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為什麼滿清可以打下整個遼闊東亞的華夏大地,卻沒能打下跟滿人近在咫尺的朝韓半島跟中南半島?

The炎黃子孫


問題本身就是錯誤的,明末女真人崛起之時,近在咫尺的朝鮮半島,本身就曾被女真人征服過。被征服之後的李氏朝鮮,也一直向八旗上供金錢、糧食的物資,甚至還曾直接提供僕從軍。只不過,朝鮮半島並沒有如同中原大地一樣,被滿清直接統治罷了。

明末東亞局勢

自努爾哈赤帶領女真人建立八旗,並在東北建國之後,女真人面臨的局面是:北方為荒涼的西伯利亞,在沙俄尚未涉及之前,不但不是女真人的威脅,還成為女真人補充兵力的理想之地。西方是蒙古諸多部落,不過,此時的蒙古諸部各自獨立,紛爭不休,並不能形成合力對於後金造成威脅。

後金政權也一直通過聯姻、軍事等多種方式,將蒙古部落綁在自己的戰車之上。南方則是大明王朝,明朝是後金最大的敵人,也是後金最垂涎之地,自然是八旗戰略重點。而東邊,則是明朝最恭順的藩屬國——朝鮮李氏政權了。

努爾哈赤

由於李氏朝鮮近在咫尺,再加上李氏朝鮮對明朝的恭順和以皮島為根據地的毛文龍的威脅,雖然一直是中原王朝眼中的小透明,但是滿清並沒有無視它,相反,滿清八旗先後對於朝鮮李氏政權發動了兩次進攻。

公元1626年,即後金天命11年,努爾哈赤病逝,他的第8個兒子皇太極被推舉為新汗。就在皇太極繼位不久,面對後金政權的內憂外患,在對內進行改革的同時,皇太極也不斷對外發動戰爭,試圖通過軍事勝利來鼓舞士氣,振奮國威。皇太極對外發動的戰爭,就包括對於朝鮮半島的征服。

皇太極

天命元年正月初八,皇太極命令二貝勒阿敏和嶽託、濟爾哈朗等小貝勒率領數萬八旗大軍,發動了對李氏朝鮮的進攻。同時,一直駐守皮島的毛文龍也成為阿敏進攻的對象。面對彪悍的八旗軍,腐朽墮落的朝鮮軍隊根本不是八旗兵的對手,阿敏率領八旗軍一路勢如破竹,先後攻陷了定州、黃州、安慶等地。

朝鮮國王李倧被迫帶家眷逃往了江華島。眼看八旗兵勢大難敵,李倧被迫派人與後金軍議和。最終,在後金的壓迫之下,朝鮮王國被迫與明朝斷絕關係,與後金結為的所謂兄弟之邦。同時,李氏朝鮮也需要每年春秋二季向後金貢物。逼迫李氏朝鮮簽下城下之盟之後,阿敏又縱兵大掠三日,率兵返回了後金,這是後金政權對於朝鮮半島的第1次攻伐。

八旗旗幟

雖然阿敏的進攻極大的打擊了李氏朝鮮,但是,對於後金這個曾經"小弟"建立起的政權,李氏朝鮮是十分不服不忿的。再加上後金對於朝鮮的壓榨,愈發使得李氏朝鮮懷念起大方寬宏的天朝上邦——明朝。

因此,雖然簽下了城下之盟,但是李氏朝鮮卻不斷抵制後金的各種要求,對於後金的各種要求也總是拖延或拒絕,再加上李氏朝鮮使者對於皇太極稱帝的不滿。清崇德元年,即公元1637年,已經稱帝的皇太極決定徹底征服朝鮮半島。

皇太極集結了全國的八旗兵力,由他本人親自帶領,兵分兩路,發動了對李氏朝鮮的進攻。雖然嘴硬,但是李氏朝鮮的軍隊卻不堪一擊。八旗大軍再次輕而易舉的攻破漢城,朝鮮國王李倧第2次逃往江華島。

