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劉備從曹操手中騙來軍隊,這些將士為什麼不反抗劉備,反而跟著他跑了?

司馬長史


劉備以征討袁術為名騙曹操五萬軍隊,這些將士為什麼不反抗劉備,反而跟他跑了?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首先,曹操其實是提防劉備的,不僅派了兩位將軍領軍而且當發現自己做錯的時候馬上命許褚張遼率領五百騎兵前來追回劉備,那麼劉備肯定不會讓曹操認命的兩個隨軍將軍路招和朱靈跟許褚碰頭的,留在最後面的是張飛趙雲等自家的心腹部隊,在當時通信手段落後的情況下自然前面的大部隊肯定不知道曹操派人來追,所以五萬大軍根本就不知道曹操派人來追的這件事自然就無從反抗了。


其次,曹操在劉備出征前就告訴劉備需要軍隊由路招,朱靈兩位將軍率領。但是當劉備軍截殺袁術成功後,劉備犒勞三軍把路招和朱靈兩位將軍灌醉,然後秘密控制住這兩人,帶著繳獲的玉璽回去許昌跟曹操交代。而此次是天子下詔讓劉備劉皇叔率軍討伐袁術的,曹操的兩位大將又被架空放回許昌了,那麼軍中就沒有曹操的心腹力量了,當時還是人心向漢不向曹的,而劉備以皇叔之尊又有天子召令奉命率軍討賊。所以劉備可以名正言順的接管大軍領導權。自然就沒有人來反抗了。


再次,古代行軍打仗將軍都有朝廷頒發的相關掌軍大印,類似官印,虎符等代表軍權的憑證。而劉備截殺袁術成功後犒勞三軍把曹操兩個掌軍大將路招和朱靈灌醉然後控制住了,當然能節制三軍的掌軍大印等憑證都給劉備拿去了,當時士兵是認符不認人,況且以劉皇叔身份尊貴,又有掌軍大印,自然就沒有敢不服從的了。

總結,當時劉備帶走的五萬大軍沒有反抗劉備反而追隨而去,既合乎朝廷制度,也有統兵將軍趙關張威名加持,更在於劉皇叔仁義之師名聲在外,眾望所歸。


竹林論風月


劉備從曹操手裡騙取五萬大軍,這些曹軍為什麼不反水?原因很簡單。這得從古代實行的徵兵制度說起。古代徵兵,一般分為府兵制與募兵制兩種。



府兵制,是一種兵農合一的徵兵制度。府兵平時是耕種土地的農民,農隙訓練,戰時從軍打仗還要自備武器和馬匹。《木蘭辭》中木蘭從軍的故事,就有過很好的描寫。府兵,從某種角度來說,就是一種臨時組建的軍隊,成員一大部分是農民。府兵制是有一定強制性的,打仗時一般是沒有軍餉的。國家在平時會在土地、稅收、徭役方面給予府兵一些關照。募兵制,則與今天的常備軍隊相似,募兵一般都是職業軍人,他們打仗是領軍餉的,就是靠打仗吃飽飯的。



中國曆朝歷代,這兩種兵制都是交替執行的。一般情況下,沒什麼戰爭年代,府兵制會很發達;但社會一動盪、戰亂一起,募兵就會多起來,因為一般人沒飯吃了,只能去軍隊混口飯吃。

三國時代就是募兵發達時期。當時天下大亂、豪強割據,都養了一批私人軍隊打仗。說實話,這些軍隊忠誠度並不是很高,特別是前期,很多時候是有奶便是娘,誰給錢多就為誰打仗。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三國前期各地的大小軍閥混戰,今天投降,明天又反了,是稀疏平常的事。曹操的父親在徐州被殺,就是因為徐州太守陶謙手下的幾個黃巾降將見財起意,就殺了曹操父親劫財。同樣,當時曹操手下就是很多這樣的募兵。



曹操派劉備去打袁術,其實也想到這些兵會不會跟劉備跑了的問題的,所以他就交待自己的將領車胄暗中監視劉備,以防劉備變節。其次,他派給劉備的兵肯定也不是他的精兵,他的精兵都是夏侯兄弟、曹氏子弟以及張遼、張頜、許諸等心腹大將統領著。所以曹操派出與劉備同行的將領也是名不見經傳的車胄,就可見這些兵忠誠度是不高的。劉備就抓住了這個機會,殺了車胄,當然也會大力籠賂帶出來的這些士兵。加上劉備與曹操一樣,平時就很會蠱惑人,居然就成功了。奸雄如曹操,也有失算的時候。


