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果張飛不死,北伐時諸葛亮派張飛守街亭,張郃能取勝嗎?

零依米


張飛關羽人稱萬人敵,萬人敵可以參考史記項羽列傳。並不是武藝高強而是精通兵法。張飛歷史上文武雙全,是蜀漢難得的可以獨當一面的大將。街亭之戰蜀國無論從兵力還是地形都處於劣勢,讓誰去防守都很難,包括張飛和魏延。但是張飛去守有王平輔佐,張頜想要擊敗蜀軍還是很有難度的。因為張飛一輩子從軍打仗,經驗豐富,他肯定不會把自己置於死地的,他會按照諸葛亮吩咐當道紮營,和張頜正面對峙,張頜兵力雖有優勢但是也不太好取勝


周健唐山砼之達



如果張飛不死,北伐時諸葛亮派張飛守街亭?張郃能不能取勝?

此問!基本可以肯定的回答,不可能,街亭換作張飛來守,照樣擺脫不了失敗的結局。不光張飛不行,就算孔明親臨前線,同樣無法扭轉街亭的敗局。

張飛曾在宕渠擊敗過張郃,這是事實。但是!如果以此一戰,就認為張郃的軍事能力不如張飛,那就大錯特錯了。

兩軍臨陣對壘,勝敗受很多因素的影響,並非只取決於主將的軍事能力,這點需要搞清楚……


既然這邊題主問到了張飛,那我分析街亭之戰前,就先來說說宕渠之戰。

宕渠之戰,實際上是張郃的一次大戰略進攻。張郃率先收降了張飛督領的巴西郡,緊接著收降了巴東郡。遷徙了兩郡的百姓之後。張郃馬上調轉兵峰,大軍直至宕渠。且看原文:

郃別督諸軍,降巴西、巴東二郡,徙其民於漢中。進軍宕渠,為備將張飛所拒,引還南鄭,拜蕩寇將軍——參考,《三國志·張郃傳》

張郃的戰略目標非常明確,先拿下了巴西、巴東二郡,借徙民之際劉備不提防,出其不意將兵峰直指宕渠。拿下宕渠之後,就可以以宕渠為根據,進而圖謀巴郡。而巴西郡依靠嘉陵江流域,巴東郡依靠長江流域,與宕渠三路齊發,對巴郡形成夾擊之勢。


只要拿下了宕渠,攻取巴郡就會易如反掌。掌握了巴郡之後,便可大軍一揮,水路直指蜀漢的京都成都。張郃的野心可謂不小,而且成功的避開了蜀漢的崇山峻嶺、崎嶇山路。

只可惜張郃沒能成功拿下宕渠這個據點,劉備趕緊派張飛支援,相拒五十日之後,張郃難以攻克,退又無城池據守,最終被張飛所擊敗。

試想,如果當初張郃真的拿下了宕渠,便沒有後顧之憂了,巴東、巴西、宕渠三路齊出,巴郡勢必失陷。

而且張郃此次真的算失敗嗎?應該不算吧,巴西、巴東二郡之地,他可是實打實的拿下了。從戰果來說,張郃應該是打了勝仗,否則也不會被曹操升為蕩寇將軍。

所以在武帝紀、張郃傳中,只說到張郃被拒,或者受阻,並沒有交代張郃戰敗。總的來說,張郃只是大戰略方針受阻,沒有出其不意的拿下宕渠,導致了勝果不豐。


接下來!再說街亭之戰。如果張飛守街亭,就可以確保街亭不敗嗎?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整體局勢是什麼?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望風而降。隴西、廣魏二郡依城堅守。而廣魏郡後方支援充足,難以攻克,諸葛亮把矛頭直指隴西郡,以主力大軍將其包圍。

而曹魏方面,大舉包圍了安定郡,南安方面也有金城太守大舉進攻,長安方面曹魏主力曹真,以及大將張郃,各領一直精兵支援隴右。

諸葛亮令趙雲領一直偏師去吸引曹魏主力曹真的火力,令馬謖督領前軍於街亭阻擊張郃率領的五萬大軍,勢必要堅守街亭三十日,因為拿下隴西的預定日期為三十日。

試想?這三十日該怎麼守,箕谷趙雲的一支偏師,能夠拖住曹真多久?街亭兵敗的時候,趙雲不也被曹真擊敗了嗎?曹真見你趙雲不敢攻城,難道猜不到這只是疑軍嗎?如果張郃短時間內拿不下街亭,曹真勢必分兵支援。

況且街亭的兵力本來就不佔優勢,而且還沒有據點可守,只能正面作戰。完全沒有守住的可能……



愛尚文史


如果張飛不死,守街亭的是張飛,張郃能取勝嗎?

