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二戰期間,德軍為何寧可犧牲也不使用化學武器?

冷雨夜宵


化學武器是戰場上最可怕的殺傷性武器之一。最早使用化學武器的國家是德國。在一戰中,德軍在伊普爾沿海港口向英法聯軍發起了猛烈的進攻。德軍在久攻不下,己方士兵傷亡慘重的情況下使用了毒氣彈,最終造成了英法聯軍15000多人死亡。

此役之後,各國都開始爭先研製化學武器,毒氣彈也開始在戰場中頻頻出現。由於希特勒也曾在一戰中遭到毒氣彈的攻擊,險些造成雙目失明,因而他對於化學武器更是尤為重視。

(二戰中德軍)

在成為元首之後,希特勒專門成立了一個生化實驗室來研製新型毒氣彈。二戰前夕,生化實驗室成功研製了一種叫做“塔崩”的毒氣彈。這種化學武器殺傷力強大,只需要一毫升,就足以使健康的士兵斃命。並且其傳播方式也很多樣,除了呼吸進入人體外,皮膚沾染也會造成致命性傷害。

儘管這種化學武器殺傷力強勁,但德國卻直到戰敗都沒有使用過。

那麼,為什麼德國寧願戰敗,也不使用生化武器呢?

首先,我們要排除納粹德國良心發現這種說法。在二戰期間,納粹德國犯下了無數不可饒恕的罪行。在納粹黨種族屠殺政策中,猶太人就曾被關進毒氣室,遭到了批量處決。這也就意味著,納粹德國其實一直在使用生化武器,只不過沒有搬到戰場上而已。

實際上,納粹德國之所以沒有使用生化武器,和戰爭進程有很大的關係。在二戰前期,無論是波蘭還是法國,都沒有辦法阻擋德國陸軍進攻的步伐。在短短半年的時間裡,除了英國和瑞士,整個西歐幾乎已經全部被法西斯勢力佔領。

此時的德國正處在遇神殺神的無敵狀態中,他們根本沒有必要使用化學武器。

在轉頭東進之後,德國延續了他們所向披靡的狀態,直到在莫斯科受阻、斯大林格勒敗退之後,德國才算是遇到了一個真正的對手。按理說,斯大林格勒失敗之後,德國需要一場大勝來提升士氣,這也正是使用化學武器的最佳時機。但德國依然沒有使用。

(斯大林格勒)

為什麼不用?

我們要知道,化學武器並不是德國的專利。在一戰之後,各國都對化學武器進行過深入研究。德國方面掌握的情報顯示,二戰中的盟軍都擁有製造芥子毒氣彈的能力。至於有沒有殺傷力更強的武器,暫時還不太清楚。

進入二戰以後,雖然並沒有明文規定,不過,歐洲戰場都默默秉承著不使用化學武器的原則。一旦德國開了這個頭,各種化學武器恐怕會相繼登上戰場。蘇聯的疆域幅員遼闊,並且溫度普遍較低,毒氣傳播速度慢。一旦化學武器被蘇方偵察,蘇軍有充足的時間疏散百姓並佩戴防毒面具。德國在蘇聯投放毒氣彈的殺傷力十分有限。

而假如蘇聯要對德國進行報復,用飛機在德國境內投放毒氣,那事態就非常嚴重了。德國國土面積有限,軍民幾乎是避無可避。哪怕軍隊士兵人手配備一個防毒面具,那老百姓們又怎麼辦?恐怕還沒等到戰爭分出勝負,納粹政府就被民間百姓給推翻了。

從這個角度來說,使用化學武器對德國是相當不利的。

另外,生化武器具有不穩定性,極有可能會誤傷自己人。關於這一點,作為盟友的日本早已經為德國演示過了。在日蘇之間的諾門罕戰役中,日本生化部隊曾嘗試對蘇聯的河流投毒。結果蘇聯老早就截取了情報,做好了防護工作,反而是日本人自己的部隊被搞得死傷慘重。

影響化學武器的因素實在太多了,像是溫度、溼度、風向、天氣,都很有可能改變化學武器的運行軌跡,誤傷自己人。這也是德國不打算使用化學武器的原因之一。

(二戰中戴著防毒面具的民眾)

有人說,國家都快被滅亡了,難道德國就沒有想過魚死網破、搏命一擊嗎?

