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南越王趙佗墓究竟在何處?

WongYatwan


趙佗的墓葬在哪?孫權也納悶呢!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早在三國時期,由於當時廣州屬於吳國的地盤,孫權就已經打起了趙佗墓內寶藏的主意,當時孫權是派出了一位將軍帶領著上千名士兵組成了一個官方的盜墓團隊,在廣州大小山崗挖了半年,最終只挖到了第三代南越王趙嬰齊的墓葬。也因此使得趙佗的墓更加的神秘。

很多人都知道廣州有座【西漢南越王博物館】,這又是一座墓葬撐起來的一座專題博物館。館中鎮館之寶【絲縷玉衣】,絲縷玉衣的主人是趙眜(史書上叫趙胡),他就是趙佗的孫子,也是南越國的第二任王。趙眜的墓葬豐富程度很多人已經見識到了,趙佗的墓葬規格只會更高。

  • 趙眜的絲縷玉衣

趙佗曾是秦朝名將,在秦末漢初時自立為王,建立南越國,後曾自號“南越武帝”,直到漢武帝時期去世,享年101歲。趙佗去世後,他的孫子趙胡(也就是趙眜,絲縷玉衣的主人)即位。趙胡為趙佗舉行了非常隆重的葬禮。並且按照趙佗的遺願,在出殯的時候故佈疑陣。四個一模一樣的靈車同時從番禺城(當時南越國的都城)的四個門發喪。並且,趙佗的墓上面是沒有封土堆的,所以,後人是很難找到其墓葬具體位置的。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趙佗的墓應該就在番禺,趙眜的墓在象崗,距離當年的南越都城也就二三公里,因此趙佗的墓應該也不會離都城太遠。最終考古學家將目標鎖定在廣州的越秀山。

①越秀山是一塊風水寶地。

②趙佗當年接待漢朝使臣陸賈的地方就是在越秀山。

③趙眜的墓葬所在地象崗也是屬於越秀山的。

④如果趙佗的墓葬在越秀山,那麼他的墓與趙眜的墓正好是符合中原的“昭穆制度”。趙眜原本就是中原人。

  • 老照片中的中山紀念碑

所以,最終推測是:趙佗墓最有可能是在廣州越秀山的主峰越井崗,即中山紀念碑附近的崗腹深處。

參考:

紀錄片“博物館之夜”

《越國之殤:廣州南越王墓發掘記》

我是阿斗,文物考古聊歷史,歡迎點贊關注我


文物考古聊歷史


南越王趙佗的墓應該說兩千多年過去了還是個謎!沒有人知道趙佗墓到底在哪裡。

趙佗原本是秦朝的大將,算得是歷史上的一個狠人,他與任囂一起,奉秦王之命,南下攻打百越,可是地盤到手後,秦國鬧起了內亂,趙佗這個大英雄就開始崛起,他佔據據了嶺南地區,自立南越國,成為了該國的第一代皇帝。 趙佗有兩個第一,

首先是他活的歲數他生於(約)公元前240年,亡於公元前137年,趙佗竟剽悍地活了103歲。

第二個第一,趙佗開的墓傳說在廣州城外的山上,因為秘葬,故此,他的墓究竟在哪裡,誰也找不到!


所以,趙佗的墓還是不知道在哪的!就像大家不知道成吉思汗的墓在哪一樣!


風雨奕生局


可能很多朋友對趙佗這個帝王不太瞭解,更談不上趙佗的陵墓了,我們先來簡單談談趙佗,然後對其陵墓所在分析一下。


一、南越國王趙佗是誰?


趙佗,本為秦始皇時期攻打南越的副帥,秦朝末年,天下大亂,趙佗遂割據嶺南,建立南越國,成為南越的第一位帝王,即南越武帝。我們來看看他的基本資料。


  • 姓名:趙佗

  • 籍貫:秦恆山郡真定縣(現河北正定)人
  • 生卒:約公元前240年-前137年(103歲)
  • 身份:秦朝大將,後為南越國第一代帝王
  • 執政時間:81年!

二、趙佗陵墓為何引人關注?


