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他本是開國皇帝,在水滸中卻成一名將軍,還被武松殺了,不是方臘

“武松單臂擒方臘”的故事幾乎人盡皆知,在很多版本的《水滸傳》影視劇中,也是以此作為大結局,所以很多人都認為方臘確實是被武松擒獲。方臘不僅是成功建立了政權,擁有廣闊土地的起義軍領袖,而且本人的武功也極其高強,所以人們也將此當成武松最為輝煌的戰績。

他本是開國皇帝,在水滸中卻成一名將軍,還被武松殺了,不是方臘


然而在《水滸》的小說原著中,方臘卻並不是被武松所擒獲,而是被武松的好友魯智深所擒拿。當時魯智深在戰場中迷路了,迷迷糊糊地在一個山洞中待了好幾天,出山洞的時候還迷迷糊糊的,正看見一個人朝自己跑來,於是他一把便將此人擒住,方臘也就這麼被抓。

他本是開國皇帝,在水滸中卻成一名將軍,還被武松殺了,不是方臘


他本是開國皇帝,在水滸中卻成一名將軍,還被武松殺了,不是方臘


也就是說“擒方臘”這一極為耀眼的戰績,並不屬於武松,那麼他一生中最為耀眼的戰績又是什麼呢?武松是普通人家出身,自幼跟隨兄長武大郎一起長大,成年以後儘管身強力壯,卻並沒有做出什麼了不得的事蹟,反而是因為“殺人”而不得不到外逃亡。

他本是開國皇帝,在水滸中卻成一名將軍,還被武松殺了,不是方臘


在知道當初所“殺”的人並沒有死以後,武松才敢再次去往家鄉,並且在路上因為殺了一隻老虎而成名,被人們尊稱為“打虎英雄”,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因為自己的實力而開始閃耀光輝,也算得上是武松最為知名最為耀眼的戰績。

他本是開國皇帝,在水滸中卻成一名將軍,還被武松殺了,不是方臘


好像除了“打虎”以外,我們很難想起武松另外的耀眼戰績了,至於殺西門慶、潘金蓮之類的人,那並無法體現出太多的武力值,至於醉打蔣門神,更是淪為了當地豪強勢力的打手工具,也不值得炫耀。事實上,“打虎”也是武松對於自己認可度最高的事,所以他在鴛鴦樓上殺了張都監等人以後,還會在樓上寫下“殺人者,打虎武松也”這樣八個字。

他本是開國皇帝,在水滸中卻成一名將軍,還被武松殺了,不是方臘


那麼武松的最大戰績,真的就只是打虎嗎?其實並非如此,在《水滸傳》的第八十九回中,梁山好漢在抗擊遼國軍隊的時候,武松便在遼兵的太陽陣內,輕易斬殺了一位名字叫做耶律得重的將領。

相信很多人對於耶律得重都沒有印象,認為只是武松順手殺掉的小人物,並不值得一提,但其實耶律得重的來頭大得驚人。根據北大歷史學教授王利器在《水滸考據論》中的研究,耶律得重的原型人物就是西遼的開國皇帝耶律大石,不過在《水滸》中卻被施耐庵寫成了一名將軍,而且還是被武松隨手斬殺的小龍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