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宋江臨死之時,為何要先毒死李逵?毛主席這般解釋,恰如其分

《水滸傳》作為中國古代一部著名的文學著作,不少的人物都給後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宋江可謂是讓人最難理解的一個。提起宋江這人,其實感覺他很矛盾,他既可以為了兄弟背叛朝廷,又可以為了所謂的忠義,反手殺了自己的兄弟。比如黑旋風李逵,他就被宋江毒死了。在《水滸傳》原文在宋江臨死前有這樣一段記載,當時宋江說:

我為人一世,只主張『忠義』二字,不肯半點欺心。今日朝廷賜死無辜,寧可朝廷負我,我忠心不負朝廷。我死之後,恐怕你造反,壞了我梁山泊替天行道忠義之名。

宋江臨死之時,為何要先毒死李逵?毛主席這般解釋,恰如其分

李逵作為一個對宋江忠心耿耿的好兄弟,沒死在戰場上,最後卻被宋江用一杯毒酒給毒死了,你說虧不虧?對於宋江這樣的行為,毛主席曾經有過一句非常精闢的點評,那便是:水滸傳這部書好在就好在投降,他讓人們都瞭解到,原來宋江是一個投降派。現在結合書裡宋江的所作所為來看,發現毛主席的評價真的是再合適不過了。

宋江,字公明,江湖人送外號“及時雨”,從宋江的這個外號能夠看出宋江在江湖上的地位。正是因為宋江的有情義,所以當他知道朝廷派人抓捕晁蓋的時候,他沒有選擇揭發晁蓋,而是選擇暗中偷偷通知晁蓋,好讓晁蓋逃跑。所以從這裡就足以看出,宋江其實是個按自己的行為標準行事的人。

宋江臨死之時,為何要先毒死李逵?毛主席這般解釋,恰如其分

在宋江看來,晁蓋是個好漢,所以他不願意看到晁蓋被抓。可是,如果從他當時的身份來說的話,助晁蓋逃跑,這不就是一種背叛嗎?和逃犯相互勾結,本就是觸犯當時朝廷律法的事!而且,他雖然幫助了晁蓋,但是他卻沒有就此和這些兄弟們走在一起,而是依然從事著自己的工作,把自己當作是一個尋常的朝廷小吏。

然而,世事無常。就當宋江以為此事會悄悄過去的時候,偏偏就被閻婆惜給戳破了。為了自保,宋江失手殺了閻婆惜,然後就成了一個在逃的殺人犯。然後,幾經輾轉之後,宋江還是被朝廷抓獲,然後發配去了江州。在發配江州的途中,不少梁山兄弟前來相救,並且希望宋江可以加入梁山。

宋江臨死之時,為何要先毒死李逵?毛主席這般解釋,恰如其分

面對這群兄弟的相邀,宋江是如何選擇的?宋江寧願選擇一死,也不願落草為寇!宋江為何會有這樣的選擇?明明在這之前,他和眾兄弟已有了過命的交情,現在藉此機會加入梁山,豈不美哉嗎?顯然,在宋江看來,自己和梁山兄弟之間還是有差距的。這種差距並不是說宋江看不起這些綠林好漢,而是因為在宋江看來,梁山兄弟在行造反之事,這是“上逆天理,下違父教,做了不忠不孝的人才能幹出的事。”

顯然,宋江對於朝廷還是有一種敬畏感的。在宋江看來,不管梁山好漢如何行事,他們終是站在了朝廷的對立面,而作為一個被“忠義”困住的、骨子裡還是希望得到正統朝廷認可的小官吏,宋江覺得自己和梁山好漢並不是完全的一路人。所以,他可以幫助這些好兄弟,但是內心對朝廷還是有一種不可磨滅的歸屬感。

宋江臨死之時,為何要先毒死李逵?毛主席這般解釋,恰如其分

直到宋江在醉酒之後寫了反詩,然後才在沒有辦法迴轉的情況下,心不甘情不願地加入了梁山。而這些經歷,其實早就為宋江願意接受詔安埋下了伏筆。況且,先是背叛朝廷投靠梁山,現在又帶著梁山好漢接受朝廷的詔安,如果這次再出意外的話,宋江不就徹底成了一個毫無信用的小人了嗎?

為了成全自己的忠義,宋江就不想有人再破壞自己的計劃。而李逵此人,雖然對宋江毫無二心,但是對朝廷卻沒有多少敬畏,而且還一直喊著要“殺去東京,奪了鳥位”。面對這樣的一顆不定時的炸彈,宋江如何能安心自殺呢?所以,宋江要在自殺前,把這位曾經的過命兄弟也帶走。估計在宋江看來,曾經的兄弟情,也遠比不上自己的名聲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