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宋金的三峰山大戰,為何金軍會全軍覆沒?

某點範兒


說起三峰山大戰(位於河南省禹州城西南,距城十餘華里,它拔起在開闊的原野之中,自西向東迤邐二十多華里,三峰屏列,翠色迎人,自古為禹州勝景之一,最高峰西峰,海拔大約330米高,長8公里,寬0.5公里,山勢和緩)是蒙古軍隊滅金的一次重大戰役,此次戰役中,15萬的金軍精銳部隊(忠孝軍)為何會全軍覆沒?且聽我一一道來……



那是公元1232年,蒙古政權發動了對金國的最後總攻。而三峰山之戰就發生在這一年,為了蒙古帝國走的更遠,成吉思汗決定讓他的三兒子窩闊臺為繼承人,窩闊臺剛繼位以後,他的政治汗位並不穩固,第一:大量的握兵權在成吉思汗的二兒子託雷手裡,成吉思汗麾下有129000軍戶,其中託雷繼承了101000軍戶,窩闊臺僅分得4000軍戶。第二窩闊臺雖然是繼承人,但是必須經過庫裡臺大會的確認,才能正式成為大汗。而窩闊臺沒有召集大會的權利,直到2年後,經過激烈的博弈和複雜的運作,託雷表示支持窩闊臺當大汗,經大會決定,最終登上了大汗之位。


由此可見,窩闊臺的統治基礎多麼脆弱,怎樣鞏固統治基礎呢?最好的辦法還是發動戰爭,通過勝仗,獲取政治資本,把大權抓回來。公元1230年夏,窩闊臺大會諸將,商討滅金戰略,最終兵分三路伐金:

一路:窩闊臺率領中路軍進攻河中府(永濟)渡過黃河,進攻汴京(今開封)

二路族叔翰惕赤斤率領左路軍自山東南下

三路託雷率領右路軍自陝西寶雞南下,借道於宋,從漢中,安康沿漢水而下,側擊金國腹地,對南京形成包抄之勢。

中路和左路都是正面作戰,直接平推就行,技術含量不高。而右路是大迂迴作戰,不僅要翻山越嶺,還要面對各種未知情況,比如,迷路,給養,大宋對此次戰役的態度,還有金國有無防備等。兵行險招,玩的好可以對金國造成致命一擊,玩的不好,可能全軍覆沒。窩闊臺把九死一生的任務交給了拖雷,對窩闊臺而言,金國是敵人,拖雷也是敵人,無論成敗,窩闊臺都是贏家。


1231年,拖雷率領四萬右路軍,抵達鳳翔,派使者前往大宋四川制置使桂如淵,希望大宋借路,最好雙方一起出兵攻打金國。桂如淵如果不同意,害怕蒙古大軍翻臉,於是答應為蒙古大軍提供嚮導和糧草。蒙軍借道沿漢水出唐州,鄧州,次年春季全軍會師汴京。同年九月,蒙古三路大軍齊發,次年正月,窩闊臺佔領鄭州,其前鋒部隊已抵達開封城下,金國的金哀宗連忙主持軍事會議,決定調集本國精銳軍隊,忠孝軍15萬人馬應戰,騎兵2萬,步兵13萬回師救援。由於金人沒有想到蒙古人會繞道宋境,戰前準備不足。忠孝軍為了能夠迅速支援,輕裝上陣,將大批糧草輜重留在駐地,僅帶三日的乾糧就上路了。


忠孝軍在鈞州以南的三峰山就遭到拖雷大軍的追擊,蒙古軍在三峰山佔領了有利地形,雙方擺開了戰場。一邊是不惜代價的猛攻,一邊是破釜沉舟的死守,針尖對麥芒。儘管蒙古軍善射,但架不住金兵人多,而且忠孝軍也不是吃素的,蒙古軍佔領的山頭一個個失守,每個山頭都打的很慘烈,雙方損失慘重!一連大戰了三天,拖雷所部退守三峰山,金軍也是精疲力盡,所帶的糧食吃盡。就在金軍再次鼓起勇氣,向殘餘的蒙軍發起最後一擊的時候,然而,天時不允,鵝毛大雪鋪天蓋地的落下來。而且還伴隨著濃霧瀰漫山澗,大霧使得2米之外幾乎看不清人,進攻的金軍一下失去了方向,戰爭被迫停下來,本來金軍的進攻已是強弩之末,連續艱苦的戰鬥和惡劣的環境使得這些南方兵,早就透支了體能,最後的信心和勇氣在這場霧加雪下迅速消融,無可奈何在飢腸轆轆中等待天氣好轉,誰知這一等就是三天三夜的大雪紛飛。


