果該生自私自利,不關心班集體,待同學不友善。說一句真心話,我對他(她)是有意見的。那些學習成績並不優秀的同學,但關心班集體,積極主動地參加勞動,反而更讓我喜歡。有一次我在課堂開玩笑,假設我是公司老總,來班級招工。我肯定選後者。當時同學們聽了,都哈哈地大笑。

      記得有一年九月份,初一新學期剛開始。班上有兩個同學吵架,起因是張三指責李四把他課桌弄倒在地,可李四說不是。兩人起了爭執,這時王五同學走過來。說這件雞毛蒜皮的小事,有什麼好吵的,我幫你們把椅子扶起來。當時我在旁邊無意中看到,想,班長人選有了。後來王五擔任班長,把班級管理有條不紊,是老師的好助手。所以,要讓班主任看重你家孩子,關鍵靠他們在校表現。


愛跳舞的書


從大局來看,每位班主任和任課老師都應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但在實際工作中和平常接觸中,又和普通人一樣有自已的喜好與偏愛。

我們說愛烏及屋。老師喜歡不喜歡這位學生,首先看他的家長。


懂事理很溫和的家長,老師一定很喜歡。若是家長動不動就發怒,指責老師不尊重老師,老師怎能喜歡起來呢?

其次是學生本人。學生懂規矩,尊敬老師,團結同學,遵守紀律,認真聽課,能按時完成作業,這樣的學生老師一定很喜歡。



另外,學生能獨立思考,自律心很強,能積極舉手爭取發言,老師尤為偏愛,因為這樣的學生可塑性強,老師怎不偏愛呢?



偏愛是人性中的天性。有偏愛並不代表老師要放棄大部份學生。偏愛是大愛中的一小部份。作為學生家長要正確認識正確對待。培養好孩子是需要家教和學校教育相結合,互相連動。要想自已的孩子成為老師的“偏愛",其實關鍵是家長的以身作則與教育。



化龍263


遇到一個好班主任是孩子們的福分,更是孩子們一生的貴人。有了好老師的引領,從此就開啟了你不一樣的人生。

一個老師之所以能做班主任,是學校領導根據一個老師的綜合優秀表現來最終任命的。每個班主任身上都有自己閃光的優秀品質,她(他)們極負責任心,有良好的敬業精神,內心都極度渴望自己所帶的班級是年級最好的班級,讓孩子們個個出類拔萃。

在現實生活中,老師也是凡人,他(她)也會有自己的喜愛和偏好,他(她)只能盡力做到相對平衡。而如何讓你的孩子在眾多孩子當中脫穎而出,牢牢吸引住班主任的眼球,讓班主任對你的孩子青睞有加,需要做到如下幾點:

🔺首先,孩子學習成績好。學習成績好是班主任關注的最關鍵點。學習成績好,意味著將受到班主任和同學們的青睞;意味著學校各項資源的傾斜;意味著獲得更多的人脈和支持者;意味著成為班主任的驕傲和自豪。學習成績好,還可以分享自己的學習方法和自我管理,影響更多的同學們一起向更高更好的目標邁進,這無形當中也是班主任意外欣喜之處。

🔺其次,孩子性格開朗。性格開朗的人喜歡說笑,愛好廣泛,他(她)會極力發揮自己在各方面的長項,參與學校與班級的各項活動,如節目主持、文藝表演、戲曲創作、演講大賽、英語比賽等等。願意為班級的事情出謀劃策,積極為老師分憂解難,通過自己的努力表現,為班級贏得掌聲和喝彩。

🔺最後,家長的助力。一個好的家長一定是和老師經常溝通的家長。孩子近期的學習情況、思想變化及學校動態,都應積極與老師溝通,建立一條學校與家庭之間的暢通渠道。樹立班主任威信,引導孩子正向積極的人生觀。對於學校舉辦的各項活動積極配合,給予各方支持。讓班主任感受到在教育這條路上,家校結合的力量。

總之學校也是一個小社會,老師與孩子之間的關係同屬人際關係經營的一角,只有在不斷和老師的交往中,產生共同的價值觀,才能產生同頻共振,相互吸引。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43729331397781602"}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