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1 從三個角度解析日本動漫電影《千與千尋》


從三個角度解析日本動漫電影《千與千尋》

《千與千尋》是由宮崎駿執導、編劇,由入野自由、中村彰男、夏木真理等人配音,吉卜力工作室製作的動畫電影。該電影用唯美清新的畫面,講述了一個少女千尋意外在來到神靈異世界後,為了救爸爸媽媽,經歷各種磨難的故事。

該電影於2001年7月20日在日本上映,上映後受到觀眾的一致好評,被譽為21世紀以來最偉大的日本動畫。並獲得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第5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第2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等眾多獎項。19年過去了《千與千尋》依然在世界電影史上佔據著重要的地位,豆瓣評分9.3,電影排行榜第7名。

故事開始時年幼的千尋和爸爸媽媽驅車前往新家,在郊外的小路上不慎進入了神秘的隧道,通過這個神秘的隧道他們來到了另一個詭異的世界。爸爸媽媽被遠處飄來的食物的香味所吸引,然而當他們大快朵頤的吃完食物後,卻變成了豬。

小鎮上也出現了許多半透明的人,千尋倉皇逃出,這時一個叫白龍的男孩救了她,並讓她去找鍋爐爺爺要一份工作。千尋憑藉著白龍和鍋爐爺爺的幫助,成功得到了一份打掃浴室的工作。一次千尋看見白龍被紙人打傷,為了救白龍她離開小鎮,開始了冒險。

這是一部內涵豐富的電影,即有對日本文化的解讀,也有人物成長的主題,同時也揭示了人性的複雜,以及工業革命對環境汙染的譴責。

從三個角度解析日本動漫電影《千與千尋》

電影反襯出的日本文化

在電影的開頭千尋和父母來到一個奇怪的地方,當他們通過隧道便進入了另一個世界。剛剛進入這個新世界時,我們看見許多破舊的房屋,和廢棄的工廠,這時千尋的爸爸說:“90年代初期的時候到處都在開發,後來泡沫經濟發生大家都倒了。”正是這樣一句看上去無關緊要的話,為我們交代了故事的時間背景。

上世紀80年代日本經濟一躍成為世界之巔,從85年到89年短短四年時間,日本股市連續上漲3倍之多,房價也飆升了4倍,這樣的假象讓日本人民以為自己擁有的金錢足夠使用一輩子。人們天真的以為自己早已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民族和人民,然而這不過是一場泡沫經濟帶來的美夢。

90年代年底這場美夢徹底破滅了,在日本政府的一連串政策的影響下,人民總算意識到自己陷入的境地,負債累累的日本人不得不進入低慾望的階段。

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才有了妖怪們的世界,如影片中隨處可見的廢舊樓房、工廠、停車場。影片最初千尋和父母來到這座新的城市,裡面有許多街道卻沒有人居住,或許這些也是泡沫經濟時修建的,最終因為沒有人購買而荒廢掉,成了妖怪們的住所。在電影結尾一段中,

鍋爐爺爺給了千尋一疊40年前的火車票,並告訴千尋這趟火車現在只有去的,沒有回來的。這趟火車背後所暗含的正是泡沫經濟的危害,曾經有往返車輛,而如今卻只剩下一趟單程的車票。

從社會和人民進步的角度我們知道這場泡沫經濟並沒有給日本帶來進步,反而還讓日本聞名至少倒退了10年。

電影的建築和時代背景都有著如此深刻的內涵,可見宮崎駿的不凡之處。

從三個角度解析日本動漫電影《千與千尋》

電影的成長主題,告訴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要丟失自我

關於《千與千尋》創作靈感的問題,宮崎駿曾這樣說:“最開始是因為我喜歡上了一個酒店的朋友。我覺得,在酒店裡面工作的女孩,為了獲得更多的報酬,即便原來性格靦腆,也會不斷與男性顧客去交流,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而對於酒店中的男性工作人員而言,通過與酒店女性交流,也能夠轉變自己的溝通交流行為。”

