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2 企业能量模型之定价

一、渗透定价法

用微利的价格,快速获得市场份额,并吓退竞争对手。在使用这种牺牲利润、获得市场的渗透定价法时,需要注意几点:第一,这个市场必须足够大;第二消费者对价格敏感,而不是对品牌敏感;第三,大量生产,才能降低成本;第四,低价策略真的能吓退现存及潜在的竞争对手。

二、撇脂定价法

撇脂定价法指的是当生产厂家把新产品推向市场时,利用一部分消费者的求新心理,定一个高价,就像撇取牛奶上面的那一层脂肪一样,先从一部分消费者那里取得高额利润,然后再把价格降下来,以适应大众的需求水平。所以撇脂定价法又被称为“高价法”。

三、组合定价法

这是对“价格锚点”等消费心理学、“二段收费”等基础商业逻辑的集大成应用。一套组合定价法包括:产品线定价(如彩电30英寸至120英寸)、备选品定价(如汽车配件)、互补品定价(如打印机与墨盒)、副产品定价(如鱼头和鱼身)、捆绑式定价(如快餐套餐)、分部式定价(如公园门票和游玩项目门票)和单一价定价(如10元店)。

四、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是一种让每个群体,甚至个体,付出他所能接爱的最高价的定价方法。其核心在于:如何把有支付能力的人找出来。合法的价格歧视有三个等级:个体歧视、销量歧视和区隔歧视。

五、消费者定价

消费者定价通常实现的方式是拍卖和逆向拍卖。拍卖,就是在供小于求、一物难求、卖方主动的情况下,通过消费者竞标的方式,获得最高成交价的一种策略,比如荷兰式拍卖(从最高价往下喊价)、维克瑞拍卖(价高者得但以次高价付款)。逆向拍卖则是供大于求,通过商家竞标的方式,尽量用低价满足价格敏感者,实现消化库存的目的。

企业能量模型之定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