其實,早在斯大林格勒潰敗之後,德軍高層就曾討論過使用化學武器的可行性。當時他們唯一的擔心的問題就是,盟軍會不會有更加可怕的化學武器。為了確定這一可能性,希特勒召見了“塔崩”的發明者阿曼洛斯。

阿曼洛斯明白化學武器的可怕,為了避免人類世界生靈塗炭,阿曼洛斯撒謊說:“盟軍極有可能已經制造出了殺傷力更大的化學武器。”也正是這一句話,徹底打消了希特勒動用化學武器的念頭。

戰後阿曼洛斯被判處八年,出獄後直到1990年才去世。

用我們中國人的觀點來看,德國在動用化學武器一事上缺乏天時、地利、人和。沒有使用化學武器,其實是拯救了德國自己。

(參考資料:《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


張生全精彩歷史


二戰中,德軍曾啃過好多硬骨頭,前期採用閃電戰戰術,由於雙方的軍事實力懸殊,基本是兵不血刃的。

但是後來到了蘇聯戰場,雙方力量旗鼓相當,戰役一個比一個慘烈,傷亡越來越多。納粹為什麼沒有使用殺傷性極大的化學武器呢?

首先,德國是有化學武器的

有一些人說,德軍沒有用化學武器是德軍沒有具備那個能力, 這顯然是錯誤的。 其實德國人早就有擁有製造化學武器的能力,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肆無忌憚地使用,對法國和英國軍隊造成數以百萬的傷亡。

比如著名的沙林毒氣,一戰中一經投入戰場就造成了五萬餘人的傷亡,讓當時的英法軍隊聞風喪膽。

二戰的時候,德國人的化武產能更厲害,擁有的化武數量嚇人。後來清點,納粹擁有超過一萬兩千噸的沙林毒氣,殺死幾百萬人毫無壓力。

既然德國人有這個能力,為什麼沒對敵方使用呢?

主要是不敢用

在一戰中見證化學武器威力的歐洲各國,誰也不想被動挨打,都開足馬力生產化學武器。他們在一戰結束後紛紛進行“公開”競賽,英國和蘇聯分別都有著數量驚人的化學武器庫存,美國的化武產能更是遙遙領先。


而值得一提的是,蘇聯人的化武生產能力還得益於德國人的無私幫助呢。 德國人這時候在把化學武器用於戰場的話,他是不但佔不了絲毫便宜,恐怕還會受到敵方更可怕的報復。

當丘吉爾聽說德軍想要對蘇軍使用化學武器時,丘吉爾就明確表示:如果德國對蘇聯人這麼做,我們就對德國城市也使用化學武器,以牙還牙。

在這種警告下,希特勒自然是不敢輕舉妄動的。事實上,任何武器都是隻有對沒有反抗能力的人時才可以隨意使用。

比如薩達姆,他對成千上萬庫爾德人使用化學武器時的時候,是毫無顧忌的。而薩達姆對於進攻伊拉克的多國部隊的士兵,卻是這個念頭都不敢動一下。

其次是因為用了收效也有限。

一戰時,人們對於這種武器還比較陌生。士兵遇到化武襲擊後基本上是束手無策,驚恐萬分,更談不上防範了。所以德國人最先用了化武時,就造成了對方人員大量傷亡,效果出人意料的好。

然而世界上總是有矛就有盾,面對著殘忍的化學武器,人們研製出了防毒面具、放毒服裝等一系列保護措施。

事實上,在二戰戰場上,歐洲各國都進行了大量的防化準備工作。德國人就是在戰場上用了,對敵方戰鬥人員的殺傷也是非常有限的。

最後是因為,化學武器與德軍的戰術不符

貫穿整個二戰,德軍的戰術都是高速突進的閃電戰為主。

而閃電戰中的裝甲部隊,其作戰的核心就在一個快字。化學武器一旦使用,也許幾小時甚至幾天都不能散去,這樣也許能夠殺敵,但一定會嚴重阻礙自己軍隊的行進速度。

另外,二戰是運動戰,與一戰的塹壕戰截然不同。二戰的軍隊,在遭遇化學武器後可以迅速撤退,遠離打擊區域。化學武器不像一戰一樣可以在陣地上長久留存。像蘇德戰場這種大縱深戰場,蘇軍完全可以在遭遇打擊後迅速撤退,這樣化學武器的使用價值也就不大了。

