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0 一支法國神祕的特種大隊,一場可能被“叛國”的生死營救

《干預》根據真實事件改編,1976年2月3日,索馬里恐怖分子,劫持了法屬索馬里軍事基地子女的學校班車,次日,法國國家憲兵干預大隊,迅速反應,在短短几分鐘內,將恐怖分子消滅殆盡,隊員無一傷亡。這無疑是法國曆史上非常成功的一次營救,而電影中的細節,讓我感覺到的這不僅僅是一次成功的營救,還有對自由的渴望,政治鬥爭中的妥協,還有人性的光輝。

一支法國神秘的特種大隊,一場可能被“叛國”的生死營救

他們不可怕,他們只是想自由

《干預》事件的起因,70年代,非洲的民族解放運動蓬勃發展,而法屬索馬里(現吉布提共和國1977年6月27日獨立)境內要求獨立的呼聲也越來越高,法屬索馬里作為法國的最後一塊殖民地,法國政府自然是不想放手,所以對境內的獨立要求,視若無睹,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發生了劫持校車的事件。一群被長期殖民統治受到歧視的人,為了自由奮起反抗,這種讓人可能在法國人眼中,能夠被定義為恐怖分子,而在殖民地人民眼裡,他們是為了爭取國家獨立的鬥士,他們每個人都是英雄。就像反抗領袖對女老師說的話:“很久以前,我也是一個老師,我也想保護孩子,我們國家的孩子,以便他們能夠有一天能自由。”

一支法國神秘的特種大隊,一場可能被“叛國”的生死營救

忽視人命的政治博弈

70年代開始,蘇聯的力量已經上升到可以和美國爭霸,蘇聯向西歐發動“緩和攻勢”,此後向第三世界展開猛烈的擴張攻勢,並制定了一套政治、經濟、軍事三管齊下的全球攻勢戰略:用經濟戰略作支撐,軍事戰略為核心,輔之以緩和謀略;以歐洲為戰略重點,在中東、非洲展開側翼迂迴,爭奪戰略要地、戰略資源和海洋通道;以打破美國戰略佈局為目標,逐步奪取對美戰略優勢。而美蘇首腦也經過一系列的會晤,關係日漸緩和,1976年的非洲,大部分國家都在蘇聯的控制中,而吉布提也是歐洲勢力在非極少數的軍事基地,戰略意義非常重要,擦槍走火都有可能引發大規模的戰爭爆發,這也就能夠理解,為什麼愛麗捨宮遲遲沒有下達行動的命令,以及出現在索馬里邊境蘇聯克格勃軍官的原因。而就在這場政治博弈當中,最有可能犧牲的是在大巴上那群無辜的孩子,可以想象他們如果被帶到索馬里境內,又會成為什麼政治事件的籌碼,他們的精神和生命會受到什麼樣的創傷,政治鬥爭是冷血的,冷的讓人不寒而慄。

一支法國神秘的特種大隊,一場可能被“叛國”的生死營救

可能被“叛國”的英雄

影片最後,孩子們即將被帶入索馬里境內,而干預大隊遲遲沒有接到行動的命令,隊長面臨回家還是營救的選擇,他們如果選擇回家,車上的孩子們將被帶到索馬里境內,生命堪憂,他們如果選擇營救,將有可能因為發動戰爭而背上“叛國”的罪名。他們選擇了營救,他們雖然是訓練有素的士兵,更是丈夫,父親,兒子,雖然有堅硬的一面,但也會不忍心說出那句“開火”,所以在服從命令和做對的事情間,選擇了後者。

一支法國神秘的特種大隊,一場可能被“叛國”的生死營救

干預可以是參與涉及到自身利益的事情,也可以是過問與他毫無關係的事情。有些人捨生忘死,有些人狗戰牛槽。

---------------------------------------------------------------------------------------------------------------------------------------

一些細節

法國國家憲兵干預大隊

GIGN的建立主要是為了對付恐怖活動的威脅,它是一個特別干預組織,能迅速部署在出事地區。目前干預大隊編制人員為87人,分為3個突擊隊和1個大隊部,每個突擊隊編有2個5人行動小組、1名隊長和1名軍犬員。各個突擊隊輪流值班,處於24小時戒備狀態,可以隨時派往出事地點。

一支法國神秘的特種大隊,一場可能被“叛國”的生死營救

阿拉伯茶

“阿拉伯茶”學名叫“恰特草”、“巧茶”,剛採摘下來時酷似莧菜,可直接嚼食;曬乾後外形像茶葉,可生吃或磨粉沖服,它的毒效與海洛因相差無幾,能使吸食者產生興奮或幻覺,極易成癮。

一支法國神秘的特種大隊,一場可能被“叛國”的生死營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