李氏朝鮮

但是這次卻不像阿敏進攻朝鮮半島一樣,皇太極並沒有善罷甘休,八旗軍直接攻破了江華島,朝鮮王室的家眷被清軍俘虜。困守孤城、孤立無援之下,李倧被迫投降。這次的城下之盟得更為徹底:李氏政權斷絕與明朝的一切交往,承認清朝皇帝為君,李氏政權為清朝屬國,每年向清朝進攻大量物品。同時,國王之子的大臣之子也需要作為人質,在盛京居住。

對於朝鮮半島的征服,至此大獲成功,朝鮮李氏政權也因此成為清朝的屬國。因此,並非八旗無法征服朝鮮半島,而是八旗早已征服朝鮮半島。只是,由於朝鮮本身資源貧瘠,也不是清朝戰略重點,再加上被征服後的李氏政權足夠恭謹賣力,甚至比清政府自己統治收益更高,因此沒有被清朝直接統治罷了。

對於西南半島也是如此,西南半島當時存在的幾個國家,如越南、暹羅早是清朝藩國,並且十分恭順,自然沒有攻伐的必要。中南半島上另一個強國緬甸,在乾隆年間,曾於清朝發生多次戰爭,雖然互有勝敗,但清朝始終處於攻勢。

同時,這場戰爭最終以緬甸名義對中國稱臣為結局。而且,由於當時的西南半島交通不便,環境溼熱,十分不利於軍事行動,因此,歷代中原王朝很少將中南半島納入直接統治範圍,清朝自然也不例外。


鳶飛九天2018


朝鮮人可謂是吃夠了女真人的苦頭

1591年承平日久的朝鮮半島,突然受到了日軍的攻擊,竟然無力抵擋,國王攜帶群臣一路逃難來到了鴨綠江邊,當時的努爾哈赤想要出兵入朝,跟日本人鬥上一場。

這一舉動可嚇壞了朝鮮君臣,直接拒絕了努爾哈赤的請求。

面對國家滅亡的危難,朝鮮人竟然不讓女真人幫助,這是為何?

原因就是朝鮮人更加懼怕女真人。

原本朝鮮和女真人領地建州衛接壤,女真人日子不好過的時候就縱兵入朝劫掠,常年的騷擾,導致了朝鮮人對女真人極為懼怕。

但是朝鮮是明帝國的積極擁護者,這令清朝皇太極等人是極為不滿的,曾經兩次帥軍進犯朝鮮。



第一次有阿敏統帥數萬人馬,攻破朝鮮人防線,逼得朝鮮國王逃到了江華島上,後來朝鮮國王求和,答應很多條件,清軍才陸續退軍。

第二次是,朝鮮人陰奉陽違,明著對清朝很恭敬,暗地裡卻仍奉大明為主,怒發如狂的皇太極發兵攻入朝鮮,在江華島上擒獲朝鮮君臣,這一次,朝鮮國王再無別的念想,直接成為清朝的藩屬國,將王子送入清朝作為人質,對清朝給予源源不斷的物資奉獻。

既然清軍已然打敗朝鮮,俘虜了國王,為何不直接將朝鮮併入清朝呢?

1,清朝的實力相當於明朝還不夠大,他必須積攢實力,全面面對大明軍隊,如果把朝鮮併入清朝版圖內,那麼必須分兵駐守在朝鮮,不但要防朝鮮人民的反抗,而且極有可能受到明朝水師的打擊。

2,朝鮮土地貧瘠多山,實在油水不大,自己控制不但麻煩,而且弱化了己方的力量。

3,朝鮮君臣的態度太恭順,輸送物資也很勤快,這就足夠了!

4,滿清的局勢也是兩面受敵,既防蒙古,又攻大明,皇太極的戰略眼光從來沒有放在過朝鮮。



中南半島地處西南,易守難攻。

中南半島遠在東南亞,離清朝實在太遠,清朝在明朝境內,東征西殺,還要對這廣袤的土地進行治理,又要應付起義軍,實在無力遠征中南半島,等到清朝完全控制了局面,入主中原,戰爭也一直不斷,西北有準格爾之患,西南有三藩之亂,外加臺灣雅克薩等問題,清朝已經忙的焦頭爛額。

再加上中南半島獨特的地理環境,原始森林環繞,沼澤密佈,河流密集,瘴氣橫行,又不利於騎兵部隊展開。

當年明朝進軍中南半島都餡入其中難以自拔,損兵折將!