趙佗陵墓之所以備受關注,主要原因在於趙佗自身的傳奇性。中國封建社會帝王有四百餘人,其中歲數在八十以上的寥寥無幾,而趙佗居然享壽過百,本身就是極為傳奇的人物。


南越國在趙佗的治理下,社會和諧、經濟發達,百姓安居樂業。據說趙佗除了理政,最大的愛好就是搜尋奇珍異寶,趙佗實際掌權達八十一年之久,生前收集的寶物必然不可勝數,趙佗死前,遺詔將寶物全部隨葬入陵墓,成為後世矚目的焦點。


趙佗身處秦漢之交,深知南越有朝一日必然會被漢朝所滅,如若陵墓修建的過於宏偉明顯,極有可能會被掘墓毀陵,於是趙佗生前對自己的墓葬做了周密安排。


據史料記載,趙佗營墓數處,死後喪車從四門出,使人不知墓之所在,千百年來無人知曉,遂為不解之謎。


三、趙佗的陵墓在哪裡?


上世紀八十年代,在廣州市象崗發現了南越第二代帝王,趙佗之孫趙眛的陵墓,如下圖所示。

如按古代陵寢制度考慮,再結合風水和廣州的地理環境,趙佗陵墓的位置應符合以下三個條件:


  • 一是從地勢角度考慮,因嶺南地區海拔較低,趙佗陵不可能立足平地,向下深挖建造,因為不出數米即有地下水湧出。

  • 二是趙眛陵在廣州城北象崗,位於象崗腹心二十米處,鑿山為陵,既利於防水,也非常隱秘。由此看來,趙佗理應埋在山崗高地之處。

  • 三是依據古代喪葬昭穆制度,趙佗陵在中間位置,其兒子應葬昭位,即趙佗陵墓的東側,其孫子趙眛應葬穆位,即趙佗陵墓的的西側。

如此判斷,從業已發現的趙眛陵墓位置向東反推,考慮到風水問題,陵墓位置應在一處山崗高地之上,得到的結論是:


趙佗陵墓極有可能在現今廣州市越秀山主峰越井崗下面的崗腹深處,其規制亦是鑿山為陵。


答畢,供參考。謝謝!



板驢的雜貨鋪


在中國的嶺南就一個神秘之處。的確,嶺南的神秘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擁有神山秀水嶺南的異域風情;二是擁有垂誕三尺的荔枝,以蘇東坡的名詩“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為證;三是擁有一件獨有的“寶貝”——南越王宮署遺址。

而南越王朝的開創是橫刀立馬的趙佗。毛澤東曾給予趙佗高度評價,稱他是“南下幹部第一人”。

其實這7個字的讚譽並不為過,因為趙佗的確是開發嶺南的“拓荒者”和第一代“南越王”。趙佗原本是河北省正定(真定)縣人,19歲時成了秦始皇的貼身護衛。公元前219年,趙佗被封為副帥隨主帥任器率領50萬大軍征戰嶺南。趙佗只用了4年多時間就徹底平定了嶺南。公元前214年,嶺南正式成為大秦版圖的一部分,為此,秦始皇將嶺南一分為三,分別設立了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三郡。而勞苦功高的趙佗則被封為南海郡龍川縣令。

趙佗上任後,十分重視漢民族的文化他將中原先進的政治制度和生產技術引進嶺南,使嶺南地區落後的政治、經濟狀況得到了有效的改善。趙佗推行的“和輯百越”的政策,也促進了漢族和南越國各個民族之間的相互融合。

公元前208年,南海郡尉任囂病逝,趙佗繼任。趙佗上任後,以快刀斬亂之勢,很快用武力征服了桂林郡和象郡,創建了是嶺南地區第一個封建王國——南越國,他自稱為:南越武帝。

公元前196年和179年,南越國曾先後兩次臣屬於西漢,稱為西漢的“外臣”。公元前112年,南越國末代君主趙建德與西漢發生戰爭,被漢武帝於公元前11年所滅。南越國自趙佗建國以來,歷經五代君主,共存在93年。

南越王和他所建立的顯赫一時的南越王朝充滿了傳奇色彩,也令後人無限神往。

新中國成立後,隨著南越王宮署遺逐漸的被發現和挖掘,其驚人內幕也就一點點展露出來。

據悉,1984年,工人們在中山四路忠佑大街電信局電信樞組大樓工地上發現了一個面積約為4000平方米的大型石構蓄水池,石池中一片“皇家”風骨,令人歎為觀止。後被考古專家證實為這是南越國御花苑。

南越國宮署御花苑,建築時間比北京的顧和園和承德避暑山莊要早1000多年,是中國年代最早的宮苑遺址,是名副其實的中國園林之最。據專家通過進一步分析認為,水池可盪舟,池邊應該還有石構廊榭或涼亭等建築。水池中的建築為國內首次發現的石構建築,被認定為秦漢時期南越國的王宮遺址。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的建築大多是木架結構或者磚木結構,可是這座我國最早的皇家園林卻恰恰採用了類似羅馬古城的石構建築,這在我國秦漢時期的遺址中可是獨一無二的。也有不少人因此描測,是否在番禺時便已有西方的建築技術傳入中土了呢?這個至今仍是待解謎團。

