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相士去一人家算命,剛進門掉頭就走:不算了,這一家都不是凡人

北宋有一位奇人,活了一百一十八歲,精通道家之學,善於相面,乃是一位神秘的世外高人。

此人在歷史上真實存在,並非民間演義杜撰,北宋第二位皇帝宋太宗趙光義便見過他本人,因此還評價此人,“

抱道山中,洗心物外,養太素浩然之氣,應上界少微之星,節配巢由,道遵黃老。懷經綸之長策,不謁王侯;蘊將相之奇才,未朝天子

”。

俗話說,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此人蘊將相奇才,卻不朝天子,更不為天子賣命。然而,作為天子的趙光義,卻並不忌諱此人的“不合作”,反而由衷佩服他的“高義”,並甘願為他宣傳,賜號“白雲先生”、“希夷先生”。

那麼,這位神秘的世外高人究竟是何人?

相士去一人家算命,剛進門掉頭就走:不算了,這一家都不是凡人

他便是一代道教奇人陳摶。陳摶出生於晚唐,據說,他四五歲時,有次在渦水岸邊遊戲玩耍,有青衣老婦給他哺乳,從此變得益發聰明過人,讀經史百家,一見成誦,過目不忘。

陳摶雖然不朝天子,但早年的他,卻也有入仕為官的理想。五代時期,陳摶參加後唐的科舉考試,可惜信心勃勃赴考,結果卻是名落孫山。陳摶失望之下,從此寄情山水,專研道學,不再眷戀功名富貴。

據陳摶自述,他曾經見過兩位道法高深的奇人,名叫孫君仿、獐皮處士,兩人教授他辟穀之術,並告訴他:“武當山九室巖可以隱居。”陳摶於是來到當地隱居,每天只喝幾杯酒,專修辟穀之術。後來,他又移居少華山石洞中,繼續修煉,達到一覺便是一百多天的境界。

相士去一人家算命,剛進門掉頭就走:不算了,這一家都不是凡人


後周年間,陳摶便已名聲大振,周世宗柴榮仰慕其高名,邀請他到宮中一見,並當面請教他點石成金之術。陳摶卻回覆周世宗:“陛下為四海之主,應當以致力治國為念,怎麼留意黃白方術這樣的事情呢?”周世宗雖然很失望,但對陳摶依舊十分禮遇。

宋太宗趙光義也是陳摶的超級粉絲,先後兩次召見陳摶。有一次,宋太宗想到陳摶善於相面,於是請他到三子趙元侃家中相面。

據《邵氏見聞錄》記載,陳摶欣然前往,可是,剛進趙元侃王府大門,便掉頭就走,徑直向宋太宗覆命。宋太宗很好奇:“先生為何不見襄王(趙元侃當時被封為襄王)?”

陳摶說:“不必算了,我剛進襄王大門,便發現這一家都不是凡人,連僕人都是將相(

王門斯役皆將相也,何必見王

)。”

相士去一人家算命,剛進門掉頭就走:不算了,這一家都不是凡人


陳摶的言外之意是,襄王趙元侃將來能做皇帝,故而其家人都是從龍之人,不是凡人。宋太宗起初不以為意,因為趙元侃只是他的第三子,趙元侃之上還有兩個已經成年的哥哥——趙元昭和趙元僖。

但結果卻讓宋太宗始料未及,其後數年,長子和次子均發生變故,趙元昭患上瘋病,不適合做儲君,趙元僖不幸去世,儲君之位就這樣論資排輩到趙元侃。宋太宗只好裡趙元侃為太子,併為其改名為趙恆。宋太宗死後,趙恆即位,是為宋真宗。

陳摶的預言精準應驗。不過,此事的真實性頗值懷疑,《邵氏見聞錄》記載了許多荒誕無稽的故事,此事想必也是其中之一。

話說,宋太宗第二次召見陳摶,其後五年,陳摶壽終正寢,病逝於華山張超谷,享年一百一十八歲,世人稱之為陳摶老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