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年羹堯被貶為杭州大將軍後,如果收斂認錯,雍正還會殺他嗎?

李瑜林


年羹堯之死,並不在於他當杭州大將軍時如何,而是早就註定的結局,只是觸發的時間長短罷了。


在《雍正王朝》中,年羹堯之死可謂驚天動地,這位不可一世的大將軍,就因為殺害了孫嘉誠,就因為阻礙了新政的推行,最終落得自盡的下場。

很多人都覺得,年羹堯就是太作,不是有句話叫“no zuo no die”嗎?實際上,他的作,只是一個安全隱患,真正釀成事故是多種安全隱患夾雜在一起,並最終觸發了死亡倒計時。

而這個觸發器,早在多年前就準備好了……

一、

在劇中,雍正帝即位後僅有的一次下江南,除了推行新政和黃河賑災以外,最大的目的就是要尋找處理年羹堯的理由。

通過他此行的所見所聞,看到的所謂“年選”官員汪道臺,還有黃倫對待新政的態度,異常憤怒。實際上他們倆的態度就是年羹堯的態度,當初得勝回京,雍正帝就新政問題請求過年羹堯。可惜提出的三個請求,包括削減軍隊,降低軍費開支,推行“火耗歸公”等,都被年羹堯一一拒絕,雍正帝無奈,這才派孫嘉誠去西北。

可是從孫嘉誠去西北的那一刻起,雍正帝就已經做好了兩手準備,一種是年羹堯跟孫嘉誠合作的準備。一種便是除掉年羹堯的準備,既然要除,必然需要理由,而這個理由,就藏在下江南的路上。

有讀者提出,康熙帝和乾隆帝的下江南,並不是指去長江以南,而是去江南省。江南省指的是上海、安徽、浙江、江蘇一帶,在清朝時,該省賦稅幾乎佔了朝廷收入的一半。

所以,李衛在江蘇推行的“攤丁入畝”制度,就是在最富裕的省進行的。

雍正帝此行首先是奔著鄔思道去的,結果撲了個空,退而求其次,再次到了李衛那裡。通過這次下江南,雍正帝獲取到的信息主要以下幾點:

李衛和田文鏡全力推行新政,而且並不買年羹堯的賬;其次就是,年羹堯選拔上來的那群人,成為了推行新政的阻礙;三就是,除掉年羹堯,也是李衛等支持新政派的訴求:

“乾脆,把他的大將軍給免了!”

只是有這些理由,還不足以讓雍正帝下定處罰年羹堯的決心,他還缺一個人的意見,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鄔思道!

二、

鄔思道何許人也,當年是老四胤禛派年羹堯在江南找出來的,並全家拜為老師!

除此之外,鄔思道跟年羹堯還有一層關係,那就是他們是同一年科舉考試,而且同時參加的鄉試。可以說他倆關係十分密切,這也是老四胤禛當年派年羹堯去尋找鄔思道的一個原因。

更重要的是,年羹堯不僅找到了鄔思道,還把自己如花似玉的妹妹年秋月派過去伺候,足可見他對鄔思道的重視。

一個帝王要成就帝業,有幾項大權是要牢牢抓在手中的,分別是政權、兵權和財權:

毫無疑問,雍正帝即位之後,年羹堯就象徵著雍正帝的兵權,這很容易理解,西北大將軍嘛。而把李衛和田文鏡等心腹之人派往富庶之地,也就等於牢牢抓住了財權,不管正史還是戲說,李衛和田文鏡收稅還是有兩下子的。再有就是政權,當然是控制在雍正帝手中,雖然也有老八胤禩或者老十四胤禵蹦出來挑戰一下,但無異於隔靴搔癢。

除此之外,要想牢牢坐穩江山,還需要一點點權謀之術,也叫帝王之術!

而鄔思道,就是能讓帝王之術得以施展的最佳人選,這一點上,鄔思道和雍正帝一清二楚,互相提防。

當年老四胤禛明明知道鄔思道跟年秋月互相愛慕,卻硬是耍了個心眼,給生生拆散。不是他冷酷無情,而是不敢冒險,冒什麼險?

就是冒年羹堯跟鄔思道聯合之險,雍正帝即位當晚,就急匆匆趕回府邸,為的什麼?

