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為什麼蘋果手機幾乎不談參數和跑分?

雪花科技說


如果大家每年都收看蘋果秋季新品發佈會,就會發現蘋果在介紹iPhone手機的時候,很少會提到硬件的詳細參數。比如——

蘋果絕對不會告訴你iPhone有多大的內存(RAM);

蘋果只會告訴你iPhone的存儲容量大小,但不會告訴你顆粒是TLC還是MLC;

蘋果會提到iPhone採用最新的處理器,比如A12,但絕對不告訴你CPU和GPU的核心頻率;

蘋果絕對不告訴你電池的容量;

蘋果也不會透露iPhone的屏幕供應商;

蘋果絕對不會告訴你攝像頭的具體型號,CMOS的尺寸。只會告訴你像素、光圈等顯而易見的參數。

蘋果的發佈會上,沒有大家熟悉的跑分環節。蘋果也不會iPhone和友商進行各種對比,只會向用戶介紹iPhone的一些特色功能和基本的參數。即使有對比,也只會和上一代iPhone對比,來強調新產品有哪些提升。

反觀國產手機發布的時候,基本上都會強調“三星的屏幕”、“索尼的攝像頭”,有的甚至會找來七八款友商的產品,將所有的參數和價格都羅列起來,進行一一對比。

這一方面是因為蘋果是一個極度自信的品牌,它只需要將產品做好就可以了,用戶覺得iPhone性能夠強、系統夠流暢、拍照水平夠高、遊戲體驗夠好,有這些就足夠了。沒有必要通過複雜的參數、對比、跑分,來量化iPhone手機的配置。所有人都知道,蘋果iPhone哪怕不是最好的,但肯定足夠好。

另一方面,由於蘋果的品牌具有很大的影響力,所以在發佈會上提到任何第三方產品,都好像是在幫助對方做宣傳。比如蘋果如果用安兔兔給iPhone XS Max跑分,最受益的肯定是安兔兔而不是蘋果。

國產手機喜歡在發佈會上與友商對比,是一種“借勢宣傳”的手段,往往是較弱的產品與較強的產品進行對比,用強勢產品的薄弱環節,來襯托出弱勢產品的優點。而蘋果的iPhone本身已經是“業內最強”了,自然也就沒有和友商對比的必要。

最重要的是,蘋果的用戶也壓根不關心什麼參數和跑分,這些都是安卓手機用戶才會去做的事情。安卓手機型號眾多,每年的產品有上百款,而且很多安卓手機的硬件配置都差不多,甚至連外觀都沒啥區別,所以用戶才需要通過跑分來挑選出最優秀的產品。而蘋果的iPhone獨此一家,絕無他店。儘管這兩年蘋果手機在拍照和網絡等方面已經落後於國產手機了,但仍有不少無法超越的優勢,而且蘋果手機的大多數優點都是無法通過簡單的跑分來量化的。


貓眼看數碼


簡單一句話,一招鮮吃遍天。

蘋果的los系統,已經吃了10年了。

你有快充,我有系統流暢。

你有4攝像頭,我有系統流暢。

你有各種黑科技,我有系統流暢。

………………

一個系統吃了10年也差不多走到頭了。

現在的安卓陣容,不像以前。雖然做的還是沒有蘋果好,但是差距已經很小了。

15年以前的安卓系列,一年就卡,兩年卡死。三年基本上只能報廢。但是現在的安卓機都還好,用個兩三年都沒有問題。

就比如我的p10,已經快三年了,還真的沒什麼問題,就換了一次電池。而且我屬於重度使用,天天玩遊戲。


帥執著1


不為麼,因為蘋果手機是最爛的,屏幕用三星剩下的次品屏,電池用的不知道什麼牌子的的淘汰品,用不了半天就沒電,還那個信號啊,我都懷疑有沒有裝信號模塊了,在基站下面都才一格信號,