順便給那些試圖為希特勒辯解的人說一下,二戰中德國人的毒氣對無數猶太人可是毫不留情。希特勒曾經在“百忙”中到毒氣室去,因為他有個愛好,喜歡親眼看著猶太人如何在毒氣的折磨中痛苦的死去,可見希特勒有多殘忍,不敢對付強國,只敢欺負猶太人,同時也可以看出一顆殘忍的心比化學武器還要有殺傷力。


小約翰


沒必要,用了,可能起到一時的效果,但後果很難說。

整個二戰期間,德軍幾乎沒使用過化學武器去進行戰鬥,德軍手裡是有大量化學武器的,然而並沒有用。相反,德國的盟友日本是大量使用化學武器的,只要打不動,立馬把化學武器搬出來。



德軍不用化學武器,基本就這麼幾個原因。

戰爭形態改變,和戰術不符

德軍從戰鬥初期對波蘭開戰,到進攻蘇聯,是非常順利的。德軍的閃電戰,高速推進,毒氣根本就沒用。機械化作戰中,快速突破,和一戰時期的塹壕戰完全不同。一戰時期,兩個戰壕對射半年,打不出個結果,最後沒辦法就開始用毒氣。而二戰德國的戰術中,塹壕戰根本就不在了。

而且,德軍的芥子氣,主要在地面進行持續的毒染。殺傷敵軍的同時,德軍自己的前進速度也受到制約。代價太大,得不償失。

互相制約,後果嚴重

化學武器這個東西,德國有,盟軍也有。這點很關鍵,本身化學武器就是禁止的,誰先用誰就不討好,對方就名正言順的開始用化學武器。一旦,盟軍報復在柏林扔幾個,到時候德國老百姓罵盟軍的時候,肯定先罵希特勒。

防護措施

日軍之所以大量使用化學武器,這是因為國軍根本就沒什麼能防治化學武器的裝備,損傷慘重,很正常。但是盟軍不一樣,盟軍打過一戰,毒氣啥模樣他們最清楚了,防護措施非常到位的。就是你毒氣打過去,也不一定有什麼好的效果。

運輸問題

二戰期間,德軍的後勤補給從來都跟不上,到了蘇聯,基本是崩潰了。連補給都送不上去,就更別提什麼毒氣了。一旦在自己營地,盟軍玩個破壞,那代價更大。

德國之所以不用化學武器,原因很多,總之,用了之後,不一定有效,而且可能遭受更嚴重的後果。這東西,根本就發揮不出來了。


軍武文齋


德軍沒那麼高尚,不在戰場上使用化學武器不是所謂“騎士精神”,而是希特勒怕盟軍報復罷了。

當時元首手裡有毒性逆天的以“塔崩”為首的G系列神經性毒劑。這類一種有機磷化合物,


它是清澈無色無味的液體,有輕微水果香味,但是毒性十分兇猛,稍微吸入一口就差不多可以導致癱瘓甚至死亡。

(骷髏師表示用了都說好)

但是這東西雖然是元首先擁有的,但是美國人表示要製造有機磷毒劑也是絲毫無壓力的,本來農藥廠就生產有機磷農藥,殺蟲劑廠就生產有機磷殺蟲劑,這兩家子稍微改改配方,生產神經毒劑輕輕鬆鬆!~

而希特勒自己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化學武器受害者。他深知自己和盟軍掐架用化學武器,自己肯定吃虧~