至乾隆年間,緬甸崛起,氣勢洶洶進犯雲南,乾隆皇帝派軍隊出戰,雙方互有勝負,緬甸迫於壓力,稱臣納供,以作為清朝藩屬國結束了戰爭。

說來說去收益第一,得中原是收益超級大,所以必須全力以赴,還要嚴加管治,女真人能得到明朝這麼地方,已經超出了其自身的實力,哪裡還有力量去管這些沒有多大收益地方呢?


舊史風


清朝沒能打下朝鮮半島跟中南半島,得從主觀和客觀兩方面進行分析,主觀上,清朝沒有一定要拿下兩個半島的慾望,客觀上,兩個半島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朝鮮半島和中南半島在今天看起來位置多麼優越,扼守多處海港,可在農業文明為主的古代,這些優勢全無用處,這兩塊現代寶地在古代就是蠻荒之地,一個字,窮!

朝鮮半島和中南半島的共同特點就是山多,尤其是朝鮮半島,除了中南部散落的狹小平原以及河谷,幾乎遍地是山。

這種地形,不僅給征服佔領帶來很大難度,還給日後的治理髮展帶來極大阻礙,畢竟山地多平原少造成朝鮮半島物產不豐,不論農業還是商業都發展不起來。

中南半島的情況比朝鮮半島好不到哪裡去,儘管它的平原要比朝鮮半島多,但一來北部有高原阻隔,半島上到處都是原始叢林;二來遠離中原王朝核心地區,進軍消耗要大得多,治理平叛也顯得鞭長莫及。

兩個半島,一個近(相對核心地區)窮山多,一個遠窮山多,這種地區,能夠引起清朝的興趣嗎?

其實有一塊土地比兩個半島更窮,山更多,而且更高,那就是西藏,可清朝也將之拿下了,目的是為了進攻清朝的大敵準噶爾汗國,而這種戰略價值,朝鮮半島曾經具備。

在清朝未入關前,曾兩次用兵朝鮮,目的就是為了把朝鮮拽出明朝的懷抱,抱住清朝的大腿。

朝鮮半島山多,可朝鮮軍隊實力弱,又那麼接近清朝核心區域了,兩次都被清軍擊敗。

第一次是在1627年,清朝還是後金,進軍朝鮮只是為了掠奪物資,見好就收,搶了東西就回去了,當然一個原因是朝鮮君臣見情勢不對就跑到了島上,後金還沒有足夠強的水軍,也打不下來。

第二次是在1636年,清朝初立,皇太極便彰顯出了自己的勃勃野心,大規模進兵朝鮮,目的是逼迫朝鮮脫離明朝藩屬,向清朝稱臣。

朝鮮自然慘敗,江華島被攻破,朝鮮君臣都被俘虜,從此向清朝稱臣。

為什麼清朝不吞併朝鮮以獲得更多方位進攻明朝呢?主要是當時清朝的重點是明朝,皇太極的目標是入主中原,為了征服貧瘠的朝鮮浪費人力物力很不划算,而且清朝的水軍不比明朝強,從海上打反而是以己之短攻敵之長,是找死的行為,穩定住朝鮮,專心致志陸上進攻明朝才是主要。

清朝入主中原以後,就更看不上朝鮮了,任其稱臣,也沒出兵的意思。

至於中南半島,無論面積還是國家數量都遠強於朝鮮半島,抵抗能力也要強得多,又遠離清朝核心區域,清朝在這裡的軍事實力要弱,此消彼長之下,清朝想要吞併中南半島不是那麼容易的。此外氣候的影響也夠清朝遠征軍喝一壺的。