就是為了除掉鄔思道,除掉所有參與奪嫡,知道很多秘密的人員,因為他不敢冒險。

三、

我們來推導一下雍正帝的權謀之術:

第一個展現出野心的是年羹堯,比如拜見老八胤禩,比如給張廷玉送禮,比如血洗江夏鎮。所以,雍正帝需要敲打一下年羹堯,於是年羹堯就有了在雍親王府跪了一天的經歷,也才有了李衛被安插到年羹堯身邊監視之事。

監視年羹堯這件事是鄔思道跟雍正帝合作做的,隨後倆人又合夥試探了李衛:

還記得李衛那次進京嗎?李衛早早就步行至老四胤禛身邊,又給孩子起名叫李忠四爺,這只是第一關。最難的試探在後面,老四胤禛跟李衛寒暄之後,講道:

“你們先去看看福晉,過後李衛到楓晚亭,鄔先生那等我。”

後面就是四福晉的試探,還好他們順利過關,最後就是終極試探,為什麼非要到楓晚亭?就是因為這會經過李衛的好朋友坎兒的老房子……

鄔思道就在那裡試探的李衛,大家看看鄔思道說的話,話中有話:

“多少人讀書十年寒窗求之不得這官帽,狗兒,你要好自為之。”

為什麼叫他好自為之?就是怕他忘本,就是怕他因為坎兒的事質疑四爺,就是怕他會對四爺產生不滿。

李衛又是何等聰明,馬上回答:

“鄔先生,您說的意思我明白!做人跟做官一個理兒,就是不能忘本!”

有了李衛這次表態,鄔思道相當滿意,給了一句五個字評價:

“孺子可教也!”

所以,雍正帝對手下人的管控是一環扣一環的,李衛監視年羹堯,鄔思道考驗李衛,雍正帝試探鄔思道……

四、

雍正帝試探鄔思道不是一次兩次,早在還不是皇帝的時候就開始試探了:

還記得“死鷹事件”之後發生的事嗎?老四胤禛弄了幾箱子金銀財寶給鄔思道,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

“先生有房杜之才,無奈胤禛無李世民之命,委屈你了,這點東西不成敬意,送給你安度後半生吧!”

你看老四胤禛自比誰?李世民啊,李世民怎麼奪得皇位的?話說到這份上,鄔思道會不明白?

鄔思道根本就沒得選,選了銀子,這個門都別想出去,所以,他才掏出一份名單,老十三胤祥的舊部,這就給老四胤禛策劃武力奪嫡了。

等老四胤禛真正當上了皇帝,當天,連孝都不守,就急急忙忙回家,可不是想家哦,也不是想鄔思道,而是要除掉鄔思道。

鄔思道又是何等聰明,早就猜到雍正帝會這樣做了,所以他利用雍正帝多疑的心思,也設下一計,那就是派五路人馬保護府邸,而且不相統屬。

雍正帝見到此景,自然也不敢輕舉妄動,畢竟不清楚府邸形勢,人馬又是鄔思道安排的:

“既然是鄔先生安排的,自然萬無一失啊,你的名分容朕慢慢安排。”

你以為是保護雍正帝萬無一失啊,錯,是保護鄔思道自己萬無一失!

後來的十七阿哥急於求見,就是沒有等到雍正帝的“清君側”信號,急匆匆要進來看情況,結果被鄔思道搶先一步給趕走了,理由便是:

“天子無私事!”

五、

自然,當晚雍正帝的“私事”也就沒有辦成,幸虧鄔思道還給了雍正帝第二條選擇,那就是“半隱”,這才保住了一條小命,第二天一大早就急忙跑路啦……

半隱後的鄔思道,實際上仍然處於雍正帝的監視之中,看看他選擇的李衛就全明白了。選擇年羹堯,那就是找死,雍正帝最怕的就是他跟年羹堯結合。首選田文鏡也不行,田文鏡又不是府邸奴才,跟雍正帝交情不深,自然起不到監視的效果。

所以,鄔思道只能選擇李衛,李衛是受過試探的,是絕對忠心耿耿的,只不過當年試探李衛的鄔思道,現在成了被試探之人。

還記得雍正帝封諾敏為天下第一巡撫時下的明詔嗎,鄔思道是怎麼說的:

“這明詔朝廷發給各省總督和巡撫的,你才是一個布政使,為什麼也發給了你一份?”