但是元首欺負老毛子鼻子凍壞了問不出味兒,就在東線戰場使用過毒氣彈。最著名的戰例莫過於克里米亞半島的刻赤戰役,國防軍燻死了不少地道中的老毛子。

而在集中營裡面猶太人則更是深受毒氣侵害,走進毒氣室的猶太人立刻被濃濃的氰化物氣體包圍,氰化氫是劇毒的杏仁味兒氣體。還沒有嚐出味道來就中毒身亡。

其次,防禦化學武器侵害還是比較容易的。

第一世界大戰期間德國人就向開始使用化學武器,1914年德國法國向英國軍隊以及加拿大狗腿子釋放了大量的劇毒的氯氣。

這個味道應該是馬桶裡加一瓶84消毒液,再加一瓶威猛先生,再深深吸上一口氣的一百倍

雖然氯氣毒性很強,讓很多英國士兵變成了瞎子阿炳,讓加拿大狗腿子變成了盲僧。

但是因為氯氣等的毒劑比重比空氣大多了,因此含有活性炭的防毒面具可以輕鬆過濾,而防毒面具成本也不高,很容易就普及。


瘋狗的輕武


首先,這與希特勒對化學武器的痛恨直接有關。希特勒是奧地利出生,長大後參加了德國的軍隊對外作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希特勒也上了戰場,他作戰非常勇敢,衝鋒在前,做到了下士。但是,希特勒也在戰場上負了傷。由於德軍和對手互相使用了毒氣彈,結果造成數百萬士兵在毒氣戰之中受傷。超過100萬人死亡,還有很多人殘疾。希特勒的眼睛,就是遭遇了毒氣襲擊,所以曾經失明過。好在醫治及時,否則希特勒就得一輩子拉《二泉映月》了,我命好苦哇……



由於自己深受毒害,所以希特勒給德軍下達了一個規定,就是不允許在戰場上使用毒氣彈。(不過,戰場上不用,不代表德軍就人道,他們把毒氣使用在了俘虜營或者集中營。比如,奧斯維辛集中營,超過百萬的人就死於毒氣。)

德軍在二戰不使用毒氣彈等化學武器,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懼怕對方報復。德軍在戰場上的的主要對手,都是一流的工業化強國,比如英國,美國,蘇聯,她們都完全有技術能力研製化學武器。如果德軍率先使用了毒氣彈,人家也不是傻子,肯定會進行報復,把她們自己的毒氣彈投擲回來。這樣一來,雙方毒氣彈漫天飛舞,那樣就傷亡太過慘重了。毒氣彈不好控制,受風向影響大,很可能也傷害到自己一方。

所以,德軍在二戰戰場上採取了剋制,沒有使用毒氣彈等化學武器。


懷疑探索者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化學武器可真的是發揚光大了,英,法,德三個國家在化學武器上的較量足足消耗了12.4萬噸的原料。造成了有900萬人的死亡。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殺傷力巨大的武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卻在歐洲大陸幾乎是銷聲斂跡了。這是為什麼呢?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作為德國的對立國,無論是英國,法國還是蘇聯,他們都有著制衡的措施。化學武器的威力,作為曾經的使用者,無論是德國,還是英國,法國他們都清楚的知道這一武器的威力。而不幸的是,德國有,他們也有,於是在這些國家之間就形成了一種奇妙的平衡。

而在二戰中,也不是所有的國家都可以免受化學武器的侵擾的,比如日本就曾經使用過這種武器,很不幸,當時的我們並沒有制衡他們的能力,只能任其所為,最後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甚至還包括無數的平民百姓。



而後來在太平洋戰場開戰之後,日本就再也沒有用過,其原因就很明顯了。


很顯然通過日本的這種反應,很明顯這種相互的制約是很有效果的。就和今天的核威懾一樣,大家都有就會都不敢用,即使是以當時古巴危機那麼危險的局勢,最後雙方都剋制了,可見這種制約之力是多麼的強大。

當然,相互的制約是一方面。德國不再使用化學武器和有可能和希特勒有著一定的關係。因為希特勒曾經就有一次受到了化學武器的威脅。而在那一次的中毒之後,希特勒差點失去了他的雙眼。這很有可能造成了他對化學武器的反感。



還有,德軍在二戰時期用的是什麼戰略。閃電戰,閃電戰講究的是機動性和快速移動。很顯然,化學武器並不能適應他們的戰鬥方式。這樣一來無疑會降低德軍的進攻效率,這無疑是不符合德國利益的。


不可否認的是,化學武器確實有很大的威力,所以也有著很大的誘惑。尤其是德軍,他們完全有能力去開發強大的化學武器,而且他們也從未停止過研究,但是他們最終還是沒有使用,雖然有著各種因素,但是還是相互之間的制約更有說服力。

