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疫情期間選擇離職,是不是太傻太天真?揭開職場那塊遮羞布


疫情期間選擇離職,是不是太傻太天真?揭開職場那塊遮羞布

眼下,肆虐的疫情,導致很多企業無法復工,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也是一個被不斷放大的話題,不少行業,不少企業損失慘重,儘管政府出臺一系列扶持中小企業的措施,但是對於一些本身資金鍊已經緊張到搖搖欲墜的企業來說,這點扶持無疑如杯水車薪,無法挽救它本已脆弱的生命。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有的企業看到的是瀕臨死亡的絕望,也有的企業看到的是鳳凰涅槃般重生的機會,他們堅信只要熬過這一段,就會出現“剩者為王”的局面,所以他們竭盡全力自救,哪怕是壯士斷腕,變賣資產、抵押貸款、緩交社保公積金、與員工協商降薪或者停薪留職等各種手段齊頭並進,只希望留下一口氣,等疫情過後,大幹一場。

這個時期,有個不容迴避的話題,就是失業,國家當然不希望有大面積的失業,這會影響社會的穩定,企業也不希望大量的裁員,這會影響企業正常業務的開展,但是企業活下去的兩個基本點:開源和節流。由於開源暫時無法進行,只能通過裁員等手段節流。另外,就是一些企業的破產、倒閉也會導致一些失業。

疫情期間選擇離職,是不是太傻太天真?揭開職場那塊遮羞布

不過,除了企業裁員,企業倒閉帶來的失業,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主動離職,疫情期間離職讓人費勁,那意味著你下一份工作很可能短期內沒有著落,所以很多人在此期間使出渾身解數,規避失業的風險,那問題來了,你如何看待主動離職的人呢?

我遇到一個這樣的例子,有位員工,薪資還不錯,在疫情期間,主動離職,給出的原因是:疫情期間,孩子無法入學,只能天天待在家裡,需要人照顧,雖然他這不用到單位上班,但是在家辦公也需要大量的時間放在工作上,這樣就無法好好照顧孩子,因此提出離職。

顯然這種理由有一些牽強,畢竟照顧孩子的事情,可以讓家庭其他成員承擔,猜想他離職有以下三種原因:

1、家庭因素

可能在此期間,他希望抽出自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陪陪孩子,畢竟孩子的成長是作為父母最天大的事情。

2、工作因素

工作開展不順利,加上疫情,很多工作需要擱置,而企業不能讓員工閒著,會安排一些與平時本職工作無關的事情,這就導致一些人對本職工作已經無法應付的情況下,又接觸一些新鮮的或者正好是自己不情願做的事情,那自然是會有情緒的。

3、替公司著想

公司處在生死攸關的危難時刻,臨時離開,可以幫公司剩下一些開銷,就當是停薪留職,將來情況好轉再回到公司繼續上班,這也是一種“利他主義”的體現,我們不能否認,是有一批人懷有無功不受祿的思想的。

當然,無論何種原因,能夠在特殊時期“如此任性”說撤就撤的人,一定是衣食無憂的人,也就是說家境還不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任誰也不可能眼睜睜看著自家孩子嗷嗷待哺食不果腹,而辭掉工作待在家中“無所事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