同城範兒


在歷史上,曹操、劉備、諸葛亮都是著名的人才,他們都心思縝密,但是單論這方面,很少有人的心思能多過曹操。不過我們知道,劉備也是一個很聰明的人,兩人可以說是不相上下,倘若他們兩對決,誰又會更勝一籌呢?歷史上有這樣一件事就讓兩人針鋒相對。劉備騙取曹操五萬大軍,這究竟是什麼一回事?關鍵問題不是這個,而是這5萬曹軍竟然不反抗,反而心甘情願跟著劉備。

曹操雖然心思十分縝密,但是在曹操心中一直有一件事是他的恥辱,就是諸葛亮的草船借箭,說到這個故事大家都一定很熟悉。諸葛亮是一個十分聰明的人,他可以充分地抓住人心的弱點,設下圈套,最終讓曹操跳進去。如果要比聰明才智,劉備可能是比不上諸葛亮的,但是與諸葛亮不同的是,劉備他有一張能說會道的嘴,他可以把有的說成沒的,死的說成活的。也正因為他的這張巧舌如簧的嘴,成功的取得曹操的信任。

一向惜才的曹操,面對劉備這樣具有智慧和抱負的人才,又怎能不重用呢?曹操認為劉備是難得的人才,十分器重他,並且覺得他可以幫助自己打下一片屬於自己的江山。然而劉備的野心太大了,他可不想一直僅限於為曹操所用,他要做王。雖然他一直表面服從於曹操,但其實私下裡也在默默地組織自己的軍隊,就這樣,日復一日,劉備從什麼都沒有到最終能和曹操抗衡,由此可以看出,劉備的能力不容置疑。

在後來,袁術稱帝,曹操擔心日後會對自己不利,於是便派兵攻打袁術,劉備作為曹操重用的人才,自然是帶兵出征的最好選擇,同時與劉備一起出徵的還有朱靈,不過由於糧草不夠朱靈餓死在路上了。劉備是最先得到這個消息的,得到這個消息的他認為是時候實現自己的大業了,於便派人變告訴曹操,這批軍隊他暫時不想還了。曹操知道之後,憑藉他的才智,便知道劉備想要幹嘛,於是他立即派親信刺殺劉備。

已經決定謀反的劉備在很早之前就已經開始謀劃,劉備曾悄悄在曹操的身邊放了自己的人,他提前知道了曹操想要殺了他。這一次它又憑藉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讓曹操的親信相信了自己,放棄刺殺,他僥倖的躲過了一劫。而在士兵那裡,憑藉劉備的語言天賦,他們自然認為劉備和曹操的關係還是那麼好,心甘情願跟著劉備,更不會有反抗一說了。

在三國曆史中,雖然最終劉備還是被曹操打敗,但是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下,這兩個人還是很厲害的。


歷史雲頂



劉備確實從曹操那裡騙來了軍隊,因為那時候袁術的氣數已盡,這時候才想到他還有一個哥哥袁紹,準備北上去和這個哥哥匯合,於是劉備就以這個理由領兵去了,順便從曹操那裡騙來了屬於自己的軍隊,劉備帶兵一走,便是“將在外,軍命有所不受!” 曹操想招回去已經不可能了。


而這時候的曹操其實也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對中央政權有最大的話語權,絕對沒有擁有絕對的掌控權,絕大多數的大臣都是漢朝的大臣,不是曹操的家臣,天下的人這時候也都認為這是劉家的天下,他們是漢王朝的子民,連四世三公的袁術稱帝,他的家臣都反對,更何況曹操身邊還有個漢獻帝呢?如果曹操已經絕對掌控了朝廷,就不會有帶衣昭事件了。


所以劉備領兵這時候是朝廷的兵,並非曹操的兵,而劉備更是帶衣昭裡的核心人物,他奉天子之命討打曹操就名正言順了,有了正當的理由,士兵將士就不會反他了,於是他帶領這支軍隊攻打徐州,再加上他在徐州的非常得民心,很快就把這塊本來就是他的地盤給打下來了。

不過,曹操是時刻提防著劉備的,他深知這個人的能力和野心,一旦做大就難以收拾,於是在袁紹開戰前,親自帶兵將劉備給剿滅了,怕的就是與袁紹打得兩敗俱傷的時候,身邊突然崛起一個無法收拾的大禍患,不但無法收拾,而且反而把自己給收拾了。


狼煙火燎


因為曹操下令劉備統領這隻軍隊,同時給了部隊虎符,所以士兵並不會為了所謂的曹丞相而殺了劉備,至於後來劉備被曹操大軍擊敗,那些士兵又投降了曹操,並沒有受到懲罰。



曹操讓劉備領軍去追擊袁術,是當著皇帝及眾位大臣的面下的命令,這就是走了合法程序。而且曹操還給了劉備兵符,並且派來武將朱靈監督,所以曹操壓根沒想到劉備這一去會不回來。


