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抗疫一線 最美社區書記——記省法院特約監督員、東龍社區書記郭慧敏

從武昌民主路的中段拐進紫沙路,就是武漢市武昌區糧道街東龍社區。43歲的省法院特約監督員郭慧敏是東龍社區的黨委書記,她從事社區工作11年,先後獲得

“武昌區三八紅旗手”、“武昌區優秀志願者”、“武昌區優秀社工”等榮譽稱號,帶領團隊獲得湖北省優秀志願服務社區。

抗疫一線 最美社區書記——記省法院特約監督員、東龍社區書記郭慧敏

不畏艱與險 她奮戰在基層防疫第一線

面對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疫情,在40多天的防控工作中,郭慧敏知難而上,帶領社區幹部、下沉黨員、志願者們眾志成城、克難攻堅,打造多個防疫標杆小區,受到居民的紛紛點贊。她對待每天的工作始終親力親為,站在防疫最前沿,每天睡眠時間不足5小時,兩個手機不停,每天接100多個電話是常態,聲音嘶啞了,任然耐心解釋;雨雪天卸車,15噸冬瓜又滑又沉,雙手凍得失去知覺.....這是她工作的日常。一個多月的時間,面對困難她從不抱怨,將困難扛在肩上,帶領社區群幹11人負責3515戶,9665人的生活、滿足大家團購代購、買菜送菜,為慢性病患者買藥送藥等各類需求。從上門入戶宣傳到各類物資發放;從“四類人員”的排查到確診人員的協調入院;從冒著高危傳染的風險為居民買藥到小區封閉後為居民購愛心菜;從挖掘10名黨員骨幹加入防疫工作到引領帶動發展160名志願者抗戰防疫一線;從關心新冠病人、孤寡老人、殘疾人到第一時間看望駐東龍轄區援鄂的河北醫療隊,

她每天忙的來不及吃飯、身患癌症的母親來不及照顧、13女兒更是沒有陪伴一天。

抗疫一線 最美社區書記——記省法院特約監督員、東龍社區書記郭慧敏

她是跨界的醫生、是居民的快遞員、是心理疏導師、是小區的健康守門人,更是社區的主心骨,以實際行動保衛著身後的群眾和腳下的土地。

只要大家都平安 我吃點苦受點累不算啥

疫情爆發初期,法院在職幹警和離退休老幹部中確診患者、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觸者的治療隔離工作成為擺在省法院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和社區面前共同的難題。作為湖北法院首屆特約監督員,東龍社區黨委書記郭慧敏盡心竭力,通過各種渠道積極協調解決法院幹警就診問題,被幹警們親熱地稱為“貼心書記”。

抗疫一線 最美社區書記——記省法院特約監督員、東龍社區書記郭慧敏

省法院一名七十多歲的退休老幹部,其妻於2月2日確診,本人也出現疑似症狀。省法院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立即上報所屬社區,東龍社區郭慧敏書記十分關心,迅速協調安排該名退休幹部入住定點酒店隔離觀察。2月10日,東龍社區在獲知該名退休幹部檢查結果為陽性後,立即將其安排至武昌醫院就診。該退休幹部感動得熱淚盈眶,直誇郭慧敏書記比自己的親閨女還親!

以郭慧敏書記為代表的社區基層黨組織在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千方百計服務社區居民,盡一切可能滿足社區居民的合理要求,這點點滴滴都浸潤著幹警們的心。當大家關心地問她,連續奮戰,身體吃得消嗎?郭慧敏卻笑著說,“在社區工作就要做女漢子,這裡的居民都是我的家人,能守住這個大門,不讓疫情進來是最大的心願,吃點苦、受點累不算啥,誰讓咱們乾的就是這個活。”

守護社區家園 是我們共同的職責

2月14日,省法院黨員幹警工作隊的組長和部分幹警代表到東龍社區認領防疫工作任務。在社區的指導下,省法院機關迅速理順了防疫工作領導體制機制,實行“院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小區工作隊(臨時黨支部)-黨小組-網格員”的鏈條式管理,堅持分區分級和垂直領導,為做好小區封控管理、保障服務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抗疫一線 最美社區書記——記省法院特約監督員、東龍社區書記郭慧敏

抗疫一線 最美社區書記——記省法院特約監督員、東龍社區書記郭慧敏

省法院機關志願服務者以網格員身份配合社區工作,先後承擔了沙湖小區法院宿舍的包保任務和東龍社區內6個居民小區的卡點值守、體溫排查、生活保障、環境消殺及社區部分路段的路面管控等防疫工作。針對少數社區居民強行外出、外地滯留武漢人員和在外人員返漢政策不明等情況,法院下沉黨員充分發揮專業特長,向居民析理說法釋清政策,並耐心聽取居民心聲,積極化解糾紛矛盾,引導群眾正確理解、積極配合疫情防控,短短十天時間就先後勸返了90餘人次。“省法院機關黨員幹部迅速成立了臨時黨支部,與社區一起並肩投身疫情防控一線,認單元、認樓道、認片區,每個人每天都有具體的任務,守護社區家園,是我們共同的職責。”郭慧敏書記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