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5 二戰前已經有了槍榴彈為何日軍還要使用擲彈筒?


二戰時期鬼子既有槍榴彈,也有擲彈筒。

槍榴彈見下圖

二戰前已經有了槍榴彈為何日軍還要使用擲彈筒?

日本稱為小銃擲彈器,共有四種型號。多采取跪姿發射。

擲彈筒見下圖

二戰前已經有了槍榴彈為何日軍還要使用擲彈筒?

日本稱為重擲彈器。分為跪姿發射和趴姿發射。

具體的鬼子槍榴彈射程目前沒找到,應該和擲彈筒差不多,殺傷威力也應該差不多。但是日本把擲彈筒稱為重擲彈器,猜測有可能日本的擲彈筒殺傷威力和射程要高於槍榴彈。

再看槍榴彈的發射方式,在無掩體的情況下,採取跪姿發射才能確保精度和射程。但是,但是,這樣極其危險。本來槍榴彈擲彈筒就是在手榴彈和迫擊炮的射程之間尋找自己位置的武器,一般情況是距敵200到300米間,這時候要是採取跪姿發射,就需要從奔跑中停下來,發射很危險。所以一般,槍榴彈最好是這樣發射。

二戰前已經有了槍榴彈為何日軍還要使用擲彈筒?

這個掩體也不算深,但是至少能保護一些。

實際戰爭中,使用擲彈筒,傻子才有跪姿發射,一律趴姿。

看,這是我八路軍在練習擲彈筒發射,採取臥姿發射。

二戰前已經有了槍榴彈為何日軍還要使用擲彈筒?

這樣才有可能消滅敵人,否則沒消滅敵人在,自己先死了。

所以,我認為,日本也有擲彈筒,也有槍榴彈,但是進攻時,多用擲彈筒。在機槍掩護下,一路衝到敵前200米左右,迅速趴下,射擊。

防守時或者有掩體時,才有槍榴彈,確保自身安全。
槍榴彈最早時就是嫌手榴彈扔不遠,乾脆拿槍崩出去又遠又省勁,於是就是這樣

二戰前已經有了槍榴彈為何日軍還要使用擲彈筒?

可以看出,那時還需要加裝比較複雜的槍口裝置,同時還要用空包彈發射,萬一哪個缺心眼的忘了換空包彈,連說CNM的機會都沒有了。而且瞄準基本靠蒙,太不靠譜。

做為一個自然界最熱衷於互毆的種族,我們很快開發出更先進的槍射震動棒。

二戰前已經有了槍榴彈為何日軍還要使用擲彈筒?

現代槍榴彈屬於超口徑彈藥,一般口徑在35~70mm,重量200~600g。普遍帶有子彈收集器,可以直接使用普通槍彈發射,有的帶有簡易瞄準裝置。

二戰前已經有了槍榴彈為何日軍還要使用擲彈筒?


主要優點是:

1、更大的口徑可以容納多的裝藥,獲得更大的威力。

二戰前已經有了槍榴彈為何日軍還要使用擲彈筒?


二戰前已經有了槍榴彈為何日軍還要使用擲彈筒?

2、可以自帶標尺,也可加裝專用瞄具。

二戰前已經有了槍榴彈為何日軍還要使用擲彈筒?

3、無需額外的發射裝置,步槍手攜帶槍榴彈即可發射,具有更高的靈活性。

4、結構簡單,造價低廉,通用性高。

二戰前已經有了槍榴彈為何日軍還要使用擲彈筒?

5、外形和尺寸更自由,可以根據技戰術要求進行設計。

比如這貨“SIMON破障槍榴彈”

二戰前已經有了槍榴彈為何日軍還要使用擲彈筒?


二戰前已經有了槍榴彈為何日軍還要使用擲彈筒?

是不是很拉轟

簡直是反(qiang)恐(chai)必備。

二戰前已經有了槍榴彈為何日軍還要使用擲彈筒?


槍掛式榴彈發射器是用槍炮原理髮射小型榴彈的武器,一般口徑30~40mm,彈藥重量100g左右

上鏡的必須是王師爆款呀

二戰前已經有了槍榴彈為何日軍還要使用擲彈筒?

不過我更喜歡GP-25,繼承了簡單實(cu)用(bao)的設計理念,短小精悍。

二戰前已經有了槍榴彈為何日軍還要使用擲彈筒?

