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4 过年谁催你结婚,你就给谁看「小妇人」

过年谁催你结婚,你就给谁看「小妇人」

[小妇人]里有几个人,搁现在可能要被追着骂。

比如梅姨,电影里她演西尔莎·罗南,也就是女主角乔的姑妈,她跟大侄女说:

“你一女孩,嫁个好人就完事儿了。大侄女问她,那你怎么不结婚呢?人家姑妈回:我有钱

过年谁催你结婚,你就给谁看「小妇人」

又比如蒂莫西·柴勒梅德演的公子哥劳里,他有个好哥们说:

“女孩在家上学就挺好的。就连劳里自己都说:“你见过几个女人,最后能成大师的?

过年谁催你结婚,你就给谁看「小妇人」

你说气不气?女孩就不该有自己的追求,就该相夫教子,做个乖乖的“小妇人

”了?

这不就是活脱脱对女性的刻板印象!还好,我们倒不会真生气,毕竟[小妇人]的原著,是美国女作家露易莎·梅·奥尔科特在19世纪末创作的小说,反映的也是当时的主流社会思潮。 19世纪往前推,社会对女性存在的刻板印象,大多是“女人就该嫁个好人”、“女人就该当好太太”、“女人就该当好妈妈”,常常是忽略女性自身,作为独立的个体,有什么样爱好和追求,或者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过年谁催你结婚,你就给谁看「小妇人」

露易莎内心:太难了……

但是19世纪就不一样了,往大处说,工业革命把主流的资本主义国家带入机器大生产时代,女性有了成为劳动力的可能; 往小处说,像露易莎所在的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经历了南北战争男性投身战场,照顾老幼家人的担子,落在了“妻子”和“母亲”们的肩上。

[小妇人]里四姐妹的妈妈,在当时非常典型。

过年谁催你结婚,你就给谁看「小妇人」

劳拉·邓恩饰演的妈妈,在生活重担之下不失乐观

综合种种因素,女性主义的思潮也在这个时候一点点兴起,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关注到对自我和人生的诉求,打破以往加诸她们身上的刻板印象。

会有女孩子想像故事里的艾米一样成为画家,也会有人思考:我能不能靠写作维生?比如故事里的乔,比如写故事的露易莎。

乔身上有太多露易莎的影子了,家里有三姐妹和一位维持整个家的母亲,不过和乔相比,露易莎的家庭要更拮据一些,为了贴补家用,她做过裁缝、护士和女佣。因为对写作的热爱,露易莎并没有让生活止步于此,她成了一名作家。

[小妇人]的原著,是露易莎36岁时,应出版商之邀完成的。关于这本小说,也有一段关于性别刻板印象的小插曲。

过年谁催你结婚,你就给谁看「小妇人」

露易莎想写的宏大叙事没写成,《小妇人》倒让她一举成名

露易莎本打算写的是严肃主题,但是她的出版商向她建议“写个女孩的故事。

留给女作家的路,真的只有写少男少女情情爱爱这一条了吗?

露易莎没有正面和这个刻板印象“”,考虑到当时美国刚刚从战火中历劫重生,读者也确实需要一些更加温和的、团圆的故事,抚平精神上的惊惶,她根据自己的经历,写了一个四姐妹之家的故事。 诚然有简·奥斯汀和勃朗特姐妹写女性家庭和情感小说的影子在,露易莎的《小妇人》,不无对婚姻、对理想、对生活乃至对女性自身的思考。 她的故事,也恰恰成了对刻板印象的回答身为女性,应该对自己过什么样的生活有选择权。

露易莎小说出版至今的150多年,收获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批读者,很多人都被故事中马奇一家的乐观打动,特别是有主见且独立和的二女儿乔,几代女性思想观念上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她的启示与引导。

这其中就包括格蕾塔·葛韦格。

过年谁催你结婚,你就给谁看「小妇人」

格蕾塔从小就是《小妇人》的书迷

格蕾塔是听着《小妇人》的故事长大的,长大之后她进入电影行业,做了演员,做了编剧,后来又做了导演。用她的话说,“我也不知道是因为喜欢乔,才喜欢上写作,还是因为乔成了一位作家,所以我也要当作家”。所以当她听说有制片人将[小妇人]的重拍计划提上日程,立马跟经纪人说,“快去联系,我要跟他们开会”。

作为一位创作者,能参与到自己热爱的作品里固然是一件幸福的事,可当时格蕾塔甚至还没有拍[伯德小姐],怎么能说服制片人呢?