據記載:須臾雪大作,白霧蔽空,人不相見,時雪三日,戰地多麻田,往往耕四五過,人馬所踐,淤泥沒腿,軍士僵立雪中,刀槍結凍,軍士有不食至三日者。

當年居然下起了百年不遇的大雪,視野太差,金軍根本無法發起進攻,!更糟糕的是,重甲騎兵一直處於隨時準備衝鋒作戰的狀態,突然降溫,一夜過後,鎧甲和兵器連血肉都一起凍住了,大部分失去了戰鬥力!而蒙古軍習慣了北方的嚴寒,對於這場大雪無濟於事,再加上糧草補給充足,15萬人馬幾乎全部被英勇的蒙古軍所殲滅,三峰山之戰是蒙金戰爭期間一場決定性的戰役,至此,金朝已經搖搖欲墜,離覆滅不遠了。


霍去病養生大師


悟空小秘書問我歷史的問題,納悶,我可不是學歷史的喔。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去查了一下,說是蒙金大戰三峰山,沒宋朝什麼事。

這就對了。

宋朝怎麼可能讓金軍全軍覆沒。

金軍為何會全軍覆沒?

這個大金國,跟後來的大清朝差不多。

剛打進中原,士兵個個殺氣騰騰,單兵戰鬥力非常強。

統治了兩三代人,大多數的統治者家屬,個個生活條件都很好,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生活好,個個細皮嫩肉,上了戰場,那股狠勁就沒有了。

蒙古國那邊的士兵彪悍善戰,大金國這邊的士兵,錦衣玉食。在冷兵器時代,彪悍善戰的士兵,打錦衣玉食的士兵,不用問,都知道誰勝誰負。

蒙古國那邊,除了有彪悍善戰的士兵之外,還有彪悍善戰的軍官。大金國這邊的,除了有錦衣玉食的士兵之外,還有飽讀詩書的軍官。

在冷兵器時代,在絕對的實力下,所有的計謀,都是沒有用的。

所以蒙古國跟大金國兩軍相遇,大金國的軍隊,不是在三峰山被全殲,也會在奶頭山被全殲。

歷史書,後來寫的故事。大背景,就是狼和羊的戰爭。狼打贏了羊,寫狼用了什麼什麼計策,那是狼的宣傳技巧而已。根本的問題是兩邊的士兵,戰鬥力不一樣。

悟空小秘書問我這個問題,我的回答就是,一群狼,打一群羊,羊群肯定會全軍覆滅。


春暖花開003


1、這個提問明顯謬誤,“三峰山大戰”是蒙古滅金的關鍵戰役,與宋朝無關。


2、“三峰山大戰”的背景是窩闊臺汗的“三路滅金”戰略開展。當時,金朝的中都(北京)已經被蒙古軍攻陷,金朝南遷汴京(開封)。窩闊臺準備自己親率中軍進攻河南,東路軍攻打山東,而讓弟弟拖雷帶西路軍攻打陝西一帶,然後借道南宋,從西南迂迴。最後三路大軍會師汴京。

由於金朝的北部都被蒙古人佔領,而此時金朝的部隊主力也不再是女真騎兵,而是大量的漢族步兵與少量的精銳騎兵構成。所以這一戰其實是典型的蒙古騎兵對抗中原步兵的經典戰例。


3、蒙古的三路大軍是西路軍最先出動,所以金朝最初是讓主力完顏合達的13萬步軍與2萬騎兵去迎戰西路軍。可後面局勢突變,窩闊臺部的中軍進展神速,很快就兵臨汴京,金朝又急昏了腦袋命令完顏合達的大軍回援。大家都知道,大軍出動,糧草供應本來就是個大問題。完顏合達的部隊一開始是要迎戰拖雷部的,但這個時候又命令回援,給養一下子就成問題。

而另一方面,只有3萬騎兵的拖雷部隊卻咬住完顏合達不放。金兵要與蒙古人決戰,蒙古人就利用機動性的優勢逃跑。回頭又乘金兵紮營、炊食的時候騷擾。由於金兵的機動性不足,對拖雷的騷擾戰術完全束手無策。


當金兵進入三峰山的地域時,已經斷糧三日。這個時候拖雷的西路軍獲知窩闊臺的主力動向之後,果斷在三山峰一帶對金兵展開攻擊,雙方激戰三日。而這個時候蒙古主力窩闊臺的中軍及時趕到三峰山,又適逢寒流,天降大雪。15萬金兵本來三天斷糧,又遇到極寒的天氣,幾乎被凍個半死。相比之下,蒙古人生於漠北,對寒冷天氣的適應力更強,而且給養充分,此消彼長金兵自然不是對手。(天要亡金朝,沒辦法啊……)

