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5分鐘讀懂特斯拉“芯片門”事件

近日,特斯拉的“芯片門”事件鬧得沸沸揚揚。有部分特斯拉車主發現自己的國產Model 3使用了HW2.5(控制器硬件代碼是1483112)芯片,而並非環保信息隨車清單上註明的HW3.0(控制器硬件代碼是1462554)芯片。一些車主已經在各大平臺上進行投訴,國產Model 3的交付也因此暫停。

特斯拉回應稱,受供應鏈影響,一部分標準續航升級版Model 3安裝的硬件為HW2.5,隨著產能和供應鏈恢復,後續將為這些車免費更換HW3.0。

特斯拉的老闆馬斯克也對這場風波做出了回應,他在推特上表示:“很奇怪,那些投訴的車主實際上並沒有訂購FSD。他們可能並不清楚,如果在交付後又訂購了FSD,那麼相應的計算機硬件是可以免費升級的。”

5分钟读懂特斯拉“芯片门”事件

以上就是特斯拉“芯片門”的大致情況。特斯拉到底有沒有減配?為何會出現這種問題?消費者的投訴合不合理?讓我們來逐一進行分析。

HW2.5和HW3.0有啥區別?

HW2.5和HW3.0當中的“HW”代表的是Autopilot Hardware,即自動駕駛控制器,它包括自動駕駛芯片組及其附件。眾所周知,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技術領先業界,實現自動駕駛需要傳感器-控制器-執行機構的協同工作,攝像頭和毫米波雷達是自動駕駛的眼睛,電機、剎車、轉向系統是自動駕駛的軀幹,Autopilot Hardware則是自動駕駛的大腦。

特斯拉的Auopilot功能自推出以來已經經歷了1.0、2.0、2.5、3.0這四個大版本的更迭。我們能看到的變化是攝像頭數量增加了,而看不到的則是更重要的變化:Autopilot Hardware的升級。

5分钟读懂特斯拉“芯片门”事件

圖為HW2.5的拆解圖,板卡上的3個芯片均來自英偉達,包括2個Tegra Parker處理器和一個Pascal處理器 。

在3.0版本之前,特斯拉一直採用外購的自動駕駛芯片,供應商包括Mobileye和英偉達。在2019年4月,特斯拉發佈了Autopilot 3.0,號稱可以支持Full Self-Driving(FSD,完全自動駕駛)。在Autopilot 3.0中,特斯拉採用了自己研發的自動駕駛芯片。

5分钟读懂特斯拉“芯片门”事件

進入Autopilot 3.0時代,特斯拉為HW3.0的芯片刻上了“TESLA”的大名。其性能提升了23倍,成本卻下降了20%。

特斯拉表示,其自研芯片的性能非常強大,HW3.0的性能因此遠超採用英偉達芯片的HW2.5。HW2.5每秒能處理110幀圖像,而HW3.0每秒能處理2300幀,代價僅僅是功耗從57w增加到了72w。同時,自研芯片在成本方面極具優勢,在性能暴增的情況下,成本依然降低了20%。

在發佈HW3.0的同時,特斯拉的老闆馬斯克宣佈新車將全面搭載HW3.0,HW將成為過去時。這裡需要說明一點,特斯拉的車不管高低配,其硬件其實是一樣的,但是低配車型會通過都軟件來鎖上部分功能。所以在2019年4月以後,理論上即使你沒有選裝FSD功能(Full Self-Driving,完全自動駕駛),提到的車應該也是搭載HW3.0。這也為“芯片門”事件埋下了伏筆。

儘管HW3.0很強大,但其能力在現階段並不能完全發揮。特斯拉宣稱HW3.0能支持“完全自動駕駛”,但是受法規、技術成熟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特斯拉目前開放的功能有限。在實際使用中,HW2.5和HW3.0基本不會有差別。如果你花5.6萬元選裝了FSD功能,那麼車輛將可以額外識別紅綠燈和雪糕筒,僅此而已。如果你沒有選裝FSD功能,那麼HW2.5和HW3.0的實際表現不會有區別。

HW3.0為何會缺貨?

