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從出生到死亡,一生與項羽神同步的歐洲戰神

周總理曾經評價過項羽:時勢造英雄,不外乎項羽、拿破崙二人,他們是當世奇才,叱吒風雲,無人能敵,戰無不勝,到了現在,人們還是忘不了他們的雄姿。但是我們今天要說的歐洲戰神並不是拿破崙,拿破崙與項羽不是同一時代的人,沒有可比性。

從出生到死亡,一生與項羽神同步的歐洲戰神


當項羽在東方戰場上打遍天下無敵手的時候,同時代的西方戰場上也有一位打遍天下無敵手的名將,他就是與拿破崙並列歐洲歷史上四大軍事統帥之一的漢尼拔。

從出生到死亡,一生與項羽神同步的歐洲戰神


漢尼拔出生於公元前247的迦太基,迦太基將領哈米爾卡爾·巴爾卡的兒子。他的童年正處於第一次布匿戰爭時期。

項羽出生於公元前232年的楚國,項氏世世為楚將,項羽為楚名將項梁之孫,他的童年正處於秦國開始攻滅六國的時期,這一年秦國大舉攻趙,並著手滅韓。

從出生到死亡,一生與項羽神同步的歐洲戰神


公元前228年冬 ,漢尼拔之父哈米爾卡在與西班牙伊伯利亞人的戰爭中陣亡,之後其婿哈斯德魯巴繼任為統帥,漢尼拔時年19歲

公元前224年,秦王傾全國兵力,以王翦為將,率六十萬大軍大舉攻楚,楚國則以項燕為將,傾一國兵力迎擊秦軍,準備與秦軍決一死戰。兩軍相持日久,楚軍以為秦軍將長期駐守新佔領土,於是撤軍東歸。王翦伺機起兵追擊,令勇壯軍士為先鋒,突襲楚軍。楚軍猝不及防,倉促應戰,結果大敗,項燕在兵敗之下自殺,項羽之父項渠應該也死於這場戰爭之中,項羽時年8歲


從出生到死亡,一生與項羽神同步的歐洲戰神


公元前221年哈斯德魯巴於被凱爾特人刺殺身亡,25歲的漢尼拔在軍隊擁護之下接管軍權,成為迦太基駐西班牙部隊的最高統帥,並隨後獲得迦太基政府的正式任命。

公元前208年九月,項梁在東阿擊敗了章邯的軍隊,領兵西進,等到達定陶時,再度打垮秦軍。項羽、劉邦又在雍丘與秦軍交戰,大敗秦軍,斬殺了三川郡守李由。這時秦二世調動全部軍隊增援章邯攻打楚軍,在定陶大敗楚軍,項梁戰死。次年項羽斬殺宋義,諸將不敢抗拒,於是推項羽暫為上將軍,楚懷王就任命25歲的項羽為上將軍,成為楚軍的最高統帥。

從出生到死亡,一生與項羽神同步的歐洲戰神


公元前221年和220年漢尼拔在兩次夏季戰役中,出兵西班牙中部,征服了歐爾卡德斯人、瓦凱伊人和卡爾培塔尼人,完成了對伊比利亞半島埃布羅河以南的征服戰,從而保證了自己的後方安全,漢尼拔時年26歲

公元前207年項羽殺了宋義之後,率領全部兵馬渡河,與秦軍大戰九次,章邯破走,項羽率軍繼續北上進攻王離。楚兵以一當十,打退章邯後,諸侯軍受到了極大的鼓舞,與項羽一起進攻王離,斬殺蘇角,並生擒王離,項羽一戰封王,於是為諸侯上將軍,諸侯都歸附於他。公元前206年章邯、司馬欣投降,項羽立章邯為雍王,司馬欣為上將軍,項羽蕩平河北,項羽時年26歲

從出生到死亡,一生與項羽神同步的歐洲戰神


公元前218年,羅馬向迦太基宣戰,揭開了第二次布匿戰爭的序幕。漢尼拔決定率軍攻打意大利半島,將戰爭帶到敵人的領土上。漢尼拔帶領一支由9萬名步卒,1200民馬隊和幾十頭戰象構成的遠征軍從西班牙西北地域動身,翻閱阿爾卑斯山,踏上了遠征意大利的征途。經過提基努斯河戰役,羅馬損失慘重,四萬軍隊只有一萬人生還,而迦太基只傷亡四百人。漢尼拔一戰封王,奠定了歐洲歷史上戰略統帥的地位,漢尼拔時年28歲