曹操給劉備的軍隊已經被劉備牢牢把握住了,關羽張飛已經把握軍中的精銳,朱靈再厲害也不是關羽張飛的對手,所以曹操手下的士兵就跟著劉備一起反了,不反就和朱靈一個下場,士兵是最基層的,當然是為了自己小命著想,肯定跟劉備反了曹操,同樣劉備也用曹操給的手諭,騙開了徐州大門,斬了車胄,拿下了徐州。

所以士兵才是戰爭上最可憐的人,只能為了自己的小命著想,一不小心就沒命了,所以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說的一點都沒錯。


百花爭豔只為你


歷史上,劉備身懷“匡扶漢室”的政治理想,於公元198年底與盟友曹操聯手擒殺呂布、重新奪回徐州後,把徐州交給曹操的親信、新任徐州刺史車胄管理,自己則在次年初帶著關羽張飛進入漢帝劉協所在地許都,卻發現盟友曹操飛揚跋扈、奸詐兇殘,自己進入了一個危險重重、步步驚心的虎穴。還有說因為這些軍隊是朱靈帶領的,所以曹操放心,這個也說不通,因為當時的朱靈也不受曹操信任。朱靈本是袁紹的部將,《三國志·徐晃傳》中提到了朱靈是袁紹派給曹操援助攻打陶謙的軍隊。並在陶謙敗亡之後帶著三營兵馬留在了曹操身邊。

劉備奪了朱靈和路昭的兵權,把他們遣回去了。他兩人回去後曹操氣的要殺他兩,說明曹操剛開始還是很相信的他兩能牽制住劉備的,結果他兩把部隊留下,兩人光著回來了。看來曹操是小瞧了劉關張三人的影響力了,跟將士搞好關係哄一鬨,把朱靈和路昭架空也是分分鐘的事。如果劉備強制奪兵權,定然會招到這兩人的反抗,而部隊都是聽這兩人的,那就真的會反了。所以,大多數的兵變中,下面的士兵甚至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只當是往常一樣的聽命行事而已。很多時候只要殺死最高級統帥,以及死忠分子,控制中下級軍官,就可以短期的控制這支軍隊。項羽殺宋義,信陵君殺晉鄙就是如此。

一如現在的公司,主管經理離職帶走下屬的很多,但是聽過幾個董事長被人趕走,整個公司憤憤不平全體離職的?最後只走幾個和董事長利益息息相關的腹心人員而已。古代士兵出征後,都是聽將領號令的,只要將領有令,不敢不從。這也是為什麼劉邦從項梁處借了幾萬兵後可以獨立成一方諸侯;為啥將領下令投降敵軍後,所有士兵都會投降。跟長官相比,皇帝太遙遠了,士兵只認自己的上級長官!這也是為什麼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在亂世,人命如草芥,最不值錢的就是人命了,有些連飯都吃不上。底層士兵說白了就是為了吃飽肚子和拿軍餉,給誰賣命都一樣,自己聽命令行事就可以了,遇到個體恤士兵的,就已經很感恩戴德,打仗效死了。再說曹操派去跟隨劉備的也不是什麼厲害的大將,劉備身邊還有關羽和張飛兩個厲害角色,這就為劉備掌控軍隊留下了空間。於是,曹操不顧身後袁紹軍隊可能會長驅直入,自己親率大軍迅速殺向徐州。當時劉備正在小沛城外觀望,遠遠地看見曹操親自率領大軍氣勢洶洶地殺奔而來。劉備顧不上進城攜帶妻女,在派人入城通知張飛的同時,自己在小沛城外直接孤身跑路、投奔袁紹去了。其實,劉備就是怕曹操遠遠一吆喝,身邊士兵“反水”把劉備自己砍了。因為時間太短暫,劉備還沒有來得及在軍中樹立恩威,這些軍隊還沒有完全歸心於他。張飛隨後從小沛經小路逃亡,後來到達袁紹處與劉備匯合。


瓦當歷史


曹操把自己的部隊分給劉備,後來曹劉對抗時,這些人為什麼不反抗劉備,還跟著劉備打曹操?這個問題我在小時候看三國時也疑惑過,甚至感慨劉皇叔人格魅力之強大以至於在情感上征服了他們。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對這個問題便有了新的完整的認識。他們為什麼不反抗劉備,原因大致有如下幾個:

其一,漢家軍制使然!漢朝強勝時期實行的是徵兵制,從勞動民眾中選出適齡、健康的成年男子編入軍隊,並加以訓練。有國家供給裝備和給養,軍力全國統一調配。但是到了東漢末期,國力衰微,沒有能力實現國家統一供給裝備,徵兵制演變成了世兵制,既朝廷除了給塊地,剩下的什麼武器裝備、甚至糧草馬匹那都得士兵自己想轍的。說白了,當兵就是一個謀生手段,走遍天下無非就是為了養家餬口。所以,差事是朝廷給的,人是自己的,走到哪裡都是當兵,就無所謂曹孟德的兵還是劉玄德的兵。