回答是張郃能取勝利,回頭看看張飛蜀國五虎上將之一,萬人敵,攻城掠地還行,可不是守城之良將,當初守徐州時那麼重要任務,暴喝暴飲,鞭打士兵,不僅把徐州丟了,連劉備家眷都被俘了,就拿守漢中來說劉備為什麼用魏延,而不用自己的兄弟呢?因為劉備知道張飛的好酒的德行,不能擔此大任,冷兵器時代並非說一將勇猛就能怎麼樣,關鍵是要排兵佈陣,還真像三國演義上寫的一樣,先是大將單挑,那都是虛擬的,指揮官死了誰來指揮作戰,打仗還是以士兵為主,將官是負責指揮的,張飛也阻擋不了曹魏大軍,在這之前劉,關,張都在時經常被打得抱頭鼠竄,這是有記載的。

張郃曹魏名將,一生征戰南北,不僅是武藝高強而深通兵法,主要是張郃僅是先鋒部隊,司馬懿後續增援大軍隨後趕到,而蜀國的部隊是遠水救不了近火,諸葛亮也沒撒豆成兵的本領,熟話說兵敗如山倒,所以講街亭換張飛駐守一樣的失敗。



9紫氣東來


張飛是三國之中非常可怕的一個人。這個最重要的就是他的能力非常強大,他能夠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就連關羽都非常敬佩他這個弟弟,要是關羽沒有那麼好的表現的話,估計張飛就成為蜀國五虎將第一了。而且張飛不僅是非常的厲害,而且頭腦也非常聰明,很多次並不是靠著他強大的實力,而是靠著他的計謀打敗了很多人,就比如張郃。

要是北伐的時候,諸葛亮能夠讓張飛去鎮守街亭的話,或許就能夠真正的北伐成功,張飛的實力是非常強大的,當時諸葛亮沒有能夠守住這個地方,就是因為沒有厲害的將軍,五虎將都已經死了,而張飛如果能在這裡的話,不管是誰都能夠抵擋住的。

當初張飛一個人都抵擋住曹操百萬雄師,更何況是這麼小小的地方呢.

張飛的實力是非常強大的,在三國中中算一個非常厲害的將軍。他憑藉著自己的一個人的力量就可以抵擋住百萬雄師,更何況現在有北伐的那個強勁的軍隊,而且有諸葛亮幫助,自然是打敗魏國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他要想更加努力的話,或許就能夠真正幫助諸葛亮統一天下,也完成了他哥哥死時候的心願。

他年輕的時候,那個時候真的是天下無敵,曹操都被他嚇住了,從來沒見過像這麼厲害的將軍,剛開始見到趙雲的時候就驚為天人,但是見到趙雲的時候就非常害怕,擁有百萬雄師都不敢過去,可想張飛是多麼厲害,尤其是張飛叫了一句的時候。所有人都被他嚇住了,有很多人都被嚇破了膽,一個都不敢向前,最後曹操見到如此狀況,手底下的士兵都不敢向前,自己上去的話可能就是送死最好選擇逃跑了。

現在已經不是當年的曹操了,曹操都已經死了,就只剩下了司馬懿,司馬懿自然是比不過曹操的,他面對諸葛亮的所有軍隊都只能夠逃跑,更何況是張郃這一個人呢。張飛可是比他厲害一點,雖然這兩個人都姓張,可是張飛的實力是三國中一流武將,但是他的話可能只屬於二流武將吧。

張飛曾經打敗這個人,這一次也能夠打敗他們。

張飛年輕的時候很和很多人都交過手,就連天下第一的呂布他都敢上前,雖然最後沒有把呂布打敗,但是能夠和呂布堅持這麼久,也說明張飛的實力是非常強大的,最後是靠著他哥哥的力量,最終是打敗了呂布,以後呂布見到了張飛都不敢囂張起來了,尤其是怕張飛罵自己。而張飛也和張郃交過手,那個時候雖然他們兩個幾乎相當,但是張飛比較聰明,最後把這個人打敗了。

張飛這個人不僅是擁有強大的實力,更重要的是心思比較細膩,很多人都說他粗中有細,就連諸葛亮也是比較放心的,把很多事情都交給張飛去做,而沒有交關羽去做,就是因為張飛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他比較信任張飛。

