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明日立春:花謝酒闌春到也,離離,一點微酸已著枝

南鄉子·梅花詞和楊元素

蘇軾

寒雀滿疏籬,爭抱寒柯看玉蕤。

忽見客來花下坐,驚飛。蹋散芳英落酒卮。

痛飲又能詩,坐客無氈醉不知。

花盡酒闌春到也,離離。一點微酸已著枝。


明日立春:花謝酒闌春到也,離離,一點微酸已著枝


【註釋】


1、和:四聲,唱和。

2、楊元素:即楊繪,字元素。蘇軾為杭州通判時,楊元素是知州。

3、柯:樹枝。

4、蕤(ruí):花茂盛的樣子。

5、酒卮(zhī):酒杯。

6、離離:繁盛的樣子。


【背景】


這首詞寫於蘇軾任杭州通判的第四年即熙寧七年(1074)初春,是作者與時任杭州知州的楊元素相唱和的作品。詞中通過詠梅、賞梅來記錄詞人與楊氏共事期間的一段美好生活和兩人之間的深厚友誼。


1071年,蘇軾因為反對王安石的新法,王安石頗感憤怒,其門下御史謝景蒐集證據,並在神宗面前彈劾蘇軾,因司馬光為蘇軾求情,故蘇軾被外調離京,在1071年-1074年秋在杭州任通判。


明日立春:花謝酒闌春到也,離離,一點微酸已著枝


【詩詞解讀】


這首詩詞,是寫1074年春節過後,與杭州知州楊元素,在雪後庭院中詠梅、賞梅、飲酒、賦詩時為和楊元素的詩詞而作。


因為這時候蘇軾剛步入官場沒多久,尚未經歷仕途中的大起大落,詞內容清麗高妙,但哲理稍遜。


這首詞為和楊元素的詞,詞為詠梅,卻無一“梅”字,這是詠物詩詞中最標準的寫法。詞寫梅,動靜相宜。上片寫雪後寒雀站滿籬笆,爭先恐後地攀爬到梅花清冷的枝頭上,它們彷彿要從綻放的花朵上沾染更多春的氣息。


鳥兒們正醉心於欣賞梅花的芳姿,感受著春天的氣息,以致於當賞花人突然出現在花架下,它們才有所驚覺,紛紛飛起躲避。


“踏散芳英落酒卮”寫鳥兒雖然被人驚起,但卻流連於梅花的婀娜多姿而不肯離去。它們在枝權上眺來躍去,攪騰花瓣紛紛揚揚,落入賞花之人的酒杯裡,更為人物增添了賞梅的雅興。


明日立春:花謝酒闌春到也,離離,一點微酸已著枝


“痛飲又能詩”既寫宴飲之人的風流豪爽,又暗含梅增雅緻所以令酒宴氣氛高漲。文人雅士集於一堂,無酒不歡、無詩不雅,因而在酒宴上,宴飲之人競相豪飲作詩,氣氛十分之熱烈。乍一看,此句似乎與梅沒有多大關係,細細味之,正是因為有梅助興,才令風流之士酒興大漲、詩興大發,才會“痛飲又能詩”。


“坐客無氈醉不知”寫宴飲之人在經歷了“痛飲又能詩”的過程之後,酩酊大醉,連地上鋪的座氈沒有了都感受不到。梅花開時為冬末春初時分,地上寒氣未盡,無氈而坐肯定會感覺到寒冷。然而眾人開懷暢飲,酒興正酣,絲毫沒有察覺出異樣,更顯示出梅之醉人,酒之醉人,興之醉人。


“花謝酒闌春到也,離離,一點微酸已著枝。”主要寫宴飲並非一次兩次,而是由花開到花謝間多次舉行,由此可見眾人雅興之濃,襯托出梅花的魅力。


“花謝”則“酒闌”,點出了多次宴飲的目的正是為了欣賞梅花之絢爛,一旦無花助興,酒興自然也變得闌珊。花謝之後,滿枝青梅取代了花的位置。“離離”形容青梅繁盛茂密的樣子;“微酸”二字以青梅的味道代指實物,增添雅趣。青梅之茂盛可令人追憶梅花之繁盛,梅的形象依然充於字裡行間。


明日就立春了,春天馬上到來,期待春暖花開時,我們能戰神疫情,一起相約在美麗的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