其二,曹操分兵給劉備時名分還不足。曹操分兵給劉備是在煮酒論英雄之後不久,當時袁術還沒有把自己玩殘,袁紹正在河北得勢,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雖然名義上是大漢丞相,但事實上只是中原一諸侯,遠沒有後來雄距北方的魏王的實力和名分。所以在這個時候,劉備找到機會要求帶兵征討袁術,名義上還是向天子請命,要的也是天子的兵,所以曹操縱然不願意也不大可能強行阻攔。另一方面, 這個時候天子還沒有完全尚失威信,所以士兵還是大漢朝的兵,而不是曹操的兵。

其三,劉備收聚人心確實有一套。我們都知道,劉備能夠從一個底層賣草蓆的一介布衣強勢逆襲成為亂世梟雄,靠的不僅是劉皇叔的身份,更為關鍵的是他情商很高,既擁有爭取人心、聚攏人氣的超強能力。可以毫不猶豫地說,在收聚人心這方面,劉備絲毫不弱於曹操!曹操起初分給劉備的隊伍,在跟著劉備輾轉求生於亂世之中,只要沒有戰死,大概率會死心塌地跟著這位亂世奇才。此外,劉備也是衣帶詔的正式授權人之一,擁有了天子欽命,劉備在與曹操對抗時就多了一分正義性,這也是其手下人跟隨他而非反投曹操的重要原因。




週週說古今


小小小百科全書觀點

說起來可能很不可思議。但事實上古代人當兵打仗,誰實力強大誰能給他們吃飽飯。他們就給誰賣命。古人不想現代社會的人一樣,他們沒有什麼家國天下的概念。當兵要麼是因為要服軍役。要麼就是在亂世中為了保命,為了混一口飯吃。至於給誰效命他們實際上並不在乎。

我們可以看到三國時期,諸侯之間互相攻伐,消滅對方之後立馬就可以把對方的士兵轉化成自己的士兵。佔領了對方的領地就立刻可以在其內招兵買馬擴張軍隊。這一切都是因為亂世。正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尤其戰亂年間人命賤如草。在亂世之中人們想的都是如何活下去。如何吃飽飯。所以他們很懂得順從懂得服從強者。諸侯來徵兵,他們為了活下去為了吃飽飯肯定會去當兵。在戰鬥的時候他們為了活命也肯定會拼命作戰。但戰爭失敗他們也會很快的服從於新的領袖。一切都是以活命為基礎。



在三國時期很少有誓死不降只效忠於一個人的軍隊。所以在劉備背叛曹操後可以輕易的把曹操的大軍騙到手為自己所用。三國曆史上有記載的只效忠於一人,誓死不渝的軍隊只有曹操麾下的“青州軍”。青州軍是曹操收編青州黃巾軍後組建的一支部隊。史書記載,青州兵作戰勇猛悍不畏死。而且他們只忠於曹操。只服從曹操的命令替曹操征戰。曹操去世後曹丕想要接管青州軍這支戰鬥力強悍的軍隊。但青州軍並不願意接受曹丕的領導。曹操死後他們認為失去了領袖。所以青州兵請求集體退役,重新迴歸農耕為生的日子。在當時大夫賈逵的建議下曹丕允許了青州軍退役還農。令人聞風喪膽的青州軍就此銷聲匿跡。


除曹操之外,三國時期任何一個諸侯都沒有這種人格魅力可以使得一支大軍無條件的忠心效忠於他。從這一方面來看曹操的練兵能力和個人魅力還真是無人可比的。袁紹帳下的鞠義也算是一個有人格魅力的將軍。鞠義這個被世人所輕看的將軍。在東漢末年率領了八百先登死士為袁紹立下了汗馬功勞。後鞠義被袁紹所殺。先登死士也多有殉葬而去者。其餘人皆星散。還有呂布帳下指揮陷陣營的高順。在最後一戰中陷陣營毀滅。高順寧死不降也一同和陷陣營消逝在歷史的長河之中。除他們三人之外,其他人的軍隊都掌握的不牢靠沒有信仰。但鞠義和高順軍隊的人數顯然要比曹操差很多。所以說最具有人格魅力,最能讓士兵誓死效忠的統帥還是曹操。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評論支持一下。


小小小百科全書


劉備手裡有兵符。古代軍制,掌握兵符的直屬將領對軍隊有些最有力的控制。


江東小白板的話事堂


因為劉備是漢室宗親,跟著他為大漢軍隊正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