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0 山區農村,土地流轉難,土地寧願荒著,也不願流轉給他人,為何?

當下,山區農村撂荒的土地越來越多了。

當下,山區農村以土地資源為基礎的農業產業發展越來越難了。

當下,擁有大量土地的農村人卻不想幹農業產業,沒有土地的農村人卻想幹農業產業,苦於沒有土地,也難流轉土地。

現在農民種地不掙錢了,是實情。靠種地難以支撐家裡的各項支出,現在紛紛外出打工了,特別是年輕人,更不願意在家種地,能夠出去城市的,都去城市務工了,留下的農村土地,種下來掙不了幾個錢。加上,年邁的老人種地,勞動力跟不上,農村的土地從種植條件差的開始摞荒,現在是越荒越多。有一種想在農村幹農業產業的人,想流轉土地,卻很難。

法規禁止土地撂荒,可難以執行。

按照相關的管理規定,任何人都不能將土地閒置。連續2年以上一直撂荒的耕地,由發包方終止與其的合同規定,並將耕地及時的進行回收。目前,山區農村撂荒的土地,主要是種植條件差,沒人想耕種的土地,這樣的土地收回來再發包也沒人想要。農村土地屬於集體所有,主導權在村民小組,需開群眾會議決定,群眾對撂荒土地收與不收,積極性不高,大家處於不在意狀態。加上,上級沒有強硬政策,村一級也不想處理。久而久之,撂荒的土地越來越多,又沒被處罰,土地撂荒沒事,土地不流轉撂荒了也沒事。

山區農村,土地流轉難,土地寧願荒著,也不願流轉給他人,為何?

不可強制流轉土地


土地承包人不同意流轉,拿他沒法

土地流轉是將土地使用權流轉,具體地講,是指擁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農戶將土地經營權(使用權)轉讓給其他農戶或經濟組織,即保留承包權,轉讓使用權。在土地流轉上,有規定不能強制,只能協商處理。在農村一個農業產業需要整片土地,通過與擁有土地的農戶協商,多數同意,只有少數農戶不同意或要高價才同意。面對這樣的局面,要麼放棄,要麼得額外給那些要高價的農戶,才能談成。

合理的土地流轉金,有些農戶看不上

山區農村,土地流轉難,土地寧願荒著,也不願流轉給他人,為何?

農業產業要流轉土地難


這些年農民紛紛外出打工,農村家庭收入不再依靠農業收入。在山區農村,土地流轉的收入更低,我們這裡的山坡上土地,條件好點的,每年流轉金在150元/畝左右,條件差點的,只有50元/畝左右。幾十幾百元的土地流轉金,對於在外務工每月收入幾千元的農村人來說,根本瞧不上,土地流轉成與不成,無所謂。有時,找他們談土地流轉事宜,他們還邪麻煩。

個別農村人有仇富心理,看不得別人成功

在山區農村,土地流轉一般都是給親戚種的,一般不要錢,給一點糧食,大家也不計較太多,畢竟是沒有多少價值,有的一時間找不到合適的耕種的,就把土地撂荒了,反正也是不掙錢,也懶得耕種了。面對撂荒和不值錢的土地,如果以農業產業去流轉土地,有的人會認為會賺大錢,會發財。撂荒和不值錢的土地一下子身價翻了好多倍,你要就拿去,不要就放著。還有一種,出多少流轉金都不同意,只樂意別人的農業產業搞失敗。


山區農村,土地流轉難,土地寧願荒著,也不願流轉給他人,為何?

撂荒也不願流轉


老少兩代人觀點不同,意見難統一

在山區農村,老人一代從艱苦的年代過來,勤儉節約,一分錢能辦開當二分錢用,珍惜每一分錢。而年輕一代,沒吃過苦,在外打工,賺錢相對容易,看不起小錢。對於土地流轉這種事,在家的老人想流轉,但又不能獨自作主,得問下在外打工的年輕人。找年輕人談,不理不睬,不時來一句,等過年回來時再說。一個很好的農業產業,在等中失敗了。

當前,山區農村土地流轉存在一些問題,希望相關部門加強引導和管理。也希望廣大的農村朋友們,重視農村的發展,不管是誰做農業產業,都是在建設我們的家園。與人方便,也是與自己方便,說不準,哪一天,自己也是需要土地流轉的農業產業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