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光到底是不是能量?

找不到家的光子


直接給出答案吧。光就是能量,這是毋庸置疑的。

因為光子是能量有著嚴格的理論推導和長達一百年的實踐應用,光就是能量。

但是我還是得講細緻一點。

很多讀者有這樣的疑問:光由光子構成,起碼它是物質。而能量看不見摸不著,怎麼物質會變成了能量呢?

我想這樣的疑惑在很多人中學時代都有所思考。

能量到底是不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事物呢?

其實你每天都能感受到能量的改變,比如中午天氣熱,早上和晚上天氣冷。這些都是能量分佈的改變導致的感官變化。具體一點就是單位時間內太陽射向地球的光子數量的改變。單位時間實際內射向地球的光子越多,空氣分子吸收更多的光子後,動能增加,運動劇烈程度上升。

而微觀粒子的運動劇烈程度在熱力學上就是溫度的本質。分子越劇烈,溫度越高。當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時(夏天),那麼我們白天接收到的光子數量更多,密度更大。這樣以來空氣溫度就會快速升高。

能量是對物質運動狀態改變的度量。

只要物質的運動狀態有所改變,那麼能量就有意義。

而宇宙物質無時無刻都在改變,那麼能量的引入就很有必要。

比如在理想的模型中,一個高速運動的小球撞向一個靜止的小球。靜止的小球開始運動,這時候高速運動的小球速度降低,動能降低。

那失去的動能去了哪?

答案肯定是給了那個原本靜止的小球了。

這樣就完成了一次能量的交替。

能量是人發明出的物理術語,但是這個術語一定對應的是自然事實。

這個自然事實就是物質運動狀態的改變,為了方便量化,我們就引入了能量。

這就和力一樣。力這個詞也是人類發明的,不過力代表的自然事實就是物質的相互作用。

有讀者可能不耐煩了,你講這麼多,和光是不是能量有什麼關係?

當然有關係,物質都是由原子構成,原子又由原子核和電子構成。原子核內部還有更小的粒子。

最後細分到基本粒子為止。所以我們的物質世界就是由基本粒子構成,基本粒子再構成類似中子和質子一類的複合粒子。

而基本粒子之間都會相互轉化,這個相互轉化的過程一定會伴隨著能量的改變。

這個改變就是靠光子實現的。

比如正反粒子湮滅釋放光子,電子輻射光子。

光子就是能量。在質能方程中我們已經知道,能量和質量可以相互轉化。

而這種相互轉化最容易理解的方式就是通過光子實現。

比如電子釋放光子,能量降低,所以能級也跟著降低直到基態。電子吸收光子之後,能量升高,所以能級也跟著升高直到激發態。

光子是能量的基本單位,也就是說:只有一個光子,兩個光子…… 的說法。沒有0.5個光子,1.5個光子的說法。

能量的吸收和釋放就是以光子的整數倍實現的。


科學認識論


如果光不是能量,這個世界上就沒有能量一說了。

太陽每秒鐘都有6億噸的氫核參與聚變,融合為5.958億噸的氦,其中發生420萬噸的質量虧損,這些質量就轉化為能量,使太陽能夠持續不斷的發出光和熱,延續了50億年,還能夠這樣的燃燒50億年。

這些巨大的能量就是以電磁輻射的方式源源不斷的發射到太空,每秒能量達到3.8×10^26J,其中有1.7×10^17J會照射到地球上,相當太陽總能量的22億分之一。這些能量有多大呢?就是相當1000萬座三峽大壩的發電總量,3000多顆廣島原子彈的爆炸威力。

這些能量都是依靠電磁輻射形式進行傳播的,而所謂的電磁輻射說白了就是光輻射,都是光的傳播。只不過電磁輻射中的光有可見光和不可見光之分,是根據電磁輻射的頻率來確定的。

電磁輻射頻率以波長來劃分,波長太長和太短的人眼都看不見,可見光的波長在380nm~780nm之間,在整個電磁波的中段位置,在可見光的前後極低頻到極高頻段,有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紫外線、X射線、伽馬射線等等。(見上圖)

光子是電磁輻射的載體,沒有光子就沒有光,沒有光哪來的電磁輻射?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處處都感到光得能量,陽光可以發電;陽光曬在皮膚上會發熱,甚至曬脫了皮;科學界還在研究太空光帆,用光來催動航天器遠航。這些不都證明了光是一種能量嗎?

