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盛世名珍:從唐代金銀器,窺探唐代時期的社會生活

盛世名珍:從唐代金銀器,窺探唐代時期的社會生活

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金銀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並不少見,可大家對他們的瞭解到底有多少呢?金銀器一詞,從廣義上是指一切有金銀所製成的物品,從狹義上來講是指由金銀所製成的飾物和器皿,當然,我們今天所俗稱的金銀器是前者。談起金銀器的歷史,從發展年代來看自然是遠遠比不上鐵器、青銅器以及玉石類製品的歷史。畢竟,我們現在所已知的是在商代出現了金製品,到了隨後的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銀製品和金銀鑲嵌技術。

但是金銀器的發展卻有著完全不同的特點,從藝術發展史來看,金銀器從剛開始出現的時候,人們就將它視為一種地位和身份的標誌,因此金銀器從剛開始出現就擁有了審美價值,這一點與其他器具從實用工具到審美功能的出現的過程完全不同。通過上文的敘述不難看出金銀器雖然起步較晚但仍是具有重要的歷史研究價值。那麼今天就一起跟著小編的腳步來淺析唐代金銀器與社會生活發展吧。

一、唐代金銀器的空前盛況

1、金銀器的數量之多

眾所周知,唐代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無可取代,其發展之繁榮、政治之穩定、科技之進步以及社會之領先都值得國人為之稱讚。但其實遠不止於此,正是由於有以上的這些因素,使得金銀器生產與製作的繁榮昌盛都屬於這個偉大的朝代

盛世名珍:從唐代金銀器,窺探唐代時期的社會生活

根據現在已經發現挖掘出來的金銀器數據統計,已挖掘到的唐朝生產的金銀器數量達到了一千。這是個什麼概念呢?讓我們通過一組數據的對比來看看。這個數字是前面所有朝代發掘到的金銀器數量總和的幾倍,這樣的對比程度不禁讓人為之震驚。

另外,根據史料記載:“自淮南入覲,進大小銀碗三千四百枚”,這一段描述的是唐代淮南節度使王播一次就向敬宗皇帝進奉大小銀碗三四千枚,可見當時金銀器生產數量之多。

2、金銀器的製作之美

金銀器既然從剛開始出現就被認作為一種具有獨特審美價值的器物,那麼在製作工藝這方面必然是一門獨特的學問。一般來說,最簡易的加工方式就是將金銀器四周雕刻上紋樣。紋樣在古代名為“”或者是“文章”,它代表的不僅僅有當時人們的審美藝術方向,更是

寄託著一種人們對某種事物或人的追求與嚮往,寄託著許多不同的情感在其中。因此,對紋樣的研究可以讓現代的人們瞭解當時唐朝的社會精神層面的更多。

唐代金銀器種類和造型都十分豐富,而且每種器物又包含有多種造型,大多顯得圓渾飽滿,給人以一種積極樂觀向上的情緒在其中。不僅如此,唐代金銀器的設計中通常有著動與靜、疏與密的結合,技巧手段十分豐富。再看看宋代時期的金銀器特點,它們雖然同樣種類豐富,但是從形體上看大多輕便小巧,用詩情畫意的方法來進行裝飾,追求的是一種典雅文靜的風格,並且大多的宋代時期的金銀製品都是用來做陪葬物品。

盛世名珍:從唐代金銀器,窺探唐代時期的社會生活

在這些對比之下,唐代的金銀器就顯得十分高端大氣,突破了金銀器一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在富貴之中不能體現出大氣高雅的氣勢。當然,這一特點也是與唐代的時代風貌和特徵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舉一些例子來說的話,單是看著這些金銀器的名字,就能夠想象出它們的華麗大氣:蔓草龍鳳枚銀碗、鴛鴦蓮瓣紋金碗、仕女狩獵紋八瓣銀盃等等,便也不難聯想到唐朝的繁榮盛世。

3、金銀器的用途之廣

前文提到過,金銀器不像其他製品的器物,比如青銅器,它們並不是由實用價值衍生出後來的觀賞價值,因此在使用方面沒有其他器具的用途廣泛也是能夠理解。但其實在唐代,金銀器也被製作成了各種用途的器具供達官貴人使用

在唐代,金銀器被製作成了食具、飲具、藥具、衛生用具甚至是舍利器等等用途的工具,真可謂是應有盡有。當然,最值得人們關注的應該是

金銀製成的“靈丹妙藥”。眾所周知,從秦始皇開始,古人對“長生不老”一說法的追求是從未停止,唐代帝王自然也是如此。

唐代帝王世代尊崇道教,迷信於食用道教妙藥能延年益壽,長生不死的說法。有記載稱:唐高祖召數百號人“化黃金,冶丹法”,真是令人哭笑不得。更荒謬的是,一時間,鍊金丹竟成為了全國性的風氣。不過,也據史料記載,唐代許多帝王死因都是服用了丹藥而中毒身亡,不禁讓人感慨這適得其反的結局。

