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孩子的“好習慣”,越早養成越好,3-6歲是個關鍵期

孩子的“好習慣”,越早養成越好,3-6歲是個關鍵期

相信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時把握不好一個度,有些家長抱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對孩子時刻嚴格要求,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讓孩子失去了童年的樂趣,有些家長則是抱著“要給孩子足夠的自由”的心態對孩子過於縱容,讓孩子走上了不歸路,還有些家長持著中間的態度,但也總是會有所偏差。

孩子的“好習慣”,越早養成越好,3-6歲是個關鍵期

據早先的研究發現,一個孩子大腦的發育和性格的養成,大抵在孩子3歲的時候就已經完成了很大一部分,由此也可見得,在孩子前三年的教育裡,是整個童年的重中之重。在這個過程中,家長所控制的度,可以決定一個孩子一生的習慣。那麼,在三歲之前,家長們應該怎麼照顧孩子怎麼和孩子相處,需要培養孩子的那些好習慣呢?

一:條理與自律

現在有那麼一句話流廣在社會上,“無自律,不人生”。何為自律?即對自己的人生有全面的規劃,能控制好自己做事的時間和方式。或許看到這兒,有些家長會好奇,一個不過三歲的小孩子,談什麼自律?其實不然,孩子越小越能培養出影響一生的習慣。

孩子的“好習慣”,越早養成越好,3-6歲是個關鍵期

在孩子前三歲,作為家長可以用一些日常習慣來引導孩子走向自律。比如說自己早上起來不賴床,帶著孩子一起自主立馬起床洗漱,比如說讓孩子嘗試自己控制看動畫片的時間,比如說在外面買東西排隊時自己不流露出煩躁不耐的情緒,讓孩子不哭不鬧,比如說在孩子拿了什麼玩具之後教他要放回原位並時刻提醒他等。看似微小的事,卻能對一個孩子起到極為深刻的影響。

孩子的“好習慣”,越早養成越好,3-6歲是個關鍵期

自律,條理,是一個人對生活最好的態度,對於孩子來說,越早教會他自律和條理,他能走向成功的幾率也就越大。

二:分享與幫助

一個人難以成林,這個道理大家都懂。很多小孩子或許是因為家長的疏忽,對玩具和食物都會有一種佔有慾,別人碰了就會開始哭鬧,在孩子堆裡我們也會經常看到兩個孩子因為爭搶玩具而大哭大鬧,而有的家長會在孩子爭搶時毫無思考地站在自己孩子這邊斥責對方的孩子,有的家長則是會巧妙地化解這場小小的糾紛,循循善誘自己的孩子教導他如何分享,並讓他感受到合作的快樂。

孩子的“好習慣”,越早養成越好,3-6歲是個關鍵期

分享這項能力,不管是對孩子之後的學習工作還是和別人打交道,都是極為重要的能力之一。一個懂得分享的人,往往也是最容易成功的人。在兒時就教導孩子分享,無疑是讓孩子早期就懂得“在一起”的快樂。

樂於助人乃是我國傳統美德之一,一個人能否擁有這項美德,也取決於兒時父母的教導。有的父母自身就不愛幫助別人對別人的事坐視不理,缺少了同理心;有的父母自身樂於助人但是不懂得如何教導孩子。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裡,可以嘗試尋求孩子的幫忙,比如說“寶貝幫爸爸媽媽拿一下這個好嗎”“寶貝幫爸爸媽媽撿一下垃圾好嗎”,並在孩子幫助之後真誠地說聲道謝,這樣不僅能讓孩子學會主動幫助別人,也能讓孩子更加深入地感受到這個世界的善意。

孩子的“好習慣”,越早養成越好,3-6歲是個關鍵期

一個懂得幫助的人,一定都是善良又美好的人,在兒時試著讓孩子淺淺地瞭解到幫助的意義和快樂,對孩子一生的影響,也是極為深刻的。

三:誠實與自信

相信許多家長都經歷過這樣一個情況,就是孩子因為怕被罵或者怕丟臉而撒謊。在孩子小時候,難免會犯一些無傷大雅的錯事,但是有的家長或許是因為自身脾氣,總是因為小錯誤就對孩子大喊大叫各種兇,這就容易導致孩子不願意對家長說真話,從而學會了欺騙。

孩子的“好習慣”,越早養成越好,3-6歲是個關鍵期

作為一個人,怎麼可能沒有犯錯的時候?重要的不是犯錯,而是犯錯後的態度,一個人對犯錯後的態度,也往往是由兒時家長的態度所決定的。當孩子第一次犯錯時,作為家長應該心平氣和地教孩子如何道歉,並如何彌補錯誤,比如說“寶貝你這件事做錯了哦,我們應該……,那麼做了錯事我們是不是要道歉呢?”等,以溫柔平和的態度來解決孩子犯的錯誤,這不僅能讓孩子更親近你,也能讓孩子在下次犯錯的時候有勇氣向你說真話。

孩子的“好習慣”,越早養成越好,3-6歲是個關鍵期

一個孩子身上會有怎麼樣的特質,與家長的脾氣和做法息息相關,孩子的三歲,可以說是一個轉折期,像是一張白紙上,即將開始有了印記,而這些印記的好壞,大多數都是取決於家長的做法和教育。所以,家長們請把握好孩子三歲這個關鍵期,讓孩子成為一個美好又有力量的人吧。


孩子的“好習慣”,越早養成越好,3-6歲是個關鍵期

我國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說"美育者,與智育相輔而行,以圖德育之完成者也"。

壞習慣會成為孩子成功道路上的絆腳石,好習慣則會為孩子指明成功之路。

每個孩子出生都是一張白紙,會長成什麼模樣,取決於家長如何教導!在3-6歲其實就是給孩子養成良好行為習慣最重要的時期,可能有很多家長平時比較忙,忽視了這一點,家長要抓住3-6歲這個性格關鍵期,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性格品質,未來的路才會更好走。

孩子在小的時候愛做的事情除了玩具,莫過於兒童繪本了,這裡為大家推薦一套有關好性格品格培養的繪本《寶寶情商培養圖畫書》

父母可以給孩子當睡前故事讀,而且還能讓孩子學會自己的情緒管理。

孩子的“好習慣”,越早養成越好,3-6歲是個關鍵期

這套繪本一共有10冊,分別是《我能承擔責任》《我不隨便發脾氣》《我能表達自己》《我能與人分享》《我相信自己》《好孩子懂禮貌》《我可以獨立》《學會尊重別人》《我能守信用》《我有自制力》

孩子的“好習慣”,越早養成越好,3-6歲是個關鍵期

繪本中的圖畫也是非常適合孩子看的,因為孩子對圖畫還是非常敏感的

好的習慣決定好的未來,這套行為習慣培養繪本應該可以幫到忙。

孩子的“好習慣”,越早養成越好,3-6歲是個關鍵期

3-6歲是孩子形成習慣的關鍵期,若不注意引導,壞習慣極易養成,壞習慣一但定型可就很難再改了。所以,如果孩子有這些壞習慣,父母一定要幫助孩子“溫和而堅持”的改正過來!

所以做父母的點擊下方圖片,從現在開始改變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