然而被圍在三峰山的金兵猶作困獸之鬥,蒙古人在攻殺了一陣之後,又故意讓開一條路讓這些金兵突圍。當金兵突圍出三峰山的時候,蒙古兵在半路設伏,金兵被屠殺殆盡。殘部退入鈞州,隨後蒙古軍圍城攻陷鈞州,金兵全軍覆沒。

總結上講,金朝的失敗是多方面的,如果金朝在早期不放棄中都,採用類似“明朝天子守國門”的策略,那麼蒙古人要進入腹地殺掠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可金朝丟失了中都之後,遷都汴京就是一個昏招了。

一方面失去了燕山一代的山地屏障,金兵就不得不在平坦的華北平原上對抗蒙古騎兵。而汴京又是一個無險可依的城市,在面臨重大軍事壓力的時代,需要重兵駐守才能防衛。金朝遷都汴京就等於自縛手腳,把自己的機動兵力都束縛死了。

其次,金朝的兵力佈置有嚴重問題,本來防守作戰是以逸待勞,但金朝卻讓15萬主力大軍跑來跑去,活活累死……當然,最大的問題還是主帥完顏合達,在當時的情況下,分兵與拖雷的西路軍對峙,然後帶領主力救援汴京或許是更好的決策。


從耗子胖成豬


謝謝悟空大哥,抓緊給我開通收益啊。宋金三峰山大戰這個說法是不對的,應該說是宋蒙聯合滅金,蒙古借道宋朝殺入金國首都,金國大軍回援,遇到惡劣天氣,人困馬乏。被蒙古消滅於此。15萬大軍基本全部消滅。


不會開奔馳的人


原因很簡單,南宋聯合蒙古軍,其實主要是蒙古軍的功勞,南宋關係不大。當時由成吉思汗三子窩闊臺夥同其弟託雷共計50000蒙古軍,出兵攻打200000金人,古時候任何一個國家一次性損失二十萬都可以說是傷筋動骨,尤其是金人這個女真部落,總共才多少人,等雨一次性將金人的有生力量解決了,後來女真就被滿族合併,成為現在的滿人


用戶52157040082


元滅金的過程當中以野狐嶺之戰和三峰山之戰最為關鍵,今天小編就講解下三峰山之戰,金兵為何會全軍覆滅?

1230年夏窩闊臺與諸將,商討滅金方略,決定兵分三路南下,奪取汴京,一舉滅金。窩闊臺自統中路軍,打下河中府(府治今山西永濟縣,管轄,管轄稷山、運城、芮城等縣,然後渡河由洛陽進逼汴京;叔斡惕赤斤率左路軍由山東濟南進;弟拖雷將右路軍自寶雞南下,借道於宋,自漢中、安康沿漢水北上唐、鄧,對汴京形成包抄之勢。

金國的完顏合達、移剌蒲阿則分成兩軍,以步兵列山前為陣,以騎兵埋伏山後為機動。拖雷早已洞悉金兵計劃,將軍隊分散開來,分成很多個小隊,每隊只有幾十人到一兩百人之間,從禹山周圍插過去。繞過禹山的蒙古軍隊在禹山側後重新集結成三隊,分三路從背後掩襲金軍騎兵。

1232年正月初一,金兵擔心拖雷北上攻取汴京,金兵決定放棄鄧州,回防汴京。這時候,拖雷已經掃蕩了南陽、襄城,掃清了北進道路。看到金兵出城北上,拖雷尾隨金兵伺機而動。正月初八,拖雷到達南陽安皋鎮,初九到達裕州(今方城,方城已經投降蒙古)。

1232年正月十一夜晚上,蒙古大軍3萬騎兵全部匯合,拖雷開始祭天,祈求長生天下大雪助蒙古大軍。蒙古人長期在嚴寒多風雪的蒙古高原生活,習慣風雪和嚴寒,而金兵長期生活在中原地帶從未受過嚴寒和風雪的洗禮。同時金軍的鎧甲在嚴寒時反而更冷,起不了保暖的效果。蒙古人都是羊皮大衣,真絲內衣,牛皮甲,非常適應嚴寒。

1232年的正月初五,蒙古人的中路軍也到了,蒙古從孟津白坡渡過黃河。正月十三,到達鄭州。拖雷此時到達黃榆店。窩闊臺知道,金軍精銳正在向汴京趕來,必須把金兵租在通往汴京的最後一道山前,那就是三峰山。窩闊臺命令隨從他從北方而下的國王塔思部的華北蒙軍漢軍,和蒙古大將口溫不花等的蒙古精銳部隊等,作為先鋒,立即出發,星夜前往三峰山與拖雷部隊會合,自己也統帥部隊隨後出發。正月十四,先鋒口溫不花抵達黃榆店。