清軍也曾進入中南半島,一是清初進入緬甸追捕南明永曆帝,收復滇西南地區,二是清中期與緬甸大戰。

第一次清軍到來時中南半島並無太大的強國,緬甸識相地交出了永曆帝,清朝也與緬甸、暹羅(今泰國)、老撾、安南、高棉(柬埔寨)等國確定了藩屬關係。

到了清中期,清朝已經牢固控制了雲南,緬甸貢榜王朝卻崛起了,攻佔暹羅國都,疆域囊括除越南外幾乎整個中南半島和南亞東北部地區,堪稱東南亞一霸。

強大起來的緬甸屢屢進犯雲南,最終與清朝開展,清緬戰爭一共打了四次,清朝慘勝,緬甸雖然稱臣,卻得以不被清朝吞併。

清緬戰爭的結果充分顯現出清朝的鞭長莫及,就算清軍吞併緬甸,最終的結果很可能像明朝吞併安南一樣,陷入無休止的戰爭漩渦,最終不得不退兵。


平沙趣說歷史


清王朝入關後,不僅消滅了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政權與南明諸帝,還收服了漠北蒙古(外蒙古)、準噶爾汗國(新疆)、和碩特汗國(西藏),最終成為了一個疆域遼闊的大帝國。那麼,清朝為什麼沒有消滅與自己近在咫尺的李氏朝鮮呢?



事實上,清朝曾經兩次對朝鮮用過兵(入關之前),但都是見好就收,沒有徹底滅亡李氏朝鮮王朝。一次是在1627年入侵朝鮮,目的是掠奪朝鮮物資;另一次則是在1636年,也就是用兵規模最大的一次,目的是逼迫朝鮮稱臣,這次也就是朝鮮方面所稱的“丙子胡亂”(罵清軍為胡)。

在公元1636年,為了迫使朝鮮斷絕和明朝的關係,清太宗皇太極派清將濟爾哈朗等人固守瀋陽,又派阿濟格、阿巴泰等人扼守遼河阻擊明軍支援朝鮮,自己則親率12萬步騎入侵朝鮮。清軍在進入朝鮮後,採取“避開堅城,長直驅入”的策略,先後擊潰了朝鮮各路兵馬,最終成功進圍南漢山城。



與此同時,多爾袞也攻破朝鮮江華島,俘虜了朝鮮的王妃、王子、宗室以及群臣家屬。朝鮮的國王李倧在走投無路之下才出城投降,並脫去王服向清太宗皇太極行三跪九叩之禮,並承諾與明朝斷絕關係,以示臣服。隨後,清軍才徐徐撤退,不過臨走時還在朝鮮大肆掠奪、焚燒城郭,並逼迫數十萬朝鮮的百姓背井離鄉進入東北務農。


從此以後,清朝便全力與明朝交戰,並未再大規模出兵討伐朝鮮。而嚇破了膽的李氏朝鮮王朝也從明的藩國變成了清的藩國,戰戰兢兢地奉清為宗主。不過,清朝之所以沒有滅亡朝鮮,主要還是有兩個原因:

第一、朝鮮地瘠民貧,人多地少,沒有太多戰略價值。對於清朝而言,富裕的關內和遼闊的蒙古高原才是他們嚮往的地方。在農耕時代,朝鮮半島土地貧瘠,戰略地位也有限。

第二、滿清入關以後,一直在忙於著手對付李自成、南明、準噶爾等勢力,根本無心顧及微不足道的朝鮮。對於清朝統治者而言,只要達到朝鮮稱臣的要求即可。


世界人文通史


不是“沒能”,而是“不願”。比起明朝,清朝在武功方面不只強大了一星半點——如果明朝建立的宗藩體系還大多停留在形式上,那清朝對其藩屬國的控制力就強大了很多。雖然朝鮮依然沿用崇禎年號;雖然日本也提出了“華夷變態”,但對於清朝來說,入侵朝鮮半島、中南半島實在是多此一舉,因為人家已經自動歸順了。

題主先問了朝鮮半島,就先說這個:我們只知道明亡後朝鮮不太看得起清朝,覺得自己是“小中華”,甚至一度還想出兵中原“反清復明”,但巨大的實力差畢竟還是讓朝鮮人認清了自己。到了乾隆年間,清朝達到鼎盛,朝鮮人更加尊崇清朝,還現了“北學於中國”的北學派,這是從文化上認同清朝了。朝鮮一直向清朝進貢,起到近代日本侵略朝鮮時還要到北京探探口風,結束總理衙門回了一句“朝鮮雖隸中國藩服,其本處一切政教禁令,向由該國自行專主,中國從不與聞”,日本這才放心大膽出兵了。