畢竟在二戰之前,意大利還是對沒有反擊之力的埃塞俄比亞用了這個武器,這反而證明了即使是有著條約約束,但實際效果還是要看國家力量的。


一寸三分


這個問題的關鍵不是德國人不想用,而是德國人不敢使用。

別看德國在化學研發與生產上走在全球的前面,在一戰之後受到了,相關領域受到嚴格的管制,化學武器發現受到限制,德國重新建立自己的化學武器庫,時間相當短。

德國對於自己的化學戰能力是有一定認識的,不認為自己佔了什麼便宜,也許德國人在化學技術方面更為先進,可以研究更為先進的化學武器,但是在規模上,德國佔不了優勢。英國,法國,蘇聯等國實際上都用了大量的化學武器,在整個二戰期間,德國人從來不認為自己佔據了化學戰的優勢。

如果打化學戰的話,對手也許會用利用數量優勢對德國佔據便宜,應該說,德國人沒有信心能夠打贏這場化學戰,單純的質量優勢抵消不了數量上的劣勢。

德國對自己化學戰能力的評估可能有點低,但是也反應了實情,對手們都擁有不弱的化學戰能力,德國更憂心自已打化學戰不能取得勝利,反而會可能自己陷入更糟糕的境地當中,再說了,使用化學武器也改變不了戰局,自然也就不是不敢使用。


浴火


首先要明確,絕不是因為什麼反對化學武器的國際公約。

關於這個問題,有一個江湖傳說。

相傳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協約國和同盟國都曾經大規模使用化學武器。對雙方的士兵造成了巨大傷害。

希特勒還是一個趴在戰壕裡的小兵。他親眼目睹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血腥殘酷,更是一個化學武器受害者。據說他的眼睛和聲帶都因為化學武器受損。

有人猜測,可能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希特勒本人對化學武器深惡痛絕。禁止納粹德軍在二戰中使用化學武器。

當然,這只是一個傳說。而且並不可信。像希特勒這樣反人類的變態,為了實現侵略野心,一定是無所不用其極。他之所以沒有使用化學武器,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盟國的化學武器同樣強大!

如果希特勒膽敢對同盟國使用化學武器,那麼同盟國必定要使用化學武器進行報復!

面積和人口都較少的德國,絕對承受不住大規模化學武器的攻擊。

這樣殺敵一千,自損一萬的事情,希特勒不會幹。如果幹了,納粹德國會死的很慘很慘。

說一個題外話,當然還是關於化學武器,只不過是在世界東方。

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有一個兵工署,下屬有一個特殊的部門,就是專門研究化學武器的。既研究化學武器的防禦,也研製自己的化學武器。好像是叫做甲種彈。

國民政府研究化學武器,實屬無奈。主要目的不是為了使用化學武器攻擊日軍,而是為了震懾日寇!讓日寇有所忌憚,不敢在對我國軍隊大規模使用化學武器。


正是因為國民政府自己有化學武器,全面抗戰期間,日寇使用化學武器的次數比較少,規模比較小。

如果當時我們沒有這種特殊武器,日寇絕對會肆無忌憚,毫無顧忌對我們進行化武攻擊。

化學武器威懾與核武器威懾,原理都是一樣的。雙方都有,大家就都不會隨意使用。因為,後果是兩敗俱傷,沒有贏家。

這是希特勒禁止使用化學武器的根本原因。


上將噯福斯


化學武器,從來就是反人類的存在,是被國際公約所禁止使用的。但是在戰爭中,所謂的國際公約那就是一張紙,沒有誰會取當回事兒。特別是日本,其不僅在中國戰場上使用毒氣,還曾公然在中國的土地上,拿我們中國同胞的身體來做活體實驗,這絕對是不人道的。

而同為法西斯的德國卻沒有在戰場上使用!

為什麼不用?是他們有人道主義精神?是他們很善良?我看未必!納粹在集中營裡乾的事兒也不比日本人好多少。

那他們為何不在戰場上用?

主要還是慫!害怕報復。畢竟歐洲不是亞洲,日本可以用毒氣到處作惡,那是因為咱們造不出來。而在歐洲,蘇聯、英國,誰不會?