既然HW3.0成本更低,為何還要用HW2.5來替換HW3.0呢?特斯拉表示是HW3.0供應不足。但前面說到HW3.0是完全由特斯拉自己研發的,已經擺脫了英偉達的限制,那為何還會缺貨呢?

首先我們需要明白,芯片的研發和生產是兩個環節。比如華為研發了麒麟SOC,AMD研發了Ryzen處理器,但是這些芯片都是由臺積電生產的。

5分钟读懂特斯拉“芯片门”事件

高端芯片製造是目前製造業的金字塔尖,技術含量遠高於汽車行業,強如蘋果也是找三星和臺積電代工芯片的。特斯拉自己造芯片在技術上不可行,在經濟上不划算。所以HW3.0的芯片由三星代工,芯片生產出來再運到中國加工整個組件。

特斯拉雖然研發了自動駕駛芯片,但卻並無法生產芯片。這是因為芯片的製造有極高的技術門檻,並且需要大量的投入,特斯拉沒有能力也沒有必要自己生產芯片。實際上,特斯拉的自動駕駛芯片是由三星在美國奧斯汀的工廠代工的,而整個HW3.0組件則是在中國生產的。

據路透社報道,在中美貿易戰期間,特斯拉曾經向美國政府提出申請,為在中國生產的“自動駕駛汽車大腦”免徵額外的關稅。這項申請最終被駁回,但是證明了HW3.0是在中國生產的。

目前,中國的各行各業都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影響,很多企業還沒有正常開工,在中國生產的HW3.0因此出現了缺貨。

特斯拉應該被原諒嗎?

既然特斯拉的減配並不會對車輛的功能和用戶體驗造成任何影響,而且確實事出有因、遇到了供應鏈的問題,那是不是說明特斯拉應該被原諒呢?非也。

特斯拉的聲明主要在說芯片變化不會影響用戶體驗,馬斯克更表示車主的抱怨很沒道理的。但是他們都避開了車輛配置與環保信息隨車清單不一致這個關鍵問題。往大了說這是欺詐行為,往小了說特斯拉沒有事先告知車主,也是不小的責任。

5分钟读懂特斯拉“芯片门”事件

特斯拉上海工廠在2月10日就已復工,還被當做正面典型上了央視《新 聞 聯 播》。或許是復工的“快”與審批的“慢”導致了“芯片門”事件的發生。

特斯拉為何會犯這種錯誤?我以最大的善意來猜測,一方面,特斯拉上海工廠早在2月10日就已復工,是國內最早復工的車企;另一方面,配置變更之後特斯拉需要向有關部門重新報備申請,但是流程比較費時間,疫情期間更是如此。這一快一慢就產生了問題:配置變更的報備流程不走完,特斯拉的復工就毫無意義。為了不影響生產,特斯拉只能先斬後奏,甚至是隻斬不奏。在這種情況下,向消費者告知就相當於告訴有關部門“我違規操作了”,於是特斯拉選擇向消費者隱瞞。

無論特斯拉有什麼理由,芯片減配終歸是不對的,不應該讓消費者來買單。希望特斯拉能夠按照法律法規圓滿解決這個問題,平息這場風波。

編輯點評:一月份國產Model 3的銷量不俗,有非常好的勢頭,但沒想到很快就發生了“芯片門”事件。這件事並不複雜,但特斯拉的應對措施將直接影響到它的品牌形象。且讓我們看看特斯拉會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精彩內容回顧:

疫情後買車?先了解下車內空氣質量認證

新能源檔案揭秘(17) 豐田威蘭達雙擎

廣汽新能源Aion LX試駕體驗 內外兼備

請輸入少於17字的頁標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