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日軍“玉碎”之戰的開始——松山戰役

2009年一部描述中國遠征軍的電視劇火遍了大江南北,它就是康洪雷導演的《我的團長我的團》。


日軍“玉碎”之戰的開始——松山戰役

《我的團長我的團》海報


這部劇我前後看了三四遍,最使我難忘的是炮灰團打南天門一仗,即打出了中國軍人的勇敢無畏,也打出了他們的聰明機智。當時看到日軍為了奪回主峰大碉堡,拼死衝鋒,被炮灰團的將士們打的屍體鋪滿了整個陣地,直到戰至最後一人。此時,我為中國軍人感到驕傲,也為日本軍人的頑強感到心驚。

電視劇是經過藝術加工過的,真實的歷史中,南天門也就是松山,遠征軍為了打下它,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我們先說下松山所處的地理位置。

松山處在怒江西岸,海拔2200米,滇緬公路橫跨怒江的重要橋樑惠通橋就在松山腳下,日軍佔據松山,遠可控制十餘公里的怒江江面,近可切斷滇緬公路的交通,又可作為拱衛龍陵的前哨屏障,其重要價值不言而喻,被西方媒體稱為“滇緬公路上的直布羅陀”。


日軍“玉碎”之戰的開始——松山戰役

松山戰役


基於松山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開戰前日軍派精銳的56師團第113聯隊主力及師團直屬野炮第56聯隊1個大隊,配屬輜重兵、衛生隊和防疫給水部一部,常駐兵力3000人,取名"拉勐守備隊"。戰時調走一半支援騰衝,駐守松山地區的是一支步炮混成部隊,指揮官為炮兵出身的金光惠次朗少佐。兵員共計1400名,配備有100毫米重炮群、山炮、戰車、高射機槍等強大的組合火力。值得一提的是:這支守備隊是日軍中的尖子,在緬甸方面軍一年一度的軍事項目比賽中,他們一直保持步槍射擊、火炮射擊、負重攀登的三項第一。


日軍“玉碎”之戰的開始——松山戰役

日軍工事內景


日軍為了應對中國軍隊的反撲,很早就策劃將松山打造成堅不可摧的堡壘,抓捕當地百姓1700多人日夜為其修建工事,終於在遠征軍進攻之前把松山堡壘修築完成。日軍幾乎將松山內部整個挖空,狀如大型蟻巢,地下交通網絡四通八達,電燈、供水俱已解決,因偽裝良好,無論空中還是陸上,均不易查覺也不易破壞。日軍為了保守秘密,工事完成後殘忍的將所有勞工全部毒殺。

松山堡壘建成後,日本南方總軍司令官寺內壽一大將,緬甸方面軍司令官河邊正三中將,第15軍司令官牟田口廉也中將,都曾在第56師團長松山佑三中將陪同下親臨視察,他們現場觀看了重炮轟擊和飛機轟炸試驗。試驗表明,數枚500磅的重型炸彈直接命中,亦未能使工事內部受到損害。日軍司令官們對此極為滿意。河邊正三在寫給南方總軍的報告中稱:"松山工事的堅固性足以抵禦任何強度的猛烈攻擊,並可堅守8個月以上。"另據日方《緬甸作戰》第89頁:"建成後的松山陣地樞紐部可承受中口徑火炮直接命中,陣地內儲存了作戰物資,可堅持至少三個月戰鬥。"

1944年5月,中國軍隊為了打通滇緬公路,20萬中國遠征軍在滇西集結,準備進攻龍陵、騰衝和松山,但作戰計劃早已洩密,日軍做好了周全的準備。但我軍卻對日軍兵力部署產生誤判,以為松山只有三四百日軍,沒有重武器,所以都很輕敵。


日軍“玉碎”之戰的開始——松山戰役

奮勇衝鋒的遠征軍


1944年6月4日,松山戰役打響了,在幾十架美軍飛機的掩護下,一個營的遠征軍向松山發起了進攻,在距離敵陣地約100米時,日軍突然火力全開,頓時遠征軍死傷一片。短短一刻鐘,一個營的遠征軍只剩了一個排,正副營長全部陣亡。

慘重的傷亡激怒了遠征軍,伴隨著猛烈的炮擊,飛機的轟炸,更大規模的進攻開始了。又一次以失敗告終。一次次進攻,一次次失敗,半個月時間,遠征軍已傷亡3000餘人,士氣大挫。這時,遠征軍才搞清對面之敵的詳細人員及部署。戰事陷於僵局。如果遠征軍不能擊敗日軍,則美國的戰略物資無法大量通過滇緬公路進入中國,而僅靠代價高昂的“駝峰”空運,猶如杯水車薪,將會大大延長中國戰場對日作戰的進程。這時中美兩國都不想看到的。就在這殊死搏鬥的關鍵時刻,一個抗戰的優秀軍人——李彌閃亮登場了!


日軍“玉碎”之戰的開始——松山戰役

李彌將軍


李彌,字炳仁,雲南省蓮山縣人,黃埔四期畢業生。20年戎馬生涯身經百戰,以顯赫的戰績成為國民黨軍隊公認的名將,時任第8軍副軍長。軍長何紹周(何應欽的侄子)深知李彌的軍事才幹,每有戰事,便把指揮權慷慨交付,對戰鬥進程從不隨便干涉,這次松山攻堅戰,同樣如此。

初上松山,經過幾天的戰鬥,李彌對松山的堅固也沒大有辦法,第8軍也傷亡了幾千人,加上先前的損失,松山上鋪滿了遠征軍將士的屍體。

就在此關鍵時刻,李彌改變了戰法,從外圍入手,一個一個地堡的摧毀,及下而上,逐步推進,為了配合遠征軍,美軍調來了最新式的武器——火焰噴射器。這樣,鬼子的末日就要到了!

按照新戰法,遠征軍的傷亡大減,而作戰效率大增。到了7月下旬,已經穩步推進到離主峰子高地不到500米的陰登山、大埡口、黃家水井一帶。最後的決戰快要來臨了。

第8軍的士兵仍然是從四周向山頂蠶食。但離主峰子高地還有200米時,再也無法前進了。因為太陡峭了,坡度大約有60度。連射擊都要仰起頭,中國士兵在這裡又犧牲了幾百人,因為上面的手榴彈經常像冰雹一樣砸下。李彌決定挖地道,填炸藥,讓日軍做土飛機。


日軍“玉碎”之戰的開始——松山戰役

子高地爆破


日軍“玉碎”之戰的開始——松山戰役

坐土飛機的日軍


8月20日上午九點,遠征軍摁響了起爆裝置,大地顫抖了一下,子高地升起了一股濃濃的煙柱,足足有一兩百公尺高,久久不散。遠征軍迅速向山頂衝擊,衝上主峰,與殘敵展開激烈的近戰。戰鬥最危急時,李彌親率特務營衝上主峰激戰數日,從陣地下來時眼眶充血,打雙赤腳,呢軍服成碎條狀,身上兩處負傷,人已經走形。

9月7日凌晨,遠征軍全力聚殲1、2、3號高地及馬鹿塘殘餘之敵,宣告松山戰役取得完全勝利。自6月4日開戰至9月7日勝利歷時95天,遠征軍陣亡8000餘人,傷者逾萬。而日軍僅有一人逃出,其餘全部玉碎。戰役的勝利,不僅大大增長抗日勝利的信心,還打破滇西戰役僵局,拔下滇緬公路上最硬的釘子,為最終打通公路奠定了基礎,拉開了中國大反攻序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