过年谁催你结婚,你就给谁看「小妇人」

格蕾塔的编导实力在[伯德小姐]之后收获了主流电影人与观众的认可

可能是因为她太热爱这个故事了,制片人听了她的想法,首先同意由她担任影片编剧,执笔剧本,而在[伯德小姐]之后,格蕾塔的导演实力也得以彰显,制片人直接拍板,“导演也是你了”。格蕾塔等这一天,等了30年。用成年人的视角重读[小妇人]的故事,格蕾塔发现,作者露易莎太“摩登”了,她不光用超前于她生活年代的普遍观念,重新建构了女性与情感、婚姻、事业、金钱的关系,还借助马奇家四位姐妹,做了一个“如何拥有美好生活指南”。

过年谁催你结婚,你就给谁看「小妇人」

马奇一家温馨且充满乐趣的生活,让人十分羡慕

比如大姐梅格,与心上人一见钟情,步入婚姻,生活虽然拮据一点,但相比物质条件的优渥,幸福家庭更需要的,是两个人站在对方的角度,彼此理解。

二姐乔就更不用说了,敢爱敢恨,也敢为了自己钟爱的事业拼一拼,在她身上最迷人的,是自己的生活和梦想,自己说了算。

三姐贝丝虽然早逝,但她天性中的善良,好像可以融化人心的自私与冷漠。

小妹艾米洞悉了婚姻的本质,或许某些时候,婚姻确实是金钱与地位的基石,但没有感情作为基础,这块石头总有砸伤人脚的危险。在为利益还是为情感托付终身之间,她选择了后者。

如果说刻板印象是人们缺乏思考,一味进行“贴标签”式的判断,那么露易莎甚至是格蕾塔所做的,是借助[小妇人]这个故事,让人们找回思考自我,思考生活真谛的能力。

过年谁催你结婚,你就给谁看「小妇人」

在故事中,乔打破了当时人们对女性的刻板印象,走了一条遵从自己内心的人生路

这个能力放在时下,会有用吗?当然。

现在又到一年阖家团聚的新春佳节,关心我们的长辈,往往会提到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刻板印象式话题”。

比如“女孩子工作忙有什么好的,还不如早点嫁人”,你可以回答看看[小妇人]里的大姐,嫁了个穷老公,新衣服都舍不得买哦!

比如“你看人家谁谁谁都在大城市工作,你怎么没点上进心”,你可以回答谁不想像艾米一样,有个有钱的姑姑,带着她巴黎罗马随便去玩,还不用工作哦!当然,玩笑归玩笑,如果说[小妇人]真的教给我们什么摆脱刻板印象的办法,就是要明白,

你是独立而独特的个体

过年谁催你结婚,你就给谁看「小妇人」

马奇四姐妹中,每个人都有自己追求的不同人生

你所做的每一个人生选择,不是为了顺应家庭或社会的大多数,而是“你想要”。

想要与挚爱携手一生,想要有引以为傲的事业,

想要培养快乐而健康的下一代;想要养一只猫,想要周游世界,甚至是只想赚大钱,盲盒随便买买买……

只要是合理的人生愿望,都值得被尊重,也都值得去追求。

所以别再害怕那些春节特色的“亲戚刻板印象式提问”,只告诉他们一句话:

是我自己的生活,就该我自己做主。

影迷互动

2019年最激励你的电影是哪部?

请到文章末尾评论留言

更多影迷分享你的观影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