是啊,為什麼發給李衛?其實並不是發給李衛,是發給鄔思道的,讓他給看看,這樣做有沒有風險,後來鄔思道就給田文鏡指出了諾敏問題所在啊。

鄔思道當然也不想一直被監視,所以就要設計離開,既然要離開,必然要替雍正帝辦完所有的事情,這其中就包括,繼續試探年羹堯!

面對西北戰事遲遲不結束,鄔思道決定親自送糧草去西北大營,也才有了鄔思道對年羹堯意味深長的一句問話:

“你處處算無遺策,為什麼就沒有想到我軍需要龐大的軍餉開支,難道叛軍就不需要軍餉開支?”

言外之意,就是年羹堯你是不是養寇為重?說是把青海圍的水洩不通,那麼叛軍的糧食哪來的,是不是你供應的?

六、

不要相信鄔思道有什麼神力相助,怎麼就知道叛軍主力在法輪寺?

根本不用猜,全青海,就這一個地方有糧草進入,不是這裡是哪裡?甚至鄔思道根本就不知道法輪寺的事,他就是胡亂一指,年羹堯立馬就明白什麼叫“燈下黑”了。

講了這麼多,我們再回到雍正帝下江南這件事上,他就是來找鄔思道的。

鄔思道當然也明白,除掉了年羹堯,自己也就再無存在的價值了,所以必然會躲。雍正帝畢竟跟鄔思道打了這麼多年交道,也明白他擔心的是什麼,自然也就沒讓田文鏡去追。

再說李衛那裡,一省巡撫找個妓女怎麼就傳的滿城風雨,不僅小翠知道,連劉墨林都輕而易舉地就獲取到了信息,連雍正帝都詫異:

“什麼時候染上這個毛病了?”

實際上,這是李衛故意讓傳到雍正帝耳朵中的,作為一省巡撫,他會不知道雍正帝已經到江蘇?之所以還這樣做,就是給雍正帝看的,目的也很簡單,弄點小毛病表達一下自己“胸無大志”唄。

我甚至都懷疑,歌姬小鳳仙不是別人,而是從田文鏡處逃過來的鄔思道。

果然,雍正帝三句話不離年羹堯,說來說去,就是希望從李衛口中獲得點鄔思道的信息,李衛心領神會:

“鄔先生早就跟我說過,年羹堯這個人遲早會闖出天大的禍來。”

雍正帝果然提高了警惕,豎著耳朵往下聽,李衛隨後說出:

“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戰場”

實際上這句話跟年羹堯八竿子打不著,嘉湖在南方,年羹堯在西北當大將軍,隔著大半個清朝呢。

這句話,更可能就是鄔思道跟雍正帝的暗號,這個暗號早在很久之前就制定好了。鄔思道此時讓李衛說出來,就是認為時機已到,可以開啟毀滅年羹堯的倒計時了。

果然,雍正帝聽後,馬上劉墨林就掏出一封信,說了年羹堯殺害孫嘉誠的事,隨後,大家都知道了,年羹堯開始走下坡路,直至死亡。

年羹堯死亡,李衛又胸無大志,田文鏡又是一根筋,鄔思道也徹底歸隱了,雍正帝也終於坐穩了皇位。

所以,年羹堯到杭州當將軍,不管怎麼做,都難逃一死,只不過那一天來的早或晚的區別,這個結局早在年羹堯被外派當官的時候,早在他拜訪八爺的時候,早在他血洗江夏鎮的時候,就已經被鄔思道定罪了……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創作品,不喜勿噴!


楊角風發作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年羹堯是個蠢人,此時再道歉已經遲了。

其實鰲拜的例子就擺在眼前!

任你功勞巨大,只要居功自傲、結黨營私,就隨時會有殺身大禍。

年羹堯在1718年擔任四川總督,隨後又成為川陝總督,到1724年,長達6年時間是西北的土皇帝。

他戰功卓著,一手搞定了西藏和青海,絕對是獨當數個省的重臣。

他居功自傲,囂張無比。


資料這麼寫:年羹堯因多有戰功,且恃雍正帝眷顧,做事驕橫。與總督巡撫文書中均呵斥對方姓名。入覲,令總督李維鈞、巡撫範時捷跪於道路旁送迎。在抵達京師後,將馳道都清除讓路。王侯大臣在郊區歡迎時,均不為還禮。在邊疆時,蒙古王公拜見其必須行跪禮,甚至額駙阿寶入謁時都如此。