你們認為張飛是怎樣的一個人呢?歡迎在下面評論。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47254526737680881"} --}

汪公說


首先,很多人還是收三國演義影響太深,認為主要原因是馬謖沒有聽諸葛亮的話當道紮營,然而演義終歸是演義。

馬謖可不是什麼蠢貨,他給諸葛亮提了很多非常好的策略,見識非凡。他吃虧就吃虧在犯了跟趙括一樣的毛病,紙上談兵,死讀兵書。

馬謖沒有當道紮營也有他的道理,街亭附近的地形如同一把扇子,前面寬後面窄,如果扼守住扇子的把柄,就可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偏偏面向曹軍的是扇面,這就很難防守。

馬謖認為,他駐守在山上,即使被包圍,到時候也會如兵書上所說,居高臨下,勢如破竹。可他沒想到,書是死的人是活的,依我看兵法上最厲害的一招應該是斷敵糧草,沒有吃喝,你打什麼仗。

曹軍也使的這一招,把你一圍,斷了你的水源,你沒吃沒喝,我也不跟你打,你要往下衝我就多布弓箭,再放火,讓你衝不過去,只幾天,馬謖就失了街亭。

所以如果只派一個人去很難守住,最好派二個人,互為犄角,就能守住,派張飛馬謖兩個人去就行了,一個衝陣廝殺,一個出謀劃策。


觀史以明智


張飛,在劉備即將討伐東吳的時候,被部將範強和張達所殺,死得非常悲慘。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是步步為營、節節勝利。曹魏方面,則三郡皆反,關中震動。然而,馬謖失守了街亭後,蜀軍立即陷入了危機,諸葛亮沒有辦法,只能讓大軍撤回漢中。

那麼,如果張飛不死,諸葛亮讓他去鎮守街亭,張郃能取勝嗎?

對此,我的答案很明確:張郃不可能取勝。下面我將根據演義的記載,分析如下。

首先,張飛是一員猛將,他曾讓曹軍聞風喪膽。

張飛和馬謖不一樣,他是一員猛將,驍勇善戰,有著豐富的作戰經驗,也有過帶兵打仗的經驗。曹操的謀臣郭嘉、程昱等人,都稱張飛是“萬人敵”,也就是說,張飛一人敵得過一萬個普通將士。關羽也說過,他二弟張飛於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這些當然都是誇張的說法,但是也足以說明張飛是個很厲害的人物。

舉個例子說明。在長坂坡之戰,表現最出色的人,其實並不是趙雲,而是張飛。因為趙雲只是在曹軍中救下了甘夫人和阿斗,而張飛卻讓劉備集團倖免於難。

且看演義第四十二回:張翼德大鬧長坂橋,劉豫州敗走漢津口。

當時曹操部將文聘率領大軍追擊趙雲,恰好張飛出現了,只見他圓睜環眼,倒豎虎鬚,手上拿著丈八蛇矛,站在橋上,威風凜凜。張飛此前讓士兵將樹枝插在馬尾上,以作疑兵。

文聘一看,害怕橋後面有埋伏,於是不敢前進。正在此時,曹操手下那些部將都趕到了,其中有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淵等人。

這些人看到張飛後,仍然怕有伏兵,不敢向前。只見張飛當即大喝一聲:“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那聲音之大,震耳欲聾。曹軍聽到後,都膽戰心驚。張飛看到他們一副害怕的樣子,再一次大喊。沒想到,夏侯傑居然被嚇死了。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喊聲未絕,曹操身邊夏侯傑驚得肝膽碎裂,倒撞於馬下。

可以想象,張飛如果鎮守街亭,對張郃大軍會有極大的威懾作用,他完全可以故伎重演,繼續大喊,張郃大軍必定會不戰自亂。這個時候,張飛再下令蜀軍大舉進攻,可一戰定勝負。

其次,張郃不是張飛的對手,心裡已經留下了陰影。

張郃論勇猛,不如張飛;論智謀,也不如張飛。

再看演義第七十回:猛張飛智取瓦口隘,老黃忠計奪天蕩山。

張飛曾跟張郃大戰二十回合,並大敗之。張郃一路敗退到宕渠山,堅守著寨子,不敢出來應戰。張飛整天在寨門前大罵,張郃就是不出來。張飛突然整天喝得爛醉如泥。諸葛亮得知後,還讓人給張飛準備了五十甕成都佳釀。劉備不解,諸葛亮就解釋道:“張飛此舉,是想引誘張郃出來應戰,好擊敗他。”張郃果然中計,本想偷襲張飛營寨,卻被張飛給奪取了寨子,狼狽逃往瓦口關。

張郃經過這次失敗,對張飛那是佩服得五體投地。不然想象,張郃如果看到張飛鎮守街亭,內心肯定是會害怕的。既然如此,他怎麼可能攻得下街亭呢?