公元前206年項羽進入咸陽後,殺秦王子嬰,火燒秦王宮,自立為西楚霸王,並分封十八路諸侯王,項羽時年26歲

從出生到死亡,一生與項羽神同步的歐洲戰神


公元前216年8月,著名的康奈戰爭爆發。當時羅馬軍隊有步兵8萬,騎兵6千,而漢尼拔只有步兵4萬,騎兵1萬4千。經過12小時的激戰,羅馬軍大敗,損失7萬餘人,而漢尼拔只損失不到6千人,創造了古代軍事史上以少勝多的輝煌戰例,漢尼拔時年30歲

公元前204年,劉邦率領五路諸侯兵馬有五十六萬,向東攻打楚國,項羽聽聞後,親率精兵三萬救援彭城。項羽大破劉邦軍,殺死漢兵十餘萬。劉邦軍逃往南山,項羽率軍追到靈壁東阻攔,漢兵落入睢水十餘萬,睢水為之不流。項羽把劉邦包圍了三層,卻被一陣大風吹亂楚軍,劉邦趁機率領數十騎兵走脫。項羽時年28歲

從出生到死亡,一生與項羽神同步的歐洲戰神


公元前202年,劉邦以韓信引兵三十萬為前軍,劉邦率部跟進,將軍周勃斷後。項羽引兵十萬,先與韓信大戰,韓信軍失利往後退卻,令左右兩翼包夾項羽軍,項羽軍抵敵不住,往後撤,韓信趁機反擊,項羽軍大敗,退到壁壘堅守,劉邦乘勝領大軍將項羽重重包圍。項羽軍在垓下,不但兵少,而且糧草不夠,又被劉邦幾十萬大軍十面埋伏,項羽率領八百騎兵趁夜突圍,最後烏江自刎,享年30歲

從出生到死亡,一生與項羽神同步的歐洲戰神


公元前202年,扎馬會戰爆發,這是第二次布匿戰爭的最後一次會戰。在這次會戰中,西庇阿打敗了迦太基名將漢尼拔,據估計此戰迦太基損失了 31000人,另有15000人受傷,而羅馬軍總共只損失了 1500人。迦太基在此役戰敗後對漢尼拔的軍事能力失去了信心,於是隨即向羅馬投降,正式結束第二次布匿戰爭,漢尼拔時年45歲。扎馬戰役之後七年,羅馬人開始顧慮迦太基人復甦的經濟會對他們再次造成威脅,要求迦太基政府交出漢尼拔。漢尼拔為此自願流放離開迦太基。後到達小亞細亞,投靠當時正與羅馬盟國帕加馬交戰的比提尼亞國王普魯西阿斯一世。漢尼拔在這場戰爭中為普魯西亞斯立下戰功,再次讓羅馬人決心使其就擒。在羅馬的要求下,普魯西亞斯同意將其交出,但決心不落入羅馬人手下的漢尼拔自盡了,享年64歲

從出生到死亡,一生與項羽神同步的歐洲戰神


項羽與漢尼拔生活在同一時代,雖然不曾照面,卻分別稱霸了東西方的戰場,都被後世奉為一代戰神,千古無二。用周總理的評價來形容這兩位同時代的神將也是恰如其分:

時勢之英雄,固若是其眾也,然非吾之所論於項羽、漢尼拔也。夫二氏,世界之怪傑也。具併吞八荒之心,叱吒風雲之氣;勇冠萬夫,智超凡俗;戰無不勝,攻無不取;敵邦聞之而震魄,婦孺思之而寒膽;百世之下,猶懍懍有生氣,豈僅一世之雄哉!是猶其勇之著於外也。若其關係於世界之進退,人類之盛衰,又非一時豪俊、二三學者所可同日而語。雖以帝王之尊、宗教之力、金錢之勢,莫以易之。故二氏者,吾之所謂造時勢之英雄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