如果誰使用毒氣,必定會被同樣的方式打擊,這種結果只能是兩敗俱傷。

根據相關記載,在二戰爆發之時英法德三國之間的工業實力並沒有太大的懸殊,德國也只不過是在短時間內出現了領先的軍事優勢(政策側重的結果)。

就生化武器而言,有能力製造出來的肯定不只有德國一個,早在一戰期間,德國就曾經嘗試過對敵人使用生化戰戰術,不過同樣發達的英法也很快採取了殺傷力不弱於德軍生化武器進行反擊。

從那時候開始,雙方在交戰之時也不得不配備防毒面具,這樣一來生化戰已經失去了意義,既造不成殺傷也不能沒有防備,在這種情況之下,生化武器就成為了雙方交手的“累贅”。

所以德國還是非常清醒的,有了一戰的教訓以後,他們深知在歐洲戰場投放生化武器有什麼後果,所以他們只能“老老實實”的進行熱兵器戰爭了。 而在蘇聯戰場,德軍則更加不敢使用生化武器了,在德國的魏瑪共和國時期,他們和蘇聯還有著很深的軍事合作,這次合作長達十年有餘,除了常規武器方面的技術共享以外,德方還給蘇聯提供了大量先進的生化技術。

在蘇聯的薩馬拉省境內,德國相關公司幫助他們修建了第一批毒氣和瓦斯製造工廠,後期又幫助蘇方建立了三個大規模的化學武器研究工廠。在當年的反集體化民眾大暴動之中,蘇聯政府就首先使用了自己在生化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當時就有德方專家在現場觀察指導,可以說蘇聯擁有的生化技術基本和德國沒有太大的差別。

再加上蘇聯本身具有非常強悍的工業實力,能在較短的時間裡就生產出大量的作戰武器,如果德軍首先打開了生化戰的源頭,那麼蘇聯的“報復”未必是自己可以承受的了的。

當然了,對於德國人來說,化學武器始終都不是一個取勝的法寶。

強大的工業實力讓他們更相信坦克、戰機和古斯塔夫巨炮。

整體來說,在二戰歐洲戰場,不分時間,德軍依靠裝甲部隊和先進的武器就有了絕對的優勢,生化戰本就不在計劃範圍以內。

總體來說,安全的採用生化戰要是一種完全的戰爭“欺負”行為,比如說日本之所以在中國大肆開設生化戰,主要還是由於中國沒有還手的力量,而日本也可以因此節約戰爭成本。

而在歐洲,他們可是在一戰時代就經歷過毒氣的,對於化學武器攻擊已經有了較多的應對的經驗。用化學武器攻擊意義不大。

至於戰爭後期,拿毒氣翻盤更是不可能,盟軍已經在逐漸掌控歐洲戰場,如果因此而報復,會讓整個德國陪葬。

綜上所述,不發動生化戰是德國比較明智的選擇,這種行為既不會給自己增強實力,反而會給自己帶來麻煩,與其這樣,自己還不如發揮自己的機動部隊優勢,在常規戰爭中打敗敵人。


白話歷史君


二戰期間,德軍為何寧可犧牲也不使用化學武器?


我們知道,在二戰的中國戰場上,日本侵略者在我中華大地上燒殺搶掠淫,無惡不作,甚至設立731部隊研究化學武器。當時日軍在中國戰場使用的化學武器有:芥子氣、路易氏氣、光氣、二苯氰砷、氫氰砷等共8種標準毒氣。日軍先後在中國14個省市,77個縣區,使用化學武器1731次。中國國民政府軍政部防毒處的記錄中記載:日軍毒氣戰在中國軍隊(國民政府軍)中造成的死亡率平均每年為8.5%,最高年份達到28.6%(1937年)。可以說,化學武器傷人於無形,造成很大的傷害。但同為納粹的德軍,為什麼在二戰期間寧可犧牲也不使用化學武器呢?