之後是中南半島。越南從明朝獨立後幾經轉折,雖然也以“小中華”自居,但還是在阮惠時代乖乖跑到清朝求冊封,“越南”二字,就是嘉慶帝欽定的。緬甸貢榜王朝與清朝曾經爆發過戰爭,但在乾隆年間還是向清帝國奉表納貢,也成了藩屬國。至於暹羅,其國王拉瑪一世向清朝入貢,受封為暹羅國王……你不去打人家,人家自然稱藩了,還有什麼好打的?


切割地球


這問題是不對的。1636年,皇太極就攻入朝鮮,次年朝鮮仁祖向清頭像。從此,朝鮮成為清朝的屬國,被迫斷絕與明朝的朝貢關係。下圖是1639年在朝鮮樹立的大清皇帝功德碑,直接描繪了朝鮮仁祖向皇太極行三跪九叩之禮的場景。

於是問題是:清朝既然已經武力征服了朝鮮,為什麼不直接統治呢?

這是許多原因造成的。

一是朝鮮半島經濟相對落後。從耕地面積來講,1635年實際耕種面積只有865,537結,約3000萬畝,即30萬頃(基於Hun-Chang Lee的研究)。看著不少,對比明朝的話,《明熹宗實錄》所記明末農民大起義前夕的天啟六年(1626年)數為744萬頃。換句話說,朝鮮是明朝的二十五分之一,完全達不到明朝一個省的平均水平(史志宏《十九世紀上半期的中國耕地面積再估計》)。

換句話說,今天韓國看著比較有經濟價值,這主要是60年代以後的結果。對於明清帝國來說,朝鮮半島雖然不遠,但也屬於欠發達地區。如果納入疆域,需要內地支援,沒有直接經濟價值。

二是當時東北亞地緣政治格局。有些地方,即使貼錢也要佔領下來,因為有重要的戰略價值。但朝鮮半島不是這樣,東面就是大海了。之前豐臣秀吉出兵朝鮮,慘敗失國;1633年,德川幕府已經頒佈了鎖國令。換句話說,大海以東不構成任何威脅。

三是固有朝貢體系,朝鮮已經對清稱臣,其實就是清的附屬。清朝需要什麼好處,直接問朝鮮國王要,成本比較低。試想,如果征服以後,直接統治這片土地,行政成本更高,財政上沒有好處,戰略上沒有價值,絕對是賠本買賣了。


在野武將


題主的說法莫名其妙。首先滿清是征服了朝鮮半島的,而且在打敗明朝之前。至於中南半島,根本和滿清距離很遠,算不上“近在咫尺”。

先說朝鮮半島。朝鮮半島在1636年就已經向滿清稱臣了。

在17世紀初,面對後金的步步緊逼,朝鮮開始還是比較忠誠於明朝的。企圖和後金和談的光海君被大臣們廢黜了,還被燒瞎了眼睛。毛文龍在鴨綠江口的皮島作為根據地建立了“東江鎮”,騷擾後金,朝鮮方面對毛文龍加以財力物力的支持,幫助他和後金周旋,這也算變相的跟後金開戰了。


但是到1627年(農曆丁卯年),努爾哈赤之子皇太極繼位不久,即與貝勒阿敏率領數萬大軍東下,朝鮮正規軍在女真鐵騎面前不堪一擊,很快接連敗退,仁祖君臣逃到了江華島上,只好向後金求和。雙方經討價還價,達成“江都會盟”,共有三條盟約:(1)雙方結為兄弟之邦(2)各守邊境(3)後金撤軍,永不南下。結盟之後,後金軍大肆搶掠一番,這才滿載而歸。

此次入侵,史稱“丁卯胡亂”。仁祖終於見識到了女真人的厲害。

此後十餘年,後金年年向朝鮮勒索大量財物,並且老是想把“兄弟之盟”改成“君臣之盟”,還要朝鮮方面出兵配合攻打明朝。對這些問題,朝鮮君臣堅持原則,絕不退讓。

然而1629年,毛文龍被袁崇煥所殺,次年袁崇煥被崇禎皇帝所殺;再次年,孫承宗又被罷免。明朝不斷自毀長城,使得後金軍越發囂張。位於後金“下腹部”的朝鮮,日子也更不好過了。

