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藝伎回憶錄的“小百合”:努力盛開的巖崎峰子

hello,大家好,我是小優。今天依舊給大家介紹的是日本藝伎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巖崎峰子。

巖崎峰子,日本藝伎,《藝伎回憶錄》小百合的原型。1949年生於日本京都。原名田中源雅子,是日本天皇的家臣、貴族田中源的後裔。5歲時進入巖崎藝伎館。該館所在的京都祗園甲部的花見小路是日本最古老、最著名,同時也是格調最高雅的花柳街。峰子6歲起作為該館的“承祧嗣女”開始接受嚴格而正統的藝伎培訓,並師從著名的四世家元井上八千代學習舞蹈。10歲時,她成為巖崎家族及其全部生意產業合法的繼承人。15歲正式出道,成為全日本的第64名舞伎,當年便成為收入最高者並保持“頭牌藝伎”稱號6年之久。21歲時完成“更領”儀式正式成為藝伎,每天晚上幾乎要到10家或10家以上的茶樓和料理亭接待客人。美國總統福特、英國女王伊麗莎白、查爾斯王子等都曾是她的座上賓。“國寶級”的巖崎峰子在音律、舞蹈、茶道、禮儀素養方面都是行家裡手,在舉手投足間的每一個細微之處表現日本傳統文化的精髓,可惜在她鼎盛時,才29歲就激流勇退,令無數人扼腕不已。


藝伎回憶錄的“小百合”:努力盛開的巖崎峰子


1992年,阿瑟·高頓(獲日本史學碩士)對日本藝伎產生濃厚興趣,決心寫一本有關藝伎的書。幾經周折,高頓在京都找到在當紅時卻毅然退出藝伎圈子的巖崎峰子。他在巖崎峰子家住了兩週,對她進行全天候採訪,錄下有關峰子生平的錄音資料長達100個小時。5年後,高頓因出版小說《藝伎回憶錄》而紅極一時。

然而,熱銷歐美的這本書因書中充斥的鄙俗情節而不受日本讀者的喜歡,其日文譯本銷量平平,並遭到日本文化界的堅決抵制和圍攻。當好萊塢決定拍攝《藝伎回憶錄》時,甚至有日本人在美國報紙上刊登啟事,稱這是對日本的文化強暴。電影在日本拍攝時遭到反對,只在日本的京都和東京取了少許外景,絕大部分場景都是在加利福尼亞拍攝的。

曾接受高頓採訪的巖崎峰子毅然向美國司法當局提起訴訟,狀告高頓及其出版商---蘭登出版集團旗下的普夫出版公司,指控高頓在書中將藝伎與青樓女子混為一談,為迎合西方讀者的獵奇心理,而對“所有藝伎”進行“侮辱”,是在肆意踐踏藝伎的清白。


藝伎回憶錄的“小百合”:努力盛開的巖崎峰子


巖崎峰子指控,高頓信口雌黃,聲稱小說的這段情節完全改編自巖崎峰子的個人經歷。巖崎峰子憤憤不平地表示:“我們圈子裡絕對沒有犧牲色相的事兒,藝伎館可不是出賣肉體的藏汙納垢之處。”為此,她要求高頓公開道歉,並責成他再版此書時,將峰子的姓名從書的前言中抹去。

在獲勝把握不大的情況下,巖崎峰子宣稱要親自寫一本真正的藝伎回憶錄,“糾正人們對日本藝伎的偏見。”2001年7月,日本最大的出版公司之一講談社隆重推出了巖崎峰子撰寫的回憶錄,初版發行後反響很大,2002年9月再版,到2005年6月,已經增印了10多次,連續熱銷日本。現該書已在17個國家翻譯出版,暢銷歐美。巖崎寫這本書是想告訴人們:藝伎是日本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是女性自立的職業,而不是美國人誤解的“娼婦”。

對藝伎世界,巖崎峰子最有發言權。20世紀六七十年代,她是京都最富有、最著名的藝伎。當年,包括英國女王、艾丁堡公爵以及查爾斯王子等國際政要都欣賞過她的表演。巖崎峰子生於1949年,5歲起開始接受藝伎的舞蹈與禮儀訓練。15歲那年,少女峰子成為見習藝伎,21歲時,峰子獲得“襟換”資格,(即有資格將和服領子的顏色由紅色換成白色)從而正式晉升全職藝伎。8年後,時值巔峰期的峰子退出藝伎生涯,這在當年是轟動日本的大新聞。功成身退後她與藝術家巖崎仁知結婚,如今在京都郊外過著平靜的生活,膝下有一雙女兒。

藝伎回憶錄的“小百合”:努力盛開的巖崎峰子


“一流的藝伎應該習慣鎂光燈的環繞,而我則在灰暗的壁龕裡度過了很多童年時光;一流的藝伎總是盡她所能取悅客人,使每個認識她的人都為之喝彩,然而我卻寧願享受孤獨;一流的藝伎應該像一株優雅的楊柳,恭敬地彎著腰為他人服務,而我卻固執叛逆,桀驁不馴……”--巖崎峰子《巖崎峰子自傳》。

巖崎峰子,一朵高傲盛開的小百合,美麗而又典雅,經久盛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