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假如馬皇后在世朱棣還敢造反麼?3個優勢3個錯誤,結局早已明瞭

世界上有很多事情,發生得十分突然而有趣,讓人一時找不著北,但是很多事情,似乎在冥冥中早有定數,是我們無法改變的。

有人說如果時光倒流,一切會怎樣?那是一種毫無意義的假設,因為時光無法倒流,人生無法從頭來過,我們輾轉反側一生最後只能接受現實,這就是真理。

在中國古代兩千多年的歷史上,曾經存在過這樣一個傳奇人物,他明明只是一個藩王,卻靠著一己之力與一個國家抗衡。最主要的是,他最後居然取得勝利,這在歷史上是獨一無二的。他給我們後人留下很多耐人尋味的道理,這個人就是永樂大帝朱棣,為何他能取得成功呢?

假如馬皇后在世朱棣還敢造反麼?3個優勢3個錯誤,結局早已明瞭

朱棣畫像

有人說要是馬皇后在世,朱棣就無法取得這樣的勝利,事實上真的如此麼?今天我們就一起探討一下這個話題,也許從中你會有所收穫。


一、馬皇后何許人也

馬皇后(公元1332年—1382年),“有智鑑,好書史”,聰明好學,可惜小時候父親早逝,父親與郭子興交情甚好,將其交給郭子興照顧。後來郭子興等人發動農民軍起義,朱元璋也加入其中,朱元璋這個小夥實在優秀,郭子興對其十分重視,遂於1352年左右將馬氏許配給朱元璋,1368年朱元璋登基成為皇帝,馬氏水漲船高成為馬皇后。

自古皇后都是後宮之首,馬皇后也一樣在這個職位上兢兢業業為朱元璋付出,她“講求古訓”,在後宮治理方面是個能手,將整個後宮治理得井井有條,為朱元璋專心處理國家大事奠定基礎,防止後宮起火影響皇權。

此外,馬皇后還有一個優點就是敢給朱元璋直言納諫,防止朱元璋濫殺無辜。比如因為胡惟庸一案,朱標老師宋濂牽扯進去,理應處斬,但是在朱標與馬皇后的勸誡之下,最終朱元璋放過宋濂一馬。

假如馬皇后在世朱棣還敢造反麼?3個優勢3個錯誤,結局早已明瞭

年輕馬皇后劇照

馬皇后一生都為朱元璋以及朱家江山殫精竭慮,即使1382年馬皇后去世之前,也要叮囑朱元璋“求賢納諫,慎終如始”,並願“子孫皆賢,臣民得所”,《明史》中對馬皇后的評價是“母儀天下,慈德昭彰”。

就是這樣一位聰明博學且有政治頭腦的馬皇后,倘若在世,對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會有影響麼?答案很明顯是有的,畢竟朱棣一直聲稱自己就是馬皇后所生,要是馬皇后尚且在世,這個言論不是不攻自破麼?

但是,馬皇后真的能阻止靖難之役麼?我想是不能的,古代女人地位沒有那麼高,況且朱棣發動靖難之役的原因並非單純想搶皇位,而是被逼無奈為之,即使馬皇后尚且在世,她又怎麼能阻止這種事情發生呢?

換言之,就算朱棣不造反,也會有其他人鋌而走險,朱允炆削藩實在太急於求成,這是靖難之役的主要原因。要說馬皇后是否能影響朱允炆的決策,這個我們就難以猜測,朱允炆作為一個皇帝,擁有絕對的皇權,為何必須聽取馬皇后意見呢?

假如馬皇后在世朱棣還敢造反麼?3個優勢3個錯誤,結局早已明瞭

馬皇后與朱元璋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靖難之役發生,又是什麼原因促使朱棣取得勝利呢?我繼續分析如下。


二、朱棣發動靖難之役的苦衷及勝利原因

1398年,朱元璋去世,皇長孫朱允炆登基,並於當年年末就在黃子澄等人的建議下主持削藩,先後將周王朱橚、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齊王朱榑和岷王朱楩該廢的廢,該殺的殺,甚至有的直接被嚇死。

朱允炆削藩手段簡單粗暴,讓其餘藩王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對朱允炆的行為十分不滿,就等有人出面反抗,大家都會遙相呼應。朱允炆也知道朱棣不好惹,一直沒敢動朱棣,直到削藩麻木了自己神經,才開始對朱棣下手。