自古以來,皇帝最嫉恨大臣功勞過大且傲慢。

雍正曾經親手硃批警告年羹堯:凡人臣圖功易,成功難;成功易,守功難;守功易,全功難。為君者施恩易,當恩難;當恩易,保恩難;保恩易,全恩難。若倚功造過,必至返恩為仇,此從來人情常有者。

爾等功臣,一賴人主防微杜漸,不令至於危地;二在爾等相時見機,不肯蹈其險轍;三須大小臣工避嫌遠疑,不送爾等至於絕路。三者缺一不可,而其樞要在爾功臣自招感也。我君臣期勉之,慎之。”

但年羹堯過於傲慢,竟然不當回事。

除了居功自傲以外,年羹堯還結黨營私。

他的黨羽眾多,已經形成強大政治勢力。年羹堯時候,他的大量黨羽都被革職。

這說明雍正很忌諱年羹堯的實力,所以才如此大張旗鼓的清洗。

至於年羹堯貪汙受賄,這倒是沒什麼。試問,滿清哪個高官不貪汙呢?

無非是想整你,隨便找的藉口。

有句話才是至理名言:一旦皇帝發現已經無法繼續給你更高的官職,你就危險了!


薩沙


我看下邊很多人回答得特別複雜,各種引經據典,問答,本來是簡單為好,整成這樣,那成了學術研究了:

結論是:不管年羹堯怎麼作,雍正皇帝,都會殺了他。因為,這時的年羹堯,無疑是第二個鰲拜了。

第一,年羹堯功勞特別大,憑一己之力,平定了西北地區,把藏和疆拉入大清版圖。毫無疑問,是清朝數個行省的第一負責人。

就算是王爺,也沒他的官大。年羹堯的官,當到頭了。他是外姓,清朝平三藩後,不可能再給外姓封王。

第二,年羹堯結黨營私,構造自己的政治勢力,而且,相當龐大,遍佈朝野和幾個大行省。這個直接威脅到了皇帝的利益。

第三,年羹堯太狂了,除了皇帝雍正,誰也不放在眼裡,見他,蒙古王爺都得跪他,同級別大臣,根本不理會。搞得好像,他要繼雍正位似的。

以上三個,都是死罪,沒死罪,也要給你造出來。雍正可不是年輕裡的康熙,得設計殺鰲拜,人直接殺你就行了。

最後,才是說他貪錢,其實,貪錢,已經無足輕重了。年羹堯必死。


董江波


說起年羹堯很多人都會想到年羹堯可憐的妹妹——年貴妃。但是讓人非常不能理解的是,為什麼年羹堯就是不認輸?其實主要年羹堯認個錯,他和雍正的關係也能緩和很多,但是為什麼年羹堯就是不認錯,就是不認為自己有錯?

可能是小編太過於無慾無求,得過且過的原因,小編並不是很理解權利的重要性,可能是小編從未接觸過權利的原因吧!小編對權力的誘惑力並不是很瞭解。所以小編看著年羹堯為了權利寧願去死的這種心理小編也不是很瞭解,所以小編就只能粗淺的分析一下,小編認為年羹堯不認錯,並堅定的認為自己沒有錯的原因。

年羹堯是他們那個時代的傳奇,庶吉士出身的年羹堯能在短短的21年裡成為川陝總督,是很多人沒有料到的事情。當時的年羹堯可以用意氣風發來形容。就算是改朝換代也沒有影響到年羹堯的青雲路,先是年羹堯成為一等公,然後年羹堯的兒子因為年羹堯的原因成為子爵,年羹堯的父親更是因為年羹堯的原因被破格提升為一等公。

可以這樣說,這個時候應該是年羹堯人生中最美好,最值得紀念的一段日子。但是好景不長,就在年羹堯還沒有來得及享受幾天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感受的時候,年羹堯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先是將“朝乾夕惕”誤寫為“夕惕朝乾”,被雍正誤會,然後被怒火中燒的雍正廢了年羹堯的左膀右臂,之後年羹堯被降職。在年羹堯被雍正降職之後所有人都想要趁這個機會狠狠的給年羹堯一腳。最後年羹堯成為了雍正時期的錯誤,被賜在獄中自裁。

其實從雍正的種種表現來說,雍正對年羹堯還是非常看重的。只要年羹堯不飄,雍正可以給年羹堯更多的榮譽,只要年羹堯承認自己的錯誤並及時悔過,雍正還是會給年羹堯一個機會的。

但是年羹堯沒有這樣做,那麼年羹堯究竟是在想什麼?曾經得到過,卻又突然失去的權利?還是後悔自己當時沒有足夠的權利推翻愛新覺羅的統治?在小編看來,這兩種都有。

有對權力的不捨,也有對曾經自己沒有獲得足夠權利的遺憾,更多的還是從高高在上跌落的落差。權利是很重要,但是也得有命享受這種特殊的權利才可以呀!