當然有些可見光能量較弱,單憑人的感覺很難感受到其能量,大概就是因為這才有光是不是能量的疑問吧?

上面說的都是可見光,不可見光的能量更為巨大,如紅外線、紫外線、X射線、伽馬射線的能量都不可低估,尤其是伽馬射線暴,可以在數千光年摧毀地球生態,如此能量還不算能量?

所以,光是一種能量,而且是一種非常非常重要的能量表現形式。

能量的表現形式還很多,比如機械能、化學能、核能、風能、潮汐能等等,這些能量絕大多數最終表現出來的還是光和熱。

時空通訊專注於老百姓通俗的科學話題,歡迎共同探討。


時空通訊


質量與能量是物理學中比較常用的兩個基本概念。在經典力學時期,盛行形而上學的方法和機械⚙️的世界觀,上述兩個概念是絕對分立的,它們各自服從自身的守恆定律。

而且,質量被用於描述作為實體的物質,後者的基本屬性是具有質量和體積;能量則被用於描述做功的能力。

然而,十九世紀後期,人類發現了放射性☢️元素。該類原子通過衰變,將部分質量轉變為能量。

稍後,二十世紀初期,愛因斯坦根據光電效應,建立了質能轉換公式。從理論上證明了質量與能量是可以相互轉換的,質量和能量都是描述粒子運動的物理參數,它們的區別只在於描述的粒子存在狀態不同。前者是封閉的,後者是開放的。

由於所有的粒子都具有波動性,說明空間不空,存在著作為物理背景的量子空間;

由於原子的體積是電子高速運動形成的封閉體系,說明物質不實,物質只是被封閉的能量。

於是,空間不空和物質不實,更進一步地消除了質量與能量的界限。最終,由質能守恆定律取代了原來分立的能量守恆定律和質量守恆定律。

於是,人類的認識愈加清晰,即質量與能量是一對互補的概念:

能量是粒子運動能力的度量;

質量是被封閉的粒子關於其空間效應的度量。

能量的聚合,成為質量;質量的離散,成為能量。

由此,形成了一個有機的量子宇宙觀:

離散的基態量子構成物理背景——空間;

受到激發的量子成為光子——能量;

由高能量子組成的封閉體系就是各種基本粒子——物質。

根據這一量子景觀,光符合能量的定義,是光子的運動,與作為封閉體系的物質形成了對比。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個有機的量子系統,是可以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和相互轉換的。


淡漠乾坤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光是能量,是能量,就是能量!如果連光都不是能量,還有什麼是能量呢?事實上,不僅僅光是能量,萬事萬物歸根結底都是能量!

我們平時所說的地球每天接收太陽的能量,說的不正是光嗎?難道還有別的?

追溯到宇宙起源,宇宙大爆炸,大爆炸發生後宇宙就是純能量體,沒有任何物質,在宇宙冷卻之後才形成了物質,具體怎麼形成的就不詳述了,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物質是由能量形成的,因為宇宙中一開始只有能量!

話說過來,光是什麼?光就是一種電磁波,而光子是一份一份能量子的簡稱,是能量的最小單位,電磁波是能量,而能量並不是連續的,而是以光子為基本單位傳播的!

說直白點,能量和物質的區別定義如下:受激發的量子就形成了光子,也就是能量。而高能量子組成的各種封閉系統就形成了粒子,也就是物質。

可以簡單這麼理解,能量的聚合就成了質量,質量的離散就成了能量。萬物的根基都是能量!


宇宙探索


通常人們把光看成能量,但從嚴格的哲學角度上講,光是物質,而不是純能量。

1、光是能量,不然我們怎能曬太陽感到溫暖。

2、但光又不是純能量,因為能量是不能單獨存在的,它必須依附於物質而存在。

3、什麼是能量?能量與物質的運動有關,依附於物質的能量,依賴於物質的運動。

4、依附於物質的總能量,由愛因斯坦質能方程給出;而當二個物體相互作用時,所釋放的能量(比如光照射但人身上)是依附能量的很小一部分。比如若光與其它物體作用而沒有反射等是,為m*c*1。