1636年(農曆丙子年),後金皇太極稱帝,國號“大清”,從此與明朝“天無二日”。朝鮮的立場是很堅定的,大明朝才是正統!皇太極的登基儀式上,兩位朝鮮使者被強迫加入朝賀的行列,但他們堅決不肯,為此遭到滿清官吏抓扯和毆打,鼻青臉腫,衣服破碎,依然不屈從。皇太極派使者到漢城詔告朝鮮稱臣,也遭到了朝鮮上到達官貴人,下到黎民百姓劈頭蓋腦的石頭泥團雨點般的襲擊,狼狽逃回瀋陽。

皇太極大怒,親率十萬大軍向朝鮮發動了進攻,史稱“丙子虜亂”。滿清軍大膽穿插,進兵神速,對邊境那些難以攻克的城直接繞過,一路摧枯拉朽,僅僅十天就從鴨綠江衝到了漢城。仁祖匆忙逃往南漢山城,被清軍團團圍住。

朝鮮全國各地的軍隊勤王,被清軍來一個打一個,來兩個打一雙,清軍又攻佔了江華島,把仁祖的王妃和王子全部抓起來當人質。

朝鮮君臣們終於抵擋不住,就在1636年正月開城投降,向滿清皇帝皇太極三叩九拜,並且上交了明朝賜給的印綬。從這一刻起,朝鮮再也不是明朝的藩屬,而變成了清朝的附庸。這時候距離崇禎上吊還有八年。

之後朝鮮臣民還是對明朝很有感情,直到明朝滅亡後還在琢磨反清復明。在1704年,肅宗帶領大臣們舉行了“崇禎皇帝殉國六十週年紀念大會”,會上深切懷念明朝開國的朱元璋、對朝鮮有大恩的萬曆皇帝和末代崇禎皇帝。後來,對這三位皇帝的祭祀更成為每年一度的固定儀式。

朝鮮公開上表裡對滿清一口一個“吾皇”“天使”叫得蜜甜,但在私下裡,君臣都習慣把滿清皇帝叫做“胡皇”,把滿清使者叫做“虜使”。朝鮮內部的公文、書信,一律用的是崇禎年號。“崇禎後某某某年”的記錄方法,一直用了二百餘年,用到近代高宗李熙時代。

但是,即使有這些小動作,但從政治上,滿清確實已經征服了朝鮮半島。朝鮮從幾千年前一直是中國的藩屬之國,滿清征服它就可以了,沒必要完全吞併它。

至於中南半島的印度,它距離滿洲是很遠的。滿洲人打下整個中國後,還需要翻越喜馬拉雅山,或者得先征服中亞,再從阿富汗南下。這兩條路都超出了滿清當時的控制範圍。


巴山夜雨涮鍋


清朝取代明朝,具有非常大的偶然性。由於清朝崛起得太過突然,清朝建立以後,大量沿襲明朝舊制。除了統治手段,包括領土,以及對外的朝貢體系,都是沿襲明朝的。

清朝入關以後,尤其是滅亡南明以後,以清朝的實力,完全是可以攻滅朝韓半島和中南半島的。比如朝韓半島,早在清軍入關以前,就已經被清朝征服了,只不過沒有被清朝納入直接管轄而已。

在滿蒙聯姻以後,清朝皇帝同時也成為了蒙古大汗。因此,清朝默認的統治區域,自然包括蒙古各王公控制的區域,包括漠北和西域,也就成了清王朝繼承的區域之一。後來清朝和蒙古人建立的準噶爾汗國之間的戰爭,清朝取勝以後也順理成章地擁有了準噶爾汗國的大片土地。