還有那個什麼A系列處理器,什麼默秒全真的是笑死人,不知道那個路邊小作坊做出來的東西天天吹不尷尬嗎?還有你們天天吹的系統,簡直爛到不能再爛了,應用都下載不了,還要用電腦下載,真噁心,還什麼東西都要錢,簡直極其不要臉,我從來沒有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商家,

總之,蘋果就是個垃圾!本人收垃圾,歡迎大家用蘋果手機來換不鏽鋼臉盆



炑杺啊


iPhone 11被曝光,發熱嚴重,隨便就上45度。當然,最可怕的不是蘋果發熱,而是有不少人為蘋果找藉口,說A13無比強大,自然發熱高。其實,真實原因是蘋果這次為了妥協加大電池,採用了雙層主板,芯片被夾在了中間。一旦玩遊戲或大型軟件,發熱量巨大,且久久不能散去。第二個原因,就是英特爾基帶必須掛靠。所以,這次iPhone 11發熱嚴重,就是蘋果工藝和技術的落後。明年,蘋果5G,可能更無法解決發熱問題,因為高通不需要掛靠的5G基帶要2021年才有可能,只是可能。所以,蘋果已經被趕超了很多了

同時蘋果綠今天開始跳水,黃牛價大跌1200塊,零售價跌破官方價!其他顏色基本已經破發!

至於信號差問題,iPhone11 Pro還是採用英特爾基帶,確實沒有高通基帶那麼穩定,在地下車庫等場景的信號確實還是表現不如華為OPPO小米等手機,

對比mate30,蘋果11手機28個缺點:1、不支持通話錄音;2、信號極差(基帶英特爾劣質);3、價格昂貴;4、電池小,待機時間短;5、無快充技術,充電速度慢;6、關機後鬧鐘不響 不信可測 7、雙層主板發熱大,遊戲發熱;8、配件昂貴,不支持第三方更換;9、不支持滾動截圖;10、傳輸文件麻煩,封閉系統;11、照相效果落伍,尤其是自拍慘不忍睹、12、5G遙遙無期,13、偽雙卡雙待,副卡不支持4G;14、外觀淪落醜化15 max228克,半斤重磚頭16 720p垃圾屏幕,都沒上1080p 17 後置三攝全網最醜18全網最大劉海全網最醜19 全網最大最粗邊框 20最不安全手機被點名批評 21低溫還關機,冬天低溫不能用 第22點配件與電池是國產手機幾倍 第23點標配沒有18瓦充電器需要另外花243大洋購買 第24點 iphone11沒有采用type c接口,為自家lighting接口,非常不方便 第25點 無3.5毫米耳機孔 第26點不支持存儲卡擴展 第27點不支持紅外遙控 28 不支持無線反向充電。總結: 一款真正智商鑑定機,只有端盤子端水桶的服務員尤其女服務員還有拿了美國綠卡少數華人還有國內34流野箕大學生才會買的蘋果,如果你是青年才俊職場人士,包括青年學生名校學生肯定會遠離蘋果手機,丟不起那份人。。。


關旗凱Y


綜合評判一下,以安卓旗艦級的驍龍855plus對比蘋果的A13處理器,以及麒麟最新的990處理器。

先說蘋果,根據蘋果官方的對比,蘋果A13芯片目前處於業界頂尖級別。採用7nm工藝製造,內置85億個晶體管(去年A12是69億),集成六個CPU核心,其中兩個大核心性能提升20%、功耗降低30%,四個小核心性能提升20%,功耗降低40%,geekbench4跑分13300左右,在單核性能上,目前安卓的旗艦處理器還沒有對手,綜合性能同樣十分強大。

接下來說一下,華為麒麟990的處理器,作為華為推出的全球首款旗艦5G SoC,麒麟990 5G是業內最小的5G手機方案,基於業界最先進的7nm+ EUV工藝製程,首次將5G Modem集成到SoC芯片中,面積更小。

