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4 生母和姐姐,不留遺產給他,唯獨繼母的遺產留給一生未婚的他

生母和姐姐,不留遺產給他,唯獨繼母的遺產留給一生未婚的他

"普通人的一生,再好也是桃花扇,撞破了頭,血濺到扇子上,就這上面略加點染成一枝桃花。"這就是張愛玲筆下的人生,不管是在怎麼努力,也終究是桃花扇上的一枝桃花,不起眼,也終究被人忘記。張愛玲的一生是華麗的,坎坷的,可上面的文字,卻像極了她的弟弟張子靜的一生······

父母離婚,姐姐憤然離開

張子靜張愛玲的親弟弟,他們兩個人還小的時候,父親張廷重已經和母親黃逸梵分開了。黃逸梵是一名新時代的女性,她深受風潮的影響,嚮往那種平等自由的生活,再加上曾經留學海外,見慣了這世上的美好和清澈,所以對丈夫在家中的一些做派非常不贊同。

張廷重的父輩是朝廷重臣,他自己也受當時封建傳統思想影響頗深,有著很強的大男子主義。雖然張廷重也曾到西方留學深造,可這種新時代風潮卻沒有對他產生多大的影響,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

張子靜的父母離婚了。

生母和姐姐,不留遺產給他,唯獨繼母的遺產留給一生未婚的他

父母離婚時張愛玲張子靜姐弟二人還都由他們的父親照顧,後來張廷重娶了民國政府前總理孫寶琦的女兒孫用蕃。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看樣子風平浪靜的生活正在暗中朝著分崩離析的方向發展了。

張子靜的姐姐張愛玲是一個非常要強的人,她對任何事情都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她有著一身傲氣與傲骨。完全看不上父親和繼母兩人在家中吸食菸草吞雲吐霧的架勢。一次機緣巧合,她和繼母孫用蕃吵了起來,繼母動手打了張愛玲,張愛玲正要還手,不料父親張廷重過來對她毒打一番,還將她關進了小黑屋,後來,張愛玲便跟隨了自己的媽媽,不再和這個家有任何的關係了。

從此之後,這個家就只剩下父親、繼母和張子靜了。張子靜從小身體不好,長得甚至比女孩子還要清秀些,所以讓人看起來有一點的弱不禁風。

更何況是在這樣封建傳統的家庭中長大,還曾經鬧得不可開交,活像是一盤散沙;父母不僅不能好好教育他,甚至吸食菸草,這種種因素都讓張子靜的性格中增添了更多的懦弱和自卑。

生母和姐姐,不留遺產給他,唯獨繼母的遺產留給一生未婚的他

道路不順卻無力改變

姐姐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若是來得太晚的話,快樂也不是那麼痛快。"這一點張子靜是知道的,面對那些阻礙他的事物,他也很想反擊,很想遠離,他不是沒有嘗試過,只不過每當他鼓起勇氣去嘗試的時候,結果總是以失望收場。

在張愛玲離開家中不久,張子靜因為忍受不了家中的生活,便去找自己的母親黃逸梵,可是她卻拒絕了張子靜,雖然口頭上說的是因為沒有足夠的資金供養兩個人的吃穿用度,但是張子靜知道,並不僅僅是因為這一點,還是因為他天生多病,柔弱,也沒有姐姐那般的聰明懂事。

後來,張愛玲在他們的姑姑張茂淵家裡的時候,張子靜曾去探望,不料姑姑張茂淵對待自己也是毫不客氣,待張愛玲走後,她直接對張子靜說:"以後要是想留下來吃飯就要提前說吃多少,否則不會準備,也不會留他在家吃飯!"這讓張子靜感到前所未有的失落和自卑。

後來,張愛玲成為了文壇上面非常璀璨的新星,剛開始的時候,她們兩人還會探討很多人生或者是讀書方面的道理,但是自從張愛玲胡蘭成兩人在一起之後,她和張子靜的聯繫就變得越來越少了。

生母和姐姐,不留遺產給他,唯獨繼母的遺產留給一生未婚的他

一生未婚,坎坷艱辛

可是,張子靜並沒有遇到自己一生當中心愛的人。從小到大,他的朋友都是少之又少,能夠推心置腹的自然沒有幾個。就連一向冷漠孤高的姐姐都嚐到了愛情的甜蜜,而自己卻一直尋不到那個能和自己共度餘生的人。當然,張子靜也是有追求的人,他羨慕那種一生一世一雙人的生活,所以面對婚姻大事的時候從來不馬虎。

導致張子靜一直都沒有成家的因素還有另外一個,就是沒有錢。他的母親從來不管他,生母黃逸梵去世之後也沒有留給他一星半點的遺產;父親也因為吸食菸草花去了很多的錢財,到了他該娶妻生子的年紀也拿不出什麼來幫襯了;姐姐去世之後,將自己著作的版權給了別人,未曾提及自己分毫。

我們都知道,世間的人本就薄情,如果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有誰願意和自己共度餘生呢?哪怕是再喜歡,也邁不過現實這道坎兒。

生母和姐姐,不留遺產給他,唯獨繼母的遺產留給一生未婚的他

"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蝨子。"張子靜的一生就是這樣,雖然出生在高貴的家庭,雖然自己身邊的人都個個有著自己的追求,個個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可自己終究是那個無名小卒,被忘記,被拋棄。

繼母離世,留下安慰

可能唯一讓張子靜感到安慰的就是他的繼母孫用蕃離世時曾留給他一筆遺產,他從沒有想到,兜兜轉轉,那個惦記自己的人竟然是自己的繼母。可見孫用蕃並沒有忘記他,也沒有忘記無論怎樣,她依舊是張子靜的母親。

生母和姐姐,不留遺產給他,唯獨繼母的遺產留給一生未婚的他

張子靜最後選擇去了上海浦東的黃樓中學教書,雖然那個地方是個窮鄉僻壤,但也是張子靜的一個安身之處,見慣了那麼多人情淡漠的他,在那樣遠離噪雜的鄉間應該會過得安心快樂吧。

張子靜的一生,是失意的一生。不管是年少時的他,還是成年後的他,都沒有從親人那裡得到一絲絲的憐憫和感動,這是可悲的。也正是家庭的不幸,導致了張子靜的不幸,他身上太多這個支離破碎的家庭的影子,讓他看起來是那麼的軟弱和怯懦。

生母和姐姐,不留遺產給他,唯獨繼母的遺產留給一生未婚的他

張子靜的一生又是豐富的一生。他嚐遍了世間的所有失意和黑暗,也盡己所能為自己尋得更好的出路,無奈事與願違。可他終究是嘗試過,努力過的,沒有放棄,就不會感到後悔。

人們總說:"要趁年輕去嚐遍世上的所有痛苦,這種事情可不是什麼時候都能經歷的。"痛苦能磨練人的意志,讓人變得堅強,痛苦也讓人清醒,讓人直到"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力量。那些很多人盡力去嘗試的人生,張子靜用自己的一生體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