不靠譜的歷史研究者


我們先從正史上面說雍正對年羹堯的處理,雍正三年正月開始,年羹堯讓陝西巡撫胡期恆彈劾陝西驛道金南瑛,雍正不準,年羹堯又彈劾四川巡撫蔡珽,雍正並不將蔡珽治罪,而將他升為左都御史。

三月份,出現了五星聯珠的祥瑞,年羹堯上表稱頌,但是奏表中把“朝乾夕惕”寫成了“夕惕朝乾”,雍正就借題發揮,說年羹堯是故意這樣做的,是在損自己,所以他也對年羹堯說,你的西北之功,我同樣也可以不許。

雍正接著把甘肅巡撫胡期恆和四川提督納泰都換掉,然後在四月將年羹堯的川陝總督和撫遠大將軍都革掉,調杭州將軍。

大臣們看到雍正調任年羹堯之後,就紛紛上書彈劾年羹堯,在十二月的時候,朝廷的議政大臣最後給了九十二條大罪,其中死罪就達三十多條,雍正認為年羹堯還是有功的,所以就賜年羹堯在獄中自盡,就像嘉慶帝賜和珅自盡一樣。

我們再來看看另外一個人,隆科多,隆科多是在雍正五年十月被定了四十一條大罪,然後將其幽禁 ,並在雍正六年六月病死。

那為什麼隆科多和年羹堯的結果不一樣呢?原因也很簡單,隆科多的家世地位比較高,佟家世代都是皇親國戚,比如佟國維是康熙的舅舅,隆科多是雍正的舅舅,但是兩個人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雍正要除掉的人。

所以,年羹堯被調任為杭州將軍的時候,只是第一步,這時候不管年羹堯怎麼做,都是沒有用的,後面的都是緊接著就來了,這只是一個信號而已,就像秦朝的時候,呂不韋被秦始皇貶到巴蜀的時候,他也知道這也是第一步,所以就自盡了。

但如果是《雍正王朝》裡面的話,那還是有可能的,比如年羹堯最後被貶為一個不入流的守門人,如果他不拿出黃馬褂的話,那麼他就能活下去,可是,這個不是年羹堯這個年大將軍的風格了,他情願站著死。


歷史簡單說


年羹堯是清朝名將,起初深得雍正帝寵愛,他曾經配合各軍平定西藏亂事,還率軍平定了羅卜藏丹津的叛亂。立下了赫赫戰功。官至四川總督、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加封太保、一等公,作為一個漢人能得到雍正帝如此重用實屬不易。然而年羹堯跟歷史上許多功高震主的武將一樣不懂收斂,持寵而嬌,囂揚跋扈,很快引起雍正的不滿。在年羹堯平定青海羅卜藏丹津叛亂回京後不久,雍正就把年羹堯貶為杭州大將軍,並準備殺了這個為大清立下大功的人。那如果年羹堯在被貶為杭州大將軍後懂得收斂認錯了,雍正帝還會殺他嗎?

答案是肯定要殺。雍正帝在把年羹堯貶職之時就下定決心要殺他,所謂的貶職只是殺年羹堯之前的一個緩衝階段罷了,畢竟殺這麼一個大將需要時間收集證據羅列罪狀。那雍正帝為什麼一定要殺他呢?年羹堯年紀輕輕就坐上了川陝總督的位置,在九子奪嫡中又堅決站在四爺一邊,明明已經贏得了雍正的信任和重用,可為何還是被殺了?