在一顆指甲大小的芯片上集成了103億晶體管,麒麟990 5G是業界首個全網通5GSoC,率先支持NSA/SA雙架構,實現業界最佳5G移動體驗。麒麟990 5G是首款採用達芬奇架構NPU——昇騰(Ascend)系列芯片(AscendLite和AscendTiny)的旗艦級5G SoC,創新設計了雙NPU大核+NPU微核架構。遊戲方面除了GPU升級,麒麟990 5G推出KirinGaming+2.0,將性能和能效強大的CPU、GPU、DDR硬件基礎與高性能、高能效、高畫質的解決方案相結合,實現業界標杆的遊戲體驗。麒麟990 5G支持全新UFS 3.0的閃存方案,在順序讀取場景下加速93%,運行體驗更暢快。但經過綜合性的對比,單純在性能方面,依舊遜色於A13處理器。

再來說一下驍龍855plus,驍龍855 Plus依然維持7nm製造工藝不變,CPU同樣是八核心 Kryo 485架構,但主頻從驍龍855的2.84GHz提升到了2.96GHz。驍龍855 Plus的GPU頻率從驍龍855的585MHz提升到了675MHz,並非外媒推測的672MHz。其它規格方面驍龍855 Plus相比驍龍855來說基本保持不變,包括集成X24 LTE基帶、Hexagon 690 DSP等等。驍龍855 Plus能夠獲得遊戲手機青睞最直接的原因便是出色的性能:採用7nm製程工藝;集成Qualcomm Kryo 485 CPU,其超級內核主頻高達2.96GHz;Qualcomm Adreno 640 GPU相比驍龍855實現15%的性能提升。

蘋果A13處理器將會是目前最強的手機處理器,即便是麒麟990和驍龍865可能也不是它的對手,不過隨著高通和華為的奮力追趕,頂尖處理器廠商之間的差距可能會逐漸縮小。最後還想說的是,蘋果這麼一對比,真的是太掉檔次了。你覺得呢?





作家蘇夏風


主要的蘋果系統用C語言編寫的,用的是unix框架,系統為靜態編譯,與硬件鍥合度高,基本指令集與硬件直接交互,當然效率高。打個比方,一篇英語文章,如果一次性翻譯好,作為不懂英攵的中國人,看翻譯過來的文章很容易懂,效率高。而如果是看一句翻譯一句,同樣閱讀一篇文章,效率低很多。安卓手機特點是不直接與硬件打交道,所有的指令都發送給一個平臺,這個平臺叫Java,再由Java解釋發送給硬件,讓硬件執行相應的動作。這就比蘋果系統慢多了。


用戶9641618780111


因為沒意義……

安卓機內存4G,8G的時候,蘋果還在1G,2G的擠牙膏。

安卓機大電池的3000,4000的時候,蘋果還在1000,2000徘徊。

安卓機各種黑科技往上堆的時候,蘋果表示再考慮一下。

結果呢……最好用的還是蘋果!最保值的還是蘋果!最流暢的還是蘋果!

蘋果唯一的缺點就是貴……



這時候只要微笑就好了


蘋果和安卓天生體質不同,簡單來說就是蘋果軟件與硬件直接交互,而安卓則是用虛擬機交互。大家可以回顧一下10年左右,同樣為512RAM的iPhone和安卓,在運行的流暢度上可以說是有著天差地別的差距。

後來大家開始重視參數,安卓的雙核、四核、八核出現。RAM也從2GB、4GB、8GB乃至現在的12GB的出現,但是蘋果看起來依舊慢慢悠悠3GB成為主流iPhone XS Max也才4GB的RAM。但是說到性能,蘋果A系列依舊是手機SOC中頂級的存在。

縱觀每一代A系列處理器,都能夠壓安卓陣營一頭。A11和A12就是目前距離我們最近的證明,所以買蘋果大家絲毫不用擔心硬件。蘋果一直以來就想讓用戶減少思考,這個產品你拿去就能用其他困擾你的問題通通放到一邊。你所要思考的就是購買iPhone時,對於手機內存大小的抉擇。

