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0 “生態位”理論,生物演化消亡、階級形成躍遷皆可由此解釋

吾昔寓居洛陽,朝求僧餐,暮宿破窖,思衣不可遮其體,思食不可濟其飢,上人憎,下人厭,人道我賤,非我不棄也。今居朝堂,官至極品,位置三公,身雖鞠躬於一人之下,而列職於千萬人之上,有撻百僚之杖,有斬鄙吝之劍,思衣而有羅錦千箱,思食而有珍饈百味,出則壯士執鞭,入則佳人捧觴,上人寵,下人擁。人道我貴,非我之能也,此乃時也、運也、命也。——呂蒙正《寒窯賦》

在前些年,還沒有退休的首富李嘉誠在長江商學院的畢業典禮上經常用這樣一段話去鼓勵年輕創業者:“我22歲那年,懷揣5000美元創業,用了60多年做到了今天這樣的規模,而今天社會比我那個時候有了很大的進步,我想,如果在座的各位也懷揣5000美元在今天創業,取得我今天的成就一定不會用上60年。”


“生態位”理論,生物演化消亡、階級形成躍遷皆可由此解釋


李首富的這段話看起來在邏輯上是成立的,的確,現在的規則比當時更完善,社會秩序比當時穩定,社會財富遠遠多於當時,人們的消費能力也是幾何倍的提高,如此一來,賺錢創業的確應該更容易才對。

但很顯然,實際情況並非如此,現在創業九死一生,創業成功的難度遠比李嘉誠那個時代要大,而且創業帶來暴利的機會越來越少,以李嘉誠所在的香港為例,今天的香港是世界三個金融中心之一,人均GDP與日本相去無幾,基礎設施以及社會制度建設也較完善,是毫無疑問的發達城市。相比於李嘉誠開始創業的那個時代,財富不知要多多少倍。但現實確是:李嘉誠起步的那個落後的香港的創業故事此起彼伏,而在今天這個發達的香港創業的聲音卻十分低迷,香港富豪榜前10位,20年間變化都不大,而中小創業者們卻很難熬過第一年,即使是創業者能力出眾生意火爆,他們所要付的租金也會水漲船高,最終落到創業者口袋裡的只能是幾個散碎銀兩。

為什麼李首富看似沒有任何問題的理論與現實相去甚遠呢?為了更清楚的解釋這個問題,不妨引入一個生物學概念——

生態位。


“生態位”理論,生物演化消亡、階級形成躍遷皆可由此解釋


生態位的佔據與空缺

以生物學理論與人類社會現象並不能完全嚴絲合縫的對應,有時二者會存在重大偏差,如希特勒為了推銷他的狂熱思想,強行將他的種族主義說成達爾文理論的社會學體現,結果釀成了巨大悲劇。但有時,引入生物學理論去解釋社會現象卻能化繁為簡,讓人茅塞頓開。而生態位理論就可以很好的解釋為什麼社會越發達,制度越完善,社會底層的人完成逆襲的難度反而越大的問題

生態位(ecological niche)是指一個種群在生態系統中,在時間空間上所佔據的位置及其與相關種群之間的功能關係與作用。簡單說就是一個物種或種群在某個特定的時間和空間在生態系統中所佔據的位置,生態位中存在重疊的生物存在競爭關係,如獅子和鬣狗,老虎和狼,但是他們的生態位雖然存在部分重疊,但是並非完全一致,所以這些動物可以在同一時間和空間共存,但獅子和老虎就不能共存。

在環境大致穩定的情況下,各生物的生態位就不容易改變,如非洲的頂級掠食者的位置已經被獅子佔據,在環境不出現大幅改變的情況下,很難有一個物種崛起取代獅子頂級掠食者的地位。

任何一個新物種出現,它優先選擇的生存策略都是儘量佔據空缺的生態位,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釋為什麼有老虎的地方沒有獅子,因為在環境不變的情況下,老虎牢牢佔據亞洲森林頂級捕食者這個生態位,而如果有新物種產生,其優先策略是佔據相對空缺的生態位,而不是去與老虎競爭頂級掠食者的生態位,於是,在自然選擇的作用下,老虎與獅子分別佔據亞洲與非洲頂級掠食者的生態位。


“生態位”理論,生物演化消亡、階級形成躍遷皆可由此解釋


但是,當某些特殊情況出現(通常是環境改變),會出現生態位空缺的現象,如美國黃石公園曾經消滅了頂級掠食者北美灰狼,結果導致頂級掠食者生態位空缺,而自然界當中,生態位空缺的問題很快就會由自然界自己解決。除灰狼外,黃石公園中還存在這一種叫郊狼的犬科掠食動物,灰狼存在時,它們的生成策略是單獨或小群行動捕食小型齧齒類哺乳動物,但是,當灰狼這一頂級掠食者消失,生態位出現空缺時,郊狼馬上改變了生成策略,它們也組成了與灰狼群類似的大規模狼群,捕食大型有蹄類動物,後來美國人幡然悔悟,又將灰狼重新引入黃石公園,灰狼很快重奪頂級掠食者生態位,而郊狼也只能變回原來的生活方式(郊狼心裡苦呀)。