朱棣原本還假裝不在乎,後來朱允炆居然派人將朱棣的使者進行扣押,同時繼續派人去針對朱棣,想要對其下手。朱棣實在忍無可忍,以“清君側”之名揭竿而起,從此與朱允炆勢不兩立。

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皇明祖訓》

可以說朱棣發動靖難之役也是一種自保手段,但是這種事情內因還是朱允炆的削藩,倘若當時朱允炆不進行削藩,也許朱棣不會造反,或者說朱棣造反也沒有正當理由,無人支持的話,朱棣根本不可能勝利。

假如馬皇后在世朱棣還敢造反麼?3個優勢3個錯誤,結局早已明瞭

朱棣劇照

可惜朱允炆偏偏要削藩給朱棣一個造反的理由,並且一發不可收拾,最終將朱允炆搞定,自己取而代之。那麼,疑問又來了,朱棣一個藩王,是如何以一己之力對抗一國之力呢?原因主要有以下3點。

1、朱棣驍勇善戰

朱棣為燕王,封地北京,當時北京經常與蒙古人作戰,蒙古人自古以來驍勇彪悍都是出名的,朱棣在與蒙古人的作戰過程中,自己不僅變得足夠彪悍,還積累了很多作戰經驗。再加上朱棣的岳父徐達也是打下朱家大半江山的能人異士,有他的指點,朱棣可謂如虎添翼,與和平盛世未經世事尚無經驗的朱允炆相比,簡直就是強勢碾壓。

況且當時朱允炆麾下缺少驍勇善戰的武將來對抗朱棣,所以朱棣才能一路高歌猛進,所向披靡。當然話又說回來,其實朱棣最開始並沒有所向披靡,而是危機重重,一不小心就會沒命,他之所以能夠堅持下去,除了自己的勇猛之外,還有朱允炆的仁義(下邊分析)。

2、大勢所趨

上邊已經說過,朱允炆的削藩導致藩王都十分恐懼,對朱允炆早已喪失信心,不願再支持朱允炆,這時朱棣起來造反,無人會阻止朱棣,當時全國的很多兵力都分散在藩王手上,一旦藩王不願意支持朱允炆,朱允炆就成了一個空架子,沒有實權,很難對朱棣進行壓制性打擊。

假如馬皇后在世朱棣還敢造反麼?3個優勢3個錯誤,結局早已明瞭

靖難之役

最主要的是,藩王不僅不支持朱允炆,有的還反過來支持朱棣,這就讓整個局面變得尷尬起來,朱棣勢如破竹,所到之處,大多不需一兵一卒就開城投降,讓朱允炆無奈至極。

3、聰明老辣

要說朱棣的聰明之處,在靖難之役中可謂發揮到了極致,比如最開始朱棣與朱允炆在真定一戰,就有所體現。當時朱棣兵力總共也就幾萬,而朱允炆任命朱元璋留下來的大將長興侯耿炳文為大將軍,駙馬都尉李堅為左副將軍,都督寧忠為右副將軍,率軍13萬於八月十三前往真定平叛朱棣。

一開始朱棣絕對處於不利地位,不過朱棣最聰明之處就在於喜歡趁其不備偷襲,他趁著耿炳文等人過中秋節疏於防範,就帶兵前往偷襲,搞得耿炳文軍中一片混亂,人心惶惶,朱棣再乘勝追擊,最終把耿炳文擊敗,以至於朱允炆不再信任耿炳文而臨時將耿炳文換掉,讓李文忠的兒子李景隆擔任大將軍去對付朱棣。

李景隆是朱元璋二姐夫李貞的孫子,與朱允炆算是一代人,兩人都還年輕,沒有什麼作戰經驗,導致節節敗退,還成為第一個給朱棣打開城門投降之人,實在有趣。

朱棣贏得勝利後,已經嚐到勝利滋味,迅速前往大寧找到十七弟寧王朱權,與其舉杯暢飲,傾訴自己被侄子欺負的悲慘遭遇,並且許下諾言“事成,當中分天下”,因此贏得寧王支持,一下子又擁有八萬精兵和朵顏三衛,後來更是如虎添翼,在鄭村壩之戰、白溝河之戰、濟南之戰、東昌之戰、夾河、藳城之戰中都取得勝利,奠定大業基礎。

