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没有完美,圣人也不是


没有完美,圣人也不是


阿元

这是一些旧闻。

在孔子诞生的2 5 5 7 周年,虽然不是一个什么逢五逢十的整日子,但孔子他老人家还是受到了相当高的待遇。先是给他老人家搞了一个标准像,在许许多多的地方开设了孔子学堂,开展了形形色色的纪念活动。但很多人觉得这还远远的不够,不足以表达他们对于孔子的,如同绵绵江水、滔滔不绝的敬仰之情,于是就有人提出了:把孔子他老人家的生日,也就是9 月2 8 号那一天,定为中国的“圣诞日”,还建议“每人读《论语》1 0 0 遍。”

对于这样的建议,有网友的评论是:“吃饱了,撑的。”

还有网友的评论是这样的:扯蛋原来是这么来的啊。

同意这想法的,还有鲁迅,他是这么说的:即使是孔夫子,缺点总是有的,在平时谁也不理会,因为圣人也是人,本是可以原谅的。然而如果圣人之徒出来胡说一通,以为圣人是这样,是那样,所以你也非这样不可,人们可就禁不住要笑起来了

话说回来,阿元反对把孔子像神那样供起来,并不是对孔子他老人家有什么意见,或者说对孔子不够尊敬,而是因为你把孔子抬的再怎么高,就是说破大天去,孔子也还是个人。而且你把孔子圣人化了,那么他的老祖宗怎么办呢?史记中都说了,孔子是圣人之后,就是圣人的子孙,而这个圣人说得就是商汤。你把孔子的生日整成圣诞日了,那他的圣人祖宗,象商汤什么的,会不会有意见呢?

再有一点,孔子创立了儒家文化不假,提出了有教无类也是真的,我们给他带的大帽子,象思想家、教育家之类的,也比较的合身,但非要把他抬到圣人的地位上,就有点太夸张了。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孔子的圣人头衔是怎么来的。在孔子活着的时候,鲁国给他的最大个的帽子是“国老”,但不是乔国老的那种,是国王或者皇帝的亲戚,而仅仅是一种尊称,原因是孔子名气挺大,但没法安排,算一个安慰奖。

到了汉代,虽然有独尊儒术的口号,但孔子的地位并不高,不过是封了宣尼公,比那些王还小了一号。直到北魏的时候,北魏孝文帝才加大了对孔子的吹捧力度,加了个文圣尼父的大帽子。从此,圣字才和孔子搭上了关系,在唐代叫先圣,明清两朝是至圣先师,也就成了人们口中的圣人。

在这里,阿元不想讨论这些皇帝为什么要给孔子戴大帽子,而是想告诉大家,孔子身上的“神”的色彩,都是这些皇帝们给涂上的。对于皇帝们来说,对这孔子是怎么封都无所谓,反正他已经死去那么多年了,不会从坟墓里爬出来要待遇,所以对于这样一个空名,皇帝们还是愿意给的。何况,这把孔子抬得高高的,也可以让那些孔子的徒子徒孙们踏实的干活,忠心耿耿地出力不是。

说把孔子神化是夸张的第二个理由是,把孔子的生日定为节日也好,让大家每天读一百遍论语也罢,都未必能得到广大百姓的支持。

在《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一文里,鲁迅就说了:“中国的一般的民众,尤其是所谓愚民,虽称孔子为圣人,却不觉得他是圣人;对于他,是恭谨的,却不亲密”。“愚民”们为什么和孔子“不亲密”呢,为什么没有把他当成自己的“圣人”呢?孔子不是天天喊“仁”即“爱人”吗?么?原来,孔子这“圣人”,不过是权势者的圣人,“愚民”虽然“愚”,却也懂得这一点。鲁迅先生还说:“能像中国的愚民那样,懂得孔夫子的,恐怕世界上是再也没有的了。不错,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这就是‘礼不下庶人’”。

再有,孔子的行为,并不是那么完美。咱们来看一个大家都公认的,孔子言不由衷的话,也就是孔子亲口说的谎言。

《论语为政第二》里有这么一段话。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把它翻译过来的意思是,有人问孔子:你老人家咋不参政,不去当官呢?孔子老脸一红,琢磨了半天才回答说:书经上说:尽孝!只有孝心,还有对兄弟的友情。把这些内容让当权派能够实行,这也是从事政治啊。怎么说我不为政呢?

也不知道这话是谁问的?但这个人有点二百五是肯定的,要不就是想出孔子的洋相,要不是就是对孔子实在缺乏了解。孔子周游列国跑官要官的事实,地球人都知道,你还这么问,是不是别有用心呢?也正是因为地球人都知道孔子是最想当官的,所以连朱熹都认为孔子的这个回答是个托词,更别说其它人了。

而朱熹认为孔子的回答是个托词,那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孔子是在不断的在追求着入世,是拼命想当官的。他老人家从来也没有想当个隐士,甚至因为跑官要官被多个隐士嘲讽,但仍然执迷不悟、痴心不改。

所以说问这个问题的人不懂事,你问个一生都在跑官要官的人,您老咋不当官呢?这不是给孔子上眼药,往人家的伤口上撒盐吗?你想让孔圣人咋回答呢?难道他能说:不是我不想干,是没人用我吗?然后再长叹一声:世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说这个世界太埋汰、太恶心,我只好闷头向着天堂跑,一直不回头?