最後,馬謖本來也能守住街亭,怪就怪在他不聽諸葛亮和王平的勸諫。

按道理來說,馬謖也是守得住街亭的。諸葛亮讓馬謖去守街亭前,告誡他一定要在五道總口下寨,誰知道馬謖自以為是,不聽諸葛亮的指令,在山上安營紮寨。副將王平當即勸諫馬謖,讓他聽取丞相的命令,不能自作主張。馬謖不聽,還說居高臨下,乃克敵制勝之法寶。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平曰:“若棄此要路,屯兵于山上,倘魏兵驟至,四面圍定,將何策保之?”謖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見!兵法雲:‘憑高視下,勢如劈竹。‘”

張郃這才抓住了機會,切斷蜀軍的水源,最終將蜀軍擊潰,奪取了街亭。可以想象,如果張飛鎮守街亭,他一定會聽取諸葛亮的命令,在五道總口下寨。況且張飛是一個高傲狂妄的人,他怎麼可能會屯兵山上,縮手如龜呢?他一定會獨當一面,讓張郃大軍靠近不了街亭,在必要時刻,還會主動出擊。

總結

張飛如果還活著,守住街亭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因為無論他的武力還是智謀,都在張郃之上。但是歷史沒有如果,馬謖失守了街亭,是無法更改的事實。諸葛亮也為他用人不當,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那麼,大家認為張飛守得住街亭嗎?


元哥說三國


張飛死不死,北伐時諸葛亮派不派張飛去守街亭,都不是失街亭的關鍵。

按諸葛丞相一生用兵謹慎,不接受魏延的子午谷計劃就知道

諸葛亮用兵和林彪一樣,有五六成把握事不敢打的,必須要有八成以上的把握才敢下決心,我們可以從街亭一丟,馬上就退兵可見,一點險都不敢冒。所以在諸葛丞相的眼中,守街亭是十拿九穩的。

具體看下面推斷:

兵力對比

魏方五萬兵,蜀漢2.5萬,差不多2打仗1,如果是平原野戰,蜀漢當然打不過的,但佔據地利防守的話,完全夠用了。而且魏軍先鋒是騎兵,攻堅是短板,而且遠來疲憊。實際也是圍而不打、斷其水源。在馬謖大敗之後,王平僅僅1000人就能讓張合不敢逼近,實際上並沒有大的優勢。所以主力當道下寨,守是沒有問題的。

真無險防守嗎

很多人分析,街亭無險可守,如果真要說一夫當關,城堅牆高,當然沒有。但為什麼魏國派的是騎兵,就是想搶在蜀國堵住街亭之前通過街亭,搶的是時間,所以街亭並不像大家認為的無險可守。而且諸葛丞相也給了馬謖方法了:

主力當道下寨,多置拒馬、鐵蒺藜、陷阱等,並分兵屯于山上,成掎角之勢,則固若金湯,守個月餘是沒有難度的。

主將為何是馬謖

諸葛亮用兵謹慎,現在不是逃難,打不打主動權是在蜀漢手中的。諸葛亮決定打,證明守街亭是有把握的。為什麼要選馬謖當主將去守街亭呢,請看下面的理由

  • 馬謖有才,諸葛亮平定南中的時候,馬謖是出過好計謀的;
  • 諸葛亮是想把馬謖當自己接班人培養的,去守街亭就是給他機會撈政治資本的(這裡可以懷念一下近代犧牲的一個大人物,要上位,就得讓人信服,必須撈足夠的政治資本)


如果張飛不死,北伐時諸葛亮派張飛守街亭,當然一點問題都沒有,理由如下:

  • 張飛對諸葛亮是言聽計從的;

  • 張飛對張合有心裡優勢,張合也就是在三國後期,名將都凋零之後才顯得很厲害,三國前期,對上那些超級名將都是贏少輸多;

  • 張飛百戰名將,三國時期僅有的兩個被稱為世之虎臣的人,臨場指揮能力,絕對不是完全沒有當過主將的初哥馬謖所能比的;