這樣的點子給予了宮崎駿靈感,於是他設想了一個本來嬌生慣養的女孩進入到另一個世界中,去與各種人物不斷接觸,逐漸成長起來,提高了交流的能力。我們去深入分析宮崎駿創作這部動畫作品的原因,能夠看出他想要描繪出一個成長故事,因此成長主題也順理成章地貫穿其中。

主人公千尋將宮崎駿成長的主題恰如其分的演繹了出來,她經歷種種的困難與危機,最終征服了湯館人的心,還幫助父母、白龍找回了“自己”,給我們上演了一 場“終極善良”打敗邪惡力量的精彩故事,利用自己美好、純潔的人性光芒,給一個黑暗的世界帶來了無限光明。

從三個角度解析日本動漫電影《千與千尋》

電影的開始,千尋的父母就因為偷吃食物而變成了豬,10歲的千尋不得不擔當起拯救父母的責任,開始人生的成長。為了融入妖怪的世界她不得不擁有一份屬於自己的工作,當她在白龍的指導下,從一個下樓梯都害怕、絲毫不懂禮貌的嬌嬌女。漸漸改變從最初厚著臉皮求鍋爐爺爺給她一份工作,到勇敢的幫小煤球搬運煤塊,以及在被湯婆婆誘惑說出“不想工作時,”堅定的告訴湯婆婆自己想要做好這份工作。

在工作過程中,千尋逐漸知道怎樣去尊重別人,例如在髒兮兮的河神來到了浴場時,別人都唯恐避之不及,但是她並沒有嫌棄河神,而是主動幫助他清洗。其他人只看到河神又髒又臭的外表,而千尋卻只關注河神需要幫助。從這個小場景中,我們發現千尋知道了應該怎樣去尊重別人,也懂得了如何尊重自己。

電影的最後千尋為了救父母和白龍,不惜去冒險,甚至違抗湯婆婆的命令,經過千難萬險找出救他們的方法。在此期間她並沒有想過放棄,她執著、堅定的信念打敗了恐懼的心理,雖然身處險境,但是她仍然保持著一顆美麗的心靈,這樣身體柔弱的小女孩,用她無比強大的內心戰勝了一切困難,更是贏得了眾人的一 片喝彩。

這就是千尋,一個偉大的角色,一個在困難面前從不低頭的小女孩,她愛身邊的每個人,甚至將這份愛傳播到其他領域,用愛和決心救助需要幫助的人,這樣的人最終都能夠取得成功,她也不例外,她最終贏得了別人的讚許,在幫助別人的時候,也得到了更多的幫助,她找回了真實的自己,也為父母、白龍,甚至觀眾找回了“真實的自己”。

從三個角度解析日本動漫電影《千與千尋》

電影的隱喻:關於人性的審視

01

菲爾特曾說:“把金錢奉為神明,它就會象魔鬼一樣降禍於你。”

《千與千尋》中將人性的貪婪和懶惰表現的淋漓盡致,當千尋父母看見妖怪世界裡美味的食物時,他們未經主人許可的就將食物吃了,並認為自己先吃等主人來了再付錢就可以了。儘管他們並沒有不勞而獲的想法,但他們粗俗沒有禮貌的行為,認為錢可以買到一切的認識終究是錯誤的。她們被變成豬也並非吃一口食物就變成,而是貪婪的吃光了所有食物,而千尋最初進入妖怪世界時沒有禮貌的行為也與父母有著重要的關係。

從三個角度解析日本動漫電影《千與千尋》

“無臉男” 在整部電影中正是慾望的象徵,當他被小千放進湯館,他開始用自己的魔法變出許多黃金來,大家一擁而上,都來伺候他,由此來獲得更多的金子。他們貪婪的訴求讓無臉男更是逍遙自在,順應他們利慾薰心的人性,攻克他們人性的防線,並最終征服了他們。但是當小千再次出現在無臉男的面前,無臉男想用更多的金子來報答小千的時候,卻得到了小千的拒絕,因為小千對於金子根本就不感興趣,她目前要做的事情是趕快救助即將喪命的白龍。無臉男沒有想到世上還有不為金錢動容的人,所以他對她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決心跟隨她。