目前出土的只是南越王宮殿的一角,還不到整個宮殿群的1%,還未露出宮殿的主體部分。從已經出土的部分加以推測,我們可以看出宮殿形制是模仿西漢的長安城建造的,宮殿之中有規模龐大的排水系統。

1號宮殿位於趙佗城的東南方,其東南面是御花園,很有可能是模仿長安城的長樂宮建造而成。而在其西面的2號宮中的“散水”面上出土的一塊陶器殘片上印有“華音宮”三字,這表示2號宮殿可能名為“華音宮”。

在南越國宮殿遺址旁,還發現了南漢國宮殿的遺址。該遺址建築面積約有1000平方米,在發掘現場西部和南部也各找到其他宮殿的鋪磚鋪石板地面,做工同樣精美。

的確,南越王宮殿雖然因為技術原因,還只是開發了冰山一角,但是已經給我們帶來了足夠的震撼,相信,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考古工作的不斷深入,這座神秘古堡的面紗在不久的將來將會被徹底地解開。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傳說在博物館(即五層樓)下面。

博物館也是文物,該文物是因為某朝皇帝聽信風水先生言論,說某地有龍脈,需要鎮住,不然會出皇帝,搶你江山。於是,皇帝命人在上面興建了樓房,並命名鎮海。從此,廣東沒出過皇帝了。


皇家師爺


在百越國都廣州越秀區解放北路象崗山


手機用戶4205621585


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
有很多非常神秘的王陵
其中大家都知道的就是秦始皇陵
但是還有一個王陵比它更神秘
這就是曾經的秦朝大將
後來的南越開國君主趙佗之墓

千百年來人們一直在尋找

但都沒什麼結果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

派出50萬大軍平定百越

當時,趙佗是軍隊的副將

但當百越即將被全部佔領的時候

秦軍主將被當地人殺了

之後派來的將軍又病故

百越的真正權力都在趙拓控制中

因為當時的中原是一片混亂

趙佗就撿了漏

建立了南越國並自封皇帝

不止如此

趙佗是一位長壽的皇帝

所有的兒子都死在他前面

他的繼任者是他的孫子趙眜

在掌控嶺南的時候

趙佗為當地人民生活的發展做出了許多貢獻

他做的另一件重要的事是建造陵墓

趙佗為自己的陵墓裡下足了功夫

因為他曾是秦朝的將軍

應該在修建陵墓時借鑑了秦始皇陵

據說他還挖掘了十幾座陵墓

混淆視聽

避免死後真正埋骨之地被盜

而且趙佗死前又玩了一次煙霧彈

沒有人知道他的真正墳墓在哪裡

1983年6月,一群工人在廣州象崗山施工

在山上他們挖到了一處石板

將石板搬出後就看到了一個黑漆漆的洞口

這個施工小隊的工頭對這些事有些見識

懷疑挖到了古墓,立刻停止施工

並向上級相關部門報告

然後一群考古專家就趕到了現場

他們進行了考古挖掘

當確定這是一座西漢古墓時非常欣喜

尤其是其中一位精通秦漢歷史的專家

他一直在尋找一座西漢大墓

就是南越王趙佗之墓

因為趙佗的身份

他的墓葬裡肯定埋藏著大量珍寶

這在很多史料中也有敘述

其實不止這位專家

根據《廣州記》所載

早在將近2000年前

孫權就曾派幾千人的軍隊尋找過趙佗墓

不過他也沒有找到

事實上1983年發現的這座墓屬於趙眜

趙佗陵寢的真正位置還是個謎!


大國曆史記


墓洞口應該在應元路越王井三元宮道觀裡面,一直百幾米打通到中山紀念碑下面,在實心山崗差不多四十米下,如果不從那個實心挖的一百米二百長的墓道洞進去,是根本不可能發現此陵的,當時越華路南越國宮花園同這個越秀山一條直路線是整個王家山花園禁地,越秀山可以叫越王山的,如果現在有能探測幾十米地探儀,就試下吧!✌😊


嘉哥64


墓木有找到。

趙 佗 小 傳

趙佗是秦朝時候恆山郡真定縣人,也就是現在的河北正定人。南越國的建立者。

一,南下幹部第一人 這是毛澤東評價趙佗的話。這是因為在秦始皇滅六國後,兩次發兵徵嶺南,趙佗都是副統帥建立了大功,後來征服嶺南後,設立象郡,桂林,南海三郡,趙佗被任命為首任南海郡龍川令。