即使現在張飛死了,只要以王平為主將,馬謖為副將,守住街亭,達成諸葛亮的戰略目標也是完全沒有問題。


怪只怪,諸葛亮好不容易想體現一下民主,在自知時日無多的情況下,讓馬謖今後能夠順利接自己的班,給了馬謖機會,卻讓馬謖作死了自己,坑死了諸葛,斷了國運。這個鍋還得諸葛亮來背。


我是彈史遇見你遇見你,歡迎點評~


彈史遇見你


我來回答,世人都這樣假設諸葛亮讓張飛去守,而我認為如果張飛沒死而且諸葛亮又要用張飛去街亭的話,那應該沒有這個守字可言!再說了張飛真要坐鎮街亭你們覺得魏國張頜還是那樣的打法?又如果張飛真要坐鎮街亭,他會按諸葛亮的要求來辦?他鬼點子還是很多的,會找機會進攻的,他也只會進攻,要麼誘敵來攻埋伏攻回去,這樣張頜只有守的份,因為張飛的守都是騙人的他只會進攻再進攻!那又假設如果張飛真聽話按諸葛亮的安排也是能守住的,一夫當關 萬夫莫開,街亭有張飛在,張頜啃不下來!張飛身經百戰,文武雙全,不是馬謖能比!因地制宜,權衡利弊,敏感嗅覺等等,馬謖讀書人太自信雖懂戰場瞬息萬變,但是不會運用!再說張飛可是碾壓過張頜的人!張飛守絕對守得住,畢竟這是局部戰爭不是國戰!


人生就是G


張飛守街亭張郃還真難取勝。張飛曾於當陽橋勇退曹軍; 取巴蜀時,張飛自領一軍過巴郡(重慶)計擒蜀中大將嚴顏,從這些關鍵戰功中證明智勇雙全。尤其張飛在定巴西郡(今四川閬中一帶)時,更是屢用奇策,最終於宕渠一役醉酒大敗張郃。所以,如果張飛守街亭張郃早已膽潰,況三將軍會有大策謀。


《三國演義》詩作欣賞:

安喜曾聞鞭督郵,黃巾掃盡佐炎劉。

虎牢關上聲先震,長板橋邊水逆流。

義釋嚴額安蜀境,智欺張郃定中州。

伐吳未克身先死,秋風長遺閬地愁。

一一[明]羅貫中《三國演義八十一回》

中州,即閬中。張飛定巴西郡(郡治閬中),任巴西太守。駐雄兵以鎮四周,興桑田以安民心。


白溪釣客


無論是三國演義,還是三國正史,張飛都是吊打張郃;無論是個人勇武,還是統兵能力,張飛遠勝張郃,作為張飛手下敗將的張郃,拿什麼跟張飛鬥呢?

張飛是三國曆史上僅次於關羽的名將,與關羽一同被稱為三國時期唯二的“萬人敵”,曹魏陣營的頂級謀士程昱和郭嘉評價張飛是“萬人敵”,孫吳陣營的周瑜評價張飛是“熊虎之將”。

中國歷史上上一個被稱為萬人敵的可是項羽,聯想一下就知道張飛在三國時期是怎樣的存在,萬人敵可不單單是說張飛勇猛,還指張飛懂得兵法及謀略的意思,《三國志》的作者陳壽都說張飛有“國士之風”,什麼是國士?就是一國之中最傑出的人才。

劉備早年兵微將寡,全仗著有張飛和關羽兩員猛將才能到處征戰,卻越戰越強,雖屢戰屢敗,但屢敗屢戰,始終沒有倒下,劉備的勢力的東漢末年的群雄中,毫不起眼,可是居然就這麼在狹縫中生存下來,張飛功不可沒。

張飛一生隨劉備征戰,有著數不清的戰績,但大多是劉備早年創業階段,多數沒有記載下來,而張飛被記載下來的戰績也同樣耀眼,長坂之戰中,張飛率領十餘騎兵阻擋了曹操虎豹騎精銳數千人,曹軍之中無一人敢上前挑戰張飛,這是什麼?這就是猛將的外在威嚴!

