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賺小錢,賺大錢,都是在說這四種賺錢方式

所有的商業模式都是試出來的,

重點在於試錯的成本是否在你能夠接受的範圍內。

對於很多創業者來講,

最重要的還是應該回歸創業的本質,

去考慮如何將產品的核心功能做好,

讓其為用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以及更大的價值,

從而獲得超預期的用戶體驗,

而不是盲目追尋企業估值。

當下的國內商業環境,是一個從未有過的變局時代!

在這樣一個時代中,

企業家最需要做的是去辨析各種敏感信號,

去明察大勢,去識別假象、陷阱,

去把握新的商機,

最終找到自己企業的突破點、發力點。

市場的邏輯是按照你給別人帶來幸福的多少回報你。

你給別人帶來的幸福越多,賺的錢就越多。

給別人帶來的幸福越少,賺的錢就越少。

這個經濟學原理很樸素,

本分也是如此:你通過一款好的產品,

不管是軟性的服務,還是硬件產品,

你能為用戶帶來幸福感,你自然也會收穫幸福。

隨著移動互聯時代的到來,未來不是互聯網企業淘汰傳統企業,而是新商業文明淘汰舊商業文明。人類從農業經濟到工業經濟,再到現在的數字經濟,新技術、新思維、新模式構成了新商業文明。這裡的新模式可以稱之為“商業模式”。

商業模式近幾年的風靡全球,正是順應了這種經濟升級的需求。尤其對於中小企業、創新類企業,商業模式以其結構清晰、邏輯清楚、定位明確的方式把一件事兒說明白

,不像戰略那樣宏觀博大、資源配置模糊,無從下手。

蘋果靠iPhone橫跨硬件、軟件兩大神界,谷歌的搜索逐步擴展到智能帝國,馬雲的免費淘寶、支付寶發展到商業帝國,小米的極致性價比延伸到鐵三角生態、滴滴解決了打車難……凡此種種,這些企業都是順著移動互聯的大技術潮流、大文化潮流,依靠商業模式樹立了自己的江湖地位,各自劃界而治,形成跨區域、跨國界、跨行業的國際巨擘。商業模式就是生態鏈的重構,由此形成相關利益方權益的再配置,將價值傳遞到最終用戶手中。

昨天我們詳細的講述了關於商業模式中的概述,為大家講解了商業模式中的價值模式的構成與如何進行創新,今天我們將就商業模式中的收支模式繼續為大家進行講解!

關於收支模式

在互聯網時代,企業以免費的形式為用戶提供產品為商業模式,例如微信,360安全衛士、百度搜索等。大家普遍認為互聯網思維就是免費。其實不然,免費不是問題,

企業如何賺錢才是問題的核心,所以企業可以設計收支來源。

大家可能聽朋友在交流的過程當中經常講怎麼賺錢,怎麼樣控制成本,這其實已經把收支模式的兩個基本構成要素都點到位了。收支模式,一頭要抓收入,另外一頭要控制成本。收入跟成本之間的這個差額部分,就是我們所說的利潤。在商業模式裡面,收支模式準確的表達是什麼呢?

收支模式主要是指相關利益角色,他怎麼樣分配收入和怎麼樣分攤成本的一個結構,他主要是指相關利益者在企業的分配當中的一個利益的集中體現。這是書面化的表達,說通俗一點就是說我們怎麼攤銷成本,怎麼樣分配收入。

一般我們講收支模式,講到收支結構裡面一般要講兩個基本概念:一個是盈利的來源,還有一個是計算方式。

盈利的來源無非就是兩方面,一個是多掙收入,一個是多控制成本,無論是開源還是節流,都是能夠產生盈利,所以不要認為盈利就是從收入方面才有,也不要認為盈利只有節省成本方面才有,兩頭都能夠對利潤產生貢獻。所以,

盈利的來源,至少是有兩個端,一個收入,一個成本。

另外還第二個重要的概念,就是它的計算方式,什麼意思呢?比如說一臺汽車,我可以整車賣給你。但是我也可以租給你。如果賣給你,就是產品的銷售金額,如果租給你就收租金。

當一個企業,它的盈利出現問題了,一個企業家要捫心自問自己兩個問題:

第一,是不是自己的盈利來源就是他的這個盈利產生的這個源頭出了問題了,就是原來替你掙錢的這些項目,無論是開源項目還是節流項目,現在不靈了。

第二,就是計價方式出問題了,比如說我上一堂課,大型的工程機械裝備,比如說挖掘機,裝載機,在這麼差的經濟形勢下,你賣整機是賣不掉的。但是你不能今年沒收入啊,那你把它租出去,這也是一種盈利來源。所以當你盈利不好的時候,你還要考慮一下計價方式的問題。

一個企業採取哪種盈利模式更合適,取決於它所帶來的交易價值、交易成本及交易風險,這三個因素,是我們衡量一個“盈利模式”優劣的標準。

賺小錢,賺大錢,都是在說這四種賺錢方式


收什麼錢?我們要學會分層、分類!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我們要根據不同的能力資源與競爭去制定屬於自己的收支模式。對於企業來說當你收錢的業務,別人免費你就完了!

分類:

進場計費:入場費,如會員、自助餐、電視臺廣告等等方式

結果計費:又叫分享費,按照取得的結果進行分,比如減肥中心按減一斤多少錢

收費的方式決定了業務的開展程度難易,同一個資源能力,放在不同利益主體手中,抉擇收益不同。這種收益,首先來自資源能力與利益主體的不同匹配;其次來自交易方式的差異,即確定對象後,用哪種方式交易。

不同的交易方式,好比不同的能量開發技術,就算面對同一個對象,迸發的能量都不同。所以,想要在交易中獲得更大的價值增值,不僅要找個好對象,還要在

眾多交易方式中選擇最合適的一種。收支方式直接影響著業務開展的難易,業務開展困難時,我們可以對怎麼收錢的方式設計調整。我們大略總結為:兩部計價、分層計費、打包計費,交叉補貼等方式。

眾所周知,免費商業模式,被稱為最好的商業模式,因為它能夠最大的刺激顧客的購買慾。但,刺激購買慾作為促銷的一種手段已經非常廣泛的被運用,現在的免費模式能夠運用系統的力量將各種資源整合,建設自己的商業鏈條。免費模式的核心商業本質就是“交叉補貼”!