年羹堯要是一直對雍正忠心耿耿,小心謹慎行事也就罷了,可他如果有點別的心思雍正帝怎麼可能放過他。畢竟年羹堯知道雍正帝太多事情,作為幫助雍正登基的大將,肯定知道外人不知道的東西,也許雍正帝的一些秘密也被他所知。這樣的人如果心生二心,那對雍正是個很大的威脅。而且在雍正帝登基後年羹堯還經常出入廉親王(就是八爺)的府邸,這更加引起了雍正的懷疑。

在年羹堯得到盛寵後入朝覲見時,直隸總督、各地巡撫居然都爭相跪地迎送,這可是皇帝才能享受的待遇,年羹堯這是僭越了,在古代等級制度和禮儀制度如此森嚴的情況下,僭越實屬大逆不道。年羹堯不僅不知收斂,還越發囂張,似乎連雍正都不放在眼裡。也因此得罪了不少的達官貴人,就算雍正帝不殺他,在年羹堯失寵後想殺他的人也有的是。

最終,雍正三年十二月年羹堯被削官奪爵,羅列了年羹堯九十二條大罪,其中就有五條是大逆不道的罪狀。雍正四年年羹堯被賜自盡,家人也都被流放,雍正帝終於把這根眼中釘肉中刺拔了。


風塵講歷史


雍正對年羹堯還是非常看重的,那些說年羹堯幫助雍正矯召篡位的傳言先不談,單是他在西北震懾老十四的功勞還是有的,況且雍正登基後,內政不穩,一直受到八爺黨人的刁難,這讓雍正非常頭疼,好在年羹堯在外能穩住西北,維護了國家安定,皇帝對他非常滿意,經常在奏摺里拉家常,噓寒問暖,很有意思。



還會寫出朕就是這樣的漢子……有興趣可以看看雍正給官員的批覆,有的很像是小學生寫的,特別接地氣。

皇帝給年羹堯的封賞實在是太多,什麼大將軍,一等公,太保之類的,都是高官,只要他能配得上,有什麼榮譽先給他,但正是這樣的恩寵,漸漸的讓年羹堯不知道何為天高地厚,忘了自己就算官做的再大,也是皇家的奴才,也還是一人之下,不僅他自己狂妄至極,就連身邊的人也漸漸起了心思,有傳聞稱,身邊的人勸說他讓他自立為王,他並沒有立刻表態是拒絕還是同意,想了很久,觀察了一下天象,認為自己做不了皇帝才作罷,不管此傳聞真假,但年羹堯這種雄霸一方的封疆大吏,大權在握,手握重兵,這種傳言出現十分正常。



那麼如果年羹堯稍微收斂一下,雍正會不會放過他呢?一定不會。

年羹堯從權利的頂峰被一扁再扁,最後做了守門軍仍然擺不正自己的位置,從他的行為來看,年羹堯此人絕不是那種能夠收斂低調的人,即便他可以做到這一點,但皇帝心中已經厭惡他,而自古以來的皇帝都有一個通病,就是對自己的權利極度敏感,決不允許有任何人染指,皇帝殺心已起,就算年羹堯真的收斂,按照他張揚的個性和雍正多疑的性格,日後的日子也並不會太平,死是早晚的,可能還會牽連更多的人。


風雲一點通


不會殺!

其實雍正一直並不想殺年羹堯,可是年羹堯自作孽不可活。如果被貶為杭州將軍後,年羹堯但凡收斂一點,低個頭,認個錯,雍正都不會殺他。畢竟,年羹堯是雍正樹立起來的君臣一心的典型,而且,雍正視年羹堯為國家的恩人。作為一個領導,隨隨便便把自己樹立的典型給殺了,這不是打自己的臉嘛!

但是,雍正還是把年羹堯賜死了,這是為什麼呢!有以下幾個原因,從《雍正王朝》中可以看出端倪。

一,奢侈不改。已經被貶為杭州將軍了,可是年羹堯依然不改奢侈之風。吃白菜只吃裡面的嫩芽,小豬必須活活打死,這一點,從他的廚子的話裡可見一斑。而雍正正在整頓吏治,提倡節儉,這不是給領導上眼藥嗎!

二,僭越依舊。已經不是大將軍了,可他駱駝死了不倒架,竟然效仿皇上,晚上小妾陪睡,還搞翻牌子這一套!這在古代,是僭越大罪,是要殺頭滅族的。這就純屬是自作孽不可活了。

三,藐視皇威。電視劇有一個鏡頭,被貶後,他應該上摺子謝恩。可是,年羹堯寧死不屈,僕人哭著求他低個頭上一個謝恩折。領導本來是殺殺他的威風而已,他不但不知悔改,還明顯表示不服,哪個領導能容這樣的下屬?