這個橋段正好將現實世界中人的貪婪慾望與“向錢看”的觀念進行了呈現,人在這個世界上活著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生存與競爭,他們向前發展的主要動力就是物質慾望,無臉男正好能夠滿足他們的物質慾望,所以眾人一擁而上、趨炎附勢的態度也正是現實社會中人們為了金錢利益而爭鬥的思想體現,這就是一種黑暗的人性。

從三個角度解析日本動漫電影《千與千尋》

02

“河神”也是一個重要的角色,出場時的河神身體散發出來的臭味讓人難以呼吸,眾人首先看到的是他身上的陰暗面,所以都躲避他,這是社會中大部分人的正常心理,當人們看到有害於自己的人的時候,就開始鄙視他、遠離他,將他拋棄在黑暗當中,任由其自生自滅。只有小千敢於上來幫助他,小千看到了他痛苦的一面,忽略了他醜陋的外表與臭氣熏天的身體,為他洗去身上的汙垢,並將其身體中的垃圾全部清理出來。

此時的“河神”感覺輕鬆許多,他在小千的幫助下重獲了自由,為了表示感謝,他將神奇藥丸交給小千作為回報。這時眾人才意識到其實他擁有一個美麗、神聖的身體,眾人為小千喝彩,這個場景也正好體現出社會中人們“趨炎附勢”的風格。當然,小千和河神一樣擁有一顆純潔的心靈,她不在乎別人的外表,用善良的心扉實施行動,幫助掙扎在痛苦線的人,這也正是現實世界中那些樂於奉獻的人的偉大形象,小千的人性發出耀眼的光芒,將眾人的心田照亮。

另一面河神從一個美麗、純潔的身體變成一個腐爛、惡臭,令人厭惡的模樣,也從側面反映了人們對環境的汙染。世界萬物都有著必要的聯繫,人們破壞環境對自然和生態造成汙染,環境也會用自己的方式對人們採取報復式的行為,這也是宮崎駿在呼籲人們愛護環境。

從三個角度解析日本動漫電影《千與千尋》

03

湯婆婆在電影中是一個說一不二、大權獨攬的人,她象徵剝削的資本主義。但是她也有一個致命傷,那就是她的寶寶,一個“巨嬰”,寶寶在她的精心呵護下,變得慵懶、貪睡,哭鬧的時候,湯婆婆會放下一切工作來安慰他,直到他開心了為止。

出場時的寶寶在一堆玩具中,除了哭什麼也不會身體肥胖,自以為是,當他看見千尋時,逼迫千尋和他玩耍,並聲稱倘若千尋不和自己玩他就哭鬧。令人驚訝的是當寶寶被湯婆婆的姐姐用魔法變成老鼠後,卻變成了另一個人,他喜歡去看外面的世界,也願意主動幫助別人。

寶寶與湯婆婆的關係,正是現代社會父母溺愛孩子的真實寫照,他們不讓孩子受一點苦,寶寶生活在“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環境當中,變得失去了自由,沒法與這個社會進行近距離接觸,進而失去了走路、說話等基本功能。這種保護方式其實是一種極其自私的,她剝奪了孩子適應社會和選擇人生的自由。

從三個角度解析日本動漫電影《千與千尋》

《大學》中曾說:教子勿溺愛,子墮勿棄絕。意思是說教育孩子千萬不要溺愛,孩子墮落了也不要立刻放棄他。對孩子最好的教育一定是教會他們獨立和適應社會的本領。

看完《千與千尋》我深深的被它吸引了,它的畫面和故事情節太美了,兩個小時的電影全程都是純真的藍色系畫面,美麗的海洋、花園,各種特徵的人物形象,在宮崎駿的動漫世界裡,所有的一切都是那麼美好。美好的讓人忘記了真實的存在,而他的動漫除了唯美的畫面外,還有真切的溫暖,千尋、白龍、小玲、鍋爐爺爺等人的善良。寶寶的天真,可愛的小煤球,一切都是那麼的唯美。除了唯美宮崎駿的主題也溫暖了人心,環境保護、人性的貪婪、鼓勵人們勤勞勇敢,倘若你未曾看過這部21世紀的經典動漫,答應我不要錯過,它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