尤其在互聯網的虛擬經濟中非常突出。在實體經濟中,我們會看到許許多多商家贈送禮品和試用品等,當然這只不過是商家的一個障眼法而已。在過去的20世紀,免費還算是一種好的營銷模式,進入21世紀,隨著成本逐漸壓低至零,免費已經成為一種新的經濟模式。

對於補貼而言一般來說遵循幾個原則即:

產品補貼:高耗損件補貼基礎件、頻次高的補貼頻次低的

群體補貼:誰更需要對方誰補貼、誰讓平臺更有吸引力誰就補貼

時間補貼:用未來補貼現在、收未來錢、時間差(蓄水池概念)

企業需要不斷琢磨好的,巧妙的收費方式!

企業能賺什麼錢,就要看自己有什麼資源支撐,然後去確定自己賺什麼錢。賺什麼錢可以歸納為:價差、流量、市值、補貼等方面!你能賺什麼錢,怎麼賺錢,都是需要企業家自己去設計的。偉大的公司都是四種前都在賺得。

賺小錢,賺大錢,都是在說這四種賺錢方式


所有偉大的公司都是在正確的時間點上選擇了對的盈利方式,而賺什麼錢可以簡單歸納為:

價差(多賣)、

流量(增信——對社會資源多佔,多吃,多拿)、

市值(左手融資,右手買公司、業務、人才)、

補貼(能拿到多少就要多少)。

最後企業家要清晰,收費方式比定價方式重要,而賺錢方式比收費方式又要更重要!企業家應該從賺錢方式上去推薦企業應該使用的模式!

賺小錢,賺大錢,都是在說這四種賺錢方式


關於收支模式的設計方向,院長將其大略歸納為六個方面,分別是:

  • 固定成本變可變成本、
  • 重資產變輕資產、
  • 第三方支付、
  • 盈利來源多樣化、
  • 利益相關者角色多元化、
  • 類金融

知名企業,是怎麼樣做的呢?富士康的三個月的付款賬期,而且付的是什麼,三加六,六是指承兌匯票。汽車店的成本價賣汽車,靠給你增加配置變高配賺錢,麥當勞的收連鎖加盟費,吉列刀片刀架便宜靠賣刀片盈利等方式,多種多樣的盈利方式,構成了企業收支模式的核心。

賺小錢,賺大錢,都是在說這四種賺錢方式


高效運營的業務系統

是企業贏得競爭優勢的必要條件,

同時也有可能成為企業競爭優勢本身。

業務系統正是要從全局的角度來,

設計佈置自己與利益相關者的關係,

不計較一城一池的得失,

而是著眼於全局的成功。

業務系統的打造

關鍵業務也是創造和提供價值主張、接觸市場、維繫客戶關係並獲取收入的基礎。而關鍵業務也會因商業模式的不同而有所區別。例如對於微軟等軟件製造商而言,其關鍵業務包括軟件開發。對於戴爾等電腦製造商來說,其關鍵業務包括供應鏈管理。對於麥肯錫諮詢企業而言,其關鍵業務包含問題求解。

業務系統的構造確保了其商業模式可行,任何商業模式都需要多種關鍵業務活動。這些業務是企業得以成功運營所必須實施的最重要的動作。一個好的定位需要有一套相應的運行機制來實現,商業模式的差異往往通過業務系統之間的差異體現出來。業務活動構成的價值網絡組成了整個經濟體系,而企業是一個由其中部分業務活動構成的集合。

業務活動由相應的工作流、信息流、實物流和資金流組成。反映了企業與其內外各種利益相關者之間的交易關係,因此業務系統的構建首先需要確定的就是企業與其利益相關者各自分別應該佔據、從事價值網中的哪些業務活動。

首先需要確定的是企業與不同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關係。這些關係由純粹的市場關係到完全所有的所有權關係構成的頻譜組成,包括簡單的市場關係、一定時間和約束下的契約關係、租賃、特許、參股、控股、合資和全資擁有,等等。構建業務系統時所需要做的就是針對不同的利益相關者確定關係的種類以及相應的交易內容和方法。

一個高效的業務系統需要根據企業的定位,識別相關的活動並將其整合為一個系統,然後再根據企業的資源能力分配利益相關者的角色,確定與企業相關價值鏈活動的關係和結構。明確了客戶、供應商和其他合作伙伴,在影響企業通過商業模式而獲得價值的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用最簡單的話來說業務系統設計的四大步驟就是:

  • 邊界:哪些能做?哪些不做?鼓勵開放,多合作,不能無線延伸!
  • 內容:確定做什麼。
  • 找到利益相關者:找對人,事半功倍
  • 交易安排:談好條件

業務系統的建立關鍵在於,對行業周邊環境和相互作用的經濟主體的通盤分析。對於任何一個打算進入某個行業的新企業,可以通過反覆詢問以下問題來確定企業的利益相關者:

第一,我擁有或可以從事什麼樣的業務活動;

第二,行業周邊環境可以為我提供哪些業務活動;

第三,我可以為各個相互作用的主體提供什麼價值;

第四,從共贏的角度,我應該怎麼做才能夠將這些業務活動形成一個有機的價值網絡,同時又讓其他利益相關者得到他們想要的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