那孔子就不是孔子了,变成屈原了。所以,孔夫子只能这样说:我其实现在也在从政啊,给政府帮闲,出主意不也是从政吗?不过你不懂罢了。

这样言不由衷的话,说明孔夫子也不老实,而且谎言是张口就来。

再说一个孔子“无礼”,也就是不把所谓的礼制放在眼的行为,“子见南子”。

虽然在电影《孔子》中,把“子见南子”整的相当美丽,但孔子的行为,按儒家的“礼制”,实在是种见不得光的行为。因为它违反了所谓的礼。《孟子·离娄上》说过:“男女授受不亲,礼也。”这句话里的“亲”字,就是亲自接触的意思,规定男女之间不能直接见面、交谈或授受物件。而孔子见南子肯定违反了这一点。

把南子介绍一下。南子是个有道德污点的女人,类似现在艳照门的女主角,或者按东北农村的说法叫破鞋(谁都可以穿的意思)。她是卫灵公的夫人,宋国的公主。在宋国的时候,就与兄弟公子朝乱伦通奸。朝因为是宋国的公子,所以历史上一般称其为宋朝。这个宋朝非常之帅,是当世头号大帅哥。南子嫁到卫国后,仍然思念宋朝,卫灵公充分发挥了大公无私的国际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干脆把宋朝请到卫国的洮地,带着南子去与他见面。这件事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

卫国的太子蒯聩(不是南子所生)出使齐国,路过宋国的郊野,宋国人唱歌嘲笑他:“既定尔娄猪,盍归吾艾豭?”娄猪是就母猪,指南子。艾,年轻美貌之意;豭就是公猪,指宋朝。意思是,你们的母猪现在已经得到了满足,咋还不把我们漂亮的种猪还给我们啊?卫太子蒯聩都气傻了,派人刺杀南子,没有成功,结果被卫灵公赶出了卫国。

卫灵公不仅喜欢美女,还喜欢俊男,有个男宠叫弥子瑕。据说南子和这个弥子瑕也有一腿,还经常和卫灵公、弥子瑕一起混合双打。

在《论语》里,对于子见南子这件事的说明极为简单,只有两句话:子见南子,子路不说(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意思是孔子去见了名声不好的南子,性子直的子路觉得他违礼了,相当的不高兴。孔子急得连连诅咒发誓,说自己没做什么坏事,绝对没有给卫国的国君戴绿帽子,否则天打五雷劈。

而《论语》中的记载过于简单,容易让人产生联想,尤其没有说孔子见了南子之后,子路为什么不高兴,这对于孔子的形象来说,十分的不利。于是司马迁在《史记》里给孔子正式平反。司马迁的故事是这么编的。南子坐在帘子后边,孔子进门后行了个礼。南子夫人老遵守礼制了,一句话也不说,仅仅是回了两次礼,身上带的珍珠宝玉啥的,叮当乱响。孔子非礼勿视啊,听着声,知道夫人给他回礼了,按着“非礼勿言”的要求,啥也不说转身就走。出来之后,对着学生仰天长叹,我根本不想见她!但见了就得遵守礼制,所以行个礼俺就出来了。

按说孔子已经“非礼勿视、非礼勿言了”,但他的学生子路还是不高兴,这么长时间,谁知道你们俩在里头干啥了!孔子激眼了,我如果在里头干了啥坏事的话,老天一定抛弃我,一定会用雷把我劈了!

(《史记孔子世家》: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珮玉声璆然。孔子曰:“吾乡为弗见,见之礼答焉。”子路不说。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

看看,司马迁大人绝对和孔子有心灵感应,要不怎么“子见南子”这么个,让子路都不清楚他们干啥,所以很生气的事,司马大人咋整的跟亲眼见过的一样呢?通过司马迁给孔子和南子之间加的这道布帘子(絺帷),再加上一句话也不说,整的两人见面的过程,相当符合礼制的要求。

但既然子路会不悦,让人怀疑司马迁或者是在拍马屁,要不就是别有用心。这也让我们怀疑,里头可能还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否则用不着这么遮遮掩掩。

孔子和南子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谁也不知道,咱们更不能象某些人(比如说孔子、孟子,公然篡改历史)一样,习惯于瞎编和瞎猜,所以不说了。但就是因为“子路不悦”了,所以也能说明孔子不是道德完人。也是因为这件事太怪了,所以在过去的时代,科举考试把《四书》的章句作为题目出了个遍,但“子见南子”却没有考官出过。如果真的出了,考生都要骂的,因为实在不好演绎,一个不留神,说出孔夫子“寡人有疾”来,那可麻烦大了。

在封建时代的古人,都知道孔子不那么完美,现在为啥还要拼命把孔子往圣坛上抬呢?

真是毫无必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