炮口裝填,無須拋殼,號稱最小迫擊炮。

二戰前已經有了槍榴彈為何日軍還要使用擲彈筒?

二戰前已經有了槍榴彈為何日軍還要使用擲彈筒?

優點:

1、精度高,美國M203槍掛榴彈發射器500m處精度可達1米×1米,俄羅斯的GP系列在最大射程(約400m)上地面散佈6×3米;

2、後坐力小,由於使用了高低壓的發射方式發射膛壓低。M203榴彈在M16A1步槍上發射時後坐力只有18焦耳,而一般的槍榴彈後坐力為70~100焦耳。更小的後坐力可以是射手抵肩射擊形成較好的瞄準基線。同時大大減輕射手疲勞和對發射步槍的衝擊(槍榴彈發射時的衝擊力直接傳遞給槍管可能影響槍支精度和使用壽命,這也是槍榴彈設計的一個難題)。

女兵發射無壓力

二戰前已經有了槍榴彈為何日軍還要使用擲彈筒?

這個就壓力比較大了。

二戰前已經有了槍榴彈為何日軍還要使用擲彈筒?

3、更多的彈藥攜帶量,一般每名士兵可攜帶18~20枚榴彈,如果是槍榴彈一般攜帶4枚。

二戰前已經有了槍榴彈為何日軍還要使用擲彈筒?

4、更快的反應速度,由於槍掛榴彈發射器是獨立系統,可隨時處於激發狀態,也不影響步槍本身的使用狀態。

二戰前已經有了槍榴彈為何日軍還要使用擲彈筒?

二戰前已經有了槍榴彈為何日軍還要使用擲彈筒?

甚至都處於擊發狀態

二戰前已經有了槍榴彈為何日軍還要使用擲彈筒?

5、更緊湊的攜行尺寸。加掛榴彈發射器的步槍會增加1.5kg左右的重量,但是整個步槍系統的尺寸和重心不會有太大改變,不太影響士兵的戰術動作。

二戰前已經有了槍榴彈為何日軍還要使用擲彈筒?

而如果使用槍榴彈會使步槍全長增加200~300mm,重量增加300g左右。相當於在步槍的槍口上綁了一塊磚。對士兵的戰術動作和瞄準都會有比較明顯的影響。

當然對妹子來說尺寸大更有吸引力,就像這樣。

二戰前已經有了槍榴彈為何日軍還要使用擲彈筒?

但是一直處於勃起狀態是不科學的。

上面那圖有點老了,補張新點的圖吧

二戰前已經有了槍榴彈為何日軍還要使用擲彈筒?

話說自慰隊的是不是必須打碼呀……

另外打個教練彈你都堵耳朵,公務員了不起呀!


M203作為應用最廣的榴彈發射器,美帝也在不斷改進其40×46mmSR低速榴彈,並形成了一個家族

比較常見的是M433

二戰前已經有了槍榴彈為何日軍還要使用擲彈筒?


二戰前已經有了槍榴彈為何日軍還要使用擲彈筒?

其中比較新的是M1060溫壓彈,其用M583照明彈的彈體填充YJ-05溫壓混合裝藥,安裝上觸發引信,並裝在M195彈殼上發射。溫壓戰鬥部使40mm榴彈發射器對碉堡、房屋和其他建築等靜態目標有更大的毀傷效果。

二戰前已經有了槍榴彈為何日軍還要使用擲彈筒?

----------------------------------------------------------------------------------------------

有朋友問子彈收集器的情況,再補充一點

沒錯就是菊花一緊的節奏。

子彈收集器又叫俘彈器,是實彈發射槍榴彈時能夠阻滯槍彈彈頭運動並使其隨之一起飛行的特殊裝置。

作用:

1、阻止彈頭運動,保障槍榴彈發射安全;

2、可靠有效的將火藥燃氣和彈丸能量傳遞給槍榴彈,獲得理想的初速;

從適應性上分專用俘彈器和通用俘彈器。

專用型只適用於某一口徑的槍彈;

二戰前已經有了槍榴彈為何日軍還要使用擲彈筒?

通用型不僅可以適用不同口徑的槍彈,而且適用於鉛芯、鋼芯、軟鋼芯等不同彈芯的槍彈。

二戰前已經有了槍榴彈為何日軍還要使用擲彈筒?

多功能是指除了俘彈器的功能外,還有擊發點火,解脫保險、點燃輔助裝藥等多種功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