張郃與張飛不同,原本是冀州牧韓馥的軍司馬,韓馥被袁紹取代後,張郃投靠了袁紹,官渡之戰中,袁紹不聽張郃建議救烏巢,從而大敗,張郃也因此投靠了曹操。

張郃投靠曹操之後,大多是作為軍隊中的一員將領跟隨曹操或者夏侯淵征戰,多數時間是跟隨夏侯淵在關中征戰,曾擊敗馬超的軍隊,在漢中之戰時,主帥夏侯淵被黃忠軍所斬殺時,張郃勇於接受重任,成為曹魏漢中臨時主帥,穩定了軍心。

陳壽評價張郃:“善於巧變”,郭淮評價張郃:國家名將,是劉備所忌憚的。就連作為敵人的劉備也曾說過:殺夏侯淵的作用不如殺張郃,說明在劉備心目中,張郃的重要性高於曹魏關中軍區司令夏侯淵。

在張飛與張郃交手前,就能看出兩個人的差距,張飛像蜀漢陣營的主力將領,頂樑柱一樣的存在,但是張郃在曹魏陣營,最多也只能算一個有點能力的二流將軍。無論是個人勇武,還是統兵打仗能力,張飛都要強於張郃。

最直接的證據就是兩人之間的巴西郡宕渠之戰,公元215年,曹操在佔領漢中之後,留下夏侯淵與張郃鎮守漢中,同一時間,張郃率軍進攻益州的巴東郡與巴西郡,當時劉備還遠在荊州與孫權爭地盤,得知消息後,劉備立即派出張飛率領萬餘人抵抗張郃,兩將在巴西郡宕渠等地大戰。

張郃先是佔據了二郡,準備遷移當地的居民到漢中,正遇張飛率軍前來,兩軍對峙了五十多天,互有勝負,最後張飛利用地形將張郃引到山道狹窄處,使其前後軍不能首尾呼應,張飛此戰將張郃打得全軍覆沒,一萬多人的張郃軍隊,僅僅只有十幾個人逃了出來,基本上就是全軍覆沒了。

張飛戰勝張郃的宕渠之戰不是憑藉武力強擊敗張郃的,而是靠的地形和計謀,正是說明了張飛並不是一介武夫,而是有勇有謀的統帥,經此一戰,張郃聲名大跌,而張飛則名聲大作。

如果諸葛亮北伐第一戰讓張飛守街亭的話,那麼張飛擊敗張郃基本上沒啥懸念。

諸葛高第一次北伐是以趙雲、鄧芝為疑兵牽制曹魏關中軍區主帥曹真的主力,而諸葛亮則率領蜀軍主力攻打隴西五郡,如果守街亭的是張飛的話,那麼張飛的任務就是阻擋魏軍通過街亭進入隴西,因為街亭是進入隴西的唯一大道。

街亭這個地方地勢力險要,道路崎嶇,大部隊難以展開,只要張飛堅守城池,當道紮營,並提前做好防禦設施,拼死抵抗魏軍,魏軍不管誰是主帥,都很難通過張飛把守的街亭。

張飛是身經百戰有勇有謀的將領,而且能力遠勝張郃,高手對決比的是謀略、能力與勇猛,況且張飛守街亭的任務只是阻擋張郃,不讓張郃通過街亭救援隴西五郡,阻擋的時間越長,對諸葛亮越有利。

張飛可不是馬謖,馬謖是第一次獨自率軍作戰,張飛可是身經百戰,而且獨自率軍作戰的次數遠超張郃,張郃雖然是五子良將中碩果僅存的名將,但那是因為其他人死得早,張郃才顯得特別突出,如果其他四子武將活著,估計怎麼都輪不到張郃出戰,論到獨自帶兵打仗的機會,張郃顯然是少之又少。

張飛當年在宕渠之戰中擊敗張郃那一戰,想必是張郃一生中敗得最慘的一戰,一萬多人的軍隊被打得全軍覆沒這種失敗,曹魏將領中除了張郃,還真沒有其他人敗得這麼慘,張郃能在街亭之戰中完敗馬謖,不是張郃能力太強,而是馬謖能力太弱了。

換作是張飛,張郃肯定會被痛打,即使曹魏的援軍再多,也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到來,張郃能很快趕到街亭就是因為張郃是騎兵而且是急行軍,曹魏大部分的步兵都沒有趕到,在短時間內,張郃是拿張飛一點辦法也沒有,如果敢打,張郃必敗,如果張郃不打,等到援軍來之後再打,那麼在時間上還是張飛佔盡優勢。

就算最後曹魏援軍如潮水般湧來時,諸葛亮早已佔領了隴西五郡,完成了戰略任務,即使這個時候張飛放棄街亭,諸葛亮第一次北伐還是成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