除了蒙古王公的控制區域,清朝最覬覦的,也就是明朝的實控區域了。清朝入關以後,也基本上對明朝的區域進行了承襲。明朝的區域,也是清軍入關以後推進的根本方向。

在蒙古王公和明朝控制區域以外的地方,清朝其實基本上都沒有染指。清朝這樣做的目的,主要還是想同明朝一樣,保持已經形成的朝貢體系,繼續做一個天朝上國。如果清朝把周邊的國家都消滅了,其實反而沒有了霸主感覺。當然,由於清朝主要是取代明朝而建立的,為了凸顯其正統性,清朝不得不遵從明朝一手建立起來的國際秩序。如果清朝把這種秩序破壞了,清朝的正統性,也就會大打折扣了。因此,清朝對待周邊國家,只要周邊小國承認清朝的宗主國地位,給清朝稱臣納貢,清朝就不會為難這些小國家。

實際上,明朝滅亡以後,清朝周邊的小國,也基本上都臣服於清朝了,包含朝韓半島和中南半島上的王國,都成為了清朝朝貢體系下的一部分。因此,清朝也就沒有必要去打下這些地區了。


蘇綻


為什麼滿清可以打下整個遼闊東亞的華夏大地,卻沒能打下跟滿人近在咫尺的朝韓半島跟中南半島?

這話問的,內中中肯的言外之意是,因為滿清可以打下整個遼闊東亞的華夏大地,所以理應該能打下跟滿人近在咫尺的朝鮮半島跟中南半島。

這種因為所以的因果邏輯是少兒式的,“因為今天颳風啦,所以今天下雨,媽媽,為什麼今天不下雨?”莫非孫猴子又大鬧東海,攔住了龍王的去路否?

聽風就雨否。構不成必然因果關係的,你非要牽強附會的先定為因果關係,按著這問題預設的思路回答開口也就是一種挖空腦袋極力往上套的不尊重歷史事實的歪想空談而已。紙上談兵,何其浪費唇舌筆力,省點精神建設下現實社會吧!這是其一。

其二,歷史不是憑空虛設,不是“如果”“假如”等假設的,尊重歷史事實這是基本的歷史研究態度,一開口就先脫離歷史事實,脫離現實的人,就算說的再完美,也不過是自欺欺人的空想而已。我的意思是,要談論,滿清與朝鮮半島、中南半島,先要把歷史上事實的那一段歷史情況定為基礎,尊重那樣的史實,然後才有可能得出正確的歷史認識,似此問“卻沒能打下近在咫尺的朝鮮半島跟中南半島”這是一種史實還是一種自己認識的一種歷史觀點?比如,是不是還可以說,明朝、宋朝等卻沒能打下近在咫尺的什麼什麼,為什麼?”吾不知該如何答呀,這樣問題,一細品,反正很彆扭!


質躍


這個問題其實有許多回答角度。

我在此根據以前寫的論文提供一種角度:清朝早期對自身與朝鮮關係的定位比較特殊。



清朝的前身是建州女真。

在17世紀以前,女真人既處在明朝的朝貢秩序內,也被朝鮮納入“小中華秩序”中。努爾哈赤崛起以後,建州女真統一了女真諸部,建成女真國(jušen gurun),隨後又發展成愛新國(aisin gurun)。

就這樣,一種國家的意識逐漸生成,也影響到努爾哈赤處理朝鮮關係的政策。女真人開始要求與朝鮮交往的對等性。當然,朝鮮對此要求一直採取視而不見的立場。

丁卯之役的發生使朝鮮與清朝稱為“兄弟之國”,國家的意識更進一步得到強化。不過,直到天聰十年(1636)前,清朝與朝鮮始終保持相對的平等關係。例如,清朝在此期間將朝鮮給皇太極的物品稱作“禮物”(doroi jaka) ,而不是日後的“貢物”(albabun)。

但是,隨著清朝政權的不斷完善,演變為大清國(daicing gurun)後,皇太極認為清朝是與遼、金、元、明相同的國家,故而要求朝鮮對待清朝的態度應該與其對待明朝的態度別無二致,要求兩國從“兄弟關係”轉變為“父子關係”。

這個主張其實就是1636年的丙子之役爆發的原因。

基於清朝早期與朝鮮的關係,我們會發現決定一個初創國家的行動的因素往往是需求。清朝對朝鮮的需求,並不包括領土,所以他們不需要吞併朝鮮半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