“生態位”理論,生物演化消亡、階級形成躍遷皆可由此解釋


由於灰狼從黃石公園消失的時間只有60年,而且其消失的原因是人為因素而非環境改變,其造成的影響也只是原有生物生存方式的改變,而並不會造成生物屬性的變化,但是如果把時間拉到足夠長,情況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恐龍所統治地球的中生代,其實,我們的祖先哺乳動物已經出現,但是,由於大地上的生態位都被體型巨大的恐龍佔據,我們的祖先只能選擇生活在地下洞穴等恐龍沒有佔據的生態位,環境沒有改變,我們的祖先也一直保持著這種生存策略,而此時的哺乳動物大小都如老鼠一般,並不是環境惡劣不能讓哺乳動物長大,而是大地上的生態位被恐龍佔據,哺乳動物在地下洞穴這樣的生存環境中只能保持這樣的體型,這種狀態持續了數千萬年都沒有什麼變化,哺乳動物一直沒有機會揚眉吐氣,但是,天不但有不測風雲,也有不測隕石,大地上的恐龍滅絕了,這樣一來,就出現了生態位空缺,原本保持了幾千萬年老鼠般大小的哺乳動物在幾百萬年間翻了成千上萬倍,在古新世(6500萬—5300萬年前)後期,便已經有了野牛般大小的哺乳動物,而到了漸新世(3400萬—2300萬年前)哺乳動物迎來了屬於自己的巨獸時代,15噸重的巨犀凜然是蜥腳類恐龍的翻版,頂級掠食者鬣齒獸和完齒豬也超過半噸重。


“生態位”理論,生物演化消亡、階級形成躍遷皆可由此解釋

史上最大陸生哺乳動物——巨犀

事實證明,哺乳動物在恐龍時代保持那個衰樣,實在不是自己不行,而是主生態位被恐龍佔據,一旦恐龍空出生態位,哺乳動物也能雄赳赳,氣昂昂。

生態位理論解釋社會現象

理解了上文,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麼在現在這個物質財富更加豐富,社會環境更加安穩的時代,取得成功的機會反而不及李嘉誠創業時的那個物質匱乏、社會動盪的時代。因為,李嘉誠那個時代,社會正經歷著巨大的變革,一些原本的巨頭因為不能適應變革,成為了被淘汰的恐龍,而李嘉誠這種小創業者因為對於社會脈搏抓的比較好,在那些巨頭留下的生態位空缺上野蠻生長,成為了取得代之的哺乳動物。

而如今,社會環境基本穩定,各行業已經形成了一個自己的運轉體系,普通人再想進入尚且不易,想要野蠻生長當然可能性極低。換句話說,儘管現在社會財富更多,但社會生態位明顯空缺的現象已經不存在了,後入場的人想要尋找到偶爾空缺出來的次要生態位尚有可能,但指望主生態位出現空缺則可能性非常之小。


“生態位”理論,生物演化消亡、階級形成躍遷皆可由此解釋


理解了這些,你也會理解為什麼李嘉誠為首的“四大家族”能夠長期在香港經濟中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了,因為在香港經濟這個生態系統中,房地產佔據著主生態位,而中心地段的房子又是主生態位中的主生態位,而中心地段的房子就那麼多,四大家族佔了就可以長期靠它們獲利,而且是暴利。

那麼是不是說普通人只能接受這種由出身決定的社會生態位安排呢?當然不是,大家是否注意到生態位變化或穩定的決定性因素:環境變化與否。

自然界環境變化往往需要千萬年的時間,而在人類社會,尤其是工業革命發生以後,很多時候,人的一生之中就會經歷多次社會變革,這種變革可以是地緣政治環境改變,國家政策變化,人們的生活習慣改變,當然,最徹底和有力的變化還是:技術革命。

普通人的生態位躍遷

只有環境改變,才可能造成生態位的變化,環境小幅改變,生態位也發生小幅變化,環境大幅改變,則可導致生態位的大幅空缺,

生物據此演化,人也據此改變命運。

的確,恐龍滅絕這樣的環境鉅變上一年才出現一次,但是,不要忘了,恐龍時代的生態位同樣不是一成不變的,侏羅紀時代的陸地肉食恐龍霸主異特龍在侏羅紀晚期就隨著氣溫降低,其主要食物巨型蜥腳類巨型植食恐龍滅絕而滅絕,而像猶他盜龍這樣的相對較小卻更加靈活的恐龍取得以取而代之,而隨之氣溫繼續降低,猶他盜龍這樣的中型掠食恐龍又被更小的恐爪龍,迅猛龍取代,但是,在白堊紀末期,由於氣溫突然升高,巨大的霸王龍又重新成為陸地的霸主。


“生態位”理論,生物演化消亡、階級形成躍遷皆可由此解釋


如果換一個角度去想,李嘉誠的話也具備一定的合理性,現在的人確實有可能在更多的時間內獲得比李嘉誠更多的財富,只要他能夠在每次由種種原因造成的社會環境發生改變時都能抓住機會佔據有利的生態位。

但是顯然,這絕不容易做到,因為社會環境的改變與自然環境的改變都具有隨機性,但我們在行事前要判斷環境,這是必須要做的,我們可以把社會環境簡化為兩種狀態,一種是劇烈變化的時代(如改革開放初期),一種是變化相對平穩的時代,面對這兩種社會環境我們應該採取的行事邏輯應該是:前者寧可錯,也不能錯過;後者寧可錯過也不能錯(好像是經濟學家馬光遠老師說的,在此借用一下),如果社會環境激變就先別管那麼多,參與進去再說;而如果社會環境穩定則不能橫衝直撞,而應該安靜的做好一件事,爭取把一件事做到極致,能在平時將一件事做大極致的人,在面對社會環境鉅變時也更容易抓住機會,將時代紅利更好的兌現。

一個時期,社會上的人們總是會隨著社會環境的步伐而行走,我們將這個時期內社會上發生的一切統稱為“時代”,

不要辜負時代,在社會變革來臨時要勇立潮頭,這是改變命運的最快方式;也不要因為環境穩定而徹底隨波逐流,一次次小的社會生態位的躍遷加在一起就是命運的鉅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