二,保境安民建南疆 秦末年,天下大亂?當時的南海尉任囂病危,他把後事託付給趙佗,並建議他乘亂在嶺南自立門戶。任囂死後,趙佗繼承其遺志,迅速攻下象郡桂林兩郡,使其與南海連為一體。誅殺了秦設立的官吏,換上了自己的親信。並迅速派兵把手了五嶺要路,防止中原兵馬南下。 趙佗自稱南越武王,定都番禺,就是廣州。這是嶺南地區第一次建立了政權。趙佗實行了有效的統治。政治上實行郡縣制和分封制結合,經濟上引進中原先進技術,軍事上帶甲百萬,文化上推廣漢字和漢禮儀,民族政策上和輯百越,使得當時的嶺南經濟文化得到了較大的進步。



三,稱臣漢祖受封爵 漢朝建立後,劉邦為了結束嶺南的分裂狀態,派大臣陸賈到南越說服趙佗歸順大漢,陸賈憑藉三寸不爛之舌,有理有據有節的說服了趙佗,受了漢朝南越王的封爵,稱臣成為漢朝藩屬國。與中原保持了和平相處。

四,對抗呂后自稱帝 劉邦死後,呂后臨朝稱制,對南越採取了不太友好的政策,禁止鐵器牛羊等輸入南越,影響了南越經濟發展,後來矛盾激化,趙佗自稱南越武帝,不再向漢朝稱臣,併發兵攻打漢朝的長沙國,呂后派兵進攻南越,後來雙方都沒有什麼進展,未分輸贏。呂后死後,文帝和趙佗又達成協議,趙佗去帝號,再次稱臣漢朝。



五,長壽而終墓成迷 武帝時的公元前137年,趙佗去世。此時他已經活了一百零三歲,熬死了兒子,只能由其孫子趙胡繼位。趙胡為他的墓地採取了很多保密措施,以至於到現在不知道趙佗的墓在哪裡。廣州曾發現過南越王墓,一度懷疑是趙佗墓,後經鑑定是第三代南越王的墓。順便說下,南越國共傳了五世,最終被雄才大略的漢武帝滅掉了。


磨史作鏡


錯金銘文銅虎節,用青銅鑄成扁平板的老虎的形狀,虎成蹲踞之勢,虎口大張,尾部彎曲成“8”字形。

南越王博物館由中國著名的建築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莫伯治設計。

“趙佗墓究竟在哪裡?這是至今未能破解的謎題,我們有理由相信,趙佗的墓葬或許就近在咫尺,就在今天的越秀山底下。”日前,首個進入南越王墓一探究竟的黃淼章接受記者獨家專訪時提出了他的看法。對此,中國考古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廣州象崗漢墓發掘隊副隊長黃展嶽也表示認同。

1983年5月,廣州市考古人員在西村鳳凰崗的山崗,發現一座大型南越國時期木槨墓,此墓墓道殘長7.9米,墓室長13.8米,寬5.7米。據考古人員回憶,鑽探此墓時發現墓室規模巨大,探鏟探到的木槨聲音非常清脆,證明地下的槨室保存較好。

當時,趕到現場考察的中山大學教授商承祚認為,從鑽探結果看,此墓是一個南越國的貴族大墓,極為難得。考古人員奮戰一個多月,終於打開墓室,令他們吃驚的是,巨大的木槨墓室中僅殘留幾塊陶器殘片,墓室早被洗劫一空。

細心的考古人員在墓室中部發現了一個盜洞。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盜洞中竟然發現了20餘件精美玉器,有壁、璜、舞人、龍形佩飾、虎形佩飾、劍格等,這批玉器製作極為細膩考究,專家判斷應是南越國王室工匠的傑作。據考古人員分析,盜墓賊盜墓時可能比較慌張,忙亂中把已盜到手的一包玉器遺漏了。有專家考證,西村鳳凰崗木槨墓很可能是當年孫權派人來廣州盜挖的第三代南越王趙嬰齊的陵墓。

黃展嶽(右)與麥英豪(左)在南越王墓主棺室清理出土玉衣。

“從氏族宗法制度來看,趙佗墓在越秀山是符合制度的。從理論上說,南越國以趙佗的陵墓為祖位,居中;第二代南越王為穆位,居右。從考古發現看,第二代南越王趙胡的墓在象崗,位於越秀山之右,剛好是穆位。因此,推測趙佗墓在越秀山,是有一定根據的。趙佗陵墓很可能就在越秀山的主峰越井崗—帶。”黃淼章說。