盛世名珍:從唐代金銀器,窺探唐代時期的社會生活

二、從金銀器中窺探唐代社會生活

1、唐代後期的鋪張浪費

雖然我們知道唐代前中期歷代帝王都是推己及人地提倡勤儉節約,但到了安史之亂前後,畫風便不是如此了。而金銀器原本就代表著權貴、身份和地位,加上前期鼎盛的國力為他們打下的基礎,後期的皇宮貴族愈發喜愛金銀器。

安史之亂期間,即便是在戰亂和動盪時期,達官貴人依然不放過舉辦豪宴的機會,生猛海鮮,無所不食,同時還是愛講排面,於是這般宴會上金銀器的出現成了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每次大肆舉辦豪華宴席都要宴請諸多大臣和達官貴人,可想而知,所要用到的金銀器皿也是不計其數。

當然,這也與唐代嗜酒成性的社會風尚不可分割,這在許多大詩人的詩篇中都有體現。比如詩仙李白寫道:“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再者有“誰能載酒開金盞,換取佳人舞繡筵”,這些都不僅僅是唐代古人嗜酒成性的真實寫照,更是有金銀酒具在唐代盛行的現實。試想一下,整日都過著醉生夢死坐吃空山的日子,怎麼能不亡家亡國呢?

2、唐代後期的政治腐敗

金銀器不僅在皇家貴族的日常生活中作為各種用具使用,而且在政治上也作為一種貴重的禮品來相互贈送,以達到獎勵臣子或者獻媚邀寵的目的。史書中記載到:“秦叔寶,名瓊... ...又從徵於美良川,破尉遲敬德,功最居多。

高祖遣使賜以金瓶,勞之曰:‘卿不顧妻子,遠來投我,又立功效。朕肉可為卿用者,當割以賜卿,況子女玉帛乎?卿當勉之。’”

盛世名珍:從唐代金銀器,窺探唐代時期的社會生活

這段是說秦叔寶跟隨李淵征戰美良川,攻破了尉遲恭敬,由於功勞最大,於是李淵獎勵給他一個金瓶。不過當然,金銀器更多的是奸吝小人用來賄賂上司的重要手段。例如西安北郊發現的唐代雙鳳紋大銀盤背面刻有“浙東督團練觀察處置等使大中大守越東刺史御史大夫上柱國賜紫金魚袋臣裴肅進”的字樣,這是因為後來演變成為了“四節進奉”的傳統,並且進奉的官員需在器物上刻上文字。

更有史料記載:“田神功,冀州人也......至揚州(平定劉展叛亂),大掠百姓商人資產,郡內比屋發掘略遍,商胡波斯被殺者數千人”,隨後用這些掠奪來的資產進奉朝廷,光是進奉的金銀器就達到五十件之多。不難看出當時的唐朝政治之腐敗。

3、唐朝人民在盛世之下的美好願望

通過金銀器在皇室貴族中的使用情況著實能夠看出當朝政府官員和皇親貴族的風氣如何,而通過金銀器上面的一些特殊的紋樣,我們也能夠看出當時社會中的美好願望的存在。

在唐代的金銀器中,儘管種類十分多樣,但佔據大部分比例的仍是唐人所喜愛的奇珍異獸和以攀枝花等為基本模板的植物圖案,像西亞、中亞地區出現頻率較多的兇猛野獸在唐代金銀器中並不多見。雖然沒有那些充滿力量的圖案花紋,唐代的金銀器上就連一個簡單的植物圖案都十分飽滿大氣,有著其他地區文化金銀器中所沒有的生命力和欣欣向榮、積極向上的氣概。

與此同時,唐代金銀器圖案上的場景往往是取於生活中的各種生活場面,比如狩獵、宴請和嬉戲打鬧等等,從這一點可以看出,當時強盛的唐王朝給了它的人民足夠強大的安全感,讓他們的生活過得有滋有味、充實快樂,以至於圖案沒有選擇宗教或者是某些神話場景。

那麼不同的金銀器到底寄託了什麼樣不同的祝願呢?比如,以龜和狐花紋裝飾的銀盤分別表示了延年益壽和祈求平安健康的美好願望;鴛鴦的出現則表示著夫妻對長長久久、白頭攜老的美好追求。這也大概就是唐代金銀器受人追捧和喜愛的原因吧。

盛世名珍:從唐代金銀器,窺探唐代時期的社會生活

三、總結

金銀器只是唐代社會生活的一個方面的體現,但它們所體現在我們面前的唐代確是方方面面的,這也能夠看出唐代人對金銀器這方面所花費的功夫和心血確實不少。也正因為如此,在遙遠的唐朝,金銀器種類之繁、樣式之精、意義之豐富等等方面都是那個朝代其他物件所不能替代的

,這也無愧於人們稱讚其為古代金銀器發展的頂峰了。

參考文獻:

1、《舊唐書·王播傳》

2、《將進酒》

3、《四》

4、《舊唐書·秦叔寶傳》

5、《舊唐書·田神功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