惠舒旅社老闆


光不是能量,它只是能量載體的一種表現形式。就像空氣、水、石頭,它們都是物質,也都是能量,但一般情況下,它們以不包函能量的物質形式存在,只有在一定的條件下才可稱為能量。僻如:炸藥,誰都知道它是能量,是含能體,但只有讓它爆炸了它才是能量,不爆炸以前它是物質,是含能體。空氣、水、石頭通常都以不含能物質而存在,當它們得到某種外來能量的作用時,也都以含能體而表現,其自身並沒有失放任何能量。空氣被陽光加熱流動形成風,風是風能,但空氣本身並不是能;水被加熱作功,水本身並不是能,而是能量載體;石頭被拋射作功,而本身不代表能量。光也一樣,它只是宇宙中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多種微小粒子組成物,它也跟前三種物質一樣,只是能量載體而非能量本身。宇宙中所有物質都在光粒子的海洋中,只有接受到外來某種能量時,光子才顯示出能量功能。

比個常見例子,老式電視的熒屏,平時並不發光,遭受電子轟擊後才發光,電子才是能量源。


理想無限延伸


量子是最小的物還是最小能量單位

滬生泉
2018-01-16
關注
打開百度App,看更多圖片

量子是現代物理的重要概念,是一個什麼概念呢?

普朗克假設黑體輻射中的輻射能量是不連續的,只能取能量基本單位的整數倍,從而很好地解釋了黑體輻射的實驗現象。顯然,這“最基本單位”就是量子。

可在物理學中常用到量子的概念,是指一個不可分割的基本個體。

於是,這就有了這樣通俗說:量子是能表現出某物質或物理量特性的最小單元。這實際上就是把量子說成了最小的物。然而,這恰恰是一個哲學信仰的錯,恰恰又是一個利用量子的起點。

假如不把量子看作物,那麼,人們又怎麼去利用量子呢?怎麼會有量子計算機?等等。可是,我們把量子視為最小的物,那麼,就會墮入到牛頓、愛因斯坦的“眼見為實”的哲學信仰中,結果又會墮入神主宰世界的哲學信仰中了。(見《有不同的哲學信仰就會有不同的學科理論》)

由此可見,我們應該把量子定為:現在所知的最小生命體。


能量是生命體的一種存在體現

滬生泉
2018-12-13
關注
打開百度App,看更多圖片

生命體的存在就會有量能吸收與能量釋放。

然而,生命體的能量能吸收與能量釋放,都會有力的現象出現。(參見我的短文《從使用力到使用能量的簡史》)因此說,力來源於能量。

比如:人,或動物吃飽了,就會有勁。這“勁”就是體現能量的力嘛!

那麼,能量本質是什麼呢?我簡述如下:

1,一個生命體中的能量大小,就是指這生命體的下層次空間的生命體多少。

比如;水分子受熱膨就是因為其空間內的下層次空間的生命體增多了。

那麼,這下層次生命體是什麼呢?因為這些生命體不是我們現在技術所能觀察到的,所以,還需要進一步探究。

2,一個生命體在吸收能量和能量釋放過程中,都能表現出“力”。

比如:地球的能量吸收就表現出“引力”;地球的能量釋放就表現出“斥力”。

3,任何生命體的下層次空間的生命體都是能量,但是,並非在任何環境中都能表現出“力”。

比如:氫只有在一定環境中能核聚變而產生力;而在另外的環境中,則不能產生顯現出力的現象。


滬生泉


光是能量是肯定的.並且地球能量儲存和損耗都是太陽以光的形式源源不斷的補給才有充滿生氣的地球萬物.但是光不過是能量傳遞過程中能量級達一個恆定極限值的宏觀表像.並不同於機械能轉換的質速關係.要弄清其理論.非簡單之事.也非現有科學理足夠解析.儘管人類的科學有所進步.但對微觀揚質的認識還停滯不前.沒有足夠的輔助儀器和實驗讓科學探索者不敢輕易越雷池一步建立新的理論基礎..所以.對光的能量傳遞的表像暫不能自圓其說.即使強加解析.也難勉牽強附和.為此.只有假說推理演澤其理.

首先要弄清光是不是能量應從能量概念入手.能量應該是各原子層間喑物質諸存恆量在某一恆定時間內存在級差時.原子之間發生的暗物質轉移時各原子層間的喑物質的儲存量變時表現能量的存在.

待繼


魚128370854


光子不是能量,光子是宇宙中最小的物質粒子,光子攜帶能量(或具有能量)。


光量子宇宙


光到絕對沒有磁場的環境下會怎樣?能量換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