小編認為,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使用化學武器,在殺敵於無形的同時,自己也難逃悲慘命運。

1、化學武器的威力。

化學武器,就是一種殺傷力非常恐怖,規模也非常大的新式武器,通俗點來說這就是毒氣,早在一戰的時候,化學武器就已經被拿出來使用了,在戰場上它奪走了無數人的生命,這種武器是非常不人道的,受到它攻擊的人就算是沒有被毒死,機體也會遭受重大的打擊,從此就活在痛苦中。

化學武器素有“無聲殺手”之稱。它包括裝有各種化學毒劑的化學炮彈、導彈和化學地雷、飛機布灑器、毒煙施放器以及某些二元化學炮彈等。通過爆炸的方式(比如炸彈、炮彈或導彈)釋放有毒化學品或稱化學戰劑。化學武器通過包括窒息、神經損傷、血中毒和起水皰在內的令人恐怖的反應殺傷人類。

化學武器按毒劑分散方式可分為爆炸分散型、熱分散型、布灑型三種基本類型。與常規武器比較,其特點有:

毒性作用強。化學武器主要靠化學毒物的毒性發揮戰鬥作用。化學戰劑多屬劇毒或超毒性毒物。其殺傷力遠遠大於常規武器,因此在化學戰條件下可造成大批同類中毒傷員。中毒途徑多。常規武器主要靠彈丸或彈片直接殺傷人員。化學武器則可能通過毒劑的吸入、接觸、誤食等多種途徑,直接或間接地引起人員中毒。持續時間長。常規武器只是在爆炸瞬間或彈片(丸)飛行時引起傷害。化學武器的殺傷作用不會在毒劑施放後立即停止。其持續時間取決於cwa的特性、襲擊方式和規模以及氣象、地形等條件。殺傷範圍廣。化學襲擊後的毒劑蒸氣或氣溶膠(初生雲)隨風傳播和擴散,使得毒劑的效力遠遠超過釋放點。故其殺傷範圍較常5.規武器大許多倍。

2、二戰期間,德軍為什麼寧可犧牲也不使用化學武器呢?

我們知道,納粹德軍在二戰初期以閃電戰的形式碾壓英法等國,無往不勝,直至入侵蘇聯中後期,才遇到蘇軍頑劣抵抗。按理說,化學武器殺人於無形,無異於是對付蘇軍最奏效的武器,可德軍為什麼寧可犧牲士兵,也不使用化學武器呢?

一是戰爭初期,德軍的閃電戰無往不利,碾壓其他國家軍隊,根本就沒有必要用化學武器。我們知道,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在原有的工業基礎上進行了工業革命,全力發展,各方面都取得了進步,為發動二戰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不但有先進的武器,而且還準備了大量的人力財力,並出其不意,攻打各國措手不及,在二戰開打的時候,他們一路打得非常順利,實現了閃電戰的勝利,所以,根本沒必要用化學武器。

二是德軍為了避免自己遭受毒氣之害,而沒有用化學武器。俗話說“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隨著一戰的爆發,促進了工業革命,許多技術方面也得到的提升。二戰時期的化學武器要比一戰期間的厲害的多。並且使用化學武器是要嚴格的防控條件的,如果沒有嚴格的條件就對敵人使用毒氣彈等化學武器,一旦在戰場上風向改變,遭殃的便是自己的士兵。所以,為了自身的安全,德軍是不會隨意使用毒氣彈。

三是德軍的對手大都有化學武器,彼此互相忌憚。一戰結束後,各個國家見識到了一戰中化學武器的厲害,於是都在不斷研究各種的化學兵器,英法當年也是化學武器的受害者,自然就明白這種兵器的威力,美國和蘇聯同樣非常重視這種武器的研究,因此德軍後來沒有使用這種兵器,就和現在的國家不用核武器的道理是一樣的。大家都擁有了這種殺傷力更大的武器,就沒有人敢隨便用了,畢竟你要是使用了,對手也必然會使用。

四是國際上明令禁止使用化學武器。德國人自視是高貴的種族,向來講究紳士,並且當時國際上從維護人類命運考慮,禁止使用化學武器,從這個角度出發,德軍也沒有用化學武器。而當時的日本人卻全不顧忌。

五是在酷寒的蘇聯戰場上,化學武器不能發揮作用。當時德軍進攻蘇聯遇到誓死抵抗時,正逢蘇聯冬季,冰天雪地,零下幾十度的溫度,即便德軍使用化學武器,也發揮不出作用。

因此,在二戰中,德軍手上雖有化學兵器,但各國基本都有,彼此成為了一種威懾,沒有人敢隨意使用。小編認為,更重要的是還他們並沒有使用化學兵器的經驗,這種武器不好熟練控制,在戰場上隨時可能誤傷到自己人,他不敢去冒這個險,並且還違背國際規定,這與德國人高傲的血統也是不相符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