黃淼章告訴記者,1950年,廣州市成立了文物管理委員會,下設考古隊,尋找南越王墓一直是重點調查對象。“但可能當時思考的方向是錯誤的,因為漢代帝王陵都埋得較遠,如古都長安的王陵距長安100多公里,當時由此推斷南越王墓也會離廣州老市區較遠。所以,當時廣州考古隊將調查、探尋的目標重點都放在了廣州城外遠郊縣區的荒山野嶺。”

黃淼章說:“20世紀50年代到20世紀60年代這短短10年間,在廣州市郊34個地點發掘出南越國時期的墓葬200餘座,卻沒有找到涉及第一代、第二代南越王的任何蹤跡。”

對話黃淼章

歷任南越王墓一直為盜墓賊覬覦,民間的“鬼吹燈”傳說,南派三叔暢銷小說《盜墓筆記》細節,更給盜墓賊增添了幾分神秘,也引發讀者的諸多好奇。圍繞“建墓”與“盜墓”的話題,記者和黃淼章展開了對話。

南越王墓何以倖免被盜?

廣報記者:為什麼第二代南越王趙眜墓能躲過盜墓賊完美保留?

黃淼章:南越王墓藏在象崗山地表以下18米的深山腹中心,這樣的深度非常難盜。古時候很多漢墓都有封土堆,這個墓卻沒有。

據史載,趙佗出殯時,“多為疑塚”,靈車分別從番禺城四門出,沒有人知道真正裝有南越王遺體的棺槨葬在什麼地方。趙佗是嶺南第一個利用“障眼法”來修築自己陵墓的人,到了300多年後的魏晉南北朝,許多王公貴族才仿效趙佗的做法,利用“障眼法”來修築自己的墳墓。

廣報記者:能介紹一下歷任南越王墓葬的情況嗎?

黃淼章:前後五任南越王歷時93年。西漢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南越王趙佗去世,下葬之日,番禺城四個城門都上演抬棺出葬,隊伍神秘莫測。

根據史記《南越列傳》和漢書《南粵傳》中的記載,南越王國共五主。後二主趙興、趙建德兩兄弟自相殘殺,均死於戰亂之中,只有前三主趙佗、趙眜、趙嬰齊具備給自己建造陵墓的能力。

三國時期,吳王孫權垂涎南越王的珍寶,命將軍呂瑜親率5000名精兵南下廣州。精兵抵達後,伐木毀林,鑿山破石,掘地三尺。據傳,折騰了半年總算找到趙佗曾孫、南越國第三代王趙嬰齊的墓葬,盜掘出“珍襦玉匣三具,金印三十,一皇帝信璽,一皇帝行璽,三鈕銅鏡”。

從那時候起,盜墓之徒便步孫權後塵,或單幹或合夥,將廣州一些有蛛絲馬跡的山崗都翻了個遍。然而,第一代、第二代南越王墓始終不見蹤影。

直到1983年,考古人員終於在廣州象崗山發現了南越國第二代王趙眜墓,這一發現,傾注了廣州考古界幾代人的努力和心血。

“鬼吹燈”現象真實存在嗎?

廣報記者:民間和電影裡常聽到“鬼吹燈”的故事,古墓發掘和“鬼吹燈”現場真實存在嗎?

黃淼章:民間傳說盜墓時需要在墓東南角點上一盞燈,如果“鬼”不讓你盜,燈就會自己滅。這當然是小說家想象化的描寫,但從考古學角度,“鬼吹燈”的現象的確存在。從科學的角度解釋,在缺氧的封閉墓室裡,如果下去後燈滅了說明氧氣不夠,十分危險。

古代有錢人“事死如事生”,會把很多生前使用的東西放到墓裡陪葬。儘管死者在生前為了保護自己的隨葬品不被盜,設計墓葬時會埋得很深,墓裡還會設置防盜措施,如一觸即發的機關等。如有的墓葬設有陷阱,有的設計了假墓,還有的做成了積沙積石墓,即墓室旁放了很多石頭或沙,一旦挖穿墓壁,沙就會將盜墓人掩埋……但以上種種措施,都難以阻擋盜墓人的足跡。

中國盜墓比較嚴重的地區包括長沙、西安、洛陽和廣州。考古發現廣州比較大的墓葬中,90%以上都已被盜,特別是漢代、晉代的墓。

文、圖/廣報全媒體記者黃丹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