四,打臉領導。讓雍正下定決心殺他,並不是有多少大臣上奏摺,而是張廷玉轉奏李冹的一句話“他穿著黃馬褂守城門,傲然踞坐,招搖於鬧市居心何在!”。這是很明顯啊,年羹堯這是跟領導叫板,我這麼大功勞,領導卻兔死狗烹,全天下的老百姓看看,雍正到底是一個什麼人!如此打領導的臉,領導能不殺他嗎?

1.閱後如果喜歡,不妨關注和點贊一下,謝謝

2.如果喜歡職場和管理知識,關注本號閱讀相關文章!


管理那點事


年羹堯是清朝雍正皇帝手下的一個大權臣,首先他為雍正皇帝登基立下了汗馬功勞,所以在雍正剛剛當皇帝的時候,給予他很高的獎賞,讓他當了很大的官。但是年羹堯漸漸的飄飄然了,過於飛揚跋扈,有點認不清自己,以至於最後年羹堯被雍正殺掉。

也許有人說,如果年羹堯在被貶為杭州將軍的時候,能夠收斂認錯的話,也許能夠逃過一劫。不過我認為這種看法是不對的,當時雍正皇帝應該對年羹堯起了殺心,無論年羹堯怎麼做,恐怕最後都難逃一死。連跟饒估計也是看穿了這一點,所以最後也實在是沒有任何辦法了,只能夠坦然等死了。

也許是因為雍正王朝這部電視連續劇的緣故,以至於人們很多人認為雍正皇帝是個很不錯的皇帝。要知道,在歷史上雍正皇帝是以狠毒著稱的,只要是得罪過他的人,最後基本上都難逃一死。隆科多本身也是對雍正皇帝登基起了很大作用的一個人,可是最後的結果又怎麼樣呢,照說隆科多並沒有像年羹堯一樣飛揚跋扈,至於雍正王朝電視劇裡所說的隆科多參與逼宮更是子虛烏有。

雍正皇帝本身是一個非常刻薄寡恩的皇帝,這已經是歷史上的公論了。年羹堯自以為是雍正的親信,為雍正做了很多事情,所以在出任大將軍以及陝甘總督的時候,實在是太過於飛揚跋扈,並且認不清自己,搞得西北只知有年大將軍,不知有皇帝。這實在是任何帝王都無法容許的,更何況是雍正這樣的人,而雍正將年羹堯貶為杭州將軍的時候,事實上就已經開始佈局殺年羹堯了。

因為雍正將年羹堯從西北貶到東南,主要是因為年羹堯做了多年的西北王,一時勢力盤根錯節。所以需要將他遠遠調開,先清除他的勢力才好殺他。而年羹堯是跟了雍正多年的人,在明白了這一切之後,就知道自己已經難逃一死了。

我是冰哥聊史論古今,期待您的關注和點評!


冰哥聊史論古今


會殺。

從二月河的《雍正王朝》來看,有幾點上可以說,年羹堯必死無疑。

一、年羹堯在雍正尚未登基之時,和雍正回京過程中,在江夏鎮受辱,後來雍正授意年羹堯血洗江夏鎮,並且將此地的軍隊也一併屠殺了,這種醜事,雍正不希望這種事在被後人提起,雍正登基之後,對曾經的功臣都有了限制,除了十三爺之外,鄔思道等人也差點被殺,從這方面看,雍正一定會殺年羹堯。

二、在西北之時,年羹堯手握軍政大權,斬殺了好幾位督撫衙門大官,而這些人都是皇帝親自任命的,未經皇帝允許,隨意斬殺朝廷命官,這是死罪。奈何西北戰事吃緊,雍正會讓他,但戰事結束,也是難逃罪責。

三、雍正最在意的事兒就是賦稅和吏治,在西北,年羹堯將很大一部分軍餉都用於自己和高級將領的花銷,一棵白菜只用菜心做飯,還讓九王爺下跪,於情於理都是大逆不道的罪,這讓雍正在心裡很難容下他。

四、在杭州時,竟然學著皇帝翻牌子,辱罵當地官員,飲食上還講究排場,這讓雍正很上火。

綜上,年羹堯必死無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