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整個二戰期間,德國人感覺到奇怪,蘇聯為何士兵越打越多?

張淑苗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首先蘇聯的人口基數並不少,1941年開打的時候,蘇聯有人口一億八千萬。一億八千萬的人口基數,蘇聯是完全有能力組織起上千萬的軍隊的,事二戰時蘇聯一共動員了3000餘萬人參加戰爭,平均動員率差不多有14%。高嗎,別看3000萬人挺多的,但是動員率其實並不高。

再看看他的對手希特勒,德國只有7000萬人口,但是累計動員兵力達到了1700萬,動員率達到了21.5%,基本上能上戰場的都去打仗了,甚至就連早早投降的法國動員率也高達14%。


所以說蘇聯人多德國並不奇怪,德國人搞閃擊戰的目的就是以少打多,趁你病要你命。

那麼真正讓德國人奇怪的是什麼?

一蘇聯軍隊的戰鬥意志

蘇芬戰爭,蘇聯以如此龐大的身去去欺負一個撮爾小國,結果磕磕絆絆打了三個半月才打下來,紅軍付出了死20萬,傷50萬的代價。

西班牙內戰,蘇聯派了幾個旅去幫共和政府,結果被弗朗哥的反叛軍輕鬆滅掉。蘇德戰爭前蘇軍的表現不可謂不糟糕。

這些戰果德軍看在眼裡,希特勒也看在眼裡,就這水平怎麼和我打。確實,蘇軍在蘇德戰爭前期的表現屬實不咋滴。但是幾場重大會戰之後蘇軍就緩過來了,莫斯科保衛戰之後,德軍很難再看到成建制投降的蘇軍了,蘇軍打仗也變得越來越有章法,悍不畏死的蘇軍越來越多。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肯定和壓力有關係,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在蘇軍方面,壓力就是大名鼎鼎的第227號命令,這個命令讓蘇軍在戰場讓任何膽怯和投降的行為都成了禍及家人的滅頂之災。

第二就是心態問題,蘇芬戰爭是侵略,西班牙內戰蘇聯人就是過去打醬油的,但是蘇德戰爭卻是反侵略,我要保衛的的土地,我的家人,怎麼可能不用命。

第三就是蘇軍也在成長,大清洗之後的蘇軍可以說人人都是趙括,但是隨著戰火的磨礪,那些活下來的士兵和將軍們積累了豐富的戰鬥經驗,蘇聯紅軍的整體作戰水平也在不斷提高。

讓德國人感到疑惑的第二點是蘇聯人哪裡來得如此強大的工業能力。


這個其實是德國小看蘇聯了,蘇聯從1926年到1939年戰前,只用了短短十餘年的時間就從一個農業國家完成了工業化,這個速度是前無古人的。其產能之強大僅次於老美,是歐洲第一工業強國,而且蘇聯人造武器講究的是耐用皮實能量產,二戰蘇聯光t34就生產了五萬多輛,而德軍各種五花八門的型號加一塊也就兩萬多。當然,盟國的大力援助也不可或缺,比如航空燃油,二戰時期蘇聯的產量是零,全靠老美給他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