1232年正月十四,完顏合達接到哀宗密旨,哀宗告訴合達蒙古人已經越過黃河天險,汴京危在旦夕,速來救援。合達立刻離開黃榆店,向汴京方向急行軍。而此時,口溫不花已經和拖雷匯合,蒙古大軍已經包圍了金兵,不過蒙古只有不到5萬人,金軍則有大約13-15萬人。

金軍開始突圍,蒙古人砍了很多大樹阻賽道路。來自商州楊沃衍的部隊首先出發,把擋路的樹木石塊移掉,並拼死血戰,以慘重代價攻佔一座山頭,殺出了一條血路。接著,武仙和高英的部隊把楊沃衍部替換下來,接替楊沃衍部作為前鋒,往北拼殺而出,衝撞前進。蒙古人箭雨狂下,騎兵左衝右突,金兵派出最精銳的完顏陳和尚率領的忠孝軍,忠孝軍是金軍唯一的騎兵,並且是重騎兵,待遇是其他部隊的3倍,多是被蒙古人趕出草原的乃蠻人,也有長白山女真人和山西和陝西邊陲久經戰火洗禮的漢人。不過只有大約1萬人。

金軍突破重圍,不過突破口靠近西邊的三峰山而不是東面靠近汴京的平川。此時的金軍雖然餓了幾天凍了幾天,金軍的前鋒部隊決定,由武仙和高英領兵攻擊三峰山西南,把蒙古軍趕走,讓正在堅守的後軍能夠順利趕到三峰山,而由楊沃衍和樊澤的部隊攻擊三峰山東北,再次殺出一條路來。金軍的攻擊分別擊退蒙古軍。但是蒙古軍靠著靈活的機動性,又集結到三峰山的東邊,仍然威脅著金軍往鈞州的道路。

這時候,金軍的大部分兵力都到了三峰山上。而拖雷也親自趕到了三峰山的東邊。張惠、按得木等集結了金軍剩餘騎兵萬餘人, 三峰山下,蒙古軍層層疊疊20裡。按得木與張惠謀曰:“此地不戰,欲何為耶?”,率領騎兵衝下山與蒙古大軍決戰。

此時天意幫了蒙古人,金史裡寫道,須臾雪大作,白霧蔽空,人不相覿。面對面都看不見,這樣大的雪相當罕見。莫非是天意,還是命運。合達立刻決定,全部撤回到山上,金兵自正月十二就已經斷糧了,3天沒吃飽飯了,又天寒地凍,士兵被甲骨僵立雪中,槍槊結凍如椽。別說戰鬥了,走路都成問題。

1232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大雪停了,天放晴了蒙古大軍開始圍攻已經處於崩潰邊緣的金兵,實際三峰山高度不高,最高點不過350米左右,南面坡度和緩,高度只有150-250米。騎兵可以作戰,蒙古人還特別留了一個向禹縣的缺口。金軍崩潰了,金兵像瘋了一樣沿山間缺口向禹縣逃竄,金史說金軍遂潰,聲如崩山。金軍開始內亂,楊、樊、張三軍爭路,北兵圍之數重,及高英殘兵共戰於柿林村南,楊沃衍、樊澤、高英皆死,惟張惠步持大槍奮戰而死。

完顏合達和完顏陳和尚帶了幾百人殺出重圍,進入了鈞州城,蒙古軍馬上包圍了鈞州城,這時候蒙古大汗窩闊臺也到了。蒙古軍立即攻城,鈞州城破, 完顏合達、移刺蒲阿、完顏陳和尚、楊沃衍、樊澤、高英皆歿於此役,金軍精銳消亡殆盡。

小編覺得金兵全軍覆滅的原因:一、拖雷高超的指揮藝術,,充分利用騎兵的機動性優勢,避實就虛,再則運用各種疑兵、疲兵、諜戰之策,從士氣、體力、補給等方面打擊金軍;二、這次的天時(接二連三的大雪天氣)也給金兵帶來了致命的打擊。不知道大家有什麼看法,請留言小編。


歷史一品彙


三峰山大戰是一場蒙古滅金的重大戰役,和南宋並沒有多少直接的關係。

南宋雖和蒙古同盟,但跨越區域較北的三峰山確實是鞭長莫及,頂多就是起到制肘作用。

這場是一場殲滅戰不單單是圍住一座城池,一股軍隊來打,而是如同狩獵似的戰爭。

金國軍隊就好比一群獸群,被蒙古兵漸漸地用疲勞和牽扯攪得六神無主,最終進行圍殲。

此戰還使得金國的最後一位名將,完顏陳和尚敗北,無力再和蒙古抗衡。

呵呵,說句題外話,我們都是很認真在回答問題,但希望提問者也能專業些,否則對我們這些回答問題不尊敬是小事,但如此顯然有重大紕漏的問題很難令回答者獲得更好的推薦,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