但是目前隨著手機性能的提升,手機軟件也在不斷推陳出新。比如微信裡包含的小程序包羅許多第三方的APP,我的iPhone X在使用小程序的時候居然遇到了內存不足手機強制殺了微信的情況,除此之外就沒遇到過性能不足的情況。用某位知名測評大牛的話來做個總結:兩倍的處理能力不代表兩倍的用戶體驗。套在蘋果上就是大家只要用起來舒服,硬件參數完全可以拋到腦後,並且蘋果的硬件絕對不弱,或許蘋果才是堆料狂魔。(歡迎大家關注開箱迷,瞭解更多好玩有趣的資訊內容。)


開箱迷


兩年前的iphonex可以賣3000左右 兩年前的其它機器可以嗎 除了罵蘋果電池不行還能說啥 信號 他媽的人家讓你在城市 你非要去荒郊野地 特麼你確定不是在耍流氓嗎 說白了3年前的蘋果深度使用 3年前的安卓深度使用不需要3年一年就卡的尼瑪都認不得 別扯淡啥子華為用幾年 老子1949年的華為用到現在就衝過一次電 滿意不


反對狼性文化


“極客談科技”,全新視角、全新思路,伴你遨遊神奇的科技世界。


即便蘋果手機創新能力持續下降,但是蘋果手機的核心功能就是業界的標杆。

國產手機以華為作為代表,雖然在手機基帶芯片、拍照功能、電池電量、超級快充等方面超越了蘋果。核心領域蘋果卻保持著足夠的領先,蘋果A系處理器性能領先華為麒麟處理器,蘋果iOS系統領先安卓甚至是即將推出的華為鴻蒙系統。

手機端核心領域的地位,使得蘋果不屑於同其他廠家跑分對比。您見過那個行業的老大,天天與行業內二、三名,甚至是更遠的企業進行對比呢?除此之外,蘋果手機還有一些更加特立獨行的表現,一起來看看吧!


從不談產品配置的手機廠家

在蘋果手機的發佈會上,除了蘋果處理器的參數外,您將很難詳細瞭解蘋果手機其他部件的規格參數。如果不是結合最新的技術,估計蘋果連處理器都能直接省略。一場發佈會下來,蘋果手機的內存、電池容量、屏幕的廠家、攝像頭使用的那個型號傳感器等等,國產手機作為主要闡述對象的硬件,我們竟然一無所知,一臉懵懂。

蘋果發佈會上主要聊些什麼呢?還是更加懷念喬布什時代的蘋果!每次都會給我們驚喜,無論是滑動解鎖的方式,視網膜屏幕的技術,語音助手Siri的交互等等。蘋果發佈會強調的是用戶的體驗、技術的創新。反觀現在,也越來越落入俗套。不過,蘋果的領先地位暫時還沒有任何手機廠商所能夠超越。

那麼,一起來看看,蘋果如此的自信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蘋果公司引以為傲的核心技術

個人覺得蘋果有三項優勢,確保了蘋果能夠不談參數、不談跑分。

  • 優勢之一、強大的A系處理芯片。蘋果A系處理芯片在CPU方面領先並不是很多,華為、高通努努力或許就會達到同樣的性能;差異較大的在於GPU方面,蘋果遠遠優於高通、高通又優於華為。

  • 優勢之二、強大的iOS系統。蘋果iOS系統吊打谷歌安卓系統,這點相信大家不會具有任何疑問。華為即將推出的鴻蒙系統同樣使用Linux內核,即便具有方舟編譯器的加持,也只能夠說是趨近於蘋果iOS的性能,更不要說是持平或者趕超了!

  • 優勢之三、強大的生態系統。蘋果是唯一一家存活下來的採用封閉式生態系統的手機廠商。封閉式生態系統使得蘋果軟件質量更高、執行效率更強、廣告更少。

核心優勢導致蘋果產品具有較高的溢價能力,蘋果公司雖然不是全球收入最高的公司,確是獲得利潤最高的公司。


關於蘋果手機從不談參數與跑分的事情,您怎麼看?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喜歡的點點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