假如馬皇后在世朱棣還敢造反麼?3個優勢3個錯誤,結局早已明瞭

朱棣攻克南京

1401年,眼看大局已定,朱棣揮師南下,直逼南京,順利將南京拿下,侄子朱允炆在一場熊熊烈焰中消失得無影無蹤,從此杳無音信。朱棣於1402年在南京稱帝,後來也曾試圖尋找侄子,卻毫無消息。

在每一場戰爭中,朱棣很清楚自己的最終目標,保持頭腦清醒,指揮士兵不緊不慢卻步步為贏,這樣的朱棣取得勝利,是有現實意義的。


三、朱允炆為何失敗

1、經驗不足

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孫子,在朱元璋打江山的時候朱允炆還不知道在幹啥,所以對於戰爭的殘酷性以及戰爭戰術等經驗欠缺,他處於和平年代,再加上他的登基過程朱元璋已經為他鋪墊好,一切水到渠成,他的皇位得來過於輕鬆。

正因為過於容易得到皇位,所以朱允炆對這個皇位的重要性與權力爭奪的殘忍性認識完全不夠,以至於在整個靖難之役中屢出昏招,明明他爺爺朱元璋去世的時候還給朱允炆留下一支王牌軍隊(就是鎮守雲南邊疆的沐家軍),這支隊伍不僅作戰勇猛,還對朱元璋和朱允炆都特別忠誠,要是最開始他將這支隊伍調動過來平叛朱棣,簡直就是輕而易舉。

2、過於仁義

說兩個很簡單的事情,第一個是在靖難之役前,察御史曾鳳韶和戶部侍郎卓敬都曾上疏說燕王“智慮絕人”,叫朱允炆要引起重視,先下手為強,可惜朱允炆回答“骨肉至親”,一直擱置此事,最終養虎為患,讓朱棣實力不斷增強。

假如馬皇后在世朱棣還敢造反麼?3個優勢3個錯誤,結局早已明瞭

朱允炆劇照

即使如此,朱允炆一國之力依然不用擔心朱棣一個藩王,接著朱允炆還有更加離奇的大招,那就是“毋使朕有殺叔父名”的聖旨,要求作戰大將不允許將朱棣殺死,要不然一定問罪,相當於給朱棣發了免死金牌。

每次兩軍爭鋒相對,朱允炆的大將都不敢對朱棣過分殘忍,生怕不小心將其弄死遭到朱允炆處置,所以朱棣甚是囂張,一個人單槍匹馬敢穿梭於萬軍之中,幾次死裡逃生,最後羽翼逐漸豐滿,讓朱允炆有心殺敵、無力迴天,可悲可嘆。

3、犯了文臣亂武的大忌

朱元璋生前也許沒有想過自己留下的江山會有這樣的戰爭發生,所以朱元璋主要還是更加註重文治。從他留下來給朱允炆的大臣來看,就可以知道,其中文臣有黃子澄、齊泰和方孝孺,武將只有耿炳文一個,發生靖難之役時耿炳文已經56歲高齡,在古代早已是半截身體入土之人,要將平叛重任交給他,恐怕有些不妥。

武將少是一個原因,其次就是黃子澄、齊泰等人還以文臣的身份參與作戰安排規劃,這明顯就是亂來,文臣在和平年代搞個國家建設不錯,在戰火紛紛的年代,以和平盛世的處理手段來應對敵人,一個字就是死。

假如馬皇后在世朱棣還敢造反麼?3個優勢3個錯誤,結局早已明瞭


結語

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成功與失敗,不管結局如何,總是有原因的,靖難之役朱棣的勝利,看似運氣使然,實際上又是多少努力與平日積累的結果。哪有什麼成功是一蹴而就的,都是十年磨一劍,才得以展露鋒芒。

我們的人生何嘗不是如此,不要輕易相信運氣,因為好運從來不會眷顧傻瓜,只有那些做好充分準備之人,在機會來臨之時,才能順利抓住機會實現逆襲!


備註: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必刪,馬皇后在世真的能阻止朱棣造反麼?歡迎直接用今日頭條app上方的搜索框輸入“靖難之役/馬皇后”得出相關結果發表意見。

假如馬皇后在世朱棣還敢造反麼?3個優